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控制论文-傅仕航,赵恒阳,石健将

端口控制论文-傅仕航,赵恒阳,石健将

导读:本文包含了端口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态变压器,分布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消纳

端口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傅仕航,赵恒阳,石健将[1](2019)在《基于叁端口模块级联型固态变压器的分布式太阳电池组的最大功率输出跟踪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通过一种叁端口模块级联型固态变压器,将太阳电池组直接接入微电网,并提出一种改进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不仅使模块级联型固态变压器运行时具有网侧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双向传输、各级联模块均衡传输功率等原有功能,同时,无需专用的控制器,还可实现分布式太阳电池组实时输出最大功率以及就近消纳功能。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先进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涂春鸣,栾思平,肖凡,兰征[2](2019)在《基于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应用于多个直流微网间互联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分析了叁端口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和能量路由器各端口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母线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标幺化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实现能量在多个直流微网间的合理分配和减小各直流微网中的母线电压偏差;通过将单母线直流微网的电压-有功功率下垂特性标幺化,从而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子微网间需交换的能量,无需切换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端口工作模式便可确保各直流子微网在正常、不正常和功率故障状态下的功率支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下垂移相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詹国敏,肖遥,张弘,赵兴国[3](2019)在《基于叁端口虚拟MPPT的直流耦合储能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端口虚拟最大功率点跟踪太阳能控制器(MPPT)的直流耦合储能变换器是光伏组件阵列和光伏逆变器之间的能量匹配和调节装置,通过分析前级和后级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稳定性,实现前后级控制解耦。针对后级升压(BOOST)不稳定性做超前滞后补偿,保证合适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度。分析了直流耦合储能变换器的虚拟MPPT输出控制策略,完美匹配存量市场的光伏逆变器,平滑光伏发电输出,移峰填谷,大幅提高自发自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刘畅[4](2019)在《物理中的控制理论教学:端口哈密顿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控制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物理课堂中教学控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哈密顿力学的端口哈密顿系统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的控制策略.该方法为物理学科中的控制理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本文使用端口哈密顿系统描述若干经典物理系统并介绍了基于物理的控制策略,包括配置能量、耗散以及系统结构.闭环哈密顿量是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从而保证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本文使用杜芬振子和洛伦兹系统来说明基于物理的控制策略.最后,使用端口哈密顿系统描述了天体力学中的两个例子供读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10期)

刘飞,高海佑,刘文君,俞天毅,查晓明[5](2019)在《部分能量输入的叁端口六边形MMC功率分析及环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容量多端口变换器可代替原有多个分立变换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变换效率、体积重量小和成本低等优势,可应用于电力系统互连、可再生能源汇集、多电机驱动等场景。在两端口六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结构基础上,通过在3个桥臂的H桥单元中引入有源前端,将这种六边形MMC扩展成一个无高压直流环节的叁端口AC/AC/AC结构。根据桥臂功率分析,各个桥臂的功率分布存在差异,通过环流和中性点偏移电压实现功率平衡。通过对变换器进行建模,发现环流和中性点偏移电压存在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一种通过中性点偏移电压控制环流进而实现桥臂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法。在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上验证了所提结构能够实现桥臂功率平衡和双异步电机驱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武文,吴学智,荆龙,魏梦航,张颖[6](2019)在《新型多端口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流潮流控制器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实现其多端口输出能有效提高装置的潮流控制范围与能力。针对现有直流潮流控制器应用的局限性,该文基于电容线间能量交换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多端口直流潮流控制器。其拓扑结构简单,且避免了传统多端口直流潮流控制器对输电系统定直流电压站直流输出电压调节的依赖,增强了系统可靠性。同时,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实现后期的端口拓展与系统冗余。首先通过对现有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控制器拓扑结构并阐述其工作原理;然后,基于脉宽调制设计包含不同控制模式的通用控制策略,并详细分析不同控制模式下系统各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基于RT-lab的实时模型在环仿真测试系统中搭建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器的性能与控制策略进行多种工况下的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张国荣,李智,陆翌,王朝亮,许烽[7](2019)在《叁端口DC/DC变换器预测电流移相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电网储能系统中叁端口DC/DC变换器,研究了基于半开关周期采样和全开关周期采样的预测电流移相控制。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开关模态,采用Y-△等效变换得到电感电流斜率,在每个开关周期驱动信号的中点时刻采样电感电流,计算不同阶段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增量。基于电流采样值和电流参考值预测变换器下一个开关周期上升沿和下降沿移相比,更新该移相比使电感电流达到参考值。然后分析了两种采样模式下电感电流中直流分量消除机理,并给出叁端口DC/DC变换器闭环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叁端口DC/DC变换器直流偏置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和鲁棒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9年13期)

