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兰州市优质小杂粮的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虎[1](2020)在《兰州市草牧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州市草牧业是近5年来畜牧业发展中融合养殖和牧草种植、通过种养结合的科学途径,创新和实践相统一,探索创新出来的一项新成果、新产业。5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兰州畜牧业可借鉴、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调研背景、路线、方法(一)立题背景。旨在总结5年来的草牧业及草食畜产业发展的成效,立足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张成虎[2](2019)在《寒旱地区草产业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兰州市榆中北山地区及永登高寒地区通过燕麦草种植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兰州市北山地区及永登高寒地区一直是我市扶贫工作的硬骨头,没有相应的产业基础,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倍感艰难。对这两个地区的扶贫工作做过诸多尝试,但都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和产业规模,2014年以来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和深入探索、实践,我所提出了兰州市"两肩挑"的草产业发展思路。即:永登县高寒地区燕麦草生产基地和榆中北山燕麦草生产基地两手抓。通过发展燕麦草种植实现两区产业精准扶贫的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翟泰丰[3](2019)在《古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稳步推进,以工促农的经济发展格局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农村农业发展水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近五年的发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使我国农村农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我国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拥有的优势条件也不一样,因此按照同一模式同一形式去发展农业并不可取,经济效益也很低,因此依托地方特征,利用自身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古县是资源大县,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将以古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农业资源情况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应用SWOT分析法,得出古县特色农业具有资源丰富,矿产较多、战略引领,企业带动、脱贫攻坚成效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乏力,产品辨识度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受限,持续带动能力较弱和区域内交通不便的劣势,根据这些情况提出古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提高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人才建设,加强智力支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突出优势,继续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进而指出古县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在政策、资金、科技和农业保险方面的加以保障。
王郁[4](2018)在《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粮食存在着供需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中高端及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致使农产品存在竞争力不强,农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造成农民增收的难度不断上升的局面,因而必须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使农产品能够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产业结构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进行阐述;其次,结合新世纪背景下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定西市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为基础,测度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定西市种植业、牧业的增长率对农业经济的增最为显着的结论,并选取农业产业结构中发展优势最多的安定区作为对象,总结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成功经验,为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借鉴。在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本身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方式落后、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较小,农产品优质农产品数量较少等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存在缺乏具体指导方案、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应遵循市场导向、粮食安全、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及坚持产业融合的原则、按照发展绿色化农业、推进区域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化建设、促进融合化发展的方向,将种植业、畜牧业作为调整的重点对象,调强现有优势产业、调大新兴产业、调优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此应采取提高农民素质,引进新型职业农民、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资金筹措,建立资金支持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措施,促进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龚大鑫[5](2012)在《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国内投资+商品外需”的高速增长之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产业市场化转型基本完成,农业从产品到要素普遍实现市场调节,农业生产资料早已实现市场化,目前劳动力也基本市场化配置,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要素也进入市场化配置阶段,在此情况下,由于多主体自由经营的原因,市场竞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假冒伪劣现象以各种形式贯通农业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同时,高端创新活力不足,对经济的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表现为农业商品缺乏竞争力。在甘肃几个地域特色明显的农业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探讨其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如何提升其农业竞争力,对于甘肃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着手,分析了甘肃区域特色农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在竞争力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因素,并通过甘肃几个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发展典型案例分析,初步说明了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最后构建了一个逻辑模型解释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竞争优势的分析,结果表明:①从资源禀赋系数分析,甘肃除葡萄外,小杂粮、马铃薯、啤酒大麦、苹果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市场份额分析,小杂粮、马铃薯、啤酒大麦竞争优势明显,苹果、葡萄竞争优势不明显。②从成本收益分析,小杂粮、马铃薯、苹果、葡萄的纯收益显着高于大田作物,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啤酒大麦低于灌区制种玉米和大田玉米,只比小麦高,生产成本过高,竞争优势不明显。