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滤波器论文_刘季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滤波器,零点,谐振器,微波,通滤波器,波导,可调。

微波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季超[1](2019)在《超小型高性能LTCC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各种电子设备的质量和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对配套元件的集成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微波滤波器的设计制造中,利用LTCC技术的高密度、高可靠等特点,可有效实现微波滤波器的超小型和高性能要求。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给定滤波器技术指标至成本加工完成所花费的时间正逐渐减少,所以,微波滤波器的高性能设计已经成为工程市场发展的未来进步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特定功能组件的模块化,既缩短了设计时间,(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19期)

高雅,王璐[2](2019)在《可调微波滤波器专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在射频前端系统中,滤波器通常位于发射机天线的前级以滤除发射链路中的杂散信号,或者位于接收机天线的后级以抑制接收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为了满足无线终端的多制式和多频段,可重构射频前端结构被提出,其中可调微波滤波器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分支。可调滤波器技术是指通过某种特定元件的调谐,改变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射频带宽或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左小英[3](2019)在《新型平面高性能微波滤波器、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和陈列天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众对移动通信需求持续增长并且对速度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4G规模化应用后,5G已经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的竞争焦点。随着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日渐成熟,众多无线技术更新换代,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移动通信在社会各领域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这些都预示着5G、物联网、认知无线电、全双工通信系统、跳频通信系统等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些系统的数据量以极快的速率增长,迅速提高了带宽需求。在有限的频谱资源约束下,在一定的频段内增加信道的个数是更高效利用频谱资源的有效方式,因此,对频率的选择性和干扰的抑制性等指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滤波器的基本功能是抑制不需要的信号而选择通过所需信号,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器件。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高性能带阻单端滤波器、差分带通滤波器和滤波集成差分功率分配器,并对基于SIW的宽带圆极化阵列天线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阶梯结构的新型高性能平面带阻滤波器。为了改进带阻滤波器性能并保持简单的电路结构,该带阻滤波器由一个叁节阶梯阻抗变换器和两个双节阶梯阻抗变换枝节组成。该带阻滤波器实现了良好的阻带衰减,同时保持非常宽的上通带带宽。本文通过微波传输线基本理论对该滤波器参数以及设计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带阻滤波器上通带的设计理论和计算优化方法,对改进电路的机制和设计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完成实例仿真和实验验证。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学术论文发表在SCI检索国际学术期刊AIP Advances上。(2)实现了一种基于简单对称四节耦合线结构的新型高性能小型化平面带阻滤波器。该带阻滤波器具有比较宽的上通带带宽、较低水平的通带内反射损耗、阻带内的高选择性滤波和平坦的通带群时延等特性。本文对所提出的带阻滤波器给出了相应的设计理论,并设计与分析了相关实例,最后通过全波仿真和微带实验测量对预测结果进行了严格验证。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学术论文发表在SCI检索国际学术期刊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上。(3)提出和分析了叁种基于耦合线终端加载结构的差分带通滤波器。