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搏动论文_刘春英,焦华琛,彭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早搏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早搏动,针刺,中医,因子,焦虑,健脾,青山。

过早搏动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英,焦华琛,彭波[1](2018)在《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过早搏动痰火扰心证8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过早搏动(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稳心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早搏发生次数,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单项症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早搏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心悸、失眠两项单项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易惊、胸闷、心烦、头晕、失眠、大便干等其他症状上,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早搏痰火扰心证临床疗效与稳心颗粒相当。(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8年05期)

杨令[2](2018)在《基于大样本量的不同类型过早搏动中医证候学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过早搏动数量大于500次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和临床数据采集,然后按起源部位分为室性过早搏动与室上性过早搏动两种类型,进而运用频数、回归、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类型过早搏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索及比较两种类型早搏的证候特征及分类。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8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中医研究院叁家医院,心血管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临床资料完整,同时符合入组标准的过早搏动患者共1439例进行调研。其中室性过早搏动792例,室上性过早搏动647例。入组患者均完成“中医证候调查表”的信息填写,包括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的收集。并排除以下疾病患者⑴有精神障碍者;⑵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有妊娠准备者;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⑷恶性肿瘤;⑸心功能III-IV级;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然后将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数据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结果:1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中医辨证分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位均为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心神不宁证。其中室性过早搏动痰火扰心证多于室上性早搏,心血不足证则少于室上性早搏,心脉瘀阻证较为少见。2室性过早搏动病性要素中,按频数大小依次排列为气虚、阴虚、血瘀、郁热、痰浊、血虚、气滞;室上性过早搏动按频数大小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郁热、痰浊、气滞、血虚。3室性过早搏动病位要素中,按频数大小依次为:心、肾、肝、脾。室上性过早搏动病位要素中,按频数大小依次为心、肝、肾、脾。两种类型过早搏动均与胆、胃等脏腑有一定联系。4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常见四诊信息出现频数最高的前6位均是: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苔白、脉沉。室性过早搏动其余依次为神疲、失眠、多梦、少气懒言、头晕、口干、纳呆、脘痞、健忘、急躁易怒、胸痛、舌暗红、大便不调、腹胀。室上性过早搏动其余依次为:失眠、多梦、神疲、头晕、少气懒言、健忘、脘痞、大便不调、纳呆、口干、腰膝酸软、舌暗红、胸痛、腹胀。5室性及室上性不同证型与各危险因素之间Logistic回归关系,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功能性早搏与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各证型具有相关性。6通过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得出室性过早搏动中医证候17个,结合相关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合并为7个证型;室上性过早搏动中医证候18个证型,最终合并为7个证型。结论:1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的中医证候分布均以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心神不宁证较为常见,痰火扰心证、心血不足证、心血瘀阻证较为少见。2病位在心,与肝、肾、脾脏腑关系密切。3病理性质为虚实两端,主要为气虚、阴虚、血虚、气滞、血瘀、郁热、痰浊。4临床常见四诊信息为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苔白、脉沉。`5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在临床证候、病位、病性、常见四诊信息、危险因素、证型分布中存在差异,对临床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30)

王超,王振涛,赵海滨,燕莎莎,侯季秋[3](2018)在《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室上性过早搏动频率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室上性过早搏动频率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室上性过早搏动>100次/24h的527例患者,筛选出发生频率排名前十位的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过早搏动频率>5000次/24h组提取的公因子为活动耐量下降、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睡眠异常;501~5000次/24h组为活动耐量下降、睡眠异常、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101~500次/24h组为活动耐量下降、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情绪异常;叁组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66.0%、64.7%和62.2%。结论室上性过早搏动的关键症状因子为活动耐量下降,根据室上性过早搏动的频率不同,其相应的症状因子会有一些变化,但总体包含津液代谢异常、心胸感觉异常、睡眠异常、情绪异常这几类主导因子。(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01期)

张儒佳[4](2017)在《双心汤治疗过早搏动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双心汤治疗过早搏动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在通州区中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住院患者中选取过早搏动者70例,房性过早搏动28例,室性过早搏动42例,年龄为26岁—70岁,男性23例,女性4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加服双心汤,对照组加帕罗西汀,疗程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慌胸闷主症评分、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医院焦虑/抑郁HAD评分,平均心率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过早搏动总数,文中数据运用SPSS 21.0进行分析。结果在心慌胸闷主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9%,两组相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优于对照组(60%),两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小时心电图示过早搏动总数明显减少,且治疗组减少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抑郁/焦虑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治疗组的HAD量表抑郁减分总有效率为91.420%,对照组为88.57%,治疗组焦虑减分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85.71%,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双心汤具有与帕罗西汀相当的抗抑郁/焦虑作用。结论双心汤能有效缓解过早搏动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心慌胸闷主症,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过早搏动总数较对照组减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9-27)