③从规模优势指数比较,甘肃小杂粮、马铃薯、啤酒大麦、苹果、葡萄的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1,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具有区域规模优势;从效率优势指数分析,除苹果和葡萄外,小杂粮、马铃薯和啤酒大麦的指标值均大于1,说明具有效率优势;按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除葡萄外,其他几种作物均具有比较优势,说明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2)通过以甘肃河西地区牧草产业为例,对河西两种不同苜蓿供应链各环节利益主体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苜蓿供应链中,利润在供应链中的分配从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额来看,农户>加工企业>收购商,并且随着企业对苜蓿加工的深入,企业利润不断增加,而农户利润不断下降,而且随着供应链环节增加,其边际收益存在递减规律,如果将获利周期因素考虑进来,以成本利润率这个指标从相对量上来衡量供应链中的利润分配,则加工企业>农户>收购商,但“农户+加工企业+养殖场(户)或饲料加工厂”供应链(A供应链)中利润在各利益主体间分配比较均衡;并且A供应链成本利润率比“农户+收购商+加工企业+养殖场(养殖户)或饲料加工厂”供应链(B供应链)的成本利润率高。在A和B两种供应链中农户和加工企业物质生产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供应链的交易成本(流通费用)成为决定供应链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B供应链的流通费用高于A供应链,表明A供应链的竞争力高于B供应链。从成本收益视角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析,在把A和B两条供应链分别看作理想供应链和离散供应链后,对其各自的整条供应链的均衡价格形成分析后,则A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小于B供应链,并且由于B供应链上下游各主体之间缺乏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机制,再加上交易环节的增多,就不可避免各个环节之间的延误、消耗增多,从而导致B供应链的生产成本也大于A供应链。这两方面的因素累加,使得A供应链比B供应链更具有竞争力。在苜蓿供应链利益分割博弈分析中,本文提出了2个研究假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研究了A供应链获得超额利润的边界条件,认为在一次静态博弈中,不可能产生相互合作,纳什均衡并不一定导致帕累托最优;在重复博弈中,只要交易次数足够多,合作时间足够长,加工企业与农户最终都会选择“合作”策略,也就是说博弈模型有可能产生帕累托最优解,但在缺乏约束条件和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农户和加工企业都会产生违约和投机行为;在此情况下,为降低机会主义风险必须引入违约惩罚的协议约束或采取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就是通过改变支付影响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第一种情况是当违约金大于企业的超额收益时,第二种情况是当加工企业和农户超额利益达到均衡时,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博弈矩阵中(合作,合作)的策略组合是是双方的最优解,也是唯一的纳什均衡解。(3)通过对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境内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等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为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消费者收入水平、认知程度、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特色农产品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对特色农产品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年龄的增加,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增加。家庭耕地面积、特色农产品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与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家庭耕地面积和特色农产品收入的增加,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也将越大;务工情况与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家庭中外出务工人数越少,农户越倾向于扩大规模。另外,从经济学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角度分析,农户是否愿意扩大种植特色农作物考虑最主要的因素在于:一是农民是否能获得更多利益;二是是否有能力承担扩大规模后的风险,如农户是否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或是否有其它的替代生计之路;三是政策的影响。从甘肃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和政策扶持力度看,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创造了具有竞争优势的外部条件。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是限制甘肃省特色农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4)通过对甘肃省几个典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①根据调查当地的农业自然环境,确定了主导的农业产业;②在解决了运输问题后,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③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存在以下问题:①毁单现象普遍存在;②过分强调龙头企业的作用,忽视了配套产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忽视企业成长环境的培育;强调农业产业链的纵向连接,而忽视了居于同一环节上的各主体的横向联系和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使得产业发展缺乏整体协调性;③农户规模小而分散,龙头企业也弱小;④品牌意识不强,科学管理跟不上,农产品品质不高。(5)在以上基础上,总结了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形成的基础,一是农业资源禀赋是形成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二是优越的区域农业制度环境是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的保障;三是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对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的支持作用;四是高效供应链的运作能力是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的表现。通过对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的驱动路径的分析,构建了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机理逻辑模型,其表达式为:C=f(S, P, A, E),其中,C表示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S表示竞争力结构,P表示竞争力资产,A表示区域农业生产者,E表示竞争力环境。
李占魁[6](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牛婷婷[7](2010)在《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小杂粮作为甘肃省特色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8.0%,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小杂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发展农村地方经济、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增加农民收入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小杂粮需求的增加,各个小杂粮主产区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竞争势必变得更为激烈。甘肃小杂粮的种类较多,分布较广,但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和地膜玉米大面积的推广,小杂粮的种植规模出现了下滑趋势,且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足,甘肃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本研究主要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调查,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产业经营主体以及政府与相关政策等五方面对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甘肃省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科研基础较好,市场需求增加,为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源优势和需求环境。