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225400
【摘要】目的调查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病区药房处方调配内差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根据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病区药房自2017年1至12月内差登记表,对各类调配内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配内差总数为387例,从6月份开始内差数由5.0%左右增加至10.0%左右。药品差错163例(42.1%),数量差错157例(40.6%),规格差错37例(9.6%),剂型差错20例(5.2%),厂家差错10例(2.6%)。结论加强病区药房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药学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以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病区药房;调配内差;防范对策
病区药房是药学部门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品调剂服务和管理的重要场所,也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住院医嘱调剂工作主要服务于住院、手术及即将出院的患者。药品调剂差错是在调剂过程中发生的疏忽或失误,是可预防的事件或行为。其中内部差错是在药品调剂部门(小组)内部出现的药品或信息处置错误,但被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并未到达患者或其他部门。现对本院病区药房调剂内差情况进行现场统计分析,以探求减少调剂内差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1资料与方法
根据本院病区药房自2017年1至12月期间差登记表,按调剂内差类型,对登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不同月份调剂内差病区药房收集到内差总数为387例,其中1月26例(6.7%),2月20例(5.2%),3月22例(5.7%),4月18例(4.7%),5月18例(4.7%),6月44例(11.4%),7月45例(11.6%),8月41例(10.6%),9月38例(9.8%),10月42例(10.9%),11月35例(9.0%),12月38例(9.8%)。
2.2调剂内差类型药品差错163例(42.1%),数量差错157例(40.6%),规格差错37例(9.6%),剂型差错20例(5.2%),厂家差错10例(2.6%)。
3讨论
2017年从6月份开始内差数增加明显。针对之前5个月少量的内差数,经常出现漏登或登记不及时现象,进行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重新改进内差登记表,便于登记,所以6月份之后内差数量明显增多。此外,药学部规定各个部门岗位实行轮岗,在每年7月份会有新同事轮岗,而新同事刚开始缺乏经验,导致内差数量增多。
本院病区药房药品差错占42.1%,造成药品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为药品外观或名称相似,不同种类的药品商品名相似或读音相同,同一个厂家不同药品的标签非常相似,比如10ml生脉针和10ml参麦针,不仅规格一样,读音也相近,且同一个厂家标签也非常相似;药品位置相邻也会导致药品调剂差错。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归根究底还是调配药师对药品品种及其摆放位置不够熟悉,或审方不够仔细所致,尤其是当药品库位码改变排放位置变动时,仍旧凭主观印象取药,没有仔细核对。其中药品上架差错需特别引起注意,舒普深针上到帕瑞昔布针的架子上,这是由于药品包装极为相似,上架未能认真细致核对引起。数量差错占40.6%,为漏发、少发、多发,数字相近容易拿错;或医嘱单上下格数字看错;药品数量包装更改,发药人员没有及时了解,比如纳美芬针原包装为1盒1支,改换包装后1盒为5支,外观完全相同,没有引起注意,导致多发。另外,规格差错占9.6%,如磷酸肌酸钠针1.0g错发成0.5g。厂家差错占2.6%,如胸腺法新错发为胸腺法新。剂型差错占5.2%,对于出现药名相同、剂型不同的药品拿错,与药库编码人员联系,更改药品名称,将剂型提前加括号明显区别,如(胶囊)肾衰宁和(颗粒)肾衰宁,(含片)西吡氯铵含漱片。预防调剂差错的措施:
①健全医院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病区药房管理,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双人核发”制度。学习安全生产管理,以提高个人意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发药环节,充分认识差错的危害性。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及时登记,对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并持续改进。
②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药房格局应布置合理,环境应保持整洁、安静、光线明亮,调配与发药区域相对隔开,非工作人员避免进入药房;药师调剂时集中精力,尽量不接听电话;同事间关系要相处融洽,加强交流,对各种常见内差相互提醒;在医嘱集中高峰期,协调好各科室医嘱发药时间,做到忙而不乱;合理安排每天上班人数和每人工作时间,高峰时适当增加调配人员。
③药房调剂工作要经过审方、调配、复核、发药等程序的技术处理,才能准确完成整个发药过程。药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病区药房本科室每周三早会都例行学习,药学部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每年1、7月份,药学部各部门实行轮岗,新同事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老同事带教,进行岗前效果评定,培训记录包括病区药房工作制度,特殊药品、贵重药品、高危药品及相似药品管理制度等。
④利用库位码系统,按使用频率、给药途径或药理作用分类摆放储存,采用库位码形式,对所有药品的摆放位置编码,药品与编码一一对应,即一药一标签,药品调配时,除了通过药品外观、名称和规格等方法确认药品外,还可通过对应的库位码迅速准确地明确药品。摆放位置要固定,规范药品上架程序,往药架上补充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训练,对药品种类、包装、规格等基本信息熟悉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不随意更改药品位置,若有更改,在科室微信群告知。外包装相似、同种药品不同剂型规格的、商品名或通用名相似的药品应分开摆放,间隔一定距离,并设有显著标识。每季度专人负责相似药品工作记录,建立相似药品目录,并拍照上墙以加深印象,以及结合每个月盘点情况汇总分析、学习。对易发生差错的药品,在相应药品前贴上提示牌,标明“易错”。退药设置退药上架班,负责病区和配置中心退回来的药品上架归还原位,责任到人,可追溯差错原因。对于“一品两规”的药品,贴提示牌以便引起注意,对于极易发错的药品,列入贵重药品清点,进行每日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