王超,王振涛,赵海滨[5](2017)在《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探讨室性过早搏动发生频率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因子分析联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索中医症状与室性过早搏动发生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8例室性过早搏动的患者按照早搏发生频率分为5组,筛选出发生率>40%的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每位患者的各个公因子得分,并根据因子得分的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多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共提取6个公因子:F1心肌缺血症状公因子、F2疼痛及睡眠异常公因子、F3津液及情绪异常公因子、F4过早搏动主症公因子、F5头脑感觉异常公因子、F6因子记忆力公因子。F1、F3、F4公因子的得分Z1、Z3、Z4在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0 000次/24 h分别与1 000~4 999次/24 h、<1 000次/24 h,10 000~30 000次/24 h分别与1 000~4 999次/24 h、<1 000次/24 h的F2公因子得分Z2有统计学差异(P<0.008 3)。>30 000次/24 h与<1 000次/24h,10 000~30 000次/24h与<1 000次/24 h的F5公因子得分Z5有统计学差异(P<0.008 3)。>30 000次/24 h分别与5 000~9 999次/24 h、<1 000次/24 h的F6公因子得分Z6有统计学差异(P<0.008 3)。结论室性过早搏动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心肌缺血症状,津液及情绪异常,以及心悸等症状,其严重程度与过早搏动频率无关;而疼痛及睡眠异常、头脑感觉异常及记忆力下降等方面严重程度会随着过早搏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李康[6](2016)在《基于大样本量的过早搏动中医证候学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样本量的过早搏动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数据的采集,应用频数、回归、聚类等统计学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初步探索过早搏动的证候特征及证候分类。方法:1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根据诊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采集来自郑州市区叁家叁级甲等医院(包括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研究院)2010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临床资料完整的过早搏动患者共1137例。2调查者完成入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表”,包括症状、体征、相关检查等信息的采集。3研究者将调查表全部内容录入Epidata 3.1数据库,并进行审查、核对。4应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0.0,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过早搏动(即心悸病)的中医证候学分布规律。结果:1过早搏动中医辨证分型中,依据出现频率,从多到少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心神不宁证、痰火扰心证、气血不足证、心脉瘀阻证。2过早搏动的病性要素中,虚性要素按所占比例排列依次为气虚、阴虚、血虚等,实性要素按所占比例排列依次为血瘀、郁热、痰浊、气滞等。3过早搏动发生的病位要素中,发病主要集中在心、肾、脾、肝,与胆、胃等脏腑有一定联系。4心悸及并见症状、体征出现频数最高的前20位依次是: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脉沉、苔白、失眠、多梦、神疲、口干、少气懒言、头晕、大便不调、烦躁、健忘、脘痞、胸痛、舌暗红、口渴喜饮、急躁易怒等。5心悸病(过早搏动)气阴两虚瘀热互结型与高血压病、功能性早搏有Logistic回归关系;心神不宁型与心衰、心律失常有Logistic回归关系;痰火扰心型与心律失常、吸烟史有Logistic回归关系;气血不足型、心脉瘀阻型与以上危险因素不具有Logistic回归关系。6通过提取公因子,得出过早搏动中医证候17种证型,最终合并为8种证型。7通过聚类分析,结合相关临床知识,最终得到过早搏动的5种证型。结论:通过相关统计学方法,对过早搏动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检查进行分析,有助于其分型,归纳病位、病性、主要危险因素等,为中医证候的规律性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4-30)

邵惠琴,徐连忠,周金亮[7](2015)在《乌灵胶囊治疗伴焦虑抑郁的频发房性过早搏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伴焦虑抑郁的频发房性过早搏动(房早)的效果。方法 112例伴焦虑抑郁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仅予倍他乐克片口服,12.5mg,每天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3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服药前后焦虑、失眠、胸闷、心悸等症状的变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显效率(67.9%)高于对照组的37.5%,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性早搏显效率(62.5%)也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频发房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倍他乐克,且副作用少。(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5年23期)

单锋波,李健,高丽丽[8](2014)在《中药复律汤治疗心肌炎过早搏动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复律汤在治疗心肌炎过早搏动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炎过早搏动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复律汤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式治疗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在两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的疗效,可以得出:治疗组的总有效治愈率明显优胜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律汤在治疗心肌炎过早搏动中,有其肯定的应用价值。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15期)

