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隔器胶筒论文_张付英,水浩澈,张玉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封隔器胶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载荷,可靠性,正态分布,测试,自由,正交。

封隔器胶筒论文文献综述

张付英,水浩澈,张玉飞[1](2019)在《考虑温度和扭转载荷的封隔器胶筒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胶筒密封的可靠性及其评价方法,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建立某封隔器胶筒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工作载荷为58.15 MPa时,温度变化(25~100℃)对胶筒的密封可靠性、弹性变形可靠性和损伤可靠性的影响,分析温度和扭转载荷对胶筒损伤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载荷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胶筒的密封可靠性、压缩永久变形率和回弹极限逐渐增加,胶筒的使用寿命也随温度的增加而提高,在100℃下密封性能系数达到2 297.8 MPa·mm,回弹极限达到27.27 mm,使用寿命达到约67天;随着温度的升高,胶筒发生疲劳的部位从下端向上端转移;扭转载荷将降低胶筒的使用寿命,温度越低扭转载荷越大,使用寿命降低越明显。(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9期)

万志国,张辉,窦益华,孟琪,关元[2](2019)在《跨隔测试封隔器胶筒及胶筒骨架失效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跨隔测试过程中封隔器胶筒、胶筒骨架损坏等封隔器常见失效形式,利用拉密厚壁圆筒理论及材料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跨隔测试封隔器胶筒力学模型及胶筒骨架力学模型,分析了胶筒、胶筒骨架在坐封力及测试压差等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利用材料力学第四强度校核理论反推得到了胶筒及胶筒骨架的允许最大测试压差。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封隔器胶筒及胶筒骨架的失效原因。该研究为跨隔测试过程中测试压差的合理选择及安全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彭立群,林达文,黄祖华,王进[3](2019)在《隔水管封隔器胶筒试验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分析了收缩式和压缩式胶筒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收缩式胶筒组合密封试验方案和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坐封力试验方案。研究了不同径向锁紧压力、不同坐封力分别对收缩式胶筒轴向密封性能和压缩式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设计与实际工况一致,新型方案操作方便、可互换;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收缩式胶筒锁紧压力变大,压力比减小,小轴压力比大于大轴;压缩式胶筒外径和高度变化率受坐封力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特种橡胶制品》期刊2019年04期)

张付英,李天天,张玉飞[4](2019)在《封隔器胶筒的非正态分布变量对其可靠性灵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程实际中涉及非正态分布变量的封隔器胶筒密封不可靠问题,建立胶筒力学可靠性模型,提出Edgeworth级数和四阶矩的机械可靠性灵敏度数值分析方法;对密封胶筒力学模型的随机变量进行可靠性灵敏度对比分析,得出结构参数对封隔器胶筒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服从正态分布的几何尺寸比非正态分布的工作压差、密封载荷对封隔器胶筒可靠性的影响更显着,而非正态随机变量中,工作压差对胶筒密封可靠性的影响大于密封载荷的影响;随机方差灵敏度的增加,都会使胶筒趋向不可靠,但不同结构变量方差灵敏度的变化对胶筒密封可靠性的影响不尽相同。通过实例胶筒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计算,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工程应用中该方法可作为封隔器胶筒结构参数定量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8期)

张付英,水浩澈,张玉飞,董城城,李天天[5](2019)在《温度变化对压裂用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BAQUS分析软件建立封隔器胶筒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相同工作载荷及不同工作温度下,胶筒与套管间接触应力及其沿轴向的分布规律;分析升温和降温2种情况下温度对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以及考虑胶筒发生扭转时温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载荷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胶筒的密封性能也随之提高;升温时,除起始温度低于0℃以外,其各温度下升温的温差幅度越大,胶筒的最大接触应力增加幅度越大,胶筒的密封效果越好;降温时,降温的温差幅度越大,胶筒的最大接触应力减小的幅度越大,胶筒的密封性能越差;小角度扭转载荷下,作业温度的升高将提高胶筒的密封性能,但会降低胶筒密封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7期)

张付英,张玉飞,李天天,水浩澈,董城城[6](2019)在《封隔器胶筒变形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封隔器胶筒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胶筒的变形过程,对氢化丁腈橡胶(HNBR)胶筒在自由变形与约束变形阶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不同高径比下,HNBR、丁腈橡胶(NBR)、氟橡胶(FKM)和聚氨酯橡胶(PU)4种材料在自由变形阶段所需要的使胶筒与套管刚好接触的最小载荷,以及约束变形阶段使胶筒变形从不稳定到稳定所需稳定载荷值。结果表明:高径比与材料的差异会使胶筒在自由与约束变形阶段出现稳定变形与不稳定变形两种分化现象;不同的高径比下,材料差异对自由变形阶段所需的最小载荷及约束变形阶段所需载荷的变化趋势影响不明显,但对载荷值有显着影响;4种材料中,PU材料对自由变形阶段所需要的使胶筒与套管刚好接触的最小载荷,及约束变形阶段使胶筒变形从不稳定到稳定变形所需载荷值最高,然后依次是HNBR、NBR和FKM。HNBR与NBR在高径比小于1.234,FKM与PU在高径比小于1.225时,不会出现胶筒不稳定变形的情况。(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5期)

