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收益可预测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收益,策略,股票,资本市场,债券,序列,样本。
收益可预测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昂[1](2019)在《关于股票收益是否可预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对股票收益进行有效的预测一直是金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间的推进,研究者对股票市场回报预测研究的侧重点已经从分析过往股票回报数据变为对变量的分析及应用。这些变量在预测股票收益方面的作用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争论。本文会重点分析在预测股票收益时普遍使用的五类变量,并通过大量的统计学结论来对这些变量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9年35期)
苏云鹏,杨宝臣,周方召[2](2019)在《我国市场债券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其经济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债券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其经济价值一直是颇具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债券收益的可预测性,并分析了债券收益的非马尔科夫性和随机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在广义随机波动HJM框架下提出了非马尔科夫DTSM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分析了非马尔科夫性和随机波动性对于债券超额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其经济价值实现的作用.最后,考察了我国市场上债券收益可预测性的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债券收益可预测性具有很强的统计显着性,且可以转化为显着的经济收益.在此过程中,非马尔科夫性、随机波动性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经济环境驱动的时变性风险溢价是我国债券收益可预测性的主要来源,而非涵盖随机波动因子也显着含有债券收益的预测信息.(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春玲,姜富伟,唐国豪[3](2019)在《资本市场收益可预测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预测资本市场收益对资产管理和金融学术研究都非常重要。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看,资产配置需要实时进行资产回报预测;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深入理解资产收益预测的本质有助于研究者们提出更符合现实、更准确的资产定价模型和理论。如何根据经济或市场所处的不同时期选取合适的预测方法和指标,并研究其影响资产价格变动的机制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收益预测检验与市场有效性的争论出发,总结了资本市场收益(特别是股票收益)可预测性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介绍了近期研究中发现的多种收益预测指标,包括基本面指标、技术面指标、情绪指标和波动率指标。然后,本文整理了提高收益预测准确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加入经济机制约束法、潜在因子法、组合预测法、状态转换法和机器学习法。最后,本文还在比较不同预测方法与指标的基础上说明了如何科学地度量收益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在预测中应注意避免的数据过度挖掘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动态》期刊2019年02期)
韩复龄,阿丽娅[4](2018)在《资产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动态管理投资组合策略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一系列常用的预测变量,研究了资产收益可预测性的经济价值和统计重要性,同时运用一个检验评估了动态的、非条件有效策略的表现。研究发现,使用滞后的期限价差、信用利差和通货膨胀水平等变量显着改善了风险收益权衡。无论是样本内估计还是样本外预测,动态组合策略的表现持续优于有效"买进并持有"策略,相比于传统的条件有效策略,其交易成本更低。(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18年06期)
陈菊红,黄放,张雅琪,姚树俊[5](2018)在《基于公平熵的预测性维护服务价值衡量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制造企业实施预测性维护服务时遇到的价值衡量和收益分配两个关键问题,本文以服务结果为导向,基于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构建收益模型,以客户采用预测性维护服务前后最大收益的差值衡量其价值,并利用收益共享契约和公平熵对其收益进行分配。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性维护服务可以大大提高客户和制造企业的收益;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预测性维护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利用公平熵可以求出绝对公平下的最优收益分配系数,以及相对公平下收益分配系数的决策区间。研究结论为制造企业预测性维护服务的价值衡量及收益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预测》期刊2018年05期)
金秀,姜尚伟,苑莹[6](2018)在《基于股吧信息的投资者情绪与极端收益的可预测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投资者情绪对股市的影响研究,为情绪与股市关系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首次采用Bayes分类算法对股吧信息分类,从基于质化信息的"情绪基调"、基于量化信息的"张贴程度"和基于强度信息的"关注水平"叁个维度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并从极端收益视角深入研究投资者情绪与上证指数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Bayes分类算法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在解释上证指数变动趋势上具有优势;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趋势极端收益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对下跌趋势极端收益有显着可预测性。研究结论能够为投资者投资和监管者完善市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7期)
