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跃妮[1]2003年在《湖南省规模猪场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及其净化措施探讨》文中认为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蹄疫在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的发生和流行,本文进行湖南省规模化养猪场猪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及其评价、规模化猪场口蹄疫免疫程序的研究以及应用猪口蹄疫合成肽试剂盒(NS)对猪群进行口蹄疫净化的可行性论证等一系列研究,提出了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口蹄疫必须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并要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同时辅以种群净化的综合防制措施。 本研究用猪口蹄疫合成肽试剂盒对湖南省33个免疫猪场660份血清样品检验,进行VPl抗体检验,其中阳性场27个,平均抗体阳性率仅为23.79%。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猪场的抗体阳性率偏低,即免疫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用四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牲猪口蹄疫免疫接种,于第52、68、90、135日龄耳静脉采集相应牲猪血样,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和口蹄疫VPl猪用酶标试剂两种方法进行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以免疫抗体阳性率间接反映口蹄疫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采用35、70、120日龄分别免疫接种2ml、4mi、6ml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最好。 本研究用猪口蹄疫合成肽试剂盒(NS)对湖南省40个猪场,79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NS抗体检验,结果进行NS抗体检检的40个猪场中,抗体阳性场有21个,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0.99%;其中在口蹄疫发病一周后的4个猪场采血38份,阳性率高达86.84%;表明利用口蹄疫(NS)试剂盒检验淘汰阳性猪及可疑病猪(疑似感染口蹄疫猪),从而净化猪群,可成为现阶段我国规模猪场口蹄疫综合防制的有效措施之一。
易泽忠[2]2012年在《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南是全国生猪业大省,生猪业是全省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风险及其管理是影响湖南生猪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论文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为基本框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并结合作者长期农村工作的实践,对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创新如下:(1)揭示了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畜牧生产理论能够为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提供专门知识和基本线索。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而风险本身可能来源于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这是生猪业风险管理的宏观背景。风险管理理论为生猪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动框架,这一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叁个环节。另外,系统理论能够为生猪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2)分析了湖南生猪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产量进行了预测。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生猪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湖南生猪的品种分布、地域分布、生产方式、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湖南及全国未来数年的生猪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湖南生猪业的产量是一种波动性的持续增长趋势。(3)识别和分析了湖南生猪业的风险类型,并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生猪业风险识别指标体系。论文对湖南生猪业存在猪肉质量安全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灾变风险的成因和典型风险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运用德尔菲法和文献分析法,初步确定了湖南生猪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最终评价指标体系。(4)运用多种方法对湖南生猪业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湖南生猪业的市场风险进行了实证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在四种风险类型中,猪肉质量安全风险所占的权重最大,而环境风险所占的权重最小,相对分散型生产模式,生猪的规模化生产模式的风险更大。另外,通过对19个基本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调查,并利用最小割集模型进行计算,得出了生猪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各基本风险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基于偏好指数的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对湖南生猪业在不同的生产模式下的风险进行定性评价。最后,基于2000年以来湖南生猪业市场风险数据,利用数学模型对生猪市场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生猪市场风险存在年度间差异显着,正向高度风险年度、正向一般风险年度、无风险年度、负向一般风险年度和负向高度风险年度。(5)对湖南生猪业的风险控制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湖南生猪业风险防控能力的政策建议。在风险要素的控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生猪与猪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建议推行HACCP体系;在养殖场址选择、防污设施建设、粪污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监控和引导;实施政策性补偿,建立生猪期货制度、提供信息预警服务;加强生猪保险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等。同时从理念转变、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保障机制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南生猪业风险防控能力的保障措施。
