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负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离子,开环,试剂,电离能,不对称,烷基化,吡咯。
碳负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庞韬,章超,付晨[1](2019)在《碳负离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纵深思维导图》一文中研究指出亲核取代反应在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尤其是在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等领域。根据反应底物的不同,分为四类:以脂肪族氯代烃为代表的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SN1和SN2;以烯烃和芳环为底物的亲核取代反应;以苯炔中间体的亲核取代反应以及酰卤、酸酐、酯、酰胺等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本论文重点阐述总结涉及碳负离子参与的亲核取代反应,找寻出反应的规律性,以帮助学生牢牢掌握该知识点。(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王文峰,袁耀锋,李俊篯[2](2017)在《碳负离子重排的DFT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碳负离子1,2-迁移和1,4-迁移两个反应的过渡态的分子轨道,发现在过渡态中迁移原子携带正电荷,剩余部分则形成双碳负离子。在1,2-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不匹配。但在1,4-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匹配。所以碳负离子的1,2-迁移是轨道对称性禁阻的反应,而1,4-迁移则是轨道对称性允许的反应。本文的计算可以为我国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提供良好参考。(本文来源于《大学化学》期刊2017年08期)
仵瑞华,杨文,程果,李玥,杨定乔[3](2016)在《过渡金属催化氧(氮)杂二环烯烃与碳负离子型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氧(氮)杂二环烯烃与碳负离子型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种类、碳负离子型亲核试剂的类型、配体、底物结构、溶剂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不对称开环反应的影响,并对部分不对称开环反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6年10期)
周宏伟,王静[4](2014)在《新化合物C_7N_6H_6碳负离子特性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现和合成新的碳负离子化合物是当今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交换已知的叁均叁嗪分子中的C原子和N原子位置,得到分子式为C7N6H6的一种新化合物。它以C原子为中心,称为碳中心叁均叁嗪。新化合物分子呈草帽形,顶点为C原子,特点为:(1)中心C原子上聚集较多的负电荷,正电荷分布在草帽边沿,使本为中性的分子,中心C原子显示很强的负离子特性;(2)中心C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很低,极易失去电子。作为潜在的格氏试剂,在金属化学合成及反应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应用DFT理论,使用Gaussian09软件包,对该分子进行模拟计算,借助分子结构分析,论述该中性分子具有碳负离子性质起因。(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吴春峰,高晓莹[5](2014)在《浅析碳负离子在构建有机分子碳-碳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近几年高考有机试题中碳负离子构建碳-碳键的相关背景信息进行了分析整合,剖析了相关的反应原理。以两例高考试题和两例竞赛试题为例,介绍了碳负离子在构建有机分子碳-碳键中的应用,并提出处理信息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化学教学》期刊2014年09期)
梁俊玺,苏琼,耿志远[6](2014)在《气相中碳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P2/6-31++G(d,p)的计算方法,以Depuy等人的实验为基础,对碳负离子与N2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计算研究。其中,研究模型为:环丁烯负离子+N2O、正丁烯负离子+N2O、苯负离子+N2O、呋喃负离子+N2O、乙烯基环丙烷负离子+N2O、异丁烯负离子+N2O。主要结果:(1)对于所有碳负离子的反应体系,N2O的端基氮与其负碳离子的作用为各类反应体系的主反应方式;(2)与N2O反应,伯碳负离子主要生成重氮负离子;仲碳负离子则主要发生脱水或脱氮的反应;叔碳负离子则产生加和物,氧转移或裂解产物。(3)在链状负离子反应体系中,主要经历α-H抽提路径。对于环状负离子反应体系,如在乙烯基环丙烷负离子反应体系中,其主要机理依次为乙烯基环丙烷基团的开环重排、局部五元环的破裂、键的先后断裂以及氢原子的迁移;在环丁烯负离子反应体系中,主要为N2O中的O转移伴随着环丁烯基团的开环及氢原子的迁移;在呋喃负离子反应体系中,主要为呋喃基团的五元环开环过程;在苯负离子反应体系中,主要为局部四元环或五元环的形成及断裂过程。(4)各类反应体系的主反应路径其势能面上各驻点的能量均低于反应物的能量。不论是主要或次要路径,对于其反应体系中的所有路径在整体上均为强放热过程。(5)在链状负离子反应体系中,以正丁烯负离子和异丁烯负离子反应为例,第一个H迁移过程均为其主反应的决速步。在环状负离子体系中,其环的断裂步所克服的能阻遵从乙烯基环丙烷负离子反应体系>环丁烯负离子反应体系>呋喃负离子反应体系。(6)由于负碳邻位取代基的不同,引起其反应机理中决速步的不同。如在异丁烯负离子反应中,第一个H迁移是其主反应的决速步,而在烯丙基负离子反应中,第二个H迁移是其主反应的决速步。(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6-12)
