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雅境[1](2019)在《调节单核/巨噬系统和CD4~+T细胞系统在ITP免疫耐受重建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TNF-α阻断通过调控单核/巨噬系统亚群平衡从而恢复ITP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目前研究发现,免疫耐受失衡导致的单核/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过度清除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对血小板的直接杀伤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以及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凋亡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是ITP的重要发病机制。众多免疫细胞参与到ITP免疫耐受失衡的过程,包括Th1/Th2,Th17/Tregs,浆细胞样树突细胞/髓样树突细胞的比例失常,以及杀伤性T细胞功能异常等。单核/巨噬系统在血小板破坏和免疫耐受的维持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单核/巨噬细胞通过膜表面的Fcγ受体识别经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从而介导血小板的吞噬并释放炎性因子,引起炎症反应。FcγRⅢ(CD16)是一种活化型Fccγ受体,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密切相关。根据膜表面CD14和CD16(FcyRⅢ)的表达可以将单核细胞分为叁种类型: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非经典型CD14+CD16++。此叁型单核细胞各有不同的功能,经典型单核细胞主要负责免疫应答、吞噬,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中间型单核细胞主要参与体内的炎症反应;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后期纤维化的形成过程,有研究发现ITP患者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中间型单核细胞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的比例较正常人增加。另外,小鼠中相应的单核细胞亚群分为经典/中间型单核细胞(Ly6C+CD11b+CD115+)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Lγ6C-CD11b+CD115+)。单核细胞在外周组织中主要以巨噬细胞的形式存在。根据外界不同的刺激,巨噬细胞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极化,主要分为Ml型巨噬细胞,亦称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以及M2型巨噬细胞,也称为替代活化的巨噬细胞,分别与T细胞亚群中Th1型和Th2型细胞的功能相对应。M1型巨噬细胞为促炎型,主要分泌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M2型巨噬细胞为抑炎型,主要分泌IL-10,TGF-β等细胞因子,可以诱导Tregs细胞的生成。目前ITP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IVIg),有115%-20%的患者一线治疗无效。尽管有多种二线治疗方案,如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利妥昔单抗、脾脏切除等,然而仍然有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无效,生活质量极差,因此新的治疗方案亟需寻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在肿瘤、炎症、自身免疫病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型肠病等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增高。目前美国FDA已批准上市五种药物,包括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和戈利木单抗,均可以通过阻断TNF-α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因而广泛用于上述疾病的治疗。然而TNF-α在ITP免疫耐受中的调控作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探究TNF-ca阻断对ITP的治疗价值以及作用机制。目的:(1)探究单核/巨噬系统亚群平衡失调在ITP免疫耐受失衡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ITP的发病机制。(2)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结合,探究TNF-α阻断对单核/巨噬系统亚群的调控作用,及其对ITP的治疗作用。方法:(1)ITP患者及对照:纳入活动期ITP患者52例(包括脾切除患者4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20例(包括因外伤脾破裂脾脏切除者3例),收集上述ITP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浆,以及ITP患者和外伤脾破裂患者切除的脾脏。(2)通过输注anti-CD41抗体建立被动型ITP小鼠模型,观察TNF-κ阻断抗体对ITP小鼠的治疗作用。(3)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单核细胞CD14、CD1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检测小鼠巨噬细胞F4/80、CD80、CD8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小鼠单核细胞亚群CD11b、Ly6c和CD115的表达水平。(4)免疫荧光检测ITP患者脾脏及外伤脾破裂患者脾脏巨噬细胞CD68和TNF-α的表达水平,观察ITP患者脾脏巨噬细胞TNF-α与外伤脾破裂患者的表达差异。(5)酶联免疫标记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TNF-α的表达水平。(6)体外培养IT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单核细胞,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刺激为巨噬细胞。加入LPS+IFN-γ将巨噬细胞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或加入TNF-α、anti-TNF-α抗体进行干预,探究TNF-α对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加入NF-κB抑制剂JSH-23探究TNF-α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7)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单核细胞诱导的巨噬细胞(MDMs)在经过TNF-α及TNF-α阻断处理后的表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NF-α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信号通路。(8)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将经过TNF-α及TNF-α阻断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与anti-CD41 抗体包被的CMFDA(5-chloromethylfluorescein diacetate)标记的血小板共孵育1小时,流式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的血小板的平均荧光强度。(9)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将诱导后的巨噬细胞分别与CD4+T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6天,流式测定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增殖情况。(10)将DIR(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tricarbocyanine Iodide)标记的小鼠血小板球后注射进入ITP小鼠血液循环,30分钟后取肝脏、脾脏,通过体内成像技术检测小鼠肝脏、脾脏中血小板的潴留情况。