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山[1]2003年在《非理想化学反应体系中时间自组织结构的热力学性质》文中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体系即失稳,可能从原有的无序不稳定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状态,即耗散结构。如何寻求特定的热力学函数去表征该耗散结构,或者说,对一个已经形成了的耗散结构,研究熵产生、熵流等重要热力学函数在结构形成前后的变化,是耗散结构热力学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另外,经典的耗散结构理论完全建立在理想体系的框架内,这导致了耗散结构理论在实际体系中应用的限制,尤其是研究已经发现在非理想耗散体系中可引起新的分支现象和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本论文即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对非理想化学反应体系中时间自组织结构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耗散结构理论。 本论文以没有对流效应这样一类非理想纯粹耗散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考虑体系的非理想性,讨论了该类体系中时间自组织结构态对相应的热力学分支上的参考定态之间的热力学函数变化的含时一般表达式,进而具体推出了非理想耗散体系的熵变、熵产生变和熵流变的周期平均值。同时与对应的理想体系的相应热力学性质比较,引入和定义了超非平衡热力学函数,其反映了非理想性对整个耗散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详细讨论了两类简单的非理想模型,即Amagat气体混合物和正规溶液。以Amagat气体混合物和正规溶液的定义为基础,探讨了两类体系的非理想特征。在做出一些假定后,求出了两类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非理想体系中各组分的用摩尔浓度表示浓度时的活度系数的表达式。 在以上两章的基础上,论文第叁章和第四章分别讨论了在等温均相条件下几个典型的非理想化学反应模型体系中形成的时间自组织结构的热力学性质。分别具体地研究了枷agat气体混合物及正规溶液中Lotka模型及Brusselator模型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守恒振荡及极限环振荡的热力学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和数值积分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动力学行为,计算了体系的墒变、平均克分子嫡变、嫡产生变、嫡流变和相应于总速率的单位改变引起的嫡产生和嫡流的变化(即嫡产生密度和嫡流密度)的周期平均值,并绘制了能量耗散分布函数和嫡流分布函数的谱图。 1.嫡、嫡产生和嫡流等重要热力学函数在极限环振荡和守恒振荡形成前后的变化规律,表明它们在表征耗散结构方面不具备特征性。 (l).对Amagat气体混合物中的守恒振荡,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体系的嫡变和平均克分子嫡变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并随着初始条件偏离定态程度的增加也逐渐增大,而在相应的理想体系中却逐渐减少,这表明体系的非理想性已改变了耗散体系某些热力学性质的演化规律。在非理想体系中,嫡产生变的周期平均值均为负,嫡流变的周期平均值均为正,而在相应理想体系中均为零。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嫡产生密度和嫡流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对正规溶液中的守恒振荡,嫡变和嫡产生变的周期平均值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和初始条件偏离定态程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而平均克分子嫡变和嫡流变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嫡产生密度和嫡流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 (2).对Amagat气体混合物中的极限环振荡,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体系的嫡变、平均克分子墒变和嫡产生变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随着外控参数B取值的增大,嫡产生变的周期平均值在非理想程度较小时逐渐减小,在非理想程度较大时逐渐增大,而在相应的理想体系中却为零。嫡流变的周期平均值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嫡产生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而嫡流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减小。对正规溶液中的极限环振荡,随着非理想程度的增大,嫡变、平均克分子嫡变、嫡产生变和嫡产生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都逐渐增大,而嫡流变和嫡流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减小。随着外控参数B取值的增大,嫡产生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减小,而嫡流密度的周期平均值逐渐增大。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上表明,嫡、嫡产生和嫡流等热力学函数的变化规律与结构类型、非理想模型及非理想程度有关。因此,它们不能用来表征耗散结构。 n.耗散分布函数和嫡流分布函数在极限环振荡和守恒振荡形成前后的变化规律,表明它们在表征耗散结构方面比其他热力学函数更具特征性和可比性。 (1).在不同的外控条件和不同的非理想性下,守恒振荡的耗散分布函数和嫡流分布函数只发生了平移,也就是耗散和负嫡流集中的区域发生了移位,这是因为守恒振荡在远离平衡条件下的定态点为一中心点,而且不受外控条件和非理想性的影响。在不同非理想模型的耗散体系中,非理想性对耗散分布函数和嫡流分布函数的平移方向影响也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的非理想模型导致体系的动力学特征不同,如振荡周期、各组分的振幅及变化率不同,进而导致嫡产生和嫡流的变化趋势不同。 (2).而在不同的外控条件和不同的非理想性下,极限环振荡的耗散分布函