施灵卫,刘桂英[8](2019)在《多LAN端口能量路由器切换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路由器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核心设备,具有能量管理、能量变换和信息交互等多种功能,对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固态变压器的多LAN端口能量路由器,给出了其主电路拓扑结构,建立了其切换系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切换控制策略的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主电路结构和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吴明[9](2019)在《基于多端口DC/DC变换器的直流微网建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波动性、随机性、可控性差等问题,如何兼容这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已成为当前电网运行与控制面临的巨大挑战,微网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相较于交流微网,直流微网由于更加方便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同时不存在电源间的同步和无功功率流动等问题,可控性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因此,本文将针对直流微网的运行控制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直流微网的各个组成部分,对光伏发电、储能模块及典型DC/DC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并重点对光伏发电这一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I-U特性曲线和I-U特性曲线,验证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同时,分析了多端口DC/DC结构,与典型DC/DC相比,多端口DC/DC能将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载联系起来,实现能量互通。其次,针对直流微网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网的多端口DC/DC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多端口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并对该模型的各个组成部件参数进行设计。通过仿真验证,该模型能够降低开关管关断时两端电压幅值,同时实现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从而降低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高直流微网的可靠性。再次,分析了直流微网中光伏系统控制策略,并分析不同光伏输出功率及不同负载功率需求下的储能系统的叁种工作状态。针对直流微网协调控制需求,对储能系统提出一种自补偿下垂控制策略,实现了母线电压稳定以及各个并联蓄电池组间能够功率分配的目的,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多端口DC/DC的直流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对直流微网系统和直流微网多端口DC/DC进行故障分类与分析,通过仿真模拟各个故障类型,得出光伏支路故障、储能系统支路故障、直流母线故障以及直流微网多端口DC/DC的故障响应曲线,从而快速检测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期刊2019-06-10)

张超[10](2019)在《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能源发电及与其匹配的储能装置的广泛应用,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的接入,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供电形式和能量流动方向的多样化发展,传统电力网络和设备已很难满足电能控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能量路由器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多种类能源接入、能量多向流动的情况下,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如何实现协调控制、系统稳定运行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多种类能源接入和功率分配的需求,对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选择,结合系统内能量传输特性,对光伏、蓄电池、电网接口变换器的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围绕直流母线稳压、最大功率跟踪、多目标交流并网等控制目标,对各功能单元接入能源的特性及各对应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光伏电池的研究,设计了光伏发电单元实现基于光伏特性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母线电压控制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蓄电池模型和常用充放电方式的研究,设计了实现储能单元充放电控制及直流母线稳压的多目标控制方法;通过对交直流变换单元工作方式的分析,设计了实现双向DC/AC变换器的直流稳压与功率可控的多目标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选择的各变换器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完成预设的控制目标,稳态、动态性能良好。针对传统协调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主从控制和分层控制结合的协调控制方法:将系统划分为底层控制层和中央管理层,底层控制层负责控制各变换器,控制方法由中央管理层确定;中央管理层汇总系统信息进行模态判断,仅在需要切换时向底层下发控制指令;各工作模态下变换器间协调配合,其中一个变换器控制母线。利用软件对典型工作模态进行了仿真实现,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多端口能量的灵活流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可行性。设计、搭建适合本课题的硬件平台,在该平台上进行了本课题所提出的变换器级控制方法实验和系统级协调控制方法在典型工作模态下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端口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应用于多个直流微网间互联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分析了叁端口直流微网的运行状态和能量路由器各端口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母线直流微网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此提出基于标幺化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实现能量在多个直流微网间的合理分配和减小各直流微网中的母线电压偏差;通过将单母线直流微网的电压-有功功率下垂特性标幺化,从而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子微网间需交换的能量,无需切换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端口工作模式便可确保各直流子微网在正常、不正常和功率故障状态下的功率支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下垂移相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端口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傅仕航,赵恒阳,石健将.基于叁端口模块级联型固态变压器的分布式太阳电池组的最大功率输出跟踪控制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2].涂春鸣,栾思平,肖凡,兰征.基于下垂移相的叁端口直流能量路由器功率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9

[3].詹国敏,肖遥,张弘,赵兴国.基于叁端口虚拟MPPT的直流耦合储能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J].华电技术.2019

[4].刘畅.物理中的控制理论教学:端口哈密顿系统[J].大学物理.2019

[5].刘飞,高海佑,刘文君,俞天毅,查晓明.部分能量输入的叁端口六边形MMC功率分析及环流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6].武文,吴学智,荆龙,魏梦航,张颖.新型多端口直流潮流控制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7].张国荣,李智,陆翌,王朝亮,许烽.叁端口DC/DC变换器预测电流移相控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

[8].施灵卫,刘桂英.多LAN端口能量路由器切换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9].吴明.基于多端口DC/DC变换器的直流微网建模与控制[D].安徽工程大学.2019

[10].张超.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标签:;  ;  ;  ;  

端口控制论文-傅仕航,赵恒阳,石健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