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分析论文_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虫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农艺,基因,玉米,转基因,拟南芥,稳定性。

抗虫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1](2019)在《抗虫海陆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抗虫海陆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海陆杂交棉F_1的籽棉、皮棉产量均超过了海岛棉亲本,多数组合也超过了陆地棉亲本;海陆杂交棉F_1的单铃重、每囊粒数、衣分、纤维马克隆值一般介于双亲之间;海陆杂交棉F_1的籽指偏大,某些组合的籽指超过了海岛棉亲本;海陆杂交棉F_1的不孕籽率偏高,超过了双亲;海陆杂交棉F_1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普遍呈正向超双亲优势。(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尹萍[2](2019)在《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种植的75个玉米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种类及数量,并进行了玉米抗虫性鉴定;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玉米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为科学利用作物抗性与天敌的协调性防治害虫提高指导,同时对于玉米的抗性利用以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蚜情指数/虫情指数鉴定了75个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发现玉米抗虫性会随品种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改变。高抗3种蚜虫(棉蚜、禾缢管蚜和玉米蚜)的玉米品种较多,高抗3种鳞翅目害虫(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玉米品种较少。高抗桃蛀螟的有鑫丰388,高抗棉铃虫的有爱农001、爱农007和德迪336,未发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品种。2.所有玉米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及天敌共35种,隶属于1门、2纲、7目、23科,其中害虫12种,天敌23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玉米蚜、禾缢管蚜、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天敌优势种为八斑鞘腹蛛、草间钻头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蚜小蜂。3.综合分析了75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不同,其5个群落特征指数也不相同;生态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变化趋势相反;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玉米品种,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相对更低。4.结合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因素,分析了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发现玉米田中天敌及害虫均呈现时序变化,且表现出一定的跟随现象。3种蚜虫主要在9月上旬危害较为严重;棉铃虫迁入较早,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发生稍晚。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的危害高峰期基本一致,均集中在9月中旬,9月下旬它们会同株危害玉米雌穗。5.不同玉米品种的益害比与虫情指数基本呈负相关,说明玉米抗虫性与天敌有协同控制害虫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洁华,毛虹禹,杨少辉[3](2019)在《PnKTI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Kunitz-type trypsin inhibitor,KTI)属于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本研究选择黑杨(Poplusnigra,Pn)中4个可被机械创伤诱导的KTI基因(PnKTIA6、PnKTIB1、PnKTIC1、PnKTID2),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并以转基因拟南芥叶片饲喂小菜蛾,观察其从幼虫到成蛾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生理指标,从而检测4种PnKTI基因的抗虫效果.结果发现,4种PnKTI基因的抗虫效果依次为35,S:PnKTIA6>35,S:PnKTID2>35,S:PnKTIB1>35,S:Pn KTIC1,其中,过表达PnKTIA6基因的拟南芥叶片饲喂的小菜蛾存活率最低,仅为9.8%,.此外,采用酶化学法测定分析了PnKTIs基因编码产物的功能及效果.结果发现,PnKTIs基因的编码产物对胰凝乳蛋白酶没有抑制作用,但对胰蛋白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作用效果依次为35,S:PnKTIA6>35,S:PnKTID2>35,S:PnKTIB1>35,S:Pn KTIC1,与小菜蛾抗性测定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03期)

梁晋刚,王丽,朱香镇,任相亮,马艳[4](2019)在《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检测制度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原农业部公告第410号、第989号和第1693号内容,比较3份公告对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适用范围和申请材料的要求,并根据现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中特异基因成分和转化体成分的检测规定。通过比较分析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检测制度变化,我们发现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程序已逐步简化,且转基因棉花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的标准体系也日趋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9年01期)

金永梅,马瑞,于志晶,林秀峰[5](2019)在《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整合分析与品系特异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分离获得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旁侧序列及其水稻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并建立了吉生粳3号品系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左、右边界旁侧序列分别与水稻基因组序列和T-DNA序列的比对分析确定其插入位点,发现T-DNA在水稻基因组(日本晴)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间区2790685-2790589位点(GenBank登记号:NC_029257.1)。根据T-DNA插入位点,在插入位点两侧基因组区域和T-DNA左边界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吉生粳3号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为吉生粳3号的身份识别提供了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时颖,杨学东,龙显静,王元素,方亮[6](2018)在《优质速生抗虫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的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苜蓿品种甘农3号、甘农5号、游客及其杂交后代19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结果:6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37条带,其中31条带是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值为83.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17条带。用POPEGENE 32软件分析有效等位基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484 2、0.287 5、0.432 3,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19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 486 5~0.945 9;通过UPGMA分子系统聚类法构建分子树状图,可把19份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第1类包括速生1~#、速生11~#、速生12~#共3份种质材料;第2类包括速生5~#、大叶2~#、速生26~#、直立、甘农5号、速生15~#、速生17~#、速生20~#、速生19~#共9份种质材料;第3类包括速生4~#、白花1~#、白花2~#、白花3~#、甘农3号共5份种质材料;速生2~#、游客分别单独聚为一类。(本文来源于《贵州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5期)

