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论文-宋继刚

蒙古秘史论文-宋继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秘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秘史》,蒙古社会,臣服仪式,君臣关系

蒙古秘史论文文献综述

宋继刚[1](2019)在《试论《蒙古秘史》中的臣服仪式与君臣关系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秘史》等材料展示了早期蒙古社会两种典型的臣服仪式,一为臣仆向可汗或大汗的臣服,一为弱者向强者的臣服。尽管都有誓言、礼物(贡物)等要素,但后一种臣服仪式多通过建立拟血缘关系强化二者的联系。拟血缘关系下的臣服存在强弱易位后的君臣翻转及财富的合理侵占,这是义父子、义兄弟兵戎相见却不主动解除关系的重要原因。安答、那可儿、答剌罕等原本具有平等和自由性质的称谓在后世的书写中日趋臣仆化,展现了《秘史》作者突显君权、重塑历史的意图,最终目的是赋予黄金家族统治草原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包淑芳[2](2019)在《《蒙古秘史》中的服装及文化蕴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秘史》一书中记载了13世纪前后蒙古人民的形成、发展与壮大的历史过程。其中,多处提及了蒙古族的服饰,这些服饰在文中出现都蕴含有一定的意义。其中提及到了罟罟冠、貂皮衣、织金锦等蒙古族传统服饰。这些服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在不同阶层人身上穿着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就这3种服饰进行分析,讲解《蒙古秘史》中服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7期)

白翠娥[3](2019)在《从《蒙古秘史》看草原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秘史》是一部成书于13~14世纪的文学巨着,其多用散文性的文字和语言,在传达出优美的文学审美的同时,以其独特的构思和内容,展现出蒙古族迥然不同与汉族的文化内涵。从《蒙古秘史》的行文方式、意向选取以及神话内涵3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草原文化的内涵。(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7期)

张荣刚[4](2019)在《《蒙古秘史》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它详细地记载了13世纪蒙古草原上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蒙古民族的重要历史着作。作为历史文学着作,《蒙古秘史》以典型性特征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今在草原上仍广为传颂。成吉思汗与札木合既有"安答"之谊,又是战场上的对手,他们分别作为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形象,即体现了《蒙古秘史》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特征。(本文来源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麻彩霞[5](2019)在《论蒙古族直译体文献《蒙古秘史》中的“每”》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从共时平面对明代蒙古族直译体文献《蒙古秘史》中的助词"每"进行了较为具体地描写和研究,认为"每"既有沿用近代标准汉语的用法,也有体现中古蒙古语语法的特殊用法。这样的探讨可以进一步促进直译体文献和蒙汉语言接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金阿拉坦苏和[6](2019)在《《蒙古秘史》中的刑事争讼相关内容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秘史》是蒙古族历史、文学古典名着;考查分析学者已概括并普遍确认的282节内容,可挖掘和提炼出刑事争讼相关内容。如,忽里勒台是大蒙古国最高审判机构,审判人员有汗、札鲁忽赤、万户长、怯薛长、千户长;遵循以事实为根据、先例约束、杀人必须有充分理由是刑事争讼主要原则;"野外的事,只野外断,家里的事,只家里断"是独特的争讼管辖规定;带枷游宿、追捕是主要强制措施;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当时大蒙古国司法活动已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麻彩霞[7](2019)在《《蒙古秘史》中的后置词“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已经论及近代汉语中的后置词"行",但各家观点并不一致。《蒙古秘史》总译中的后置词"行"主要有两种:一是体现当时汉语中原有的用法,表示方位处所,相当于"这/那里";一是用来对译蒙古语各种格附加成分。《蒙古秘史》里主要用"行"来对译蒙古语格附加成分除了与"行"自身的原因有关以外,还应该有语言运用方面的原因。所译文献的语体以及"行"在当时口语中的使用度也是造成用"行"来对译蒙古语格附加成分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3期)

兴安[8](2019)在《仰望《蒙古秘史》博物馆》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圣主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我来过这里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最早一次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我作为《北京文学》的年轻编辑来这里组稿,结识了阿云嘎、肖亦农、乌力吉布林、张秉毅、高福厅(高福厅去年已经过世,年纪刚过五十)等几位蒙古族和汉族的作家。那个年代的鄂尔多斯,煤还没有大规模地开采,也没有现在已经闻名世界的康巴什新城,人们普遍的生活水平还没有现(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期刊2019年07期)