魏萌[7](2012)在《吡咯-2-甲醇酯类化合物与碳负离子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咯及其衍生物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有多种生理功能和用途,应用非常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它们的分类和合成方法。而碳负离子作为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中间体,本文简单概括其形成、稳定性和反应类型。作为两种重要的中间体,人们的研究从未停止,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直接反应的文献报道却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用简单易得的原料合成几种不同的吡咯-2-甲醇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分别与各种碳负离子反应,成功得到叁种新型的吡咯类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表征确认。通过大量实验对比发现此类反应只有当吡咯环中N上的H的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在诸多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此类反应的可能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2-06-01)
侯雪龙[8](2011)在《羰基α-碳负离子在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是不对称催化中应用最多,也是利用不对称催化反应构建碳碳键及碳杂键的最重要反应之一。这一反应不仅可在烯丙基底物上构建手性,也可在亲核试剂或者同时在烯丙基和亲核试剂中构建于性。自1977年第一例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被报道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期刊2011-11-12)
陈冬冬,丁昌华,侯雪龙,戴立信[9](2011)在《肟醚碳负离子对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添加六甲基膦酰胺(HMPA)的条件下,实现了苯乙酮肟醚α-碳负离子对单取代和环状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取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四氢萘酮肟醚α-碳负离子在该条件下也可对部分氮杂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反应中HMPA对锂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碳负离子的亲核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杨帆,孙素颜[10](2011)在《《有机化学》中涉及碳负离子的反应类型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科《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碳负离子参与的反应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本文对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中参与的主要反应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教育》期刊2011年04期)
碳负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碳负离子1,2-迁移和1,4-迁移两个反应的过渡态的分子轨道,发现在过渡态中迁移原子携带正电荷,剩余部分则形成双碳负离子。在1,2-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不匹配。但在1,4-迁移过渡态中,剩余的双碳负离子的HOMO位相与迁移原子的LUMO位相匹配。所以碳负离子的1,2-迁移是轨道对称性禁阻的反应,而1,4-迁移则是轨道对称性允许的反应。本文的计算可以为我国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提供良好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负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庞韬,章超,付晨.碳负离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纵深思维导图[J].广东化工.2019
[2].王文峰,袁耀锋,李俊篯.碳负离子重排的DFT计算研究[J].大学化学.2017
[3].仵瑞华,杨文,程果,李玥,杨定乔.过渡金属催化氧(氮)杂二环烯烃与碳负离子型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开环反应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6
[4].周宏伟,王静.新化合物C_7N_6H_6碳负离子特性理论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
[5].吴春峰,高晓莹.浅析碳负离子在构建有机分子碳-碳键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14
[6].梁俊玺,苏琼,耿志远.气相中碳负离子与N_2O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7].魏萌.吡咯-2-甲醇酯类化合物与碳负离子的反应研究[D].南昌大学.2012
[8].侯雪龙.羰基α-碳负离子在钯催化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2011
[9].陈冬冬,丁昌华,侯雪龙,戴立信.肟醚碳负离子对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
[10].杨帆,孙素颜.《有机化学》中涉及碳负离子的反应类型浅议[J].现代企业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