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陈雪鹏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陈雪鹏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下,城市数量的极速增加,使得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城市化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弊端问题也是日益的凸显,譬如,水资源的短缺,城市内涝的频繁发生等问题,极大的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海绵城市的理念是指城市建设在尊重自然条件下,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渗透、积存、净化,进而促进城市发展。基于此,下面就结合作者的专业知识,简要的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以供借鉴。

1海面城市理念的内涵

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建设诸多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而在气候的影响下,很多城市容易出现内涝和干旱等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海绵城市理念是在遵循生态优先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将城市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备相结合,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干旱和洪涝时发挥出巨大作用,最大限度地使雨水能够在城市实现积存、渗透以及净化,提高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

建设具有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当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合理安排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3当前海绵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分析

3.1定量的分析不足

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在规划设计之前,详细的调研、量化分析开发的区域,识别风险区域的位置、规模,划定出蓝线、绿线与开发区域的边界,合理的确定出土地的开发强度,进而保护、修复湿地、洪泛区等的水敏感区域。相较于定性分析,基于各种数据统计分析的定量方法,结果虽比较客观,但在实际规划设计中较少使用,因为定量分析需要大量的资料数据,其收集难度较大。

3.2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脱节

在目前城市规划中,用地规划和道路、绿地等专项规划之间缺少高效快速的反馈机制。进行专项规划设计时,对城市道路、绿地和市政等的布局,缺少对城市用地性质、开发强度的分析评估,常使地块开发强度与周围道路、绿地、市政等基础设施配套之间产生脱节。

3.3城市竖向规划重视不足

作为城市防止发生内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竖向规划与城市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有着密切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对规划范围内的地质地貌等自然现状缺乏深入的调研和量化分析,再加上各种数据收集的困难,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常常偏离实际,造成未来城市各项用地在空间布局上的相互冲突,以及用地与道路、排水、工程敷设及局部与整体等矛盾。

4海绵城市规划方法

4.1做好前期资料的收集

在总体规划层面,首先,做好规划前期对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结合现状调研,开展对城市各要素的专题研究。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依据自然现状条件,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职能和性质,确定城市规划范围等。依据对城市的定位,明确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原则、策略、要求以及城市雨水总体控制目标等。

4.2严谨分析地块地质与地貌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根据地块的地质地貌、用地性质、竖向条件及给排水管网等划分汇水分区。通过对地块的开发强度评估,确定地块低影响开发策略、原则等,优化用地布局,细分用地性质,为地块配置市政、公共设施等。然后以汇水分区为单元,确定地块的雨水控制目标和具体指标,确定地块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率、下沉式绿地率等。根据雨水控制要求确定地块的建设控制指标,如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以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总体布局。

4.3建立模型分析评估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分析评估场地的土壤特性、竖向高程、水系、绿化及工程建设情况等,通过模型分析评估场地开发前后地表产汇流情况。对于开发强度高的城市中心区,应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工程技术手段,被动地响应城市中心。应依据城市中心区开发强度,评估地块建设活动对周围城市用地所产生的交通、给排水、市政等的影响,实现城市地块的开发建设和交通管制、雨水控制目标的有机结合。

5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施

5.1城市道路规划

在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当中雨水的径流量一般都比较大,加深了环境污染的程度,道路交通中的雨水也是我国城市中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我们应该在城市规划中积极的运用“海绵城市”这个理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路面的交通通畅,切实保证道路的基本功能,这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在道路两侧以及周边的绿化带进行下凹式的绿地建设以及透水路面的建设等。不仅可以很好的减少雨水的净流量,还有效改善路面径流水的水质,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水环境及其质量。首先,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的时候,可以利用道路两旁以及周边的绿化带,在道路中间构建出一种下凹的绿地,有了这种绿地,城市交通系统面临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顺势流入绿化带,而且还可以利用这种绿地系统,分别实现对雨水的储存、入渗和净化等功能。透水路面可以很好的加强雨水的入渗功能,但是,对于污染比较严重、道路负载非常大的路面来说,则不宜采用透水路面。

5.2城市雨洪管理

就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的雨洪管理进行分析,其中有着诸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园进行景观设计以及生态化设计,充分保障公园地面在下雨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这些水资源可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下雨的时候储存起来的水资源很好的释放出来。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自建立以来,很好的发挥了解决雨涝问题的职能,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的海绵设计技术的关键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此工程进行过程中,设计施工人员始终把雨洪安全作为建设工作的基础,他们首先在湿地中规划出雨水集合区以及汇水湿地,其次他们在雨水管理过程中形成了合理的海绵综合体。因此,我们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要尽量创造出多级湿地系统,在此基础上,为众多的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的休憩空间,此外,还要尽可能保证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工程在造价上相对低廉。

5.3在城市规划中建立水系统

河流、湖泊、池塘以及湿地等都是城市中天然的雨水净化场。首先,我们应该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持续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城市内地理位置偏低的河塘等地方,需明令禁止市民对城市中的这些地理位置偏低的池塘、湿地进行填埋,这样可以很好的减少内涝风险。而对于已经填埋了的河流、池塘,我们应该下大力度对其进行适当的、有计划的恢复工作。关于城市中的绿地广场规划问题,一般来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才符合标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更需要充分发挥绿地、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的雨水净化以及收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缓解城市内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5.4建设仿生人工海绵体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中,除了通过保护和人工改造海绵体外,还可以通过建设仿生人工海绵体的形式来提高雨水的收集和储存能力,具体方法主要有:①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仿生海绵体,能够通过净化作用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②可以通过在大型停车场试点建设再生水专用设施和通道,使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③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的洪涝情况进行分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转变城市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注重天然海绵体的保护、修复,人工改造建设生态海绵体或者是建设仿生人工海绵体,提升了城市雨水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9).

[2]吕伟娅,管益龙,张金戈等.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中国园林,2015(6).

[3]沈劲松,王晓进.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方法及应用[J].城市地理,2016,12.

[4]丁庆玉.“海绵城市”建设模式研究[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年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6:2.

标签:;  ;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陈雪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