银花[9](2019)在《《蒙古秘史》中的言语及非言语传播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3世纪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以其独特的学术价值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蒙古秘史》引述的历史人物之间的言语对话除了交代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之外,这些记录还能反映历史人物的言语传播个性与13世纪蒙古人社会交际语言的共性。在《蒙古秘史》的作者叙述部分中,除了交代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外还大量记录了历史人物之间的非言语传播活动。如,副语言,体态语,服饰,空间与时间等等。这些非言语传播记载使这部历史着作更加生动的同时,《蒙古秘史》中非言语记录的整体特征似乎暗示了与作者有关的某些线索。因此,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蒙古秘史》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记录进行内容分析,试图从新视角对《蒙古秘史》的研究提出新思路,新观点。在言语记录的研究中,本文运用了雅各布森的语言的传播功能理论,对《蒙古秘史》的言语传播记录进行了分类,如,“指涉功能”的言语、“意动功能”的言语、“诗性功能”的言语、“表达功能”的言语和“交际功能”的言语等。另外,对“vrilga”(邀请)、“jarlig”(圣旨)、“gvyvqilal”(请求)、“dvnggvdvl”(批评)、“dvradhal”(回忆)、“idhal”(劝诫)、“siltag”(借口)、“svrgal”(训诫)等特殊的言语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uqig”(奏)、“gemsil”(悔)、“amalal”(口头约定)、“andagai”“jahiya”(提醒)、“geriyes”(遗言)、“tagv”、“qimar”等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在非言语部分的研究中,本文对《蒙古秘史》中的副语言,体态语,服饰,时间,空间,沉默等的记录做了详细深入的论述,对颜色与气味的记录做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13世纪蒙古人社交语言的诗性功能较为突出这一共性之外,对成吉思汗的言语及非言语传播记录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其周围的历史人物的言语与非言语记录做了简要的分析。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根据《蒙古秘史》的言语传播记录与非言语传播记录的分析,从信息来源的角度对《蒙古秘史》的记录进行了四个视角的分类,并根据非言语记录的变化特点对《蒙古秘史》中的作者视角做出推断,提出《蒙古秘史》的作者很可能就在非言语信息被记录得非常详细的几件事件的现场这一观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6)

斯琴夫[10](2019)在《《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网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为了以计算机来挖掘《蒙古秘史》内隐含的语义知识,构建了《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网。本论文详细叙述了构建《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网的全部过程以及《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类的标注和应用价值。本论文由导论部分和正文四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研究概况、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步骤。第一章,阐明语义分类标准、依据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蒙古秘史》词汇语义分类情况。第二章,通过说明XML置标语言的概念、特征、应用等,介绍了本研究中构建的《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类树库。第叁章,介绍Python程序语言及Beautiful Soup库的同时详细说明了本研究中完成的《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类树库检索程序。第四章,论述了在《蒙古秘史》语料库中标注词汇语义类的工作情况,并说明了持有词汇意义类标签的《蒙古秘史》语料库的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1)

蒙古秘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古秘史》一书中记载了13世纪前后蒙古人民的形成、发展与壮大的历史过程。其中,多处提及了蒙古族的服饰,这些服饰在文中出现都蕴含有一定的意义。其中提及到了罟罟冠、貂皮衣、织金锦等蒙古族传统服饰。这些服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在不同阶层人身上穿着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就这3种服饰进行分析,讲解《蒙古秘史》中服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秘史论文参考文献

[1].宋继刚.试论《蒙古秘史》中的臣服仪式与君臣关系的确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包淑芳.《蒙古秘史》中的服装及文化蕴意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

[3].白翠娥.从《蒙古秘史》看草原文化内涵[J].湖北农机化.2019

[4].张荣刚.《蒙古秘史》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5].麻彩霞.论蒙古族直译体文献《蒙古秘史》中的“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金阿拉坦苏和.《蒙古秘史》中的刑事争讼相关内容考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麻彩霞.《蒙古秘史》中的后置词“行”[J].汉字文化.2019

[8].兴安.仰望《蒙古秘史》博物馆[J].民族文学.2019

[9].银花.《蒙古秘史》中的言语及非言语传播记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10].斯琴夫.《蒙古秘史》词汇语义网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蒙古秘史论文-宋继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