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气泡横向迁移运动是两相流中的基本现象,气泡横向迁移方向的改变会直接影响两相相分布及换热形式,因此理解气泡的横向迁移运动对两相流预测及如CCFL等关键两相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气泡横向迁移的研究仍不充分,气泡尺寸、流体物性及剪切流场强度对气泡横向迁移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晰。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开展低粘水中气泡动力学特性及横向迁移特性实验,研究剪切流场中气泡特性和横向迁移特性。本文通过分析剪切流场中气泡特性变化规律及横向迁移特性变化规律,揭示气泡尺寸对横向迁移方向改变的机理及剪切流场强度的作用规律,从而建立预测气泡相间升力的关系式,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立两相流精确模型及理解两相流基本过程,为两相现象的重要机理及关键设备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对剪切流场中气泡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气泡形状、气泡曳力特性、气泡速度以及气泡振幅和频率。气泡形状是描述气泡形态特性的基本参数,气泡的形状对气泡速度、曳力特性及气泡振幅等都有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气泡尺寸在不同的剪切流场中纵横比变化特性。低粘水中气泡的纵横比在较小气泡尺寸下,迅速下降至较小值,最后随着气泡尺寸的增加缓慢降低。针对液滴及高粘流体中气泡纵横比的预测对水并不适用,且惯性力区间的气泡与表面张力区间的气泡有较大不同,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分别提出了预测较大气泡和较小气泡的计算关系式。气泡曳力是由于气泡与液相相对运动所产生的界面力,剪切流场的增加并没有使气泡曳力显著增强,这是由于剪切流场的存在并没有显著改变两相的相对速度。Ishii和Chawla模型及Tomiyama模型对较小气泡的曳力系数都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而对较大气泡(d_e>10mm)预测都较差,Tomiyama对大气泡预测结果偏低,而Ishii和Chawla模型对大气泡预测值为常数,跟实验结果并不相符,本文根据Ishii和Chawla的模型,对其惯性力控制进行了修正,得到更为准确的曳力计算模型。气泡速度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依据实验结果,评估了现有的气泡终端速度模型,结果发现Tomiyama对水中气泡终端速度的预测最好,其模型考虑了气泡形状变化对气泡速度的影响。气泡振幅和频率主要来描述气泡振动,已有的研究中对气泡振幅和气泡频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根据惯性力和表面张力控制区气泡运动变化特性,提出了无量纲振幅和无量纲频率的预测关系式。气泡升力系数的影响因素较多,已有研究发现,当气泡尺寸较小时,气泡升力主要由雷诺数控制,而对雷诺数的具体作用规律,在目前的研究中并不统一。在水中,本文和Adoua(2009)研究结果类似,气泡升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加,先增加到最大值,随后开始减小。气泡的净迁移主要由剪切流场造成,而剪切流场强度对气泡的作用规律,目前也不清晰,本文发现当升力系数为负值时,升力系数随着剪切流场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随着气泡尺寸的增加,剪切流场强度的作用逐渐减弱。而当升力系数为正时,已有的研究表明,升力系数是独立于剪切流场强度的常数。升力系数发生改变的原因,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气泡尾流的作用,而本文发现,尾流对气泡的影响是先随着气泡尺寸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而当气泡尺寸较大时,尾流作用不再主导气泡运动。通过实验和对前人分析的结果,分别对表面张力控制区(1.5~7 mm)和惯性力控制区(7~20 mm)建立了升力系数关系式,得到了能较好预测本实验低粘水中气泡升力。通过实验和模型发现,在低粘水中,气泡升力系数方向发生改变的临界尺寸为3.3~3.6 mm,并随着剪切流场强度的增加,临界尺寸也会增加。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松松
导师: 潘良明
关键词: 剪切流场,气泡升力,气泡动力学,横向迁移
来源: 重庆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力学
单位: 重庆大学
分类号: O359
DOI: 10.27670/d.cnki.gcqdu.2019.001210
总页数: 98
文件大小: 4082k
下载量: 42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维β平面方程关于单调剪切流的无黏性衰减(英文)[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9(11)
- [2].低浓度纳米颗粒在剪切流中扩散、吸附的简单模型[J]. 化工学报 2015(01)
- [3].交变暨静态剪切流对湍流抑制的互斥性分析[J].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11(02)
- [4].高速剪切流剪切形成微气泡的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09(05)
- [5].剪切流场下液滴碰撞的流变特性[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6].电动抗剪切流量自动控制阀的研制[J]. 阀门 2012(02)
- [7].实验研究平面对称剪切流中的螺旋涡[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3(05)
- [8].平行边壁剪切流的雷诺数与摩阻流速特性初探[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 [9].海洋剪切流传感器结构设计与试验[J]. 天津大学学报 2009(08)
- [10].边壁剪切流若干特性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 [11].剪切流探头标定方法研究[J]. 海洋技术 2011(04)
- [12].海洋剪切流传感器优化设计与仿真计算[J]. 压电与声光 2010(02)
- [13].单个聚合物颗粒在剪切流场中熔融模型的建立[J]. 塑料 2015(01)
- [14].剪切流对潮流能水平轴水轮机水动力性能的影响[J]. 船舶工程 2019(06)
- [15].风口扰动对出风频谱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4(06)
- [16].SPH方法在剪切流液滴运动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 化工机械 2010(03)
- [17].海洋剪切流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09(03)
- [18].剪切流场下超声微泡与内皮细胞黏附规律及其应用[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5)
- [19].振动剪切流场中聚合物熔体的动态黏度计算方法——黏性耗散法[J]. 中国塑料 2008(07)
- [20].速度剪切流中圆柱体绕流特性的数值模拟[J]. 振动与冲击 2012(10)
- [21].剪切流场中分散相液滴形变三维力学模型论证[J]. 石油化工设备 2011(02)
- [22].剪切流场中聚乙烯结晶过程的建模与模拟[J]. 化工学报 2016(05)
- [23].展向剪切流作用下斜置圆柱气动特性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14(21)
- [24].七孔探针测量剪切流场的误差分析和实验验证[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2(01)
- [25].磁层顶电子剪切流K-H不稳定性[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9(01)
- [26].剪切流场下聚丙烯结晶行为的研究进展[J]. 塑料工业 2020(02)
- [27].剪切流作用下浮泥层悬扬速率计算方法综述[J]. 泥沙研究 2019(02)
- [28].颗粒材料热力学理论在简单剪切流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3(07)
- [29].利用力致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剪切流场[J]. 医用生物力学 2009(S1)
- [30].高分子链在微通道剪切流中的迁移机制及浓度的影响[J]. 高分子学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