卫国英[2]2004年在《外控电化学约束下电极B-Z反应体系中的时间自组织》文中研究指明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当化学反应体系处于远离平衡的条件下,由于反应体系中的各种非线性过程的作用,呈现出极其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化学振荡、多重定态和化学滞后现象、化学波、化学混沌和随机共振等。其中化学振荡是化学反应体系的状态随时间周期变化的现象。B-Z反应作为化学振荡的范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化学家及生物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虽然对该反应体系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但是对电极B-Z化学反应体系的研究却为之甚少。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外控电化学约束下的电极B-Z振荡体系中的动力学行为。首先,一般性地概述了对B-Z反应体系的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简单地回顾了该类体系由最初的Belousov 及Zhabotinskii 的发现的拓展,其中包括有机酸与催化剂离子的替代等。集中介绍了B-Z反应的FKN机理及由此提炼出的叁变量五步骤的Oregonator 模型,并讨论了各反应步骤的速率常数的取值。在此基础上,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动力学稳定性分析,得到了B-Z反应体系定态的稳定区与不稳定区。同时系统地介绍了非理想性对B-Z反应体系动力学行为及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在叁变量的Oregonator 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反应速度的活化络合物理论及电解质溶液的Debye—Hückel理论,建立了非理想B-Z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回顾了以系统动力学分析为手段,采用准定态近似,分别对非理想B-Z化学振荡体系振幅、振荡周期、振荡区域及熵产生周期平均值的研究。在论文的第二部分,重点考察了外控恒定电位约束下电极B-Z反应体系中的自组织行为。首先从电化学角度入手,分析了这类复杂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动<WP=4>力学特征,基于Butler-Volmer公式建立了该体系中电极反应过程的电极电位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表达式。接着,针对这类特殊的电化学振荡体系,在经典B-Z反应简化的叁变量Oregonator模型及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演化机制,建立了研究系统的高维动力学演化方程。并在特定的参变量范围内,将Pt电极B-Z化学反应体系从六变量高维动力学系约化为叁变量动力学体系,且建立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框架;在体相保持为均一稳定定态的参变量范围内,通过叁变量系的线性稳定性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在外控电极电位为恒定值时,体相处于稳定定态的条件下,电极反应相可由Hopf分支产生极限环振荡的动力学参数区域,并数值模拟了相应的极限环振荡,与体相处于稳定定态相比,说明体相与电极反应相中的动力学行为可能并非一致。同时,在有利于出现极限环振荡的参数区域内,根据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并通过数值模拟积分,绘制了恒定电位约束下的电极电流振荡。论文的第叁部分系统研究了外控恒定电流约束下电极B-Z振荡体系中的自组织行为。在第二部分所建立的电极B-Z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外电流密度表示的动力学演化方程。同时,采用线性稳定性方法及Hanusse所提出的叁变量动力学体系有利于出现极限环振荡的判据,计算并分析了外控恒定电流约束时该反应体系中出现时间自组织的参数区域;对所作计算出的动力学参数区域,数值模拟了在振荡区域内的电化学振荡。研究表明,在体相B-Z反应处于稳定定态的参数条件下,在一定的电流约束下电极反应体系中可出现极限环振荡。论文的第四部分也是该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讨论了外控约束周期变化时电极B-Z反应体系中的自组织行为。在第叁部分所建立的恒定外控约束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周期外控电极电位及电极电流。充分考虑到外控周期约束下,线性稳定性分析对非自治动力学系统的失效,我们采取了弱周期约束近似,即外控周期约束幅值小、变化慢,与化学反应的其它变量相比为慢变量,从而可将体系状态的演化视为在含时的参变量演化的慢流型上进行的过程,体系可趋于一准定态,对该准定态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并利用Hanusse 提出的叁变量动力学系统中有利于出现极限环振荡的判据,计算并绘制了在外控弱周期约束近似下体系中出现极限环振荡的参数区域图。对<WP=5>振荡区域内体系的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发现,在外控弱周期约束下电极B-Z反应体系的极限环振荡区域发生了蜕变,在振荡区域内,弱周期约束的引入并不影响体系中间物种的动力学行为,但却导致电极电流(电极电位)的非周期性及多周期性;在振荡参数区域外,该类体系中电极电流(电极电位)的行为与外控周期约束一致,只是对外控周期信号的纯粹响应,因而不能列入自组织行为的范围。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评价测试及记录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而且拓展了B-Z化学反应的研究范围,同时通过研究外控周期约束下体系中的自组织行为,为利用各种外在电学信号来控制化学反应,使其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秀东[3]2001年在《Amagat混合气体中Schlogl模型反应体系之分支现象——外控组分及中间组分的非理想性对多定态解的分支与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远离平衡的受非线性机制支配的宏观体系中自发产生各种时空有序结构(状态)是十分普遍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近些年来,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比如理论物理、理论化学、理论生物学,以至于经济学,信息学等。