对通带带宽、通带选择性、带外抑制深度和共模抑制进行性能提升研究,对相应的电路参数和滤波特性求解过程进行了详细推导,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窄带差分滤波器、高带外抑制差分宽带滤波器和高共模抑制差分宽带滤波器实例,设计的实例均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4)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线、短路枝节、90度阻抗变换器的宽带差分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使用奇偶模分析法把该差分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等效为差模等效结构和共模等效结构,对该差分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的差模和共模输入阻抗、差模传输零点和共模抑制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全波仿真软件和印制电路板技术对提出的差分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进行了仿真和测试,最终设计出了具有良好的差模功率分配特性、差模滤波特性和高共模抑制性能的差分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5)提出了一款基于SIW的口径耦合微带贴片天线。仿真分析了参数对贴片天线的性能影响,基于提出的口径耦合贴片天线设计了一种顺序旋转激励的阵列天线,从而提高阵列天线的轴比带宽和阻抗带宽,该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输出端口信号在比较宽的带宽内具有相等的幅度,且相邻输出端口的相位差为90°。最后对设计的顺序旋转馈电的4×4宽带圆极化阵列天线进行了仿真和测试,验证了该馈电网络及阵列天线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景辉[4](2019)在《高带外抑制微波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对特定频率信号进行有效筛选的器件,微波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甚至决定着整个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随着5G以及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频谱资源日益紧张,频段分配日趋复杂,空间电磁干扰也越来越严重,对微波滤波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除了要保证低成本、小尺寸、低损耗与高集成度的要求外,对滤波器的频率选择性与带外噪声抑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金属波导滤波器凭借低损耗、高品质因数(Q值)与高功率容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微波系统中,但其大体积、高成本和不易与其它平面器件集成的缺点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另一方面,对于微带线、带状线和共面波导(CPW)等平面传输线构成的滤波器,虽有着小尺寸、低成本与便于集成等特点,但是其在高频时出现的高损耗、低Q值与高噪声干扰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广义切比雪夫耦合矩阵与电磁耦合理论,提出了新型的小型化高带外抑制超宽带(UWB)滤波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基片集成波导(SIW)结构紧凑、低损耗、高选择性和便于与平面结构集成的特点,实现了滤波器超宽带特性;然后,利用电磁分路耦合(SEMC)拓扑结构,在带外引入了两个独立可调的传输零点;接着,引入中间金属板对电、磁耦合路径实现方法进行改进,不仅达到了使传输零点分布在通带两侧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滤波器小型化设计;最终,结合缺陷地(DGS)结构的带阻特性,进一步提高了该滤波器对高频带外噪声的抑制能力。基于“N×N+2”型耦合矩阵,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SEMC滤波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阶梯阻抗谐振器(SIR)实现了源-负载耦合与电磁分路耦合结合(SL-SEMC)的拓扑结构,更方便地实现了通带两侧传输零点的引入;接着,利用SIW结构实现多个谐振器的耦合,最终在通带的两侧各引入了两个独立可调的传输零点,实现了较好的频率选择性与带外噪声抑制能力。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超宽阻带的滤波器设计方法。利用相同的SL-SEMC拓扑结构,在保证其通带性能与传输零点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利用改进的X、Y方向交叉排列的H型DGS结构,极大地扩大了阻带的带宽。最终实现的滤波器除了具有两个独立可调的传输零点以外,在3.9GHz-13.8GHz的超宽频带范围内可将带外衰减控制在-30dB以下,带外噪声抑制达到中心频率的四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滤波器设计均具有低损耗、小尺寸、高频率选择性与高带外抑制的特性,仿真与测试结果的高度一致证明了本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吴兴宏[5](2019)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型化平面无源微波滤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系统的小型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源微波滤波器是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频率选择组件,其体积和频率响应特性将显着影响系统的性能。微带滤波器作为一种平面化器件由于其设计灵活、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廉,成为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论文详细阐述了交叉耦合矩阵综合理论以及频变耦合矩阵综合理论,研究了频变耦合系数与电、磁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采用智能遗传算法和梯度优化算法,引入了频变耦合矩阵的优化理论。然后,通过实例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介绍了电磁耦合系数以及外部品质因数的提取方法。