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密度,土壤,辽东,生物量,松嫩平原,含量,刺槐。
氮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何剑锋,胡玉福,杨泽鹏,段皓,凌静[1](2018)在《不同垦殖年限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合理的垦殖是造成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垦殖1、3、6、10年后的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以未垦殖天然草地为对照,研究了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垦殖草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STN)、土壤有机碳密度(SOCs)和土壤全氮密度(STNs)均显着降低;大部分SOCs和STNs减少发生在垦殖的早期阶段,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SOCs和TNs的下降速率呈现降低趋势,垦殖10年后,在0~60 cm土层土壤SOCs和STNs比垦殖前的天然草地分别下降了30.97%和17.87%。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OCs和STNs及其损失速率呈现出下降趋势,表层土壤有机碳氮密度的损失明显高于下层土壤。在垦殖过程中SOCs的损失大于STNs,土壤碳氮比(C/N)呈现出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4期)
赵威,王馨,王艳杰,李琳,李亚鸽[2](2018)在《河南黄背草群落碳、氮密度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豫北、豫西和豫南3个地区的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气候、地形、土壤等生态因子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旨在明确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群落碳、氮密度在河南省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背草群落地上碳、氮密度空间分布整体呈"西高南北低"的特点,豫西地上碳密度约为豫北、豫南地区的1.5倍,豫西地上氮密度约为豫北、豫南地区的2倍。群落根系碳、氮密度则呈现"南高西低"格局,豫南根系碳密度分别是豫北和豫西的1.7倍和2.9倍,豫南根系氮密度分别是豫北和豫西的1.7倍和2.7倍。RD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影响河南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依次是土壤砾石比、海拔、温度、降水和群落盖度。上述结果对于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黄背草群落的生态功能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爽,郭聃,窦森,关松,黄莹[3](2017)在《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氮密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吉林省耕地表层氮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吉林省703万公顷耕地为研究区域,根据2010年吉林省耕地地力评价数据(6169个耕地表层土壤采样点数据),辅以吉林省行政区划图、吉林省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ArcGIS技术以及分析软件SPSS,计算了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氮密度、储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氮密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氮密度平均值是0.473 kg m~(-2),氮储量为2902.13×103 kg。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氮密度自东向西逐渐递减,东部、中部和西部平均值分别为0.611 kg m~(-2)、0.354 kg m~(-2)和0.307 kg m~(-2)。暗棕壤、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和黑土氮储量较高,占总储量的76.4%。土壤全氮含量和氮密度与海拔高度和年平均降雨量都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年积温和pH都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7年06期)
萨础拉[4](2016)在《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群落类型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氮密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上分布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全氮密度(TND),对于探讨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碳循环机制和土壤质量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碳储量和碳、氮循环过程提供有效依据。通过野外实验调查与观测,将呼伦贝尔草原18种群落酸模叶蓼+禾草类(PZ)、冰草+羊草(AgL)、大针茅+糙隐子草(StC)、寸草苔+大针茅(CaS)、糙隐子草+克氏针茅(CSt)、多根葱+大针茅(AS)、冷蒿+糙隐子草(ArC)、差巴嘎蒿+糙隐子草(AC)、羊草+寸草苔(LC)、糙隐子草+羊草(CA)、糙隐子草+大针茅(CS)、羊草(L)、大针茅+羊草(SLe)、羊草+贝加尔针茅(LSb)、羊草+大针茅(LS)、羊草+山野豌豆(LV)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测定各群落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植被、土壤)、氮密度(土壤),同时对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群落总碳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群落植被活体层生物量最低为91.12g/m2,最高为286.82 g/m2;凋落层生物量最低为24.4 g/m2,最高为124.76 g/m2;地下部分生物量最低为282.6 g/m2,最高为1338.75 g/m2;总生物量最低为409.4g/m2,最高为1626.32 g/m2。2.18种群落植被活体层碳密度最低为45.56 g/m2,最高为143.41 g/m2;凋落层碳密度最低为12.2 g/m2,最高为62.38 g/m2;地下部分碳密度最低为141.30 g/m2,最高为669.38 g/m';土壤碳密度最低为6778g/m2,最高为15550 g/m2;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氮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少,主要聚集在表层。3.18种群落总碳密度表现最低为7119.78 g/m2,最高为16200.34g/m2,在体系分配中,土壤有机碳密度所占比率最高,高达94.64%-98.21%。总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5)