对于物理学与化学研究工作者而言,非平衡态热力学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对实际真实非线性系统的深入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旨在研究非线性、非理想系统——Amagat混合气体的多定态解的稳定性和分支现象。近几十年来,热爱此学科的工作者们建立了几个理想化的反应——扩散动力学过程的模型。本文就是研究Amagat混合气体中的Schlogl模型体系的非理想性对多定态解的稳定性和分支的影响,并取得了如下的结果与进展: (1) 立论于非理想反应—扩散体系的Schlogl模型,把系统的非理想性的影响分为叁种不同情形。 非理想性情形一:中间组分的非理想性的影响; 非理想性情形二:外控组分的非理想性的影响; 非理想性情形叁:外控组分与中间组分的非理性的共同影响。 (2) 详细回顾并探讨了中间组分的非理性对分支与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多重解边界曲线与活度极限曲线,发现在此种情形下是以多定态解的分离和消失现象为主要特征的。并且系统分析研究了外控组分的非理想性对系统的多定态解的分支与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详细椎导与推敲边界条件,结果发现了多定态解值域的分离等现象。 u)一般性地描述了Amngat混合气体的热力学特征,结合Amagnt混合气体的逸度规则与基础热力学,详细描述了Amngat混合气体的活度与逸度的一般特征,并得到一般结论:在一定温度与总压下,Amapat混合气体中的逸度或活度为常数,且在一般情况下对应的逸度或活度系数是能写成各个组分浓度的函数的,这与正规溶液完全相同。 N)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与前面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还是以Schlogl模型作为典型来分析非理想情形叁一即外控组分与中间组分的非理想性共同影响Amsgat混合气体的多定态解的分支与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a.在此情况下定态解与非理想情形一和二是相似的。b.与非理想情形二相比孪生分支现象消失。C说明活度极限分支现象和孤立圈打破分支现象是外控组分的非理想性对系统多定态转变影响的一般特征。 总之,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前人l‘11’If’]l‘l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扩展了非理想性对系统的分支及稳定性的影响,把研究工作大大椎进了一步。从而我们可得到启发,并把对实际存在的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李尚勇[4]2012年在《有色金属热力学数据库的计算模型与架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色金属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在建筑行业、汽车行业、家用电器行业、军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成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目前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产业关联系数都在0.9以上。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钨、锑、稀土等有色金属的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是世界最重要的供应国。此外,我国在有色金属冶炼工艺、新材料开发与利用等研究领域均有较为突出的成果,部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色金属物性数据库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收集、整合有关有色金属的研究内容和数据资料,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与归类,建立相应的应用计算模型,形成一个基于Internet共享的集有色金属基础数据查询、分析预测、计算模拟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有色金属热力学数据库作为该数据库的基础支撑子系统,因其应用面广、数据量大,计算模型较为复杂等原因,成为整个系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论文以热力学的基础数据计算为出发点,详细研究了热力学基础数据计算、过程计算、优势区相图计算、复杂体系平衡计算等相关模块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模型、算法及实现过程,并根据有色金属物性数据库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物性数据库的软件架构模型和安全访问控制方式。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根据有色金属热力学数据库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热力学数据的动态存储结构,并提出了层次型数据向关系型数据的转换模式,便于有色金属热力学数据库使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存储,为后期的数据查询与检索提供了便利条件。根据有色金属物性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OA、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应用开发模型。提出了基于RIA的有色金属物性数据库客户端实现方式,解决了传统客户端部署或动态图形绘制等方面的问题;在模型中,增加了服务层,实现了系统服务的对外发布,解决了异构平台、跨系统的业务集成和重组;采用了服务器集群技术,动态的实现了负载均衡,优化了系统性能;改进了数据访问层,增加了O/R映射,屏蔽了下层数据库的细节信息,使系统能够架构在多种类型的数据库上,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研究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有色金属物性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模型,保障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有色金属热力学计算的特点,设计了有色金属热力学计算的通用并行计算算法实现模型,极大的提高了热力学相关计算的计算速度和访问效率。根据热力学原理,推导、简化了热力学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的基础数据计算和过程计算的计算公式,使其便于使用计算机计算和程序实现。根据热力学相平衡条件,研究并设计了基于M-X-Y体系的优势区相图的计算模型和绘制算法。充分运用智能仿生算法宜于求解全局优化问题的特点,依据最小吉布斯自由能原理,研究、设计、实现了基于改进型的蚁群优化算法,用于复杂体系化学平衡及相平衡计算。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与设计,基本实现了热力学计算的主要功能,初步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有色金属热力学数据库子系统,为今后冶金过程模拟与仿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计算平台。