其次,基于嵌入型设计思想以及频变耦合矩阵理论,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叁阶频变耦合带通滤波器。基于均匀阻抗谐振器,本论文设计了一款嵌入型叁阶频变耦合滤波器。在该滤波器中,第一和第叁谐振器之间通过电、磁分路耦合引入了频变耦合,第二谐振器嵌入在第一、叁谐振器间的空档位置并与它们都耦合。叁个谐振器形成一种含频变耦合叁胞拓扑结构,可以产生两个传输零点,这些传输零点能有效地改善的滤波器的选择性。嵌入型结构使滤波器比较紧凑,电路大小为6.1mm×8.8 mm。随后,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环形阶跃阻抗谐振器,研究了谐振器的性质。该谐振器的环状结构,可以将其他谐振器嵌入其中,能够在增加滤波器阶数,提高滤波器性能的情况下,不增加滤波器的体积。基于这种设计思想、环形阶跃阻抗谐振器以及含频变耦合的叁胞拓扑结构,本论文设计和研究了嵌入半波长双螺旋谐振器的叁阶频变耦合滤波器、含源-负载耦合的嵌入半波长双螺旋谐振器的叁阶频变耦合滤波器以及嵌入半波长环形阶跃阻抗谐振器的叁阶频变耦合滤波器。这叁款滤波器频率响应的阻带有3到4个传输零点,选择性较高。嵌入型的结构使得滤波器十分紧凑,叁款滤波器电路大小分别为10 mm×5 mm,10 mm×5 mm和13 mm×8 mm。再次,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系列双通带滤波器。论文提出一种枝节加载均匀阻抗谐振器,基于该谐振器设计了一款双路频变耦合双通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频率响应的两个通带边缘均各有一个传输零点,提高了频率选择性。滤波器结构紧凑,电路大小为8.5 mm×8.5 mm。接着,本论文在环形阶跃阻抗谐振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开路枝节加载环形阶跃阻抗谐振器。该谐振器不要求对称性,它的加载枝节和加载点可以任意调整,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同时,由于该谐振是不对称的,传统对称枝节加载环形谐振器的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为了研究该谐振器的特性,本论文基于二端口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电路网络分析法。然后,基于该谐振器设计了一款频变耦合双通带滤波器和一款全规范耦合双通带滤波器。这两款滤波器频率响应的选择性都较高,两个通带的两侧均各有一个传输零点。在设计时,将谐振器的加载枝节折迭到了谐振器的环内,使得滤波器十分紧凑,电路大小分别为4 mm×8 mm和6 mm×15 mm。在这一部分最后,本论文利用上一部分提到的环形谐振器,设计了一款嵌入型双通带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频率响应选择性高,电路紧凑等特点。最后,本论文研究了频变耦合滤波器在功分器中的应用,通过将频变耦合滤波器与功分器集成,使功分器兼具滤波和功率分配功能。本论文设计了级联频变耦合滤波器的Wilkinson滤波功分器和嵌入频变耦合滤波器的Wilkinson滤波功分器,两款滤波功分器都具有结构紧凑、低插入损耗、高隔离度和高选择性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7)

张晨[6](2019)在《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太赫兹波导及微波滤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波导及滤波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升级支撑产品革新,波导及滤波器行业的前景可期。当前,中国各大基站广泛采用的仍是同轴腔体滤波器。腔体滤波器具有低损耗、高稳定性、耐高温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了当前基站滤波器行业的主流设备。由于腔体滤波器通道间的密封结构受限于零件加工精度和结构应力等因素影响,所以腔体滤波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滤波器的性能、尺寸和成本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近些年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打印原材料的性能优化,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微波乃至太赫兹波段器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通信器件在性能上可与传统计算机数控加工技术制作的器件相媲美。本文设计并DLP-3D打印制备了一款最大插入损耗为2.25 dB/cm,工作波段为0.17~0.22 THz直波导和通带带宽为26.1 GHz~27.8 GHz叁球拓扑结构带通滤波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波导及滤波器的设计仿真优化→基于DLP-3D打印技术制作器件→通过化学镀工艺实现器件金属化→通过矢量网络分析测试→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具体研究工作如下:首先,自行研制了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的3D打印系统,投影幅面131.2mmx82mm,在XY方向上的投影精度200 μm。该DLP-3D打印系统的打印精度较高、并且打印表面光滑,除了局部支撑外几乎不用打磨处理的优势为制作太赫兹波导及微波滤波器提供了技术保证。其次,采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依据波导及滤波器工作理论,设计并仿真优化了一款最大插入损耗为2.25 dB/cm,频率为0.17-0.22 THz的太赫兹波导及通带为26.1~27.8 GHz的叁球拓扑结构带通滤波器。采用自行研制的DLP-3D打印机进行叁维制作,并通过化学镀镍+镀铜的方式进行非金属器件表面金属化处理以便于更好的传输电磁波。最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通信器件的传输特性,根据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研究这些器件的射频性能。