黄元元,曾峻,王传彬[7](2018)在《中国股市收益非线性可预测性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线性范式的资本市场理论,越来越受到金融学界的普遍质疑,导致非线性金融建模的迅速发展。采用ARCH-LM、BDS、PBT等非线性检验方法,对我国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深证综指叁大股指的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检验,发现非线性的可预测性是我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相关的主要形式,而导致整个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可预测的却往往只是其中的某几个时间段,在这几段时间范围内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在股价里。(本文来源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俞红海,陈百助,蒋振凯,钱仪绰[8](2018)在《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收益可预测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不仅为中国市场投资者引入卖空机制,同时也为投机性交易者提供杠杆放大机制.不同于以往主要从制度变迁视角研究卖空机制,本文从微观行为视角,系统研究信用账户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可预测性.基于2011年12月~2015年8月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信用账户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而在股票价格下跌后提高融券卖出,即采取"追涨杀跌"的投资策略.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交易能预测正的未来收益,而融券交易能预测负的未来收益.此外,融资交易提高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融券交易则可以降低未来股价崩盘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市场投资者融资融券微观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并为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纯飞[9](2017)在《资产收益可预测性的经验似然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检验在预测回归模型下资产回报是否可被预测的方法。资产回报的预测性一直以来无论在实际中还是理论中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常常通过某些滞后的经济变量等去预测资产的盈利能力。然而现实中可观测到的经济数据性质往往不够稳定,通常在判断数据性质时需要做许多假设,比如时间序列是平稳过程或者是单位根过程。即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事先判断数据的性质,但是这样不仅会使得资产回报预测性的检验变得更复杂,而且还容易出错。本文试图基于对估计方程加权的经验似然方法提出一种更为方便的检验资产收益预测性的手段,我们的方法对于预测变量无论是平稳的还是非平稳的都有很强的检验效果,所以对复杂数据可以直接进行检验而不需要事先判断数据类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经验似然方法运用到标准的预测回归模型时对截距的处理,另外一个创新是对标准模型进行修正,我们的修正方法是对回归中的预测变量增加一个滞后项以及将独立同分布的误差项换成自回归的,并且在改进后的预测回归模型中得到了同样有效的检验方法。文章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数值模拟和对实际金融数据的检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经验似然检验方法对于预测变量是平稳过程,单位根过程,近单位根以及误差异常的情况都具有稳健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7-01)
苗鑫民,孙英隽[10](2016)在《信息传递、公司结构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基于有限注意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分别构建投资组合和股票收益的预测指标,研究投资者有限注意影响股票价格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面对同样的行业利好(利空)消息,股价的反映效率会受公司结构的影响,以此逻辑构建的对冲组合可实现无风险套利。基于此性质进一步建立可预测股票收益的先行指标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先行指标的预测效果是由投资者有限注意所引起的,不受个股或者行业的影响;并且其预测能力与股票的关注程度、机构投资者占比、盈利水平显着负相关,与公司结构多样性程度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金融论坛》期刊2016年11期)
收益可预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债券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其经济价值一直是颇具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债券收益的可预测性,并分析了债券收益的非马尔科夫性和随机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在广义随机波动HJM框架下提出了非马尔科夫DTSM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分析了非马尔科夫性和随机波动性对于债券超额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其经济价值实现的作用.最后,考察了我国市场上债券收益可预测性的来源.结果表明,我国债券收益可预测性具有很强的统计显着性,且可以转化为显着的经济收益.在此过程中,非马尔科夫性、随机波动性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经济环境驱动的时变性风险溢价是我国债券收益可预测性的主要来源,而非涵盖随机波动因子也显着含有债券收益的预测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益可预测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昂.关于股票收益是否可预测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9
[2].苏云鹏,杨宝臣,周方召.我国市场债券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其经济价值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9
[3].张春玲,姜富伟,唐国豪.资本市场收益可预测性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9
[4].韩复龄,阿丽娅.资产收益的可预测性及动态管理投资组合策略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J].中国证券期货.2018
[5].陈菊红,黄放,张雅琪,姚树俊.基于公平熵的预测性维护服务价值衡量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预测.2018
[6].金秀,姜尚伟,苑莹.基于股吧信息的投资者情绪与极端收益的可预测性研究[J].管理评论.2018
[7].黄元元,曾峻,王传彬.中国股市收益非线性可预测性的实证检验[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
[8].俞红海,陈百助,蒋振凯,钱仪绰.融资融券交易行为及其收益可预测性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8
[9].黄纯飞.资产收益可预测性的经验似然检验[D].厦门大学.2017
[10].苗鑫民,孙英隽.信息传递、公司结构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基于有限注意的视角[J].金融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