结果:(1)ITP患者TNF-α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升高。ELISA结果显示:ITP患者血浆TNF-α表达高于正常对照者(图1A,中位数21.34 pg/mL,四分位间距 7.91 pg/mLvs.中位数 15.01 pg/mL,四分位间距 7.70 pg/mL,P=0.0001)。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ITP患者PBMCs及单核细胞TNF-α的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01,p=0.039)。同时,血浆TNF-α表达水平(r=-0.5509,P=0.0118)、PBMCs(r=-0.6936,P=0.0002)及单核细胞(r=-0.6038,P=0.0023)TNF-α的mRN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TP患者脾脏CD68+巨噬细胞TNF-α的表达水平高于外伤脾破裂患者(4.75±0.48 vs.1.67±0.33,P=0.0045)。(2)ITP患者CD16+单核细胞比例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ITP患者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比例显着高于正常对照者(中位数10.37%,四分位间距13.30%vs.中位数8.51%,四分位间距5.94%,P = 0.0192),ITP患者外周血CD16+单核细胞比例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性(r =-0.3995,P = 0.0174)。CD16+单核细胞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CD16-经典型单核细胞(P<0.0001),并且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与CD14+单核细胞TNF-α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 0.7580,P=0.0003)。(3)TNF-α阻断通过抑制NF-κB通路活化减少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LPS+IFN-γ和TNF-α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使MCP-1,iNOS和TNF-α表达量增加,促进NF-κB和MAPK通路活化,TNF-α阻断抗体可以抑制LPS+IFN-y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NF-κB通路活化(P<0.05)。(4)TNF-α阻断可以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共培养人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发现TNF-α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而TNF-α阻断抗体抑制巨噬细胞Fcγ受体介导的血小板吞噬功能(P<0.05)。(5)TNF-α阻断可以降低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将LPS+IFN-γ、TNF-α或抗TNF-α抗体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与CD4+T细胞和CD8+ T细胞共培养后,流式检测LPS+IFN-y或TNF-α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刺激CD4+T细胞和CD8+ T细胞的能力显着高于IgG对照处理的巨噬细胞,而在LPS+IFN-γ诱导的Ml型巨噬细胞中加入抗TNF-α抗体后,CD4+T细胞和CD8+ T细胞的增殖显着降低(P<0.05)。(6)TNF-α阻断可以恢复ITP小鼠单核/巨噬系统平衡通过建立被动型ITP小鼠模型,我们观察到与IgG对照治疗相比,抗TNF-α抗体治疗可以明显恢复ITP小鼠血小板水平(第四天:P=0.0324;第六天:P=0.0474),同时肝脏和脾脏对血小板的潴留降低。ITP小鼠脾脏巨噬细胞CD80、CD86和TNF-α表达升高,经TNF-α阻断治疗后上述分子表达下降(P<0.05)。抗TNF-α抗体还可以减少ITP小鼠肝脏以及腹腔表达TNF-α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P<0.05,P<0.01)。ITP小鼠脾脏及外周血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小鼠升高(P<0.001,P<0.01),TNF-α阻断治疗后的ITP小鼠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下降(P<0.01)。结论:(1)ITP患者TNF-α的表达以及CD16+单核细胞的比例较正常人升高,并且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性。(2)TNF-α阻断可以降低ITP患者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的功能以及对T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3)TNF-α阻断对ITP模型鼠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恢复ITP小鼠的血小板数目,降低ITP小鼠M1型巨噬细胞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的比例,同时能够减少肝脏、脾脏对血小板的潴留。本研究发现TNF-α在ITP的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并提出TNF-α阻断可能是ITP新的治疗策略。第二部分:IL-37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调控I TP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Th1型细胞反应为主的炎症状态,以炎症活化型巨噬细胞和效应T细胞活性增加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以及巨核细胞产板不良导致的血小板生成不足为主要特点。细胞因子具有复杂的调控网络,ITP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过强,炎症因子如IL-1β、IL-18、TNF-α IL-21表达增多,从而导致一系列免疫耐受失衡。白细胞介素-37(IL-37)是一种重要炎症抑制因子,具有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和维持机体免疫内环境稳定的作用。IL-37在正常人中的本底表达水平很低,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能够极大促进IL-37的表达。因此,IL-37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增加,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ITP患者单核/巨噬细胞通过膜表面的Fcγ受体识别经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从而介导血小板的吞噬并释放炎性因子,促进ITP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根据功能的划分,Fcγ受体可以分为激活性受体(FcγRI,Ⅱa,Ⅲ)和抑制性受体(FcγRⅡb)两大类。与ITP患者体内炎症状态相一致,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ITP患者单核细胞的抑制性受体(FcγRⅡb)相较于正常人群表达显着降低,而激活性受体(FcγRI,Ⅱa)显着升高,单核细胞Fcγ受体的不平衡在ITP免疫耐受失衡中具有重要作用。IL-37的抑炎作用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有研究发现IL-37可以诱导抑炎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抑制炎症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但是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我们推测有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下游炎症因子通路,以及影响Fcγ受体分布相关。