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性噬菌体论文_汤婷婷,王一晗,王孟孟,李振雪,狄亚心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解性噬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杆菌,大肠杆菌,不动。

裂解性噬菌体论文文献综述

汤婷婷,王一晗,王孟孟,李振雪,狄亚心[1](2019)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546为宿主菌,从粪便中分离出1株噬菌体,命名为4086-1。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并纯化噬菌体,观察噬斑形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同时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并分析有机试剂、去污剂及渗透压对噬菌体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噬斑呈圆形、透亮,边界清晰、有晕环,直径1~3 mm。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噬菌体为短尾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潜伏期为20min,裂解量为222 PFU/cell。噬菌体在-20~42℃范围可稳定生存,在pH为4~12范围稳定存在。用750m L/L乙醇处理30 min后,噬菌体完全失活;氯仿、500 m L/L DMSO及800 m L/L丙酮分别处理30 min,噬菌体活性无明显变化。1 g/L SDS处理30 min后,噬菌体完全失活;1 g/L CTAB和1 m L/L月桂酰胺氨酸钠处理30 min后,噬菌体效价分别降低0和2个数量级。在不同盐浓度(氯化钠浓度为0~4.5 mol/L)的环境中作用15 min后,噬菌体效价无明显变化,表明该噬菌体对渗透压有一定的耐受性。综上,通过对噬菌体4086-1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可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郑小双,高璐,张辉,饶胜其,杨振泉[2](2019)在《副溶血性弧菌广谱裂解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在海产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菌株作为宿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裂解性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模拟污染黄鱼中Vp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获得5株广谱裂解性噬菌体,形态鉴定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和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裂解谱结果显示单噬菌体分别可以对5~24株不同来源的Vp菌株产生裂解效应,由5株噬菌体构成的混合物VppMIX能裂解所有Vp菌株(42株)。噬菌体分离株在60℃和pH 4~1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裂解活性。单噬菌体不敏感突变频率(bacteriophage insensitive mutant frequency,BIMF)在10~(-3)~10~(-5)范围内,但VppMIX能够显着降低的BIMF值达到10~(-6)。应用Vp模拟污染黄鱼片作为模型研究VppMIX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在25℃恒温保藏12 h后,不同剂量VppMIX处理的黄鱼样品中Vp载量比对照组(未处理)降低了1.41~4.98(lg(CFU/g))(P<0.01)。本研究为海产品中致病性Vp的控制提供了新型生物抑菌剂。(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于新[3](2019)在《肺炎克雷伯杆菌裂解性噬菌体Kp-8329的分离鉴定和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在健康人的呼吸道和肠道正常菌群中均可存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其发病与宿主的防御功能缺陷、菌群失调及多种诱发因素相关。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新生儿、老年人、免疫低下宿主、糖尿病病人、肿瘤患者,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或者在创伤、手术等其他诱因下,极易引发细菌感染,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肺炎克雷伯杆菌易引起肺炎,还可以引起脑膜炎、肝脓肿、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滥用,肺炎克雷伯杆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抗生素治疗失败以及病情迁延不愈。噬菌体由于其生物学特性,成为治疗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本实验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作为宿主菌,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出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Kp-8329,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做初步鉴定:(1)透射电镜显示,噬菌体Kp-8329为有尾噬菌体目、长尾病毒科噬菌体,头部直径约45~50nm,有一条尾,直径约130-140nm;(2)Kp-8329基因组为双链DNA,基因组含有EcoR I,EcoRⅤ,Hind III,Nde I等酶切位点;(3)Kp-8329的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4)一步生长曲线显示,Kp-8329有15分钟的潜伏期,爆发期持续15分钟,爆发量为147PFU/cell;(5)在pH 5-12的范围内和6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Kp-8329依然有较高的活性和裂解率;(6)Kp-8329裂解率较高,19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分离株可高效裂解其中的12株,裂解率为63.16%。(7)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Kp-8329基因组长度为46,907 bp,GC含量为46.90%,含有116个开放阅读框,其中32个可预测其功能。基于DNA聚合酶亲缘关系进化树表明,噬菌体Kp-8329与大肠埃希菌属噬菌体Escherichia phage vB EcoS Sa179lw在同一个分支上,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噬菌体Kp-8329的全基因组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其登录号为:MK327140.1。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一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毒性噬菌体Kp-8329,其裂解率高、适应性强。不携带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为研发噬菌体生物制剂,以用于治疗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江坡,程江红,康培,刁刘洋[4](2018)在《大肠杆菌发酵中强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在自然界中种类很多,在细菌发酵的工业生产中极易感染噬菌体。从工业苏氨酸生产菌(大肠杆菌MG1655来源)的培养液中分离到一株裂解能力强大的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鉴定其种类能够为以后抗性菌株的制备和防止再次感染提供研究基础。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噬菌体,观察噬菌斑特征,通过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特征。分离、纯化获得一株能高效裂解大肠杆菌MG1655的噬菌体。噬菌斑呈圆形、大而透明、边缘整齐。电镜观察噬菌体的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尾部较长。酶切鉴定结果表明噬菌体的核酸类型为dsDNA,确定其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成员,命名为MHV4。分离鉴定了一株裂解效率极高的大肠肝菌MG1655噬菌体,并确认其为长尾噬菌体科成员,为后续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和改造奠定基础,并为苏氨酸工业生产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发酵科技通讯》期刊2018年04期)