宋变兰,关晋宏,杜盛[5](2016)在《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碳氮密度及其分配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2个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各组分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储量及分配特征。结果表明:刺槐和辽东栎林植被层的碳含量总体上呈现沿垂直方向的递减趋势,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不同器官部位的碳含量呈现为:叶、干>枝>根,草本层地上部碳含量高于地下部。氮含量变化趋势不显着。辽东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65.86t/hm~2,高于刺槐林生态系统(138.93t/hm2),而两者的氮密度差异不大。两生态系统碳氮密度的各部分排序为土壤>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0—100cm)的碳密度占生态系统碳库总量的51.1%~53.6%,而氮密度占71.4%~84.4%,表明控制水土流失对维持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及土壤固碳潜力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刘夏,牟长城,谭稳稳[6](2013)在《采伐对小兴安岭落叶松森林沼泽土壤氮含量和氮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择伐和皆伐对小兴安岭叁种森林沼泽土壤氮含量和氮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沼泽类型的土壤氮含量和氮密度对不同采伐强度的响应不同,采伐对不同土层的氮含量和氮密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1)采伐一般使落叶松苔草沼泽土壤层的氮含量有所降低,且随着采伐强度增大降低幅度增加;采伐改变了落叶松藓类沼泽土壤层氮含量的分布格局,但对其土壤各层氮含量的影响并不大;采伐虽然对落叶松泥炭藓沼泽土壤氮含量的分布格局有较大影响,但对其各层土壤氮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弱。(2)就0~50 cm土体的氮密度而言,相对于对照样地,落叶松苔草沼泽择伐后减低1.9%,皆伐后降低40.6%;落叶松藓类沼泽择伐后降低8.8%,皆伐后降低18.3%;落叶松泥炭藓沼泽择伐后增加27.3%,皆伐后降低25.7%。(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3年06期)
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佟小刚,康乐[7](2012)在《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的柠条、侧柏及刺槐林地0—60cm不同土层有机碳及全氮密度随退耕年限及在土层分布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相比,退耕栽植柠条、侧柏、刺槐10~40a后0—20cm土层有机碳密度平均比20—60cm增加4.20,6.87,4.46Mg/hm2;0—20cm土层的全氮密度比20—60cm平均增加0.08,0.02,0.07Mg/hm2。与坡耕地比较,0—20cm土层在退耕30a中固碳速率为侧柏[0.33Mg/(hm2·a)]>刺槐[0.28Mg/(hm2·a)]>柠条[0.17Mg/(hm2·a)],固氮速率则为刺槐[0.03Mg/(hm2·a)]>侧柏[0.02Mg/(hm2·a)]>柠条[0.01Mg/(hm2·a)],且碳氮固定速率均显着高于深层土壤。10~30a不同退耕还林地增加的有机碳、氮平均分别有57%和51%来自0—20cm的土层。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C/N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综上,退耕还林土壤表现出显着的提升土壤碳氮的效应,且以侧柏林地固碳能力较佳,刺槐林地固氮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张春华,王宗明,居为民,任春颖[8](2012)在《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氮密度时空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0年吉林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资料和2003—2006年的实测数据,估算了松嫩平原玉米带不同土壤类型农田表层(0—20 cm)土壤氮密度和储量,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氮密度的25a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两个时期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氮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中部高、边缘低,平均土壤氮密度变化不大,均为0.31 kg/m2,但25 a间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氮密度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暗棕壤、水稻土和沼泽土的氮密度上升,其它类型土壤的氮密度不变或下降,旱田的氮密度不变,水田的氮密度明显下降,25 a间研究区内的农田土壤总氮储量每年减少7.6×105kg。25 a间土壤氮密度的变化与1980年的初始值负相关,土壤氮密度的新稳定状态值为0.32 kg/m2。如保持198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栽培耕作措施不变,该地区农田土壤总固氮潜力为5.18×106kg/a。