但同时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且产业信息闭塞,种植仍然以小规模为主,中介机构组织不健全,流通不畅,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较强竞争力的小杂粮经营主导企业缺乏,影响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力,基于农业产业竞争力理论,以谷子为例,从产业链角度对其核心竞争力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甘肃小杂粮产业的产业链短而窄,且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户得到的利润最少。同时调查发现农户的种植意愿不高,导致谷子质量和品质不稳定,从而严重制约谷子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一个瓶颈。并通过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种植意愿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户的种植意愿主要受小杂粮收入的影响,其次受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的影响较大,比较收益较低是影响农户种植小杂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调动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成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关键。针对上述的分析,为提高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初级(传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高级(现代)生产要素来提升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强产业链的管理,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通过完善政策管理体系来拓展小杂粮的销售渠道;通过加快绿色无公害小杂粮的生产,完善扶持政策等措施引导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张立辉[8](2010)在《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兰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模式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技术手段,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具体方式。因地制宜的创造或选择一种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兰州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和参考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对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障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兰州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在对兰州市5类典型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市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提出了兰州市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选择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国内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兰州生态农业的发展总思路。2.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甄别了生态农业的几个相关概念,列举了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生态农业模式设计和评价的原则和方法。3.首先,从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三方面对兰州市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作了系统阐述,通过深入分析经济状况、现代生产要素使用、农民收入、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和农业服务体系等,得出兰州已具备生态农业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其次,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6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兰州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得出兰州市发展生态农业面临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状况不佳等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社会问题严重、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再次,通过逐一分析生态农业与地方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兰州可以这四方面为突破口,拓展思路,创新发展生态农业。4.从兰州现有生态农业模式中选择“四位一体”、龙头企业带动型、集水型、观光旅游型和城郊型5个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效益分析评价,充分显示出生态农业模式合理运用使资源利用效率、能量转化效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5.选取自然、经济和生态因素三大类25项指标,运用叠置法对各因素分布规律进行层层叠加,分析不同分区各要素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应用Arc-GIS9.0软件将兰州市划分为东、西部旱山区、特色无公害生态农业区、高效农田生态农业区、近郊生态农业区和林地恢复型生态农业区五个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对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模式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生态农业模式最佳组合策略,是促进兰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雄,山仑,李增嘉,王立祥,柴岩[9](2007)在《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生产态势与地域分异》文中研究说明分不同地区和作物,对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小杂粮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粮食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山西省小杂粮播种面积最大,甘肃省次之,宁夏回族自治区播种面积虽不及陕西省,但所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却较高。在不同小杂粮作物中,以马铃薯分布面积最大,谷子次之,其后依次是荞麦、绿豆,其他作物则分布相对较少。同时对小杂粮分布最为集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主要小杂粮作物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将该区分为3个区,10个亚区,评述了各区主要小杂粮生产和分布特点,为合理开发小杂粮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蔡国英[10](2006)在《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上已经由短缺经济过渡到相对过剩的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变的巨大压力,本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展开的。都市农业是都市区域内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它既是城市经济学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农业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涉足的一个领域。