杨慧敏,吴圆圆,屈勇刚,谢静怡,于会举[5](2018)在《一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验室保存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EcP5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最佳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不同接菌量对扩大培养的影响,分析不同灌服剂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EcP5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对数生长期在110~150 min之间;在pH7.0~10.0范围内,噬菌体效价稳定;热稳定性较差,40℃作用2 h,滴度下降37.41%,60℃作用20 min噬菌体全部失活;EcP5裂解谱相对较宽,裂解率为40.0%(18/45);扩大培养试验表明,当装液量为70%,接菌量为1.0 mL/100 mL,感染复数为0.001,37℃180 r/min培养3 h,4℃作用24 h时噬菌体效价最高;灌服剂量为0.25 mL/只时,EcP5对鸡肠道菌群和大肠菌群影响最小。本研究为后期的噬菌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8年23期)

姜云鹤,王文洁,刘家齐,郭钟贺,孙延波[6](2018)在《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LZ35的分离及全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进行遗传信息分析,为今后噬菌体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为宿主菌,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并进行纯化、电镜观察形态特征、提取噬菌体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全基因组的结构特征,比较基因组分析其进化关系。结果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LZ35,电镜观察显示,该噬菌体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病毒科。基因组全长44 885bp,G+C含量为37.95%,含有8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2个编码序列可预测其功能,61个编码序列为未知基因。噬菌体LZ35的基因组与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IME-AB2和YMC-13-01-C62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7%和99%),与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YMC11/12/R1215的进化关系最近。结论以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为宿主菌,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LZ35,明确了其形态和基因组特征,为防治噬菌体疗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葛展霞,钟希娜,朱炳海,何涛,魏瑞成[7](2018)在《NDM-5阳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NDM-5基因是在动物源细菌尤其是鸡源大肠杆菌中主要流行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携带该基因的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传播能力强,被称为"超级细菌"。本研究以携带NDM-5基因的鸡源大肠杆菌SQ-C-E5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了对该细菌具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命名为vB_EcoM_Bp5。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最佳感染复数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绘制,杀菌试验,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测定等试验分析该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其噬菌斑透亮,无晕圈,最佳感染复数为10,潜伏期为5 min,爆发期为65 min,该噬菌体在温度为30~60℃和pH为5~10时较稳定,并且噬菌体vB_EcoM_Bp5的裂解谱较广,对多株NDM-5阳性和阴性大肠杆菌都具有裂解作用。因此,噬菌体vB_EcoM_Bp5在防治携带NDM-5基因的大肠杆菌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吴浠闻[8](2018)在《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XW-59的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专性需氧的、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属于条件致病菌。临床资料显示,在感染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现普遍认为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另一方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的出现造成抗生素疗效的下降。因此,鲍曼不动杆菌严重威胁着免疫功能缺陷的住院病人(如接受放疗和化疗的肿瘤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大面积烧伤患者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和日趋严重的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十几年来有关利用噬菌体用于耐药性细菌感染又引起人们的兴趣。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细菌性感染提供依据。采用双层琼脂法以鲍曼不动杆菌为宿主菌从环境污水中分离到一株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XW-59。通过电镜观察,噬菌体XW-59的形态学特征符合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 Order)、短尾病毒科(Podoviridae Family)噬菌体。噬菌体XW-59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噬菌体XW-59的潜伏期为10 min,爆发期为30 min。稳定性试验表明,噬菌体XW-59在60℃1h的条件下和在pH4~10的范围仍保持其裂解活性。将提取并纯化的噬菌体XW-59的基因组提交至联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国)进行基因测序,测序平台为IlluminaHiSeq PE150。结果表明,噬菌体XW-59基因组为双链DNA、由40,958bp组成,G+C含量为39.42%,未发现tRNA。利用GeneMarks软件并结合RAST软件对基因组进行注释。