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藏高原中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丹东,各向异性,火山岩,震源。
青藏高原中部论文文献综述
王躲[1](2019)在《青藏高原中部格仁错断裂带构造地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始于~50—65 Ma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持续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发生快速隆升并逐步向外扩展。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南缘高原物质分别主要通过挤压缩短和走滑逃逸变形来实现高原物质的向外扩展,调整和传递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汇聚。而在青藏高原中部,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质调查工作均揭示,晚新生代以来只发育了一系列走滑断裂和正断裂,这意味着(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7期)
Y.L.Li,B.S.Wang,R.Z.He,H.W.Zheng,J.Y.Yan[2](2019)在《青藏高原中部中小地震的精定位、震源机制及构造背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绝对地震定位方法(Hpyo2000)对青藏高原中部地区(32°N~36°N,90°E~93°E)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发生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定位。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结果相比,定位后结果整体上更加聚集,水平位差距超过10km,深度上集中在0~8km范围内,这表明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构造活跃。2017年6月共发生8次3.0级以上地震,定位后的震中位置集中分布在格拉丹东附近。定位前后M<3.0的小地震的结果也显示明显的差异。为此,我们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M≥3.0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显示其与地表构造性质较为吻合,青藏高原内部仍受到印度板块强烈的挤压作用。其中2017年6月格拉丹东附近发生的8次地震均为正断或走滑兼正断型,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猜测这是壳幔活动剧烈的地表响应。(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译丛》期刊2019年03期)
杜丁丁,Muhammad,Saleem,Mughal,Dembele,Blaise,张成君[3](2019)在《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湖泊沉积物色度反映末次冰盛期以来区域古气候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色林错湖位于青藏高原内部,是西藏第一大咸水内陆湖。研究区剖面选自色林错第叁湖泊阶地,利用常用气候替代指标色度,结合粒度、碳酸盐含量[CaCO_3(%)]、矿物分析和全有机质(TOC)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14)C测年方法对剖面进行准确的年代划分,初步探讨了末次冰盛期以来色林错湖泊沉积物色度增强机制的差异性。研究表明:a~*、b~*与中粗粒砂、磁化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亮度L~*与CaCO_3(%)具较好相关性;因而沉积物色度变化可反应区域古气候变化。同时对湖泊沉积物矿物分析发现,影响色度变化的制色矿物主要是针铁矿,且以还原环境为主。红度a~*高值与亮度L~*低值对应气候暖湿气候环境,沉积物粒度较粗,碳酸盐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磁化率较高值;反之,红度a~*低值,L~*高值,粒度较细,碳酸盐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磁化率低值,对应干冷气候。在17.4~15.5 cal ka BP阶段,对应干冷的气候特点;在15.5~10.4 cal ka BP阶段,对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在10.4~5.2 cal ka BP阶段,整体属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其中,在9.7~9.4 cal ka BP和8.75~8.5 cal ka BP为两个重要的冷事件,属于干湿的气候特点;在5.2~1.2 cal ka BP阶段,反映了干冷的气候特征;在4.3~4.0 cal ka BP,3.3~3.0 cal ka BP和2.4~1.75 cal ka BP,反映了干旱温暖的气候特点;在1.2 cal ka BP以后,色林错湖湖水迅速下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3期)
李康,王躲,邵庆丰,徐锡伟[4](2018)在《青藏高原中部NE向其香错断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中部NE向断裂滑动习性的研究缺失制约着我们对青藏高原中部变形模型的理解。文中选取In SAR结果为右旋走滑的NE向其香错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Google Earth卫星影像解译,选取了1个典型断错地貌点,利用无人机航拍结合RTK-GPS地面控制点测量获取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利用La Di Caoz_v2. 1软件自动提取的T2地貌面上最大冲沟的水平左旋位错为(21. 3±7. 1) m,跨断层陡坎剖面揭示了T2地貌面的垂直位错量为(0. 9±0. 1) m。在T2地貌面上采集的2个U系测年样品的年龄分别为(4. 98±0. 17) ka和(5. 98±0. 07) ka。