目前,关于现代都市农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为加快和保障兰州市都市农业健康发展,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落脚点,以系统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图表分析、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等方法,从理论研究、实践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战略构想、创新体系、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兰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正确认识都市农业的相关理论是问题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领域专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概括了都市农业的涵义、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形态、功能,从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发展实践中,为兰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总结经验,提供参考。 准确而客观地把握发展背景与基础、制约条件,以及分析与评价农业优势产业,是科学制定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基础条件、制约因素,运用区位商方法确定了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优势产业,为其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它的监测和评价。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都市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要健康、经济有活力和社会可接受性三个子层次共15个指标,提出了完整的算法体系和分析方法。 科学制定兰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首先把都市农业发展成为兰州市大都市的“庭院”确定为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其次,从产业、功能、市场、技术和主体等五个方面,定位了兰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兰州市优质小杂粮的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兰州市优质小杂粮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草牧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研背景、路线、方法 |
(一)立题背景。 |
(二)调研路线及对象。 |
二、调研基本内容 |
(一)永登县子山种养植专业合作社。 |
(二)永登鹏盛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三)榆中县志章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
(四)榆中赢得小杂粮产销专业合作社。 |
三、草产业效益与市场分析 |
(一)市场供不应求。 |
(二)种植燕麦草与种植其他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
四、调研结果分析 |
(一)草产业是寒旱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适宜产业。 |
(二)草产业是寒旱地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要产业。 |
(三)草产业是农业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大平台。 |
(四)草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
五、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种植规模小,管理粗放。 |
(二)生产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
(三)产业化程度低。 |
(四) |
六、对策及建议 |
(一)确立草产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地位,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政策扶持。 |
(二)壮大产业规模,加强企业管理。 |
(三)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化机械设备,推动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四)加大草产业资金扶持力度。 |
(2)寒旱地区草产业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兰州市榆中北山地区及永登高寒地区通过燕麦草种植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两区自然条件及种植养殖业现状 |
2 燕麦草种植的效益分析及优势分析 |
2.1 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发展燕麦草种植的前提条件 |
2.2 植燕麦传统是发展燕麦草种植的基础 |
2.3 环境适宜是发展燕麦草种植的先决条件 |
2.4 劳动力成本低是发展燕麦草种植的最大优势 |
2.5 市场供不应求是发展燕麦草种植的最大机遇 |
2.6 盈利模式灵活是发展燕麦草种植的效益保障 |
2.7 种植燕麦草与种植其他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
2.8 解决秋冬季田间秸秆焚烧污染的环境问题。 |
3 燕麦草产业与肉羊产业相结合,实现精准扶贫的新突破 |
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实践与对策 |
5.1 努力宣传,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种草的重要性,摸索出两区地区精准扶贫的抓手和产业扶贫新路子 |
5.2 扶持种草企业,形成产业规模 |
5.3 成立顾问团,为我市草产业发展助力 |
5.4 开展科学试验,指导企业科学化生产 |
5.5 积极争取,2017年首次将燕麦种植发展列入财政资金扶持项目。 |
5.6 找准方向,以草立业,打造草原生态乡镇。 |
(3)古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2 古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分析 |
2.1 古县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2.2 农业资源条件分析 |
2.2.1 气候条件分析 |
2.2.2 水资源条件分析 |
2.2.3 土地资源条件分析 |
2.2.4 生物资源条件分析 |
2.3 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
2.3.1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
2.3.2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分析 |
3 古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3.1 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3.2 三大集群产业发展现状 |
3.2.1 现代农业示范园 |
3.2.2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
3.2.3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
3.3 特色农业产业稳步推进 |
3.3.1 核桃产业 |
3.3.2 杂粮产业 |
3.3.3 中药材产业 |
3.3.4 油用牡丹产业 |
3.3.5 畜牧产业 |
4 古县特色农业发展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资源丰富,矿产较多 |
4.1.2 战略引领,全面推动 |
4.1.3 脱贫攻坚,激发动力 |
4.2 劣势分析 |
4.2.1 标准监管乏力,产品质量不一 |
4.2.2 机械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 |
4.2.3 农企发展受限,带动能力较弱 |
4.2.4 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素质较低 |
4.2.5 区域交通不便,影响开放程度 |
4.3 机会分析 |
4.3.1 涉农政策的不断深化 |
4.3.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4.3.3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推广 |
4.4 威胁分析 |
4.4.1 自然风险不定 |
4.4.2 特色农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
4.5 结论 |
5 古县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
5.1 发展思路 |
5.2 发展建议 |
5.2.1 提高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 |
5.2.2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
5.2.3 推进人才建设,加强智力支撑 |
5.2.4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5.2.5 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 |
5.2.6 突出优势,继续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
6 古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保障措施 |
6.1 保险保障 |
6.1.1 鼓励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开发 |