张毅,李景卫,杨小涛,张伟,刘晓林[7](2019)在《新型可降解压裂封隔器胶筒》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橡胶制作的封隔器胶筒压裂施工结束后,易造成解封困难。从常用的各类基底胶料中优选出遇水可自行降解的橡胶材料,其组成为:聚氨酯橡胶、第一吸水材料、第二吸水材料、镁合金材料、降解剂、有机包裹材料。室内降解性能和承压性能实验表明,可降解橡胶材料制作的样件在氯根为19 503 mg/L的地层水溶液中,温度90℃保温72 h后降解为粉末;可降解封隔器胶筒在3%KCl滑溜水中浸泡12 h后加压至70 MPa,保压4 h压力不降。在留107-92X井压裂施工中,将可降解封隔器胶筒安装在Y441封隔器上,承压45 MPa,放喷10 d后封隔器解封顺利,压裂管柱起出后发现胶筒已完全溶解,表明可降解封隔器胶筒可以满足井温120℃以下的压裂施工要求。(本文来源于《油气井测试》期刊2019年02期)

张玉飞,张付英,李天天,水浩澈,董城城[8](2019)在《响应曲面法优化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某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的二维模型,分析53.85 MPa轴向载荷作用下,胶筒的端面倾斜角、胶筒子厚度、筒高和摩擦因数对胶筒与套管之间最大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接触应力随端面角的增加呈W形分布,随子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随胶筒筒高的的增大而减小,随摩擦因数的增大先缓慢减小后急剧增大;端面角为45°,胶筒子厚度取9 mm,筒高介于80~120 mm,摩擦因数在0.1~0.3范围内时,研究的封隔器的胶筒与套管之间最大接触应力较高,胶筒的密封性能较好。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设计响应曲面法实验,研究多因子不同水平下胶筒最大接触压力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最大接触应力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摩擦因数,最小的是筒高,交互项端面倾斜角和筒高、端面倾斜角和摩擦因数、胶筒子厚度和擦因数、筒高和摩擦因数对响应具有显着性影响;胶筒密封性能最佳的因子组合方案为端面倾斜角为48.2°、子厚度为9 mm、筒高为90 mm、摩擦因数为0.1。(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9年04期)

张付英,李天天,张玉飞[9](2019)在《初封载荷下封隔器胶筒表面自由变形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封隔器胶筒在自由变形阶段受初封载荷作用下内、外表面发生位移变形的特性.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自由变形阶段的有限变形数学模型,给出了胶筒在初封轴向载荷下内、外表面径向变形的过程,得到胶筒非线性变形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在求解出胶筒外表面自由变形解析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容易被忽略的胶筒内表面非线性变形规律和相关参数变化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该变形特性分析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封隔器胶筒,为胶筒的密封和可靠性设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智,祝效华,许建波[10](2019)在《基于正交试验的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的结构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用于封隔油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的封隔器胶筒在现场使用中常常出现密封失效和撕裂失效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基于虚功原理、Von Mises屈服原则及接触非线性理论,建立了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工作中的叁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胶筒的关键结构参数长度、厚度和倒角尺寸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胶筒关键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方案,并对优化前后封隔器胶筒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对胶筒密封性能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排序为:厚度、倒角尺寸、长度;②胶筒关键结构参数的最优组合应为长度80 mm、厚度20 mm、倒角尺寸10 mm;③较之于优化前,优化后的胶筒与套管间的最大接触应力平均提高70.44%、胶筒最大Mises应力平均降低15.72%、胶筒的压缩距平均降低37.82%;④在相同坐封载荷作用下,优化后的胶筒增大了胶筒与套管间的接触应力、降低了胶筒自身的Mises应力。结论认为,经过参数优化后的封隔器胶筒能够更好地满足现场使用中的密封性能和寿命要求。(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封隔器胶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跨隔测试过程中封隔器胶筒、胶筒骨架损坏等封隔器常见失效形式,利用拉密厚壁圆筒理论及材料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跨隔测试封隔器胶筒力学模型及胶筒骨架力学模型,分析了胶筒、胶筒骨架在坐封力及测试压差等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利用材料力学第四强度校核理论反推得到了胶筒及胶筒骨架的允许最大测试压差。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封隔器胶筒及胶筒骨架的失效原因。该研究为跨隔测试过程中测试压差的合理选择及安全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封隔器胶筒论文参考文献

[1].张付英,水浩澈,张玉飞.考虑温度和扭转载荷的封隔器胶筒可靠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9

[2].万志国,张辉,窦益华,孟琪,关元.跨隔测试封隔器胶筒及胶筒骨架失效原因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

[3].彭立群,林达文,黄祖华,王进.隔水管封隔器胶筒试验设计与研究[J].特种橡胶制品.2019

[4].张付英,李天天,张玉飞.封隔器胶筒的非正态分布变量对其可靠性灵敏度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19

[5].张付英,水浩澈,张玉飞,董城城,李天天.温度变化对压裂用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19

[6].张付英,张玉飞,李天天,水浩澈,董城城.封隔器胶筒变形稳定性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9

[7].张毅,李景卫,杨小涛,张伟,刘晓林.新型可降解压裂封隔器胶筒[J].油气井测试.2019

[8].张玉飞,张付英,李天天,水浩澈,董城城.响应曲面法优化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参数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9

[9].张付英,李天天,张玉飞.初封载荷下封隔器胶筒表面自由变形特性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9

[10].张智,祝效华,许建波.基于正交试验的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的结构参数优化[J].天然气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封隔器胶筒结构优化分析参数设置...封隔器胶筒结构示意封隔器胶筒结构优化分析界面图裸眼封隔器胶筒骨架结构示意起出工具清理后的喷射器与封隔器胶筒水平井封隔器胶筒接触应力曲线

标签:;  ;  ;  ;  ;  ;  ;  

封隔器胶筒论文_张付英,水浩澈,张玉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