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代邻苯二甲酰亚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胺,防焦剂,聚酰亚胺,多相,紫罗兰,甲基,收率。
氧代邻苯二甲酰亚胺论文文献综述
钱育[1](2012)在《以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为氮源的胺卤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来自于功能化烯烃的邻位卤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医药化学等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卤原子发生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取代反应可方便地转化成其它各种各样具有有用价值的衍生物,例如β-取代α-氨基酸、氮杂环丙烷、邻二胺等,因此备受有机化学家的关注和青睐。然后,很多这些胺卤化反应的氮源被限制在磺酰胺中,所以寻找最优,能适合大部分底物的氮源,一直是烯烃胺功能化反应所面临的挑战。本论文集中研究了以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为氮源的烯烃胺功能化反应,包括以β-硝基苯乙烯为底物以及以β-二腈基苯乙烯为底物的胺卤化反应,通过底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到了多系列新颖的多功能化胺类化合物。另外,由于此氮源稳定,易脱去,所以我们也对胺卤化反应的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衍生物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中,尝试了以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为氮源与新型底物β-硝基苯乙烯之间的胺卤化反应。与相统的氮源相比,发现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易购买、稳定,也易合成,而且能够同时作为氮源和卤源,并且以此作为氮源,找到了β-硝基苯乙烯胺卤化反应很好的催化体系。反应以简单并且价格便宜的无机碱NaOH为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操作简便,底物适应性广,反应产率较好,最高可达92%。另外,由于此氮源所生成的胺卤化产物容易脱去或转化为其它更为有价值的衍生物,因此又对此产物作了一系列的衍生物研究。在Pd/C,H2条件,意外得到了很稳定的缩醛(产率达31%),而且随着时间的控制,得到的另一种化合物α-胺基硝基化合物(产率达56%)可转化为二胺化合物。在DABCO条件下,该胺卤化产物非常易于发生消去反应,反应只需10min,就可生成α,β-不饱和邻位氯胺硝基,产率也可达到63%。而在甲醇钠溶液下,产物在1h后,便发生酯化,而且产率可以高达85%。论文第二部分中,又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底物β-二腈基苯乙烯,利用之前研究认识到的新颖并且可行性非常高的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为氮源与其进行胺卤化反应。研究发现,反应操作易常简便,无需任何惰性气体保护,无需要加热或低温,而且也是以简单并且价格便宜的无机碱NaOH为催化剂,反应时间极其快,最快半小时内可完成,而且反应产率也非常高,最高可达97%。反应时间快、产率高是该催化体系一个非常好的卖点,另外,该反应也具有很好的区域选择性。所有产物都经过了1NMR、13C NMR、MS、IR的鉴定和确认,对其中的两个产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张春荣,刘传玉,田勇[2](2011)在《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工艺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简称OBI)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有机产品,是合成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简称单醚酐ODPA)的重要中间体。是以4-硝基-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选用新型相转移催化剂,以此提高产品OBI的收率。传统方法是以亚硝酸盐、碳酸盐或氟化钾、氟化钠等,在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季膦盐等存在下进行自缩合反应,收率在65%~75%之间。改进的工艺是在碳酸盐和新型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进行自缩合反应,合成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预期反应收率大于85%。(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1年06期)
谭新良,黎艳玲,陈雄,朱卓越,苏丽霞[3](2010)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催化分子氧氧化合成4-氧代-β-紫罗兰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和乙酰丙酮亚钴(Co(AcAc)_2)作催化剂,分子氧氧化β-紫罗兰酮一步反应制备4-氧代-β-紫罗兰酮,收率达70%。以~1H-NMR、~(13)C-NMR、GC-MS、IR、元素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本文来源于《香料香精化妆品》期刊2010年03期)
魏清,李建生[4](2008)在《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酐为原料,与尿素反应制得邻苯二甲酰亚胺后,采用在醋酸水溶液中滴加次氯酸钠的方法制备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优化了反应的各种条件,使产品收率达94%以上。(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市场》期刊2008年08期)
黄琳,朱素萍[5](2006)在《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OBI)是合成聚酰亚胺的重要单体ODPA的中间体.非质子性溶剂中,催化剂存在下4-硝基-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能发生自缩合反应,生成结构对称的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文章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其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合成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襄樊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王岚,黄培,时钧[6](2004)在《氧代-双(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代-双(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OBI)是合成聚酰亚胺的重要单体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的中间体。由ODPA合成的聚酰亚胺由于柔性醚键的引入,除具有高耐热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外,还具有可熔性。ODPA是目前用于聚酰亚胺合成的醚酐类单体中用量最大的一种。(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期刊2004-11-01)
郝存江,元炯亮[7](2003)在《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生产废水的物化特性及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 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CTP)生产过程中废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并提出了对各股废水分别预处理,然后对全厂废水进行厌氧/好氧综合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 CTP 废水是成功的,处理后的废水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本文来源于《宁夏石油化工》期刊2003年01期)
孙惠章,王琳,刘文阁,李玉兰,吴志广[8](1998)在《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橡胶加工过程中有极好的抗焦烧性能,它的生产工艺正向其反应过程和产品的析出在同一体系中完成的方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纯度较低.该项工作主要探讨了提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8年04期)
李铭新,杨丰科,李杰峰,李峰[9](1996)在《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相体系中制备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研究了溶剂、配比、碱用量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1996年01期)
鲜乾元,芦晨,张桂荣,李宇,李录奇[10](1975)在《新型防焦剂——N—环已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简称CTP]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CTP是用于橡胶工业中的一种新型防焦剂。外观为无色透明棱柱状结晶,熔点93——94℃其特点是抗焦烧性极好。对硫化胶性能没有不利影响。用了这种防焦剂能实现胶料的密封混炼。同时能提高胶料的贮存稳定性。胶料压出、压延、注压或移模硫化时可以提高预热温度,从而改善了操作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CTP和次磺酰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75年02期)
氧代邻苯二甲酰亚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简称OBI)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有机产品,是合成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简称单醚酐ODPA)的重要中间体。是以4-硝基-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选用新型相转移催化剂,以此提高产品OBI的收率。传统方法是以亚硝酸盐、碳酸盐或氟化钾、氟化钠等,在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季膦盐等存在下进行自缩合反应,收率在65%~75%之间。改进的工艺是在碳酸盐和新型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下,进行自缩合反应,合成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预期反应收率大于8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代邻苯二甲酰亚胺论文参考文献
[1].钱育.以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为氮源的胺卤化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2
[2].张春荣,刘传玉,田勇.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工艺的改进[J].化学与黏合.2011
[3].谭新良,黎艳玲,陈雄,朱卓越,苏丽霞.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催化分子氧氧化合成4-氧代-β-紫罗兰酮[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0
[4].魏清,李建生.N-氯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研究[J].化工科技市场.2008
[5].黄琳,朱素萍.氧代-双(N-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工艺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6
[6].王岚,黄培,时钧.氧代-双(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工艺研究[C].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2004
[7].郝存江,元炯亮.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生产废水的物化特性及处理工艺[J].宁夏石油化工.2003
[8].孙惠章,王琳,刘文阁,李玉兰,吴志广.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的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9].李铭新,杨丰科,李杰峰,李峰.N-环己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制备[J].精细化工.1996
[10].鲜乾元,芦晨,张桂荣,李宇,李录奇.新型防焦剂——N—环已基硫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简称CTP]的合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