刘谨, 何若钢, 覃小荣, 罗宗育, 蒋玲[3]2012年在《广西健康养猪与主要疫病的控制和净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安全猪肉"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很多养猪企业的猪群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发展健康养猪是建立健康猪群、为人们提供安全猪肉的必须选择。健康养猪不但可以降低猪场成本,而且能使猪只的生长性能达到最佳水平,为人们提供放心安全的猪肉,最终提高猪场
蒋芬芳[4]2006年在《长沙县生猪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其防制措施探讨》文中指出长沙县是一个养猪大县,200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50万头,畜牧业产值达20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50%左右。然而,动物传染病严重影响了当地养殖业的稳定发展,长沙县每年因传染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以上。为有效控制本县生猪的传染病,该研究通过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当前疫情监测、当前血清流行病学和病原流行病学检测,对影响当地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进行了调查,归纳出当地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主要特征,并对猪繁殖障碍相关疾病进行了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总结分析了长沙县生猪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对长沙县生猪传染病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疫情监测,发现和统计出23种疾病,有传染病16种,其中4种主要传染病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喘气病、猪瘟和五号病,对其在当地的发生和流行历史以及流行特征进行了阐述,给出了一些诊断与预防和治疗的指导性措施。就当地疾病发生中的临床症状而言,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减少或不食)、精神沉郁,局部症状主要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异常,示病症状较少,混合感染较多。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呼吸系统特别是肺有病变,肺部一般发现有胰样肉变,有时有出血、气肿或纤维素渗出粘连胸壁;二是主要在消化系统,胃肠的浆膜出血、黏膜出血、溃疡,叁是表现在淋巴上面,淋巴一般有出血或水肿。从长沙县不同地区的猪场和散养的猪群中采集血清样品,对与繁殖障碍相关的5种病毒性疾病即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PC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瘟(HC)的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免疫过猪群的血清阳性率普遍偏低(3.3~56.7%);同时,在规模化猪场和散养猪群中,除猪瘟(强制免疫)外其它4种疾病没有免疫过的猪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学阳性(0~44.4%)。这可能会成为长沙县这几种疾病随时发生和流行的潜在因素。通过对近叁年临诊中疑似病例的48份样品进行了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其中猪瘟22例、猪圆环病毒病11例、猪蓝耳病11例、猪细小病毒病4例、猪喘气病3例、猪伪狂犬病2例、猪传染性胃肠炎1例。其中混合感染有20例,感染病最多的达4种即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细小病毒病,一般为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或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叁种病混合感染。再次证实,与繁殖相关的疾病以及其它一些呼吸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在我县的存在和发生。
任培森[5]2012年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生产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 syndrome, HP-PRRS),俗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HP-PRRSV与PRRSV间最主要的差异是HP-PRRSV在NSP2蛋白中存在30个氨基酸的缺失,临床主要表现体温高、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叁高”特点,自2006年以来HP-PRRS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靠疫苗接种来预防控制。我国用于预防HP-PRRS的疫苗,活疫苗占75%,主要由于活疫苗具有免疫力坚强、疫苗免疫产生期快、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等优点。病毒含量和免疫原性是活疫苗的主要指标,我国兽用疫苗行业主要以转瓶培养方式生产疫苗,批次间差异大,疫苗质量不稳定是疫苗厂家共性问题,要保证疫苗质量稳定,必须进行疫苗生产工艺优化,本研究主要通过筛选并建立种子库,优化Marc-145细胞培养条件,优化Marc-145细胞微载体培养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力求优化工艺,为其它产品工艺提供有效参考。通过细胞传代、接毒、效力测定等实验,筛选出适应性好的细胞株及种毒,成功建立了细胞库、种毒库,冻存种细胞18株、种毒15株,经鉴别鉴定后安全性和纯净性良好,回归实验显示种细胞和种毒的优势有可复制性,达到筛选和建库的目的,为生产工艺优化奠定了基础。通过比对试验、正交实验,分析各因素对转瓶培养工艺的影响,证明DMEM(高糖)、含8%-10%FBS的生长液更适合Marc-145细胞生长,转速10次/h、温度37.5℃、2%FBS维持液、Ph7.3的方案更适合病毒增殖。在适当范围调节生产方案使生产更稳定,优化效果明显。利用生物反应器,通过微载体培养技术,成功的进行了Marc-145培养和接毒,结果显示最佳细胞接种密度为2.6×10~5/ml,微载体培养细胞密度比转瓶培养高2.1倍,产毒滴度比转瓶培养高0.46,为大规模生产技术升级提供了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规模猪场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及其净化措施探讨[D]. 尹跃妮. 湖南农业大学. 2003
[2]. 湖南生猪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易泽忠. 中南大学. 2012
[3]. 广西健康养猪与主要疫病的控制和净化[J]. 刘谨, 何若钢, 覃小荣, 罗宗育, 蒋玲. 养猪. 2012
[4]. 长沙县生猪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其防制措施探讨[D]. 蒋芬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生产工艺研究[D]. 任培森. 吉林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