郭本帅[5]2012年在《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催化精馏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汽油烷基化硫转移是指利用汽油中的烯烃与噻吩类硫化物发生烷基化反应而提高含硫化合物的沸点,并通过精馏作用将反应生成的高沸点烷基化产物转移到重馏分中,从而使轻馏分中的噻吩类硫化物得到有效脱除的技术。通过硫转移可显着提高轻重汽油的切割点,将C5~C7烯烃切入轻馏分,从而可避免含硫重汽油馏分在加氢处理时由于烯烃大量饱和而出现的辛烷值损失。该技术可在常压下操作,并且采用固体催化剂,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应用催化精馏技术可以将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工艺中的反应和精馏耦合在一起,达到过程强化和节能的目的。本论文围绕这一目标,系统地开展了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催化剂、汽液相行为、催化精馏过程分析和模拟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对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评价,并对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研究,包括硫化物与汽油组分之间的相平衡测定、主副反应的热力学平衡转化率和反应焓的估算、固体酸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以及Amberlyst35树脂催化真实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参数的确定等,从而为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催化精馏过程设计得到了所需的相平衡参数、催化剂操作条件及动力学方程参数等信息。然后,基于所得到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本论文使用反应剩余曲线,进一步对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催化精馏过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设计,并使用ASPEN-PLUS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催化精馏技术可以达到汽油烷基化硫转移的目的,优化后的催化精馏塔可以获得硫含量低于1ppmw的汽油产品,且可显着降低烯烃聚合副反应的发生。此外,本论文对渗流型催化精馏元件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最后,考虑到催化精馏过程中反应和分离之间耦合作用的复杂性以及汽油烷基化硫转移体系关键组分浓度尺度很大的特点,本论文使用多尺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对现有的能量最小多尺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控制机制竞争多尺度的思想,并应用该思想为催化精馏过程建立了多尺度模型;二是对微浓度和全浓度的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稀溶液中微量组分的汽液相浓度呈现二次多项式关系,无法使用全浓度相平衡模型和传统的Herry定律来描述,从而验证了浓度尺度跨度较大体系进行多尺度相平衡研究的必要性。
佘晓英[6]2011年在《煤焦油分离过程工艺模拟研究》文中提出煤焦油是组分上万种的复杂混合物,也是十分宝贵的有机化工原料。据分析,煤焦油中的某些组分是不可能或者很难从其他原料中得到,例如芳烃化学原料、型煤粉剂及国防工业的贵重原料等。因此研究煤焦油的分离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遗憾的是,由于煤焦油体系的复杂性,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经验的实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过程模拟方法对煤焦油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已成为可能。本文利用Aspen Plus作为研究平台,对煤焦油的分离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掌握可靠的体系基础物性和热力学性质是进行煤焦油分离模拟研究的先决条件。本文根据煤焦油组成及蒸馏原理,对煤焦油常规组分的基础物性进行了表征,为煤焦油分离过程模拟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本文对煤焦油粗分离和工业萘精制过程工艺进行了模拟及优化研究,着重探讨了加料位置、理论板数、回流比、采出量及侧线采出位置等对分离过程及产品纯度的影响,为实际工业生产提供设计和改进依据。
