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陈吟

湖北红安县人民医院血透科

【摘要】目的探讨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行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比较血管狭窄、血管瘤及血栓等并发症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狭窄、血管瘤及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4.29%比62.86%,8.57%比68.57%,2.86%比28.57%,P<0.05]。结论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采用扣眼穿刺相对区域穿刺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扣眼穿刺;区域穿刺;血透;动静脉内漏;并发症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需长期血液透析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动静脉内瘘满足患者长期透析要求,为方便患者透析、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促进作用。但临床研究表明,动静脉内瘘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影响正常透析。临床中正确、熟练穿刺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维持内瘘正常功能[1]。为探究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行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奇偶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3岁,平均(51.5±4.2)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33~72岁,平均(51.2±4.3)岁。观察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比较性。两组患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入组标准

(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衰,均有长期透析指证。(2)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不能长期随访患者。

1.3方法

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选择动静脉穿刺点原则:动脉穿刺点在距离内瘘口5cm以上位置,且动静脉穿刺点相距位置应为5cm。首先穿刺静脉,采用三点固定进针方法,即固定并充盈血管后用右手中指将穿刺点远端皮肤绷紧,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穿刺针靠近近端血管,针尖向上与皮肤成25°角进针。进入血管见有回血后放平针尖再适量进针,采用无菌胶布粘贴覆盖针头并固定。选取内瘘血管远端静脉穿刺点约5cm处,同差穿刺静脉方法作动脉穿刺固定。对照组采用区域穿刺方法,选取动静脉穿刺位置同扣眼穿刺法。选取动静脉区域作蜂窝状穿刺,穿刺方法和固定方法同扣眼穿刺。两组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透析,并保持穿刺位置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发生。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血管狭窄、血管瘤及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T血管造影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相应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率表示计数并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5例(14.29%)血管狭窄低于对照组22例(6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3例(8.57%)血管瘤低于对照组24例(6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2.86%)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10例(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技术对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保持长期通畅有重要影响,目前临床中主要穿刺方法有绳梯法、区域法和扣眼法[2]。绳梯法虽能避免血管瘤形成,但其要求连接透析管穿刺针距离内瘘开口5cm以上,需要有足够长血管瘘常能满足穿刺条件,我国人群普遍血管长度条件不能满足,因此临床使用较少。而区域法和扣眼法对穿刺距离要求较小,符合我国人群血管长度特点,为我国维持透析穿刺常用方法。

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易发生血管瘤、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并发症,进而影响内瘘通畅,影响患者透析效果,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后往往需要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增加患者痛苦。本次研究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扣眼穿刺和区域穿刺进行透析维持,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得出,观察组患者血管瘤、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指出,维持透析患者一周3次穿刺可导致血管壁呈筛状,导致血管壁变薄,在动脉血压压力作用下形成动脉瘤,影响血液正常血流,易产生漩涡而形成血栓并可导致血管内膜增厚,导致官腔变窄[3]。有学者分别采用绳梯法、区域法和扣眼法穿刺,发现只有区域法可引起血管瘤发生[4]。扣眼法穿刺顺利进行同样需要掌握关键要点,即需要每次穿刺应同点、同角度、同深度,在长期同点穿刺过程中形成皮下隧道,避免在不同地方穿刺影响血管壁稳定性,降低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扣眼穿刺可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血管瘤、血管狭窄及血栓并发症发生,延长内瘘管寿命。

参考文献:

[1]马璐璐,梅晓蓉,王绿萍等.钝针扣眼法穿刺在动静脉内瘘差的血透患者中的应用及管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5):442-443.

[2]刘晓辉,单岩.放松训练联合局麻药减轻动静脉内瘘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8-11.

[3]蔡威巍,徐树人,贺剑茵等.顺血流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初期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3,13(10):449-452.

[4]吴秀清,钟志聪,方坤洋等.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缓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护理效果[J].广东医学,2013,34(18):2902-2903.

标签:;  ;  ;  

扣眼法和区域法穿刺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