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字芳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广西防城港53802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与分期尿道成形术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男性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Ⅰ期阴茎伸直,包皮皮瓣转移,6月后再行Ⅱ期尿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87.9%;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1.8%,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16±1.19)d,平均住院费用为(6538.49±269.74)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术后发生尿瘘2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的尿道下裂治疗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进行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修复效果理想,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均较高,尿瘘发生率低,治疗周期短,患者痛苦少,并能节省住院费用,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天性尿道下裂;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199-02
在小儿泌尿系统中,先天性的尿道下裂是最常见的先天尿道畸形之一,多见于男婴,其临床发病率约为4‰~8‰[1]。尿道下裂患儿的阴茎短小,向腹侧弯曲,影响其正常排尿,而且会严重影响长大后的性功能,因此需要尽快矫正治疗。现阶段临床中针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很多,但是尚无一致结论[2],现将我院6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和分期尿道成形术的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小儿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男性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年龄2~9岁,平均(5.31±1.74)岁;其中阴茎型28例,阴茎阴囊型5例。观察组年龄2~10岁,平均(5.89±1.26)岁;其中阴茎型25例,阴茎阴囊型8例。两组患儿在年龄、阴茎下弯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取冠状沟约0.5cm处环形切开包皮,背侧达Buck筋膜,腹侧切断尿道板处纤维索带,将阴茎皮肤、皮下组织脱套至根部,松解腹侧纤维组织,使阴茎充分伸直。游离尿道口以备吻合,测量阴茎伸直后的尿道口至阴茎头长度,取同样长度,宽1.2~1.5cm的包皮内板代尿道,游离松解皮下组织蒂,皮瓣包绕F8支架管,用6/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成管,转移带蒂皮管至阴茎腹侧,近端与原尿道吻合,远端自阴茎头腹侧隧道穿出,在舟状窝顶部固定缝合成新尿道外口。转移背侧皮肤至腹侧,覆盖创面,裁剪缝合,调整引流管深度并固定,分层适力包扎阴茎。
对照组采用分两期的手术治疗。Ⅰ期阴茎伸直,包皮皮瓣转移术:①在冠状沟下0.3cm处与冠状沟平行的环形切口,切开此处皮肤、筋膜到达白膜;沿着白膜浅面进行分离,完全彻底切除在阴茎腹侧的纤维瘢痕组织,使得阴茎皮肤能够脱套至阴茎根部。接着在龟头的腹侧沿正中切开,然后紧贴着阴茎海绵体使龟头分开,呈现扁平状。②按照阴茎腹侧的皮肤缺损状况,将阴茎背侧包皮纵形切开转移至腹侧,修整后覆盖阴茎腹侧创面。③使用6/0可吸收线将切口远端背侧的皮肤与阴茎背侧和两侧的皮肤进行间断缝合,同时将尿道外口的缝合固定在腹侧白膜;然后缝合固定转移的腹侧皮瓣。④留置多孔硅胶导尿管,间断缝合阴茎两侧皮肤加压固定;最后分层适力加压包裹进行固定。Ⅱ期尿道成形术:①取环绕在异位尿道外口到龟头腹侧的“U”型切口,切口宽度为1.2~1.8cm,使两侧皮瓣向中线略作游离以至于能卷成筒状,同时游离于异位尿道口的周围,然后插入多孔硅胶导尿管到达膀胱内,接着从异位尿道口到龟头围绕尿管用6/0可吸收线进行连续皮内缝合。②再间断缝合阴茎周围筋膜组织及龟头海绵体组织,最后缝合皮肤。③切口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多层适力加压包裹固定。
1.3手术成功判定标准
患儿阴茎伸直,外观美观,尿道口正位开口,尿线较粗,无尿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两组之间所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手术成功修复成形29例,手术成功率为87.9%;对照组手术成功27例,成功率为81.8%,观察组手术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16±1.19)d,平均住院费用为(6538.49±269.74)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0.64±1.75)d,住院平均费用为(9262.64±563.27)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t=9.136,平均住院时间t=7.1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6%;对照组术后发生尿瘘2例,尿道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0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儿手术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尿瘘尿道狭窄总发生率(%)
观察组(n=33)1(3.03)1(3.03)2(6.06)
对照组(n=33)2(6.06)1(3.03)3(9.09)
P>0.05>0.05>0.05
3.讨论
重建尿道、彻底矫正阴茎下弯形态是尿道下裂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通过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使尿道口位于阴茎头部正中央,保证长大后阴茎能够正常勃起,并且有良好的性功能。近年来,大量报道证实[4]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中的效果非常理想。包皮内板取自尿道下裂患儿自体阴茎背侧的包皮,取材方便;其质地柔软、弹性好、而且组织菲薄、不含毛囊,与尿道组织最为接近;另外,包皮内板皮瓣的血运丰富,抗尿液侵蚀能力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成活率,是尿道成形的理想材料。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成功修复成形,手术成功率为87.9%,而且观察组术后发生尿瘘2例,尿道狭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期手术成功率达81.8%,说明手术效果较好,但因分期手术治疗周期长,增加患儿痛苦,病人经济负担重。说明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治疗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Ⅰ期带蒂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能一次手术完成,带血管蒂材料易生长,尿瘘发生率低,治疗周期短,患者痛苦少,并能节省住院费用,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均较高,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时鸣,潘永斌,白剑等.带蒂包皮内板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J].中国实用医药,2010,7(19):49-50.
[2]罗金荣.游离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6(33):923-924.
[3]徐哲,张志崇,苏诚等.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5):577-579.
[4]黄高贤.带蒂包皮内板工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43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1(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