吴丹[7]2002年在《尿素流程工艺二氧化碳汽提塔的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且肥效高的化学肥料,同时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有关尿素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及老工艺、设备的改造一直是人们所研究的课题,并随着能源严重的短缺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CO_2汽提塔是尿素合成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其进行准确的热力学模拟计算有利于该设备的改造及工艺过程的改进、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从而使能量回收利用更为完全,达到增产降耗的目的。论文的主要内容有: (1) 阐述了前人对ACWU体系的尿素合成条件下的热力学气液平衡机理模型。采用Isla等提出的扩展的UNIQUAC方程计算对NH_3-CO_2-H_2O-Urea体系气液平衡进行模拟计算。所得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的预测性和实用性都很好,可满足尿素合成条件下工艺计算及流程模拟的需要。 (2) 建立了适用于CO_2汽提塔的平衡级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同设计数据以及实际工况吻合较好。汽提过程CO_2液相摩尔分率的变化情况同采用相图分析的结果一致,充分说明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同时也验证了热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得到汽提塔内各个操作参数的分布,因此,模拟计算结果比相图更能反映塔内的情况。 (3) 建立了汽提塔的非平衡级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 (4) 将AAN(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CO_2汽提塔的模拟,以其模型作为“黑箱”模型,代替了严格模型,简化了计算,节省了机时。从训练结果来看ANN网络模型较为可靠,能够代替严格模型,为尿素过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陶少辉[8]2006年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改进及其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是一种遵循结构风险最小化(structural risk minimization,SRM)原则的核函数学习机器,近年来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以LSSVM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为主线,针对其应用中存在的高维数据降维、超参数选择和稀疏性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新算法,并应用于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间关系、化工生产过程等实际问题建模,效果显着。全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部分,其中包括了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果。1、系统回顾了统计学习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应用领域;介绍了支持向量机原理,及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针对支持向量机解决非线性分类问题时,必须先将样本向量由原空间映射至高维重建核Hilbert空间的特点,利用核函数技术将线性的分类相关分析算法拓展至高维的重建核Hilbert空间,此即非线性分类相关分析(nonlinear classification correlative analysis,NLCCA)算法。最后,将NLCCA与线性支持向量分类器(linear support vector classifier,LSVC)集成得到NLCCA-LSVC,并应用于两个典型的复杂化学模式识别问题。3、对于小样本的LSSVM函数回归问题,在快速留一法的基础上,以全样本的留一预测误差平方和sse为目标,导出了sse对超参数的梯度,并据此以最速下降法优选超参数,构建G-LSSVM模型。最后将之用于一个小样本、非线性柠檬酸发酵过程建模问题。4、由于神经网络、LSSVM等经验模型的精度完全依靠测量数据,导致经验模型不能将实际过程的先验知识融合在内,所以模型的预报有时会与过程机理相矛盾。针对二元恒温(恒压)汽液平衡体系的汽相组成计算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胡英等人工作基础上,将Gibbs-Duhem方程与多层前传神经网络和LSSVM结合,建立了融入先验知识的汽相组成计算混合模型,使得计算结果受Gibbs-Duhem方程约束。最后混合模型被应用于2个实际二元汽液平衡体系的计算。5、由于计算经验风险的损失函数为二次函数形式,LSSVM丧失了标准支持向量机的稀疏性,导致其训练完毕之后,用于分类时效率降低;为使LSSVM具有稀疏性,本文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训练样本中分类作用最大的若干样本个体作为支持向量,并将非支持向量上的分类信息转移至支持向量上,提出了新的LSSVM稀疏化算法,最后将两种新的LSSVM稀疏化应用于若干实际分类问题。另外,本文提出的稀疏化算法可直接应用于多类问题。6、本文利用核函数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得到了可以节省超参数选取时间的分类器:SVD-LSSVM。SVD-LSSVM用奇异值贡献率来平衡经验风险与LSSVM的模型复杂度,从新的途径实现了SRM原则。论文还分析了研究工作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非理想化学反应体系中时间自组织结构的热力学性质[D]. 罗江山. 四川大学. 2003
[2]. 外控电化学约束下电极B-Z反应体系中的时间自组织[D]. 卫国英. 四川大学. 2004
[3]. Amagat混合气体中Schlogl模型反应体系之分支现象——外控组分及中间组分的非理想性对多定态解的分支与稳定性的影响[D]. 杨秀东. 四川大学. 2001
[4]. 有色金属热力学数据库的计算模型与架构体系研究[D]. 李尚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12
[5]. 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催化精馏过程研究[D]. 郭本帅. 天津大学. 2012
[6]. 煤焦油分离过程工艺模拟研究[D]. 佘晓英.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7]. 尿素流程工艺二氧化碳汽提塔的模拟[D]. 吴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8].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改进及其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D]. 陶少辉. 浙江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