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储氢合金论文-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

镁基储氢合金论文-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镁基储氢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储氢,镁基合金,制备方法

镁基储氢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1](2019)在《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基储氢合金以其储氢容量高、质量轻、资源丰富等一系列优点,成为目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氢合金材料之一。综述了镁基储氢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对高温熔炼法、机械合金化法、扩散法和电沉积法这4种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镁基储氢合金性能的改善方法进行了简略总结。通过对比各制备方法之间的区别及特点,对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黄敏雄,李员师[2](2019)在《铝含量对新型钒基储氢电池合金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型钒基储氢合金为试验对象,对不同Al含量添加对新型钒基储氢电池合金显微组织、吸放氢性能和充放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随Al含量的添加,新型钒基储氢合金的晶粒先细化后变大,最大吸氢量先增大后减小,充放电性能先减小后增大,显微组织逐渐改善,吸放氢性能和充放电性能先提升后下降。与0.1%Al含量相比,0.3%Al含量时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了15μm,最大吸氢量增大了91.67%,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了25%。新型钒基储氢合金的Al含量优选为:0.3%。(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9年04期)

王文龙,史琳莹,刘宝忠,张志,马名杰[3](2019)在《Mg基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Mg基储氢合金因储氢容量高、资源丰富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其高的吸/放氢温度、缓慢的吸/放氢速率等限制其广泛应用。Mg和Mg_2Ni作为Mg基储氢合金的代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者采用添加催化剂、合金化等方法提高Mg和Mg_2Ni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降低吸/放氢温度。综述了近年来Mg和Mg_2Ni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特别关注催化剂添加增强Mg储氢性能、合金化改善Mg_2Ni储氢性能和添加球磨提高Mg-Mg_2Ni合金储氢性能的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吕轩宇,姚凌隆,周超,朱云峰,李李泉[4](2019)在《聚酰亚胺纳米限域镁基合金及其储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纳米镁基储氢合金粒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和发生团聚的缺陷,运用透氢抗氧聚合物基体复合技术,对镁基合金进行聚酰亚胺纳米限域包覆.结果表明:当聚酰亚胺添加量为3%,喷雾压力为0.1MPa,溶剂为DMF时,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乔志刚,赵军强[5](2018)在《钒基储氢电池合金智能控制自蔓延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钒基储氢电池合金的自蔓延制备工艺进行了智能控制,并进行了常规PID控制和智能PID控制的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智能控制下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了105 mV,经3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了17个百分点,智能PID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试样的电化学耐腐蚀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能。(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8年06期)

赵岩[6](2018)在《基于智能PID控制的铸造钒基储氢合金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糊技术和PID技术对钒基储氢合金V_3TiNi_0.56Cr_0.2的熔炼温度和浇注温度进行了智能PID控制,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智能PID控制有助于提高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与常规PID控制相比,智能PID控制使合金的腐蚀电位从-0.914 V正移到-0.836 V,正移了78 m V,充放电循环20次后的放电容量衰减率从78%减小至46%。(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23期)

杨立峰,陆行,肖方敏,朱明[7](2018)在《Mg基储氢合金的合金化与储氢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负压感应熔炼法制备了(La_(0.7)Mg_(0.3))Ni_x(x=2,2.5,3)储氢合金,对比分析了不同组分的快淬和铸锭(La_(0.7)Mg_(0.3))Ni_x储氢合金在退火前后的储氢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结果表明,随着(La_(0.7)Mg_(0.3))Ni_x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快淬储氢合金的放氢平台逐渐升高且变宽,放氢速率和放氢容量逐渐增加,(La_(0.7)Mg_(0.3))Ni_(2.5)合金的吸放氢平台压力适中;x=2.5时,铸锭储氢合金具有相对x=2时更宽和平整的吸放氢平台,且平台压更高,Ni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La_(0.7)Mg_(0.3))Ni_x储氢合金的放氢速率;铸锭和快淬(La_(0.7)Mg_(0.3))Ni_x储氢合金在铸态和不同温度退火态下的物相都由LaNi_5、(LaMg)Ni_3和(LaMg)_2Ni_7相组成,且随着退火温度升高,LaNi_5和(LaMg)Ni_3相有朝着(LaMg)_2Ni_7相转变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8年10期)