6.1.2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品保险 |
6.1.3 完善政策性农险体系 |
6.2 科技保障 |
6.2.1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 |
6.2.2 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
6.3 资金保障 |
6.3.1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资金投入体系 |
6.3.2 促进特色农业+金融紧密衔接 |
6.4 政策保障 |
6.4.1 转变政府职能,搞好相关服务 |
6.4.2 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4)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结构理论 |
(二)资源禀赋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竞争优势理论 |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一)农业产业结构 |
(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第三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一、定西市概况 |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一)粮食生产缓慢阶段(1978 年以前) |
(二)粮食增产调整阶段(1979~1984) |
(三)农业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0) |
(四)质量、产量并重阶段(1991~1997) |
(五)战略性调整阶段(1998~2003) |
(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剧增新阶段(2004~2015) |
(七)农业结构性调整新时期(2015~至今) |
三、新阶段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的分析 |
(一)总体变化情况 |
(二)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 |
(二)牧业结构变化情况 |
(三)林业结构变化情况 |
(四)渔业结构变化情况 |
第四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依据 |
二、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三、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 |
四、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总结 |
第五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及调整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 |
一、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二、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三、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 |
(一)调强现有主导产业 |
(二)调优农产品质量 |
(三)发展新兴农业产业 |
(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四、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 |
(一)完善政策引导服务,明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
(二)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引进新型职业农民 |
(三)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四)加快资金筹措,建立资金支持体系 |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2 特色农业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
2.1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内涵 |
2.1.1 区域的界定 |
2.1.2 区域特色农业的界定 |
2.1.3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内涵 |
2.1.4 竞争力与区域特色农业的关系 |
2.2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构成 |
2.3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与特色农产品竞争力的区别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竞争优势分析 |
3.1 小杂粮比较优势分析 |
3.2 马铃薯比较优势分析 |
3.3 啤酒大麦比较优势分析 |
3.4 苹果比较优势分析 |
3.5 葡萄比较优势分析 |
3.6 小结 |
3.6.1 显示性指标 |
3.6.2 成本收益 |
3.6.3 比较优势指数 |
第四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分析—以牧草产业为例 |
4.1 研究方法与调查设计 |
4.1.1 研究方法及对象的选取 |
4.1.2 调查设计 |
4.2 苜蓿供应链成本收益分析 |
4.2.1 苜蓿供应链组织模式分析 |
4.2.2 牧草产业各环节利益分割现状 |
4.2.3 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分析 |
4.3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
4.3.1 参量说明 |
4.3.2 农产品供应链结构 |
4.3.3 均衡产品价格形成 |
4.4 供应链利润分割博弈分析 |
4.4.1 研究假说 |
4.4.2 合作博弈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业资源 |
5.2 市场因素 |
5.2.1 调查设计 |
5.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5.2.3 结果分析 |
5.3 生产因素 |
5.3.1 调查设计 |
5.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5.3.3 结果分析 |
5.4 区域农业发展政策 |
5.5 农户组织化程度 |
5.6 小结 |
第六章 甘肃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
6.1 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 |
6.2 秦安桃产业发展模式 |
6.3 河西绿洲地区制种玉米产业发展模式 |
6.4 临洮花卉产业发展模式 |
6.5 敦煌葡萄产业发展模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 |
7.1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的形成基础 |
7.2 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形成机理 |
7.3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
2.1.4 农业产业竞争力 |
2.1.5 理论指导意义 |
2.2 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2.2.2 中国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3 小结 |
第三章 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概况 |
3.1.1 小杂粮的分布 |
3.1.2 小杂粮的生产 |
3.2 甘肃小杂粮的产业发展现状 |
3.2.1 甘肃小杂粮的生产情况 |
3.2.2 质量与品牌建设 |
3.2.3 小杂粮贸易概况 |
3.3 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
3.3.1 机遇 |
3.3.2 可能或潜在的威胁 |
第四章 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产要素分析 |
4.2 市场需求状况 |
4.2.1 国际市场 |
4.2.2 国内市场 |
4.2.3 小杂粮消费的发展趋势 |
4.3 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 |
4.3.1 农用生产资料行业 |
4.3.2 甘肃小杂粮加工业发展现状 |
4.3.3 甘肃小杂粮流通方式分析 |
4.4 产业经营主体状况 |
4.4.1 产业化组织 |
4.4.2 甘肃小杂粮的生产组织方式 |
4.4.3 甘肃小杂粮生产者的基本情况 |
4.5 政府行为与相关政策 |
4.6 小结 |
第五章 甘肃小杂粮产业链竞争力实证分析——以会宁谷子为例 |
5.1 研究方法和调查设计 |
5.1.1 研究方法及对象的选取 |
5.1.2 调查设计及样本分析 |
5.2 产业链运行模式结构分析 |
5.2.1 谷子的生产现状 |
5.2.2 谷子的流通现状 |
5.2.3 谷子的加工现状 |
5.2.4 谷子加工品流通现状 |
5.3 谷子加工成小米的整个产业链条的收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初步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建议 |
6.2.1 重视小杂粮优良品种的培育更新和新产品的开发 |
6.2.2 建立稳定可靠的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 |
6.2.3 进一步培育小杂粮物流市场,扶持中介组织,拓展销售渠道 |