结果发现,噬菌体XW-59基因组含有50个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s),其中13个编码序列可预测其功能,37个编码序列为未知基因。通过BLASTn在线软件比对,噬菌体XW-59基因序列与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vB_baM_IME200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综上所述,噬菌体XW-59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好的裂解活性,而基因组序列分析将有助于今后深入研究噬菌体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改,李振江,靳静,王书伟,陈松建[9](2017)在《沙雷菌裂解性噬菌体PS2生物学特性及其全基因组测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一株粘质沙雷菌裂解性噬菌体PS2的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序列。方法电镜观察PS2的形态;双层平板法分析PS2噬菌谱、生长曲线及理化稳定性;采用MiniBEST Viral RNA/DNA Extraction Kit提取噬菌体基因组,酶解作用鉴定基因组类型;构建噬菌体PS2测序文库,采用MiSeqTM系统测序,Velvet 1.2.08进行序列拼接。结果 PS2为肌尾型噬菌体。其感染S2菌株的潜伏期为21min,爆发量为70PFU。PS2在pH5到pH1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50℃和60℃的环境中活性也无明显变化。PS2基因组为双链DNA,全长167 266bp,平均GC含量为41.7%,共预测到276个ORF。BLASTN初步比对结果提示其与多株T4-like噬菌体基因组核酸序列具有显着相似性。结论分离鉴定了一株粘质沙雷菌属噬菌体,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为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细菌及噬菌体生物信息学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刘艳楠[10](2017)在《裂解性噬菌体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鲍曼不动杆菌是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随着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大部分鲍曼不动杆菌菌株能够形成生物被膜,在增强细菌存活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能力,因此,抑制或清除生物被膜是应对细菌耐药的重要策略之一。裂解性噬菌体能够特异感染并裂解宿主细菌,其作用机制与抗生素不同,在抗生素耐药日益严重的今天又重新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有效补充或替代手段。本研究以呼吸监护室病人痰标本中分离的1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指示菌,从解放军第307医院污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性噬菌体。在完成基本生物学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后,采用体外实验系统观察了噬菌体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效果。为了研究该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用双层琼脂法观察噬菌斑大小和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结构,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及其一步生长曲线。为了进一步了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得到噬菌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基因注释和同源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可在双层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且透亮的噬菌斑,噬菌斑周围可见明显的晕环,说明噬菌体在感染过程中可产生类似解聚酶的物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噬菌体呈直径约为48~50 nm的正六面体头部和长度约为140~150 nm的可收缩长尾,形态类似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该噬菌体可裂解包括宿主菌在内的9株(9/31)耐碳青酶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且具有较短的潜伏期(10 min)和较大的爆发量(229 pfu/cell);噬菌体的全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分子,长度为41 243 bp,G+C含量为39.3%,编码52个ORFs,16个ORFs编码已知功能蛋白,不含整合酶、毒力因子或类转座子等成分,与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3,Fri1,Abp1,phiAB1和vB_AbaP_PD-6A3的全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为了观察噬菌体对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效果,体外培养鲍曼不动杆菌形成生物被膜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结晶紫染色半定量、生物被膜细菌计数以及生物被膜细菌ATP测定等方法评价噬菌体的作用效果。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裂解性噬菌体能够显着破坏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细菌定量结果表明噬菌体可以有效抑制88.5%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形成生物被膜,能够清除52%~90%的生物被膜。ATP释放实验也进一步证明了裂解性噬菌体可以感染并破坏细菌生物被膜,进入生物被膜细菌内部并使之裂解。除此以外,我们发现无论是对数生长期的鲍曼不动杆菌,还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同样会对噬菌体的感染产生耐受,对数生长期的鲍曼不动杆菌对裂解性噬菌体的不敏感突变(BIM)率为3×10-6 cfu。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到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鉴定了该噬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成分,证明了噬菌体不仅能够有效杀灭宿主菌,而且能够抑制并破坏宿主菌形成生物被膜,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本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噬菌体解聚酶的分离、纯化以及与其它抗菌物质的联合效应,如何克服噬菌体的耐受性等,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期刊2017-06-01)