ITP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出血症状轻重不等,主要有皮肤黏膜出血点和疲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偶见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出血,甚至是致命性的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是目前ITP病情评估、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但是在临床上经常有血小板计数与出血表现不符的现象:部分患者尽管血小板数目很低(PLT<20 × 1109/L),但是没有临床出血表现;有些患者尽管血小板数高于30×109/L,但是仍有活动性出血的表现。ITP治疗的目标一方面是提高血小板的数量,另一方面是终止出血,因此除了参照血小板数量作为判断,患者的出血症状也应作为药物疗效的重要参考。国际上有多个出血评分系统评价ITP患者的出血风险,但均未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有的出血评分系统比较复杂,临床推广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找一个能够快速准确反应ITP患者出血严重程度的指标,将对临床评估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1)检测ITP患者IL-37的表达水平,探究IL-37与IT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2)阐明IL-37对巨噬细胞表型及吞噬功能的调控作用,并探究IL-37对ITP的治疗价值。方法:(1)ITP患者及对照:纳入ITP患者43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29例,年龄18-91岁,中位年龄50岁。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4例。收集上述IT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浆。(2)酶联免疫标记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TP患者、正常对照者血浆IL-37的表达水平。(3)体外培养IT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两小时后贴壁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加入重组人IL-37(rh-IL-37),抗IL-37抗体,或IgG对照处理24小时,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CD32a,CD32b,CD64的表达水平。(4)荧光定量PCR检测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BMCs中IL-37的表达;检测培养后单核/巨噬细胞FcyRIⅡa和FcγRⅡb的mRNA表达。(5)体外培养ITP患者PBMCs,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刺激为巨噬细胞。加入LPS+IFN-γ诱导为M1型巨噬细胞,同时或单独加入rh-IL-37、抗IL-37抗体进行干预。Westernblot检测巨噬细胞下游炎症信号通路。(6)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将经IL-37或抗IL-37抗体处理后的巨噬细胞与anti-CD41抗体包被的CMFDA(5-chloromethylfluorescein diacetate)标记的血小板共孵育1小时,流式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的血小板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一)ITP患者IL-37表达较正常人升高血小板数低于30 × 109/L的ITP患者血浆IL-37表达高于正常对照者(中位数163.50 pg/mL,四分位间距 263.70 pg/mL,n=37 vs.中位数 95.30 pg/mL,四分位间距116.87 pg/mL,n=14,P=0.0129)以及血小板数等于或高于30 ×109/L的ITP患者(中位数 63.26 pg/mL,四分位间距 37.89 pg/mL,n=6,P<0.0001)。ITP患者血浆IL-37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性(r=-0.5502,n=43,P<0.0001)。出血评分大于等于5分的ITP患者血浆IL-37水平明显高于出血评分小于5分的患者(中位数219.21 pg/mL,四分位间距454.23 pg/mL,n= 21 vs.中位数88.30 pg/mL,四分位间距 67.04 pg/mL,n=22,P<0.0001),IL-37的表达水平与出血评分呈正相关性(r= 0.6321,n=43,P<0.0001)。ITP患者血浆IL-37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出血症状存在相关性。IL-37的mRNA表达情况与血浆表达水平相一致。(二)IL-37抑制ITP患者巨噬细胞炎症信号通路LPS+IFN-γ诱导后的M1型巨噬细胞的MAPK p38、MAPK JNK、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IL-37能够显着降低IgG对照处理的巨噬细胞及M1型巨噬细胞MAPK p38,MAPK JNK和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同时能够降低M1型巨噬细胞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而加入抗IL-37抗体能够消除IL-37的上述作用,说明IL-37能够抑制ITP患者巨噬细胞MAPK,AKT和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叁)IL-37降低激活型Fcy受体,促进抑制型Fcy受体的表达IL-37能够显着降低激活型受体FcyRI(CD64)(60.66±4.80 vs.70.34±6.56,n=6,P=0.0021),提高抑制型受体FcγRⅡb(CD32b)的表达(14.24±1.61 vs.8.75±0.42,n=4,P=0.0485)。FcyRⅡ(CD32)和FcyRⅢ(CD16)的表达没有观察到显着变化。在mRNA水平,IL-37能够显着降低FcyRIIa的表达(0.23±0.05 ws.0.33±0.04,n=4,P=0.023),提高FcyRⅡb的表达(0.063±0.008 vs.0.043±0.005,n=4,P=0.0040),降低FcγRⅡa/FcγRⅡb的比例(3.54±0.33 vs.7.92±0.39,n=4,P=0.023)。IL-37对Fcγ受体的调控作用可以被抗IL-37抗体可以中和。(四)IL-37抑制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IL-37处理后的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能力显着低于IgG对照组(2.81±0.31 vs.4.44±0.34,n=4,P=0.0031),而抗IL-37抗体能够削弱IL-37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结论:(1)ITP患者IL-37的表达较正常人升高,并且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性。血浆IL-37的表达与出血评分呈正相关性,并且与出血症状及出血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IL-37可能是反映ITP患者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2)IL-37能够抑制ITP患者巨噬细胞炎症信号通路MAPK,AKT和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3)IL-37能够恢复ITP患者单核/巨噬细胞Fcγ受体的分布平衡、显著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的功能。提示补充IL-37可能成为ITP的新的治疗方法。第叁部分:靛玉红调控ITP中CD4+ T细胞稳态的相关研究研究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免疫耐受失衡是ITP的重要发病机制。CD4+调节性T细胞(CD4+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CD4+效应T细胞(CD4+effector T cells,Teffs)的数量和功能在维持正常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regs可以主动调控并抑制机体内潜在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产生、活化与增殖,并且具有识别自身抗原、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功能,因此Tregs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调节细胞。