上述数据约束了其香错断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约为(3. 56±1. 19) mm/a,垂向滑动速率约为(0. 15±0. 02) mm/a。其香错断裂左旋走滑带有倾向分量的运动学特征与青藏高原中部地壳物质向E运移的特征相符合,其运动速率与其共轭断裂(格仁错断裂)基本一致,显示出青藏高原中部变形样式符合共轭走滑断裂模式。(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刘海永,岳鋆璋,顿珠旺堆,旺姆,毛国正[5](2019)在《青藏高原中部麻米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青藏高原中部中拉萨地块之上新识别了一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本次对其中麻米地区出露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与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工作.测年结果显示麻米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152~150 Ma),岩石地球化学具有高SiO_2、高全碱含量(Na_2O+K_2O)、低MgO、低P_2O_5的特征,并显示明显的Eu、Sr、Ba等元素的亏损,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的特征.结合区域上报道的同期中酸性侵入岩资料,麻米酸性火山岩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并经历了广泛的结晶分异作用.本文研究表明中拉萨地块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岩浆作用形成于洋壳俯冲背景,应该是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过程中引发的弧型岩浆事件.(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聂仕潭,田小波,梁晓峰,陈赟[6](2018)在《青藏高原中部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北向持续挤压的环境下,青藏高原内部却发育了指示东西向伸展的构造,这些伸展构造局限于地壳还是深入到深部岩石圈仍然存在争议。上地幔顶部作为连接地壳和深部的纽带,其速度结构对探究伸展构造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基于布设于青藏高原中部的SANDWICH台网Pn到时数据,采用台站间走时差法,并借助精细地壳结构模型对壳内走时进行了进一步约束,最终得到了研究区的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结果揭示出,研究区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的趋势,BNS附近上地幔顶部高速说明该区可能不存在大范围拆沉。YGR裂谷及其东北部裂谷下方上地幔顶部速度呈现低速,指示裂谷切穿整个地壳。而NTR裂谷和XDR裂谷下方以及两裂谷之间的上地幔顶部速度呈(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郭铁龙,高原,石玉涛[7](2018)在《青藏高原中部地壳剪切波分裂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挤压,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变形强烈,地震活动频繁。青藏高原中部有嘉黎断裂、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当雄-羊八井-多庆错断裂、桑日-错那构造带、车玛千拉-旁多断裂、申错-纳木错断裂等活动断裂或构造。已有的研究表明,上地幔介质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但由于数据等原因,区域内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研究几近空白,相关特性还很不清楚。剪切波分裂是研究地震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剪切波穿过各向异性介质时会分裂为快剪切波和慢剪切波(下称快波和慢波)。收集2009年5月至2017年5月西藏固定地震台网数据,选取震级(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10-21)
金胜,盛跃,魏文博,叶高峰,梁宏达[8](2018)在《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近代大陆碰撞的典型地区,是研究陆内造山带地质演化和壳、幔深部动力学过程与表壳运动之间相互作用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目前,对于青藏高原内每一个构造单元的深部构造、演化和构造过程,学术界虽并未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认识。地球物理方法是探测深部地球结构的主要方法,在青藏高原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大地电磁测深(MT)以频谱丰富(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二)——专题91:地球科学社会责任、专题92:深地资源勘查开采年度进展》期刊2018-10-21)