裂解性噬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菌株作为宿主,从污水样品中分离裂解性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模拟污染黄鱼中Vp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获得5株广谱裂解性噬菌体,形态鉴定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和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裂解谱结果显示单噬菌体分别可以对5~24株不同来源的Vp菌株产生裂解效应,由5株噬菌体构成的混合物VppMIX能裂解所有Vp菌株(42株)。噬菌体分离株在60℃和pH 4~1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裂解活性。单噬菌体不敏感突变频率(bacteriophage insensitive mutant frequency,BIMF)在10~(-3)~10~(-5)范围内,但VppMIX能够显着降低的BIMF值达到10~(-6)。应用Vp模拟污染黄鱼片作为模型研究VppMIX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在25℃恒温保藏12 h后,不同剂量VppMIX处理的黄鱼样品中Vp载量比对照组(未处理)降低了1.41~4.98(lg(CFU/g))(P<0.01)。本研究为海产品中致病性Vp的控制提供了新型生物抑菌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解性噬菌体论文参考文献

[1].汤婷婷,王一晗,王孟孟,李振雪,狄亚心.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9

[2].郑小双,高璐,张辉,饶胜其,杨振泉.副溶血性弧菌广谱裂解性噬菌体的筛选及其在海产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9

[3].于新.肺炎克雷伯杆菌裂解性噬菌体Kp-8329的分离鉴定和基因组分析[D].吉林大学.2019

[4].陈江坡,程江红,康培,刁刘洋.大肠杆菌发酵中强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J].发酵科技通讯.2018

[5].杨慧敏,吴圆圆,屈勇刚,谢静怡,于会举.一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分析[J].中国家禽.2018

[6].姜云鹤,王文洁,刘家齐,郭钟贺,孙延波.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LZ35的分离及全基因组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

[7].葛展霞,钟希娜,朱炳海,何涛,魏瑞成.NDM-5阳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8

[8].吴浠闻.鲍曼不动杆菌裂解性噬菌体XW-59的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D].吉林大学.2018

[9].张改,李振江,靳静,王书伟,陈松建.沙雷菌裂解性噬菌体PS2生物学特性及其全基因组测序[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

[10].刘艳楠.裂解性噬菌体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7

论文知识图

末端酶的叁级结构噬菌体ФSM9-3Y的一步生长曲线粘质沙雷氏菌噬菌体ФSM9-3Y蛋白的SDS-...噬菌体的清除效果宿主菌的特异性和裂解谱试验非宿主菌的特异性和裂解谱试验

标签:;  ;  ;  ;  ;  ;  ;  

裂解性噬菌体论文_汤婷婷,王一晗,王孟孟,李振雪,狄亚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