ITP患者体内Tregs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较正常人显着下降,Teffs细胞过度活化、增殖,以及凋亡减少进一步加剧了ITP患者体内免疫稳态的紊乱。靛玉红是从中药青黛中分离的有效成分。青黛具有止血的功效,用于血小板减少、鼻衄的中药治疗。靛玉红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此外,靛玉红还具有抗病毒、抗细菌、以及抑制炎症的功能,从而对迟发性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Th1倾向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研究发现靛玉红能够显着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鼠的疾病进展和严重程度。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经靛玉红治疗的ITP模型小鼠血小板数量明显上升,同时Tregs细胞数量和功能也得到了提高,提示靛玉红可以通过调控T细胞免疫耐受对ITP起到治疗作用。然而靛玉红对ITP中T细胞稳态调控的具体机制仍然不明确。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属于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受体,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等。PD1与其配体PD-L1结合,启动T细胞程序性死亡,促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针对PD1和PD-L1的靶向治疗目前已经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PD1-PDL1信号通路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通路的激活一方面能够抑制自身反应性Teffs细胞的增殖、活化、分化,诱导其凋亡;另外一方面,还能提高Tregs细胞的数目和功能。PTEN(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是PD1 下游信号分子。PTEN基因是一种经典的抑癌基因,能够通过负向调节PI3 K/AKT/mTOR信号通路,维持T细胞的稳态。肿瘤Tregs细胞持续高表达PTEN,从而维持肿瘤的免疫耐受状态。PD1/PTEN信号通路的异常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我们猜想PD1/PTEN信号通路通过影响Tregs细胞从而对ITP的免疫耐受起到调控作用,靛玉红可以干预上述信号通路,调节Tregs细胞和Teffs细胞的平衡及功能,恢复ITP的免疫耐受,从而对ITP起到治疗作用。目的:(1)探究靛玉红对ITP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和Teffs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阐明靛玉红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的调控作用。(2)探究PD1/PTEN通路在ITP发病中的作用,靛玉红对PD1/PTEN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ITP的治疗价值。方法:(1)ITP患者及对照:纳入ITP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7例,年龄15-77岁,中位年龄47岁;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8例。收集上述IT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浆。(2)ITP主动型小鼠模型的构建:将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血小板输入至同种CD61基因敲除的小鼠体内,连续免疫4周。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SCID)接受180 cGy射线照射后输注免疫后的CD61基因敲除的小鼠脾细胞,构建主动型ITP小鼠模型。(3)体外细胞培养:分离IT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磁珠分选CD4+T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nti-CD3抗体,anti-CD28抗体和rh-IL-2,体外培养PBMCs或CD4+T细胞。加入靛玉红浓度梯度(0.01 μM、0.1 μM、0.2 μM、1μM、2 μM、10μM)处理72小时,1‰ DMSO作为溶剂对照。(4)流式细胞术检测靛玉红处理后CD4+CD25+Foxp3+Tregs细胞数目、活化的CD25+ Teffs细胞比例,Anexin-V和PI染色检测PBMCs的凋亡水平。(5)Tregs细胞抑制功能检测:磁珠分离CD4+CD25-Teffs细胞,加入CFSE染色后,按照2 × 105/孔种于圆底96孔板。磁珠分离CD4+CD25+Tregs细胞,按照与Teffs细胞的比例为1:4加入圆底96孔板共培养。6天后流式检测CD4+T细胞增殖代数。(6)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D1、PD-L1、PTEN的表达情况。检测经靛玉红处理后CD4+T细胞PD1、PTEN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靛玉红对CD4+T细胞中PTEN/AKT/mTOR通路活化的影响。(7)体内实验探究靛玉红对ITP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建立主动型ITP小鼠模型(方法同上),给予ITP小鼠靛玉红(腹腔注射,40 mg/kg,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ITP小鼠给予相同剂量玉米油注射。每周检测各处理组ITP小鼠血小板数目。第五周麻醉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脾脏、胸腺Tregs细胞比例,CD4+T细胞PD1表达;检测骨髓中CD4+T细胞PD1表达,抗原递呈细胞PD-L1表达。结果:(一)靛玉红显着提高体外培养ITP患者PBMCs中Tregs细胞数量和功能体外实验表明,0.2 μM和1 μM靛玉红能够显着提高ITP患者PBMCs中Tregs细胞的比例(P= 0.0335;P=0.0224),健康对照者PBMCs培养体系内Tregs细胞的比例在2μM靛玉红作用浓度下有显着上升(P=0.0488)。CD4+T细胞的比例在各组之间没有显着变化。我们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为Tregs细胞诱导的阳性对照(ITP患者:P=0.0302;正常对照者:P=0.0333)。Teffs细胞与Tregs细胞共培养后增殖能力显着降低(P=0.0039;P=0.0039),并且1 μM靛玉红相较于1‰ DMSO对照处理可以显着提高Tregs细胞对Teffs细胞增殖的抑制功能(P=0.0117),靛玉红本身对Teffs细胞的增殖没有显着影响,因此靛玉红可以增强Tregs细胞对Teffs细胞增殖的抑制功能。(二)靛玉红降低Teffs细胞的活化并呈浓度依赖性CD25是Teffs细胞活化的重要标志,在ITP患者PBMCs的培养体系中,靛玉红可以显着降低CD4+T细胞、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CD25的表达,提示靛玉红可以显着降低Teffs细胞的活化,包括naive T细胞以及记忆T细胞。并且靛玉红对Teffs细胞的活化呈浓度依赖性,随着靛玉红浓度的提高,CD25的表达逐渐降低。然而靛玉红对正常对照者的Teffs细胞的活化并没有显着影响。另外,我们还检 了靛玉红对PBMCs培养体系中细胞凋亡的影响。2 μM和10μμM靛玉红可以显著诱导ITP患者PBMCs的凋亡(P=0.0493;P=0.0295),但是低浓度靛玉红没有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各浓度靛玉红对正常对照者PBMCs没有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1 μM靛玉红作为最佳作用浓度,因为靛玉红在该浓度下可以显着提高ITP患者Tregs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降低Teffs细胞的活化,同时没有明显的诱导凋亡的作用。(叁)靛玉红恢复ITP患者CD4+T细胞PD1和PTEN的表达ITP患者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对照者(P=0.0063),而CD14+单核细胞表面PD1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44),PBMCs总体PD1的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P= 0.0215)。