叁球拓扑结构滤波器的带内最大回波损耗S11为13.8dB,插入损耗为2.3dB,S21在DC26.47 GHz,27.8~30 GHz满足带外抑制。滤波器S参数的实验结果与仿真模拟曲线较好吻合证明了DLP-3D打印技术在制作波导及滤波器等通讯器件方面的可行性,并展望了3D打印技术在通讯器件制作方面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亭[7](2019)在《射频微波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滤波器作为微波毫米波电路的核心器件之一,其功能是尽可能保证有用信号的无失真传输和干扰信号的完全抑制。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比如5G通信等对滤波器的各种设计要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进而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当前滤波器研究设计的热点。本论文以小型化设计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滤波器新型结构,结合横向信号干扰技术,谐振器自耦合增强技术等用来提高滤波器的性能以及实现其小型化。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有:1.对枝节加载谐振器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款叁模谐振器和两款四模谐振器结构,通过叁线交指耦合构造了叁款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同多个单模谐振器构成的宽带滤波器相比,多模谐振器可以极大地减小滤波器的尺寸,进而实现小型化。在叁款滤波器的输入输出馈线上加载开路和短路枝节用于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和带外抑制能力。加工测试得到的叁款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的通带频率范围可以完全覆盖3.1-10.6GHz,并且其回波损耗均小于-10dB。同时,在第叁款四模超宽带滤波器的馈线上开槽引入一个陷波,通过调整开槽尺寸可以任意调整陷波的位置,从而构造了一款带有一个陷波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陷波中心频率为5.85GHz,其10dB相对带宽为2.01%,用于抑制WLAN等干扰信号。2.提出了一款在半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上加载两对短路枝节的新型谐振器结构,分析其谐振特性和零点产生机理,然后将两对短路枝节分别进行耦合,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目的。采用横向信号干扰技术引入额外两条传输路径,使得在通带的左侧产生一个传输零点用来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加工得到的中心频率为5GHz的滤波器尺寸是0.095λ_g2。该滤波器的通带范围是3.4-6.5GHz,可以应用到卫星C波段(3.7-4.2GHz和5.925-6.425GHz)电视广播和小型卫星地面站应用中。3.利用平行耦合传输线终端一端短路,另一端开路的带通响应用于构造叁模谐振器的差模带通响应;平行耦合传输线终端的两端开路的全阻响应用于构造叁模谐振器的共模抑制。通过引入源和负载耦合进而引入一个传输零点用来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和带外抑制能力。最后基于这种差模和共模特性构造了一款平衡滤波器结构,该滤波器具有良好的差模带通响应和共模抑制能力。4.提出了一款新型的四分之一波长阶跃阻抗谐振器,分析其主模谐振频率和第一高次模谐振频率,然后在第一高次模的零电位点加载短路枝节用于调谐主模,在第一高次模的电压波腹点加载开路枝节用于调谐第一高次模。最后采用反向耦合方式构造一款两个通带靠的极近的双通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在馈线上加载开路枝节用于实现滤波器的宽阻带抑制。这款双通带带通滤波器的两个通带的中心频率分别为1.24和1.53GHz,其相对带分别为9.26%和9.92%,非常适用于GPS无线通信(工作频段为1227.60±1.023MHz和1575.42±1.023MHz)。5.提出了一款终端开路的平行耦合线加载的低通滤波器,采用无耗传输线模型和LC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分析了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然后在中央对称面的开路枝节末端加载变容二极管构造了一款可调低通滤波器,其调谐范围高达60.6%。采用一对开路枝节与主传输路径进行耦合构造了一款叁零点的带阻滤波器,分析带阻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并提取了叁个传输零点,最后获得的带阻滤波器的阻带抑制深度高达-35dB。6.采用0.13-μm(Bi)-CMOS SiGe技术设计了两款基于阶跃阻抗谐振器的毫米波滤波器,采用LC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分析了谐振器的谐振特性,通过引入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使滤波器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将集总参数电路模型转变成片上EM滤波器结构,第一款滤波器通过延长折迭阶跃阻抗谐振器的高阻线长度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其中心频率为44.75GHz。第二款滤波器将阶跃阻抗谐振器的高阻线部分进行螺旋绕圈,采用自耦合电感增强技术,将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向低频移动,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其中心频率为27.5GHz。