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1]2003年在《跨入数字世界的插图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图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大众传播“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插图发展到今天,它对于经济,尤其对于商业的影响尤为明显。当然,今天所说的插图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插图,它的涵义的扩大已非传统“书籍插图”等所能涵盖。我们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插图的数字化也将其带入一个新的领域。 插图的发展走到今天,其内涵、功能及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历史衍变的趋势。本文对插图数字化形成的根源、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数码插图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发展的问题。
吕东[2]2013年在《形象文本中的“语—图”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本以“形象文本”的概念作为研究“语-图”关系的逻辑起点,并重点落实到对插图本《聊斋志异》之中的“语-图”关系进行个案分析。通过重点解读莱辛和福柯对于“语-图”关系的思考,指出我们根本无法对“语-图”关系进行本质性的理论诠释,并试图借助福柯系谱学的研究方法来梳理插图本《聊斋志异》的“语-图”关系史,不仅具体梳理不同时段插图本《聊斋志异》文本层面的“语-图”关系的总体状况,更深入地从插图艺术的制度史和媒介文化这两个方面来解释形成这一文本层面“语-图”关系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对插图本《聊斋志异》的“语-图”关系史的梳理中发现,晚清时期的《聊斋》插图是作为文本叙事情节的形象化的再现而存在,图像忠实并依附于文本叙事。自民国至改革开放,《聊斋志异》的插图书籍发展甚微,其“语-图”关系也未有实质性的进展。改革开放之后,《聊斋》插图聚焦于某些景物和主要故事人物的刻画,图像超越于文本叙事。而进入新世纪,《聊斋》传统手绘插图中的装饰性功能得以凸显,并且图像中出现了裸露的女性身体,加之数码图像中所构建的“拟像”世界,使图像超越文本叙事的程度不断加深。推究这一“语-图”关系流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方面,在插图艺术制度史中,发生了从对配图讲故事传统的传承到对于插图艺术自足性地追求再到插图全面商业化发展的转变。另-方面,媒介文化中也发生了由话语文化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向图像文化占据霸权地位的变化。最后,由个案分析大胆预测,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不会在图像地肆意扩张和蔓延的趋向中消亡,“语-图”和谐必将是未来时代发展的主题。
苏广鑫[3]2006年在《商业绘画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已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书籍、报纸、杂志中插图明显的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许多日常商品的内、外包装都陪有精美的图画;生动活泼的动画角色形象、网络游戏角色形象、卡通吉祥物形象长期活跃在大众生活中;小店、书摊充斥着无以计数的挂历、贺卡、明信片、连环画、漫画书、绘本…… 绘画商业化已经是一个大的趋势,然而,这个趋势是否是昙花一现?在我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此问题,主要运用了绘画基本理论,并结合实用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艺术美学基本原理来论述商业绘画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初步得出几点结论:我国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中的相关行业为商业绘画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乐观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为商业绘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优秀的传统绘画技术和正在发展的现代数字绘画技术为商业绘画提供了其发展所必要的内在条件;但由于国家政策、历史因素、地域差异性大等因素,也给其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以上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环境下,商业绘画具有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
吴妍妍[4]2008年在《论插画艺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文中提出插画艺术在数字技术的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今天所说的插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插图,它的涵义的扩大已非传统“书籍插图”所能涵盖,但此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本文中对数字时代插画的概念、插画艺术在数码技术影响下出现的新的绘画方式和传播方式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与探讨,并对数码插画与传统插画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性分析,就目前在插画创作中过分的依赖技术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应注重插画的艺术性的观点。另外插画从它诞生的母体——书籍之外,找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在本文中对数码插画依托数字技术的优势出现的新的绘画语言和新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概括性的实例分析及多视角的理论研究。
徐翠凤[5]2011年在《视觉文化视域下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儿童正经历着从读文到读图的转向,新的图像文化已经蔓延到孩子们每天接触的教科书中,而语文教科书因自身较强的人文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其内的插图也越来越成为视觉文化的领地和载体之一。视觉文化作为一种“视觉性”的文化形态,有着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域,一种是作结构主义的分析,一种是作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解读。本研究主要借鉴形式分析、图像学、符号学、意识形态和女性主义等视角对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作整体而多元的解析与阐释。本研究主要在视觉文化的视域下,通过定性的图片分析,对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在形式层面的审美特点和内涵层面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辅之以定量的频度统计,呈现整套插图的显性视觉效果和隐性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叁部分:第一部分呈现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基本概况。首先,插图在数量比重上体现出小学语文教科书直观性和视觉化的特点;其次,在插图数量的梯度分布上体现出了受众群体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上;再次,插图的视觉设计体现出整体性和情境化的特点;最后,插图在图文关系上体现出传达性和延展性的特点。第二部分在形式层面借鉴形式分析、图像学的分析视角,对插图在造型、色彩、构图和整体效果四方面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插图在造型上充满童真童趣、色彩上极其清新淡雅、构图上比较多样开放、整体上呈现动感平衡的视觉效果。第叁部分在内涵层面借鉴符号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等的阐释角度,对插图在民族、阶层、性别等维度所潜隐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解读后发现,符号化的民族文化、阶层化的文化偏向、刻板化的性别印象和象征性的儿童形象仍不同程度地潜隐在插图的视觉语言中。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作简要小结。
何毓奇[6]2012年在《浅谈当代插画艺术的创意思维与情感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本文阐述了插画艺术的创意思维的内容表现、情感表达在插画艺术中的角色以及创意思维与情感表达的作用。
夏燕靖[7]2006年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叁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叁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叁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叁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叁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迭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叁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叁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叁项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跨入数字世界的插图艺术[D]. 何方. 南京艺术学院. 2003
[2]. 形象文本中的“语—图”关系研究[D]. 吕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 商业绘画环境分析[D]. 苏广鑫. 西北大学. 2006
[4]. 论插画艺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D]. 吴妍妍. 西北大学. 2008
[5]. 视觉文化视域下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D]. 徐翠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 浅谈当代插画艺术的创意思维与情感表达[J]. 何毓奇. 美术大观. 2012
[7].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6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课程结构论文; 艺术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手绘插画论文; 聊斋志异论文; 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