我们还检测了CD4+T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发现ITP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之间无显着表达差异。另外,ITP患者CD4+T细胞和PBMCs的PTEN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者降低(P=0.0393;P=0.0429)。我们进一步检测了靛玉红处理对PD1和PTEN表达的影响,发现1μM靛玉红可以显着提高CD4+T细胞(P=0.0391)和TrTgs细胞(P=0.0061)膜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同时PD1和PTEN的mRNA表达水平也得到了提高(PTEN,P=0.0269)。正常对照者的PD1和PTEN的表达水平在靛玉红处理组与DMSO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提示靛玉红可能通过影响PD1/PTEN通路调节T细胞稳态。(四)靛玉红对主动型ITP小鼠模型有治疗作用SCID小鼠在经过射线照射及抗CD61免疫的脾细胞输注后第七天,血小板数降至最低点,成功建立ITP小鼠模型。在建模第13天给予ITP小鼠腹腔注射40 mg/kg靛玉红或相同剂量玉米油作为对照处理。在第21天时,靛玉红治疗组ITP小鼠血小板数目较对照组明显上升(728.33 × 109/L±215.26 vs.403.33 × 109/L±111.83;P= 0.0015)。为进一步探究靛玉红治疗ITP的作用机制,我们检测了ITP小鼠模型脾脏、胸腺Tregs细胞比例,以及PD1、PD-L1的表达,发现靛玉红能够提高ITP小鼠脾脏Tregs细胞的比例(P=0.005),降低胸腺对Tregs细胞的潴留(P=0.129)。靛玉红治疗后ITP小鼠脾脏CD4+T细胞表面PD1(P=0.047)和PD-L1(P = 0.045)的表达显着上升;同时脾脏和骨髓CD80+CD86+抗原递呈细胞表面PD-L1表达也明显提高(P=0.002)。(五)靛玉红通过PTEN/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CD4+T细胞稳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靛玉红处理后ITP患者的CD4+ T细胞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我们发现1 μM靛玉红处理可以增加PTEN的磷酸化水平(P=0.025),降低AKT(P=0.0452)和mTOR(P= 0.0497)的磷酸化,表明靛玉红通过调控PTEN/AKT/mTOR通路的活化水平维持CD4+T细胞稳态。结论:(1)靛玉红可以提高体外培养ITP患者PBMCs中Tregs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降低Teffs细胞的活化并呈浓度依赖性,高浓度靛玉红还可以诱导PBMCs的凋亡。(2)ITP患者CD4+T细胞表达PD1、PTEN较正常对照者显着降低,靛玉红可以恢复ITP患者CD4+ T细胞PD1和PTEN的表达,并通过PTEN/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CD4+T细胞稳态。(3)靛玉红对ITP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提高ITP小鼠的血小板数目;调节脾脏、胸腺Tregs细胞的比例;调节CD4+T细胞、抗原递呈细胞表面PD1和PD-L1表达。(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4)
郑晶晶[2](2016)在《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动脉插管部位斑块脱落造成的血管栓塞以及手术和麻醉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是CPB脑损伤的主要原因。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后损伤区局部大量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产生细胞因子募集血液中(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6-23)
[3](2016)在《人体内部的奇妙防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内部有一道奇妙的防线,这道防线十分了得,是专门吞吃病菌、异物的地方。它的主角是吞噬细胞,因为这种细胞生得膀大腰圆,也称为"巨噬细胞"。因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所以这道防线医学上称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人的骨髓内有干细胞,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胞,比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当然也可分化成单核细胞。单核(本文来源于《江苏卫生保健》期刊2016年11期)
苏月[4](2016)在《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1/M2型极化失衡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快速增加,从2007年的9.7%到2010年增长至11.6%,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健康。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观念认为它属于代谢性疾病的范畴,而现代研究认为它也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反应。慢性系统炎症的过程中伴随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极化,主要的极化形式为促炎型M1型和抗炎型M2型。2010年日本的Satoh等发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存在极化失衡,促炎型M1型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增高,而抗炎型M2型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降低。所以本研究推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极化失衡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1/M2型的极化状态,旨在探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极化失衡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人108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国际医院体检中心正常对照50例。收集入选对象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2.清晨空腹留取受试者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M1型和M2型的比例,其中M1型细胞标记抗体为CD68(白细胞分化抗原68)和CCR2(趋化因子-C受体-2),而M2型细胞则采用CD163和CX3CR1(趋化因子-X3C受体-1)2种抗体进行标记。并且计算M1/M2型比值,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的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单核细胞M1型和M2型的比例以及M1/M2型比值的差异。并且根据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无分成若干亚组,探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极化失衡与并发症的关系。3.使用单个核细胞分离液提取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的原代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37℃、5%CO2孵箱中培养24小时,待细胞状态稳定后进行干预实验,共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病例对照组(T2DM单个核细胞)、健康干预组(健康人单个核细胞+0.1mg/L LPS)和病例干预组(T2DM单个核细胞+0.1mg/L LPS),37℃、5%CO2孵箱中干预24h,然后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炎症刺激后的单核细胞M1/M2型极化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1.糖尿病组患者外周血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m2型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2.