孙玥,欧阳林娟,彭东华,周大虎,傅军如[7](2018)在《5个新育成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杂交水稻因高产,广适,多抗等优点,迅速被应用于生产并被大面积推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近几年,杂交水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鳞翅目昆虫中仅二化螟、叁化螟等害虫在亚洲造成的稻谷损失就占总产的10%左右,而广泛使用农药即增加种植投入又破坏水土,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着城市化和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严峻形势,如何减少农药及人工打药的高成本投入日渐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大米消费市场上优质常规稻米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杂交稻米由于品质较差往往低价销售,这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种植杂交稻的积极性,选育和鉴定一批优质骨干亲本已迫在眉睫。培育抗虫、优质的杂交稻亲本是解决上诉问题的主要办法,而评价这些种质资源在育种的作用,主要看其配合力。【材料与方法】以5个新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为父本,7个不育系为母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5个组合,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配组后代,将其送检农业部国家稻米品质检测中心(武汉)筛选米质优的组合。【结果与分析】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高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在决定组合的农业性状上亲本的加性效应占了主导作用;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表明5个新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产量构成相关性状GCA效应值,昌恢T025T效应最高,昌恢121T、R205选T其次,昌恢606T、昌恢891T效应最低,参试不育系中GCA效应值最高的是洪A,其他较高的依次为荃9311A、润丰A、67A、泰丰A、5957A和843A;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表明,荃9311A/昌恢T025T的9个农艺性状综合SCA效应值最好,67A/R205T的单株产量SCA效应值最高,荃9311A/昌恢606T具有最小的株高SCA效应值,穗长SCA效应值最大的是843A/昌恢891T,843A/昌恢121T的空批粒数SCA效应值最低,结实率SCA最高,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同一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的不同组合间存在显着差异,说明这些材料的基因间互作是非常复杂的;分析基因型方差贡献率可知,9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贡献率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贡献率,结果表明在亲本与子代的遗传力方面,基因加性效应比基因非加性效应的作用更强,母本对株高、有效分蘖、每穗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的贡献率大于父本,而父本对穗长、空瘪粒数、千粒重的贡献率大于母本,说明父、母本对杂交一代各性状的贡献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同性状贡献率的侧重方向不同。【结论】综上所述,通过配合力分析结合田间实际育种经验,研究发现江西农业大学新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昌恢T025T、昌恢121T是配合力强的亲本材料,荃9311/昌恢T025T是一个综合表现较好的转Bt基因抗虫杂交组合材料,荃9311A/昌恢T025T、龙S/昌恢121T达到国家米质3级。(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梁海生,李梦桃,李圣彦,汪海,张杰[8](2018)在《转Bt基因抗虫玉米HGK60的农艺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转Bt cry1Ah抗虫玉米HGK60的自交系及其杂交后代外源基因的遗传表达稳定性和农艺性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析外源基因的遗传表达稳定性,通过室内外生测和田间性状考量分析农艺性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Bt cry1Ah基因在玉米的不同组织中可以正常转录,但RNA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ELISA结果表明在转基因植株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Cry1Ah的蛋白表达量顺序:雄穗>叶片>苞叶>籽粒>花丝>穗轴。两地连续叁代的田间及室内抗虫性检测结果表明HGK60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性。性状考量结果表明HGK60抗虫玉米与受体材料对照比较,种子发芽率、生育期、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无显着差异。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和分子检测结果证明HGK60转基因抗虫玉米中外源基因稳定的遗传和表达,对亚洲玉米螟有很好的抗性,农艺性状与对照材料无显着差异。HGK60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良好抗性使其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07期)