6.3 本文的研究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历 |
(8)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生态农业的理论概述 |
2.1 生态农业的内涵 |
2.1.1 生态农业的兴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
2.1.3 生态农业的内涵 |
2.1.4 生态农业的特征 |
2.1.5 几个相关概念的甄别 |
2.2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原理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农业区位及地域分异原理 |
2.3 生态农业模式总论 |
2.3.1 生态农业模式的涵义 |
2.3.2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 |
2.3.3 生态农业规划与综合评价 |
3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机会分析 |
3.1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
3.1.1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初具条件 |
3.1.2 农业生产地域性特征突出,为多元化生态模式选择提供基础 |
3.1.3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
3.1.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快速发展 |
3.1.5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广泛应用,农技水平显着提高 |
3.1.6 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程度提高 |
3.1.7 兰州市农业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旅游大气候逐步形成 |
3.1.8 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平稳,发展外部环境良好 |
3.2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障碍分析与问题诊断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技术因素 |
3.2.4 社会因素 |
3.2.5 政策因素 |
3.2.6 其他因素 |
3.3 兰州市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机会分析 |
3.3.1 兰州市生态农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分析 |
3.3.2 兰州市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改善分析 |
3.3.3 兰州市生态农业与资源利用分析 |
3.3.4 兰州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机会分析 |
3.4 小结 |
4 兰州市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4.1 "四位一体"型生态农业模式(皋兰) |
4.1.1 基本概况 |
4.1.2 模式构成和生产流程 |
4.1.3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 |
4.1.4 效益分析 |
4.1.5 综合评价与模式优化 |
4.2 龙头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模式(红古) |
4.2.1 基本概况 |
4.2.2 工艺流程 |
4.2.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分析 |
4.2.4 效益分析 |
4.2.5 综合评价和模式优化 |
4.3 集水型生态农业模式(榆中北山) |
4.3.1 基本条件 |
4.3.2 发展概况 |
4.3.3 模式框图 |
4.3.4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 |
4.3.5 效益分析 |
4.4 观光旅游型生态农业模式(皋兰什川) |
4.4.1 基本条件 |
4.4.2 发展概况 |
4.4.3 模式建设 |
4.4.4 效益分析、模式评价与优化 |
4.5 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5 兰州市生态农业功能分区与模式选择 |
5.1 生态分区的原则和指标 |
5.1.1 生态分区的原则 |
5.1.2 生态功能分区的指标 |
5.2 兰州市生态功能分区 |
5.2.1 兰州市河流分布情况 |
5.2.2 兰州市的土壤分布规律 |
5.2.3 兰州市主要农作物分布规律 |
5.2.4 兰州市生态功能分区结果 |
5.3 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
5.3.1 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原则 |
5.3.2 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方向 |
5.3.3 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
5.4 小结 |
6 结论和保障措施 |
6.1 结论 |
6.2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都市农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 |
第一节 都市农业的涵义、基本特征 |
第二节 都市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都市农业的功能和分类 |
第四节 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兰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基础条件 |
第四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分析 |
第五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产业分析与评价 |
第四章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兰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定位 |
第三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 |
第四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 |
第六章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创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观念创新 |
第二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结构创新 |
第三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体制创新 |
第四节 兰州市都市农业技术创新 |
第七章 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发展兰州市优质小杂粮的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草牧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张成虎. 发展, 2020(01)
- [2]寒旱地区草产业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兰州市榆中北山地区及永登高寒地区通过燕麦草种植实现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A]. 张成虎. 甘肃现代思路寒旱农业发展论坛——2019年甘肃省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论文集, 2019
- [3]古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翟泰丰.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4]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D]. 王郁.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5]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研究[D]. 龚大鑫.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5)
-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7]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D]. 牛婷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8]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 张立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5)
- [9]黄土高原小杂粮作物生产态势与地域分异[J]. 张雄,山仑,李增嘉,王立祥,柴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03)
- [10]兰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 蔡国英. 兰州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