大血管并发症组和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并存组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的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组,而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并存组m1/m2型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微血管并发症组和大血管并发症组(均p<0.05)。3.同时患有3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外周血中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仅患有1种或2种大血管并发症组,而同时患有3种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仅患有1种大血管并发症组(均p<0.05)。其中,冠心病组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而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均p<0.05)。脑血管病变组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组,而m1/m2型比值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均p<0.05)。下肢血管病变组外周血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组,而m1/m2型比值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均p<0.05)。4.同时患有3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外周血中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均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仅患有1种或2种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而同时患有3种微血管并发症的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仅患有1种或2种微血管并发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m1型单核细胞比例高于dm组(均p<0.05)。dr组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而m2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两组间m1、m2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没有明显差异(均p>0.05)。5.病程≥10年组的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均高于病程<10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m2型单核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6.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1型单核细胞比例与舒张压、d-二聚体和hs-crp相关,而m2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仅与hs-crp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0.1mg/l的lps干预24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健康对照和糖尿病患者的m1型单核细胞比例和m1/m2型比值均增高,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增高幅度大于健康对照,而健康对照和糖尿病患者的m2型单核细胞比例均降低,而且糖尿病患者的降低幅度大于健康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单核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失衡,促炎型M1型细胞增多,而抗炎型M2型细胞减少。这种极化失衡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比较明显着,病程长者更明显。2.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单核细胞具有前炎症状态,炎症反应更加强烈,而且单核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失衡与hs-CRP相关,提示炎症、单核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失衡和2型糖尿病叁者间联系密切。(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陈一明[5](2015)在《人体内部的奇妙防线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内部有一道奇妙的防线,这道防线十分了得,是专门吞吃病菌、异物的地方。它的主角是吞噬细胞,因为这种细胞生得膀大腰圆,也可称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所以这道防线医学上称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人们的骨髓内有干细胞,干细(本文来源于《江苏卫生保健》期刊2015年17期)
李延莉[6](2015)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作为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多于50%该患者是可能治愈的。即使在利妥昔单抗时代,大约1/3 DLBCL患者最终将死于复发或难治。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作为是对挽救性化疗敏感的复发/难治性DLBCL的标准治疗,但是仅对30%此患者有效。因此,对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新的治疗方案研究和探索是必须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主要包括外周循环的单核细胞、组织中游走或固定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机体抗感染、维持自身稳态和免疫监视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因其分化或功能异常参与了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近年来,因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备受关注。单核细胞作为一群异质性细胞,在吞噬杀伤、炎症、抗原提呈和免疫调节功能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单核细胞根据CD14和CD16表达水平分为叁亚群,即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和非经典型(CD14+CD16++)。近些年,越来越多临床证据表明CD16+单核细胞(包括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和某些肿瘤密切相关。此外,不同单核细胞群也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如CD14+HLA-DR-/low单核细胞通过抑制机体抗肿瘤反应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单核细胞(tie2-expressingmonocytes,tems)参与肿瘤血管生成,ccr2+炎性单核细胞在促肿瘤侵袭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具有多功能的细胞,其中一些作用是相对立的:他们可以免疫刺激或免疫抑制,并促进或抑制炎症。这种功能的可塑性是受局部的巨噬细胞应答信号调节的。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在不同因子刺激极化下,分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经典激活巨噬细胞(m1型)和促肿瘤功能的选择性激活巨噬细胞(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s),大部分表现出m2样的表型和功能,参与了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且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功能。