王锐,魏希进,管琳,王健,李永春[9](2014)在《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脾调心法,穴取灵台、神道、百会、气海、内关(双)、足叁里(双)、叁阴交(双),对照组电针双内关穴,均每日治疗1次,1 2次为1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1疗程后观察动态心电图早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病情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7%(23/33)和37.5%(12/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2014’针药并用及穴位用药学术研讨会、山东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8)

王锐,魏希进,管琳,王健,李永春[10](2014)在《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脾调心法,穴取灵台、神道、百会、气海、内关(双)、足叁里(双)、叁阴交(双),对照组电针双内关穴,均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1疗程后观察动态心电图早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病情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7%(23/33)和37.5%(1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过早搏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过早搏动数量大于500次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和临床数据采集,然后按起源部位分为室性过早搏动与室上性过早搏动两种类型,进而运用频数、回归、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类型过早搏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索及比较两种类型早搏的证候特征及分类。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8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中医研究院叁家医院,心血管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临床资料完整,同时符合入组标准的过早搏动患者共1439例进行调研。其中室性过早搏动792例,室上性过早搏动647例。入组患者均完成“中医证候调查表”的信息填写,包括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的收集。并排除以下疾病患者⑴有精神障碍者;⑵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有妊娠准备者;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⑷恶性肿瘤;⑸心功能III-IV级;⑹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然后将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数据库,数据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结果:1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中医辨证分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位均为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心神不宁证。其中室性过早搏动痰火扰心证多于室上性早搏,心血不足证则少于室上性早搏,心脉瘀阻证较为少见。2室性过早搏动病性要素中,按频数大小依次排列为气虚、阴虚、血瘀、郁热、痰浊、血虚、气滞;室上性过早搏动按频数大小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郁热、痰浊、气滞、血虚。3室性过早搏动病位要素中,按频数大小依次为:心、肾、肝、脾。室上性过早搏动病位要素中,按频数大小依次为心、肝、肾、脾。两种类型过早搏动均与胆、胃等脏腑有一定联系。4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常见四诊信息出现频数最高的前6位均是: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苔白、脉沉。室性过早搏动其余依次为神疲、失眠、多梦、少气懒言、头晕、口干、纳呆、脘痞、健忘、急躁易怒、胸痛、舌暗红、大便不调、腹胀。室上性过早搏动其余依次为:失眠、多梦、神疲、头晕、少气懒言、健忘、脘痞、大便不调、纳呆、口干、腰膝酸软、舌暗红、胸痛、腹胀。5室性及室上性不同证型与各危险因素之间Logistic回归关系,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功能性早搏与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各证型具有相关性。6通过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得出室性过早搏动中医证候17个,结合相关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合并为7个证型;室上性过早搏动中医证候18个证型,最终合并为7个证型。结论:1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的中医证候分布均以气阴两虚瘀热互结证、心神不宁证较为常见,痰火扰心证、心血不足证、心血瘀阻证较为少见。2病位在心,与肝、肾、脾脏腑关系密切。3病理性质为虚实两端,主要为气虚、阴虚、血虚、气滞、血瘀、郁热、痰浊。4临床常见四诊信息为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苔白、脉沉。`5室性及室上性过早搏动在临床证候、病位、病性、常见四诊信息、危险因素、证型分布中存在差异,对临床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早搏动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英,焦华琛,彭波.复方青山健心片治疗室性过早搏动痰火扰心证80例[J].河南中医.2018

[2].杨令.基于大样本量的不同类型过早搏动中医证候学初步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

[3].王超,王振涛,赵海滨,燕莎莎,侯季秋.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室上性过早搏动频率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J].环球中医药.2018

[4].张儒佳.双心汤治疗过早搏动伴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5].王超,王振涛,赵海滨.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探讨室性过早搏动发生频率与中医症状的相关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6].李康.基于大样本量的过早搏动中医证候学初步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

[7].邵惠琴,徐连忠,周金亮.乌灵胶囊治疗伴焦虑抑郁的频发房性过早搏动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5

[8].单锋波,李健,高丽丽.中药复律汤治疗心肌炎过早搏动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

[9].王锐,魏希进,管琳,王健,李永春.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C].2014’针药并用及穴位用药学术研讨会、山东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10].王锐,魏希进,管琳,王健,李永春.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

论文知识图

过早搏动-过早搏动异常心电图-图2—2—14 心房扑动心电图一例异常心电图-图2—2—15 心房颤动(f波纤细)...房室交接处性过早搏动-图1 房室交接...房性过早搏动-图1 频发房性过早搏动...房室交接处性过早搏动-图2 房室交接...

标签:;  ;  ;  ;  ;  ;  ;  

过早搏动论文_刘春英,焦华琛,彭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