王旭凤,刘建[8](2018)在《掺杂金属氧化物对Mg基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Mg基储氢合金储量丰富、价格低、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且环保无污染,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但是该类合金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吸放氢温度高,氢化物稳定不易分解,这些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在Mg基储氢合金中进行元素替代或催化掺杂可以达到改善性能的作用。其中,在Mg基储氢合金中掺杂氧化物改善合金储氢性能的研究工作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在Mg基储氢合金中掺杂氧化物改善储氢性能的研究成果,对于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镁基储氢材料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稀土》期刊2018年05期)

涂伟沪[9](2018)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钒基储氢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合金成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和冷却方式为4个输入层参数,以热处理后钒基储氢合金的吸氢性能(吸氢量)及电化学性能(充放电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衰减率)为2个输出层参数,构建4×20×16×2四层结构的钒基储氢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能力好、精度高,模型输出的吸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2.65%、2.74%。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工艺热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钒基储氢合金的吸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2期)

王栋彬[10](2018)在《镁基合金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及其衍生的合金由于储存容量大,重量轻且价格便宜,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储氢材料。然而,较高的放氢温度和缓慢的吸放氢速率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通过在Mg-Ni合金中添加Y元素,形成的Mg-Ni-Y合金中含有一种特殊的LPSO结构,即Ni和Y原子密集分布的堆垛层错,这些堆垛层错可以作为氢原子运输的快速通道,这样合金的动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较高的放氢温度这一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因此,找到一种新颖简单的方法以降低材料的放氢温度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采用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了铸态Mg_(12)NiY合金,通过对铸态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超高压处理,得到了具有超细LPSO结构的Mg-Ni-Y合金。随后对不同状态合金的组成成分、显微组织、晶体结构以及储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储氢性能的改善及其机理。除此之外,本文还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方法结合起来,在储氢量较高的MIL-101和金属镁的基础上,通过一步还原法,制备出一种同时具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作用的Mg/MIL-101复合材料,通过调控其合成方法,来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储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高压处理后,Mg_(12)NiY合金中的LPSO相体积分数明显增多,并且合金中的相分布相比铸态合金更加的致密且均匀,储氢性能结果表明,超高压技术能有效地改善Mg_(12)NiY合金的储氢性能,特别是显着地提高合金的活化性能、储氢容量以及吸放氢动力学性能。此外,超高压技术还能降低合金的初始放氢温度,并改善储氢合金在吸放氢过程的滞后性。Mg/MIL-101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Mg/MIL-101复合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为:220℃条件下水热反应24 h,用NH_4F溶液纯化,掺杂MgCl_2的浓度为0.5 mol/L,而且其储氢性能相比MIL-101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文结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LPSO相的特殊结构,深入分析了Mg_(12)NiY合金储氢性能的改善及其机理,得出了以下结论:由于18R型LPSO相特有的长周期堆垛结构以及堆垛方向,使得H原子在结构中的扩散活化能非常低,超高压处理后,LPSO相体积分数显着增多;相界面增多,有利于活化作用;元素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YH_2和Mg_2Ni的原位催化作用。因此,超高压技术能显着地改善Mg_(12)NiY合金的储氢性能。(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镁基储氢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新型钒基储氢合金为试验对象,对不同Al含量添加对新型钒基储氢电池合金显微组织、吸放氢性能和充放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随Al含量的添加,新型钒基储氢合金的晶粒先细化后变大,最大吸氢量先增大后减小,充放电性能先减小后增大,显微组织逐渐改善,吸放氢性能和充放电性能先提升后下降。与0.1%Al含量相比,0.3%Al含量时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了15μm,最大吸氢量增大了91.67%,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了25%。新型钒基储氢合金的Al含量优选为:0.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镁基储氢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2].黄敏雄,李员师.铝含量对新型钒基储氢电池合金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9

[3].王文龙,史琳莹,刘宝忠,张志,马名杰.Mg基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J].河南化工.2019

[4].吕轩宇,姚凌隆,周超,朱云峰,李李泉.聚酰亚胺纳米限域镁基合金及其储氢性能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乔志刚,赵军强.钒基储氢电池合金智能控制自蔓延制备工艺研究[J].钢铁钒钛.2018

[6].赵岩.基于智能PID控制的铸造钒基储氢合金性能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8

[7].杨立峰,陆行,肖方敏,朱明.Mg基储氢合金的合金化与储氢性能[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8

[8].王旭凤,刘建.掺杂金属氧化物对Mg基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J].稀土.2018

[9].涂伟沪.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钒基储氢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J].热加工工艺.2018

[10].王栋彬.镁基合金的储氢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8

标签:;  ;  ;  

镁基储氢合金论文-孙欣,阚洪敏,魏晓冬,张宁,王晓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