由此,近些年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已成为肿瘤靶向治疗感兴趣的重要靶点。然而目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甚少。目的全面分析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monocytecount,amc)对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和价值。dlbcl患者外周血不同单核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和基因水平检测,dlbcl肿瘤微环境中tams和相关趋化因子检测及各自临床意义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1.在244例初诊dlbcl、163例复发/难治性dlbcl中分别回顾性分析初诊amc、首次复发amc与dlbcl临床预后的关系,220例随访dlbcl中amc预测复发风险的作用。2.收集32例初诊、29例缓解、21例复发dlbcl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亚群、cd14+hla-dr-/low单核细胞、ccr2+炎性单核细胞、tie-2+单核细胞的分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asa)方法检测血浆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tacticfactor-1,mcp-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浓度,realtime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2、tie-2mrna表达水平。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1例dlbcl石蜡组织标本cd68、cd163、mcp-1、ccr2和pstat3表达特点及预后意义探索。结果1.高初诊amc的初诊dlbcl患者较低amc患者有更低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remission,cr)、总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示高初诊amc是dlbcl一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同时结合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ipi),amc可为dlbcl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比如中危组按初诊amc高低进一步分层,有约20%患者有更低pfs和os,且单独在接受联合利妥昔单抗的免疫治疗患者中分析也得到相似结果。再者,高首次复发amc对于接受二线治疗或敏感者后行大剂量化疗联合asct的复发/难治性dlbcl是一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高首次复发amc的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与低amc患者相比,具有更低的治疗反应率、pfs和os率。结合复发时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prognosticindexatrelapse,saaipi),首次复发amc可为复发/难治性dlbcl进一步分层,比如中危组复发/难治性dlbcl中约有25%患者有更低生存期,且单独在接受联合利妥昔单抗的补救方案治疗患者中也得到相似结果。最后,高随访amc是dlbcl复发的危险因素,且amc预测灵敏度和特意度分别是54.0%和66.7%。高随访amc的dlbcl较低amc患者有更高的复发率、相对危险度及累计风险率。联合随访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水平,不管ldh水平高低,能够得到同样结果。2.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比例(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占cd14+单核细胞)、cd14+hla-dr-/low单核细胞比例(占cd14+单核细胞)、ccr2+单核细胞比例(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tie-2+单核细胞比例(占cd14+单核细胞)均高于健康对照。在dlbcl不同组别中,复发组患者上述细胞群比例分别均高于初诊和缓解组,缓解组低于初诊组。随ipi评分升高,上述细胞比例均呈升高。上述细胞比例在接受标准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免疫治疗后,缓解患者缓解时比例低于初诊时,复发患者复发时胞比例高于初诊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初诊dlbcl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单核细胞数据比较发现,升高的单核细胞群可作为dlbcl早期诊断的指标。相关细胞因子arg-1、mcp-1和ang-2血浆浓度分别与cd14+hla-dr-/low单核细胞比例、ccr2+单核细胞比例和tie-2+单核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2、tie-2mrna表达水平与相应流式检测结果一致。3.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知dlbcl肿瘤组织中cd68和cd163密度、初诊amc分别和cd68及cd163密度均呈正相关。cd163高表达是dlbcl一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根据cd68和cd163表达高、低,能在ipi评分为低、中危组dlbcl中能筛选出高危患者,cd68高表达和cd163高表达率均随ipi评分的升高而升高。mcp-1阳性表达主要在dlbcl肿瘤细胞胞质,ccr2阳性表达在肿瘤细胞胞质或胞膜,pstat3阳性表达于肿瘤细胞细胞核,且还可观察到ccr2阳性表达于dlbcl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mcp-1和ccr2表达水平,pstat3阳性表达分别和mcp-1及ccr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mcp-1高表达、ccr2高表达和pstat3阳性表达均是dlbcl一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在不同ipi评分患者中,尤在低、中危组,叁者均可筛选出高危患者而提供更多预后信息。mcp-1高表达、ccr2高表达和pstat3阳性表达率均随疾病危险度升高而升高,且有趣地是,利用roc曲线探讨发现mcp-1或ccr2结合ipi较单独ipi具有更好预后判断能力。结论1.amc指标在初诊、复发/难治性dlbcl中是一独立的预后因素,可筛选出高危患者,且随访过程中的动态检测能为复发监测提供有效的信息。2.外周血中间型单核细胞,可作为dlbcl早期诊断的指标,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外,cd14+hla-dr-/low单核细胞、ccr2+炎性单核细胞及Tie-2+单核细胞可能分别在免疫抑制、促血管生成及肿瘤浸润和转移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3.DLBCL肿瘤微环境中TAMs增多是一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且和AMC呈正相关。MCP-1/CCR2轴可能通过STAT3信号通路在肿瘤侵袭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5-04-01)