康红卫,史卫东,罗海玲,周建辉,踞茜茜[9](2018)在《菜心抗虫性的cDNA-AFLP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菜心抗虫性的分子机制,为抗虫品种选育和抗虫基因挖掘提供理论支持和中间材料。【方法】选用抗小菜蛾品种65和感小菜蛾品种69菜心为亲本构建F2作图群体,利用cDNA-AFLP标记构建转录图谱、分析差异基因表达,筛选和克隆抗虫相关转录衍生片段。【结果】1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30条扩增带,其中238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56.00%~100.00%,平均为73.86%,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4条带,多态性条带17个。构建的cDNA-AFLP转录图谱由5个连锁群组成,193个标记未能定位在连锁群上,42个位点定位在5个连锁群上,总长度为575.869 c M,平均图距为115.1738 c M。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为2~23个,平均为8个。5个连锁群的LOD值变化范围为9.923~12.71,平均为13.207。A1连锁群上的分子标记分布不均匀,出现成簇分布现象和出现了5个较大的断裂。共有18个偏分离位点,偏分离比例为42.86%。在330个位点中,异常分离位点103个,占总位点数的34.24%。对克隆测序成功的10个转录衍生片段分析表明,1个TDF5-1-1与防御相关基因GW775571.1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8个TDF与大白菜花蕾败育相关基因GR308173.1高度同源,1个与功能未知基因EX106546.1高度的序列同源。【结论】cDNA-AFLP标记能可初步从转录组水平上揭示抗虫菜心群体的连锁遗传规律及抗虫分子机制,其抗性相关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小菜蛾抗性育种。(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梁海生[10](2018)在《转Bt cry1Ah基因抗虫玉米的农艺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生物技术改造成功培育出一大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种质,极大丰富了农作物育种资源。通常一个转基因材料获得后,还需要对其后代进行一系列的基因纯合鉴定、遗传稳定性的研究、农艺性状的筛选、产业化过程中的种性保持等工作。最终培育出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转基因新品种。为了提高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Zea mays)中的表达量及满足产业化应用需求,构建了多种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玉米。本实验室前期将Bt cry1Ah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综31中,通过群体筛选获得对亚洲玉米螟(Asian Corn Borer,ACB)高抗的转基因玉米品系HGK60,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Bt cry1Ah基因转入玉米杂交系HiⅡ中,命名为NK转基因抗虫玉米。本研究对HGK60的自交系及其杂交后代连续叁代遗传稳定性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NK材料进行连续叁代的筛选,以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抗虫事件。通过DNA(PCR、Southern杂交)、转录(q RT-PCR)及翻译(ELISA、试纸条)水平分别对两种不同的转基因品系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转Bt cry1Ah基因均能正常稳定遗传,在同一世代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同一组织不同世代的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显着。通过室内和田间亚洲玉米螟生物活性检测,对HGK60和NK玉米品系的杀虫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显示HGK60及其杂交种室内生测3天对ACB有100%的杀虫率,田间生测3周对ACB的抗性等级为高抗;NK材料3天对ACB也有100%的杀虫率,田间生测3周对ACB的抗性等级也为高抗。对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HGK60抗虫玉米与受体对照比较,种子发芽率、生育期、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无显着差异。通过多年多点田间试验和分子检测证明HGK60转基因抗虫玉米有很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NK材料是应用于玉米抗虫育种优良的储备材料。(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8-06-30)

抗虫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种植的75个玉米品种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种类及数量,并进行了玉米抗虫性鉴定;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玉米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为科学利用作物抗性与天敌的协调性防治害虫提高指导,同时对于玉米的抗性利用以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蚜情指数/虫情指数鉴定了75个玉米品种的抗虫性,发现玉米抗虫性会随品种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改变。高抗3种蚜虫(棉蚜、禾缢管蚜和玉米蚜)的玉米品种较多,高抗3种鳞翅目害虫(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的玉米品种较少。高抗桃蛀螟的有鑫丰388,高抗棉铃虫的有爱农001、爱农007和德迪336,未发现高抗亚洲玉米螟品种。2.所有玉米品种上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及天敌共35种,隶属于1门、2纲、7目、23科,其中害虫12种,天敌23种。害虫优势种为棉蚜、玉米蚜、禾缢管蚜、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天敌优势种为八斑鞘腹蛛、草间钻头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蚜小蜂。3.综合分析了75个玉米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不同,其5个群落特征指数也不相同;生态优势度与群落多样性及均匀度的变化趋势相反;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玉米品种,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相对更低。4.结合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因素,分析了玉米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发现玉米田中天敌及害虫均呈现时序变化,且表现出一定的跟随现象。3种蚜虫主要在9月上旬危害较为严重;棉铃虫迁入较早,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发生稍晚。桃蛀螟和亚洲玉米螟的危害高峰期基本一致,均集中在9月中旬,9月下旬它们会同株危害玉米雌穗。5.不同玉米品种的益害比与虫情指数基本呈负相关,说明玉米抗虫性与天敌有协同控制害虫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虫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陈旭升,狄佳春,赵亮.抗虫海陆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9

[2].尹萍.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虫性鉴定及其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

[3].王洁华,毛虹禹,杨少辉.PnKTI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及功能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4].梁晋刚,王丽,朱香镇,任相亮,马艳.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检测制度变化分析[J].中国棉花.2019

[5].金永梅,马瑞,于志晶,林秀峰.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整合分析与品系特异性检测[J].生物技术通报.2019

[6].时颖,杨学东,龙显静,王元素,方亮.优质速生抗虫紫花苜蓿多元杂交后代的ISSR分析[J].贵州畜牧兽医.2018

[7].孙玥,欧阳林娟,彭东华,周大虎,傅军如.5个新育成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配合力分析[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梁海生,李梦桃,李圣彦,汪海,张杰.转Bt基因抗虫玉米HGK60的农艺性状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8

[9].康红卫,史卫东,罗海玲,周建辉,踞茜茜.菜心抗虫性的cDNA-AFLP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8

[10].梁海生.转Btcry1Ah基因抗虫玉米的农艺性状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转CpTI基因水稻获得及抗虫分析21T1代转基因株系室内抗虫分析黄粉虫抗冻蛋白编码区核昔酸序列和推测...大白菜转基因植株的抗虫性分析发酵液梯度稀释后的抗卤虫活性情况种抗球虫药物的化学结构式Fig.1Chemic...

标签:;  ;  ;  ;  ;  ;  ;  

抗虫分析论文_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