但实际上,与固氮潜力相比,2005年该区农田土壤总氮储量偏低了1.20×108kg。因此,今后该区应多注重肥料的合理施用,加强农田管理,尤其是旱田改水田的管理。(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陈曦,刘鸿雁[9](2012)在《内蒙古草原区土壤碳密度(SOCD)和氮密度(T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蒙古草原区选取94个样点,涵盖耕地、退耕地、人工林和草原4种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土壤质地将草原细分为沙质草原和非沙质草原。通过对这些样点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全氮密度(TND)的研究,发现在内蒙古草原区,SOCD主要受到土壤质地的影响,黏粒(<2μm)、粉砂(2~16μm)和细粉砂(16~63μm)的含量越高,SOCD越高。而TND同时受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分布在非沙质土壤的草原具有最高的TND。耕作不会导致SOCD显着降低,但是会造成TND降低。人工林不能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相反,由于人工林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很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此外,草原区温度越高,土壤养分越低,这预示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一地区的土壤可能成为重要的碳源。植被退化越严重,土壤养分越低,因此保护草原区的植被免受过度放牧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张黎明,林金石,史学正,于东升[10](2011)在《中国水稻土氮密度变异性的幅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 491个水稻土剖面数据,研究了行政区幅度(行政大区、省级、地区级)和土壤区幅度(土壤区、土壤带、土区)下水稻土氮密度的变异情况及其对幅度拓展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水稻土0~20 cm和0~100 cm土壤平均氮密度为18.7 t.hm-2和12.4 t.hm-2,土壤氮素的空间变异性总体随幅度拓展而增大。在不同土壤区幅度下,0~20 cm全氮密度组内和组间变异性随研究区幅度的减小而减小;从土壤区到土区尺度,0~100 cm全氮密度组间变异率从250%左右下降至不足50%,而在行政大区和省级尺度时全氮密度的组间变异性没有太大变化,变异率都小于100%,到地级市尺度时,组间变异率又达到了400%,说明同一地区所选择的研究幅度尺度不一样氮密度变异率差异也很大。因此,在今后的水稻土调查采样设计时,根据不同幅度尺度的变异率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布点方式和样点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氮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豫北、豫西和豫南3个地区的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进行了测定,并与气候、地形、土壤等生态因子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旨在明确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群落碳、氮密度在河南省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背草群落地上碳、氮密度空间分布整体呈"西高南北低"的特点,豫西地上碳密度约为豫北、豫南地区的1.5倍,豫西地上氮密度约为豫北、豫南地区的2倍。群落根系碳、氮密度则呈现"南高西低"格局,豫南根系碳密度分别是豫北和豫西的1.7倍和2.9倍,豫南根系氮密度分别是豫北和豫西的1.7倍和2.7倍。RD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影响河南黄背草群落植被碳、氮密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依次是土壤砾石比、海拔、温度、降水和群落盖度。上述结果对于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黄背草群落的生态功能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何剑锋,胡玉福,杨泽鹏,段皓,凌静.不同垦殖年限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8
[2].赵威,王馨,王艳杰,李琳,李亚鸽.河南黄背草群落碳、氮密度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草地学报.2018
[3].李爽,郭聃,窦森,关松,黄莹.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氮密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通报.2017
[4].萨础拉.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群落类型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氮密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5].宋变兰,关晋宏,杜盛.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碳氮密度及其分配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6
[6].刘夏,牟长城,谭稳稳.采伐对小兴安岭落叶松森林沼泽土壤氮含量和氮密度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
[7].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佟小刚,康乐.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氮密度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2
[8].张春华,王宗明,居为民,任春颖.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氮密度时空格局[J].生态学报.2012
[9].陈曦,刘鸿雁.内蒙古草原区土壤碳密度(SOCD)和氮密度(TND)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张黎明,林金石,史学正,于东升.中国水稻土氮密度变异性的幅度效应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