于淼[7](2014)在《猪圆环病毒临床诊断及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PCV2是一种小的,无外膜的,圆形的单股DNA病毒。PCV2是猪圆环病毒病的致病因子,可引起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先天性震颤(CT)、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等多种疾病。患畜感染猪圆环病毒后,会引起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变化。通过研究猪圆环病毒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探讨其致病机理,为更好帮助解决、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提供了基础与新思路。本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IHC-P)和免疫荧光(IF)的方法,对送检猪样本中的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进行检测PCV2。再对阳性样本的病死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出感染PCV2猪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一般的临床症状以及主要的病理剖检变化。PCV2感染BALB/C小鼠,在7d、14d、28d剖杀小鼠,取胸腺,脾脏,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在免疫器官的增殖与分化。在3d、12d注射BrdU,并应用免疫磁珠法与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脾脏的单核巨噬细胞进行提取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临床症状:对PCV2阳性病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病猪出现消瘦、被毛粗乱是PCV2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皮肤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也是大部分病例的临床特征。部分猪有皮炎、皮肤黄染、嗜睡和下痢等症状,皮炎主要表现为四肢末梢,有时后肢有出血斑块或斑点。2、剖检变化:对PCV2阳性病猪进行剖检,所有病猪都出现淋巴结病变,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肾脏出现肿大、表面有灰白色的斑点,部分肾脏有出血病变。脾脏主要表现为肿大、边缘出血等,也有少部分不肿大,但质地变脆。肺出现弥漫性肺炎。胸腹水也是可以观察到的病理变化。部分病例可见肝脏花斑状条纹,结肠或回肠有时黏膜充血、瘀斑。3、PCR检测PCV2:在475bp处检测到阳新信号,与阳性对照结果一致,说明病猪感染圆环病毒。4、免疫组织化学(IHC-P)检测PCV2:在猪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均检测到阳性信号。5、免疫荧光(IF)检测PCV2:在猪脾脏内检测到圆环病毒阳性细胞。6、PCV2对Balb/c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确定巨噬细胞增殖的来源,选取腹腔注射BrdU这类碱基替代物。由于单核细胞从骨髓分化而来,到达免疫器官需要3-4天,通过BrdU和巨噬细胞的免疫荧光双标法,确定增殖的一部分巨噬细胞是原位增殖。通过免疫磁珠法筛选出外周血与脾脏中CD11b+,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攻毒组Ly-6G, Ly-6Chi、Ly-6Clo的细胞含量增加,均高于未攻毒组。而攻毒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氯磷酸脂质体后,CDllb+,Ly-6G, Ly-6Chi、Ly-6Clo的细胞含量减少,确定增殖的一部分细胞属于外周血来源的。结论: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IHC-P)和免疫荧光(IF)的方法均在送检猪样本中的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检测到PCV2病毒。叁种方法阳性表达一致并与临床初步诊断结果相符,证明猪体内确实含有圆环病毒2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攻毒小鼠的检测,发现PCV2会引起巨噬细胞的增殖,增殖的途径一部分是原位增殖,一部分是外周血来源的增殖。(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宇辰,赵明峰[8](2013)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屏障,包括骨髓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主要执行吞噬和抗原提呈功能。最近研究发现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不只是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分化发育而成的一种执行防御功能的细胞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HSCs的静止、自我更新、动员以及凋亡进行调控,但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由于这些调控作用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近年相关研究作一总结,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魏思东,杨慷,龚建平[9](2009)在《GITR/GITRL信号系统在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蛋白是TNFR超家族的新成员,它最初于1997年在杂交瘤细胞株上由Nocentini等克隆出来[1],(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09年12期)
杨莲,段小花,李松梅,李钦,林青[10](2008)在《普洱茶对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1997、2001、2007叁年代大益的生熟普洱茶对模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用小鼠碳粒廓清法、免疫器官重量法观察叁年代的生熟普洱茶对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及脏器指数的变化。结果:叁年代的生熟普洱茶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该模型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结论:叁年代的生熟普洱茶均能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08年10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动脉插管部位斑块脱落造成的血管栓塞以及手术和麻醉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是CPB脑损伤的主要原因。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后损伤区局部大量小胶质细胞被活化产生细胞因子募集血液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雅境.调节单核/巨噬系统和CD4~+T细胞系统在ITP免疫耐受重建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郑晶晶.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C].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2016
[3]..人体内部的奇妙防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J].江苏卫生保健.2016
[4].苏月.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1/M2型极化失衡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
[5].陈一明.人体内部的奇妙防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J].江苏卫生保健.2015
[6].李延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
[7].于淼.猪圆环病毒临床诊断及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4
[8].张宇辰,赵明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2013
[9].魏思东,杨慷,龚建平.GITR/GITRL信号系统在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中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
[10].杨莲,段小花,李松梅,李钦,林青.普洱茶对免疫低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
标签: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