苏涛,吴飞翔,刘佳,黄健,邓涛[9](2018)在《青藏高原中部古近纪化石植物群的新发现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中部的化石植物群对于认识高原新生代的植物多样性演变过程及其古环境变化历史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于该地区植物化石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我们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野外工作,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近五千米的古近纪地层中新发现了一些不同地质时代、保持精美、物种丰富的化石植物群。班戈县上古新统至下始新统牛堡组所产植物组合,与下-中始新统美国西部绿河植物群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双湖县和尼玛县上渐新统丁青组发现的大型棕榈科(Palmae)叶片化石、苦木科臭椿属(Ailanthus)果实化石、大量草本植物植株化石,以及绝灭类群包括天南星科似浮萍叶属(Limnobiophyllum)、榆科椿榆属(Cedrelospermum)等。尽管牛堡组和丁青组中的植物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是臭椿属、椿榆属和似浮萍叶属在两套地层中都有发现。这些化石植物群的发现说明:(1)青藏高原中部在古近纪的植物多样性远比现在更高,一些植物类群在高原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2)化石植物类群在区系成分上并不孤立存在,和北美、欧亚大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和印度次大陆的相似度较低,说明南面的冈底斯山脉极大地阻挡了与印度次大陆的区系交流;(3)直到晚渐新世,青藏高原的中部在整体讲还不是高原,冈底斯山和羌塘山脉之间仍然存在着低地。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化石植物群年代地层学研究,确定其可靠的地质年代;同时,深入挖掘化石植物群的古气候与古海拔信息,为高原的古环境变化历史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余坤伦,张寅生,马宁,郭燕红[10](2018)在《GPM和TRMM遥感降水产品在青藏高原中部的适用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藏高原色林错流域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期间5个地面观测站点的降水资料,对两种遥感降水——热带降水测量计划降水产品(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和全球降水测量(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观测产品在高海拔、寒冷条件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通过相关性评价指标、误差统计评价指标和分类统计评价指标等对比,发现:(1)无论在日和年尺度上,相较于TRMM卫星降水产品而言,GPM卫星降水产品的精确度更高;TRMM产品明显过高估测了降水量;(2)两种产品对强降水事件的探测性能都有较大缺陷,GPM产品对弱降水事件的探测能力明显优于TRMM产品;(3)随着统计时间尺度的增大,GPM降水产品的精度呈明显增加趋势。(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青藏高原中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绝对地震定位方法(Hpyo2000)对青藏高原中部地区(32°N~36°N,90°E~93°E)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发生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定位。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结果相比,定位后结果整体上更加聚集,水平位差距超过10km,深度上集中在0~8km范围内,这表明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构造活跃。2017年6月共发生8次3.0级以上地震,定位后的震中位置集中分布在格拉丹东附近。定位前后M<3.0的小地震的结果也显示明显的差异。为此,我们采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M≥3.0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显示其与地表构造性质较为吻合,青藏高原内部仍受到印度板块强烈的挤压作用。其中2017年6月格拉丹东附近发生的8次地震均为正断或走滑兼正断型,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猜测这是壳幔活动剧烈的地表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藏高原中部论文参考文献
[1].王躲.青藏高原中部格仁错断裂带构造地貌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2].Y.L.Li,B.S.Wang,R.Z.He,H.W.Zheng,J.Y.Yan.青藏高原中部中小地震的精定位、震源机制及构造背景分析[J].世界地震译丛.2019
[3].杜丁丁,Muhammad,Saleem,Mughal,Dembele,Blaise,张成君.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湖泊沉积物色度反映末次冰盛期以来区域古气候演化[J].干旱区地理.2019
[4].李康,王躲,邵庆丰,徐锡伟.青藏高原中部NE向其香错断裂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8
[5].刘海永,岳鋆璋,顿珠旺堆,旺姆,毛国正.青藏高原中部麻米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19
[6].聂仕潭,田小波,梁晓峰,陈赟.青藏高原中部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7].郭铁龙,高原,石玉涛.青藏高原中部地壳剪切波分裂初步分析[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专题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8
[8].金胜,盛跃,魏文博,叶高峰,梁宏达.青藏高原中部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研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二)——专题91:地球科学社会责任、专题92:深地资源勘查开采年度进展.2018
[9].苏涛,吴飞翔,刘佳,黄健,邓涛.青藏高原中部古近纪化石植物群的新发现及其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10].余坤伦,张寅生,马宁,郭燕红.GPM和TRMM遥感降水产品在青藏高原中部的适用性评估[J].干旱区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