这两款滤波器在未来5G毫米波电路的发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李陆坪[8](2019)在《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平面微波滤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为背景,本文提出四种新型平面SSPP微波滤波器。论文详细介绍了这些新型滤波器的结构和理论基础,研究了新型滤波器的色散特性,并通过滤波器实物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主要取得以下成果:首先提出一种低插损平面SSPP低通微波滤波器。对一个单梳状SSPP低通滤波器的规律型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得到一个结构参数不规律的低损耗滤波器。优化过程改善了滤波器近零赫兹频段的反射系数和插入损耗,提升了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水平,并缩小了滤波器尺寸。两个滤波器的色散特性曲线揭示了优化过程能够提升滤波器性能的原因。两个滤波器的对比结果表明打破传统SSPP滤波器在结构参数上的规律性有助于提升滤波器的性能。其次提出一种新型混合型平面SSPP-SIW(Substrate Intergrated Waveguide)宽通带滤波器。平面双光栅SSPP和SIW在同一区域实现了传输模式和频率特性的融合,进而得到一个上下边带独立可控的宽通带滤波器。混合型滤波器在提升SSPP滤波器传输效率的同时提供了较低的插入损耗,并提升了传统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水平。然后提出一种新型单阻带平面SSPP带阻微波滤波器。该滤波器在低通SSPP滤波器的缝隙内插入折迭开口环,从而实现了通带-阻带-通带的频率特性,但并未增大滤波器的尺寸。本文滤波器简化了传统滤波器的结构,并实现了结构参数对阻带带宽的控制。本文研究了单阻带SSPP单元的色散频率特性,建立了色散频率特性与滤波器S参数之间的联系,给出了滤波器结构参数控制其S参数的方法。最后提出两个新型双阻带和叁阻带SSPP滤波器。两个滤波器都通过级联具有不同阻带中心频率的单阻带SSPP单元实现,因此各阻带之间的频率特性相互独立。与同类SSPP滤波器相比,本文的多阻带滤波器提供了更小的尺寸、更宽的阻带带宽和良好的频率参数可控性,并实现了结构参数对阻带带宽的控制。与常规非SSPP滤波器相比,本文滤波器具有更深的抑制深度和更陡的抑制边带。本文分析了级联的多阻带非周期SSPP结构与单阻带周期SSPP结构的异同,给出了滤波器结构参数控制S参数的具体方法,并测试了滤波器实物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5)

李芙蓉[9](2018)在《基于DGS的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缺陷地(DGS: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结构就是在微带线或共面波导的金属地平面上刻蚀的单个或数个的刻蚀图形,它改变了介质基板的有效介电常数,使传输线的分布电感和电容增大而致其传输特性的变化,可用于构成高性能的滤波器或改善微波集成电路的性能。常见的哑铃型DGS结构简单、便于设计,但其尺寸较大、频率特性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栅栏型DGS结构。对比数据显示,该结构在与哑铃型DGS衰减频率相同的前提下,面积减小了58%、陡峭因子SF增大了46.9%、S21最大衰减为-25.4dB。结果表明,栅栏型DGS更加有利于实现高性能、结构紧凑的微波毫米波平面电路的设计。本文利用级联的栅栏型DGS结构,实现了一款5阶超宽阻带微带线低通滤波器。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DGS滤波器相比,该结构的阻带拓宽了20%,并表现出更优的频率选择特性。同时,滤波器尺寸仅为28mm×13mm,使电路结构更加紧凑。利用非周期级联的五单元栅栏型DGS单元,采用H型并联枝节,实现了一款新型的超宽阻带CPW低通滤波器。最后在研究圆环形DGS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款超宽带BPF,并对该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增加微带线的耦合长度来提高其带外选择特性,利用栅栏型DGS构成的LPF来提高该结构的带外抑制。基于内嵌U型开路枝节,分别实现了一款具有单陷波和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BPF。(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徐晨阳,肖中银[10](2018)在《微波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分析了现有的通过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的特征多项式优化滤波器耦合矩阵的方法及其目标函数,对优化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首先对耦合矩阵做预处理,缩短优化时间。再对优化旋转消元角度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调整选择消元的顺序和旋转点,使优化更加快速有效,提高了优化效率和优化效果。用这种改进的方法设计了2种滤波器,并分别与电路仿真软件仿真结果和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20期)

微波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在射频前端系统中,滤波器通常位于发射机天线的前级以滤除发射链路中的杂散信号,或者位于接收机天线的后级以抑制接收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为了满足无线终端的多制式和多频段,可重构射频前端结构被提出,其中可调微波滤波器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分支。可调滤波器技术是指通过某种特定元件的调谐,改变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射频带宽或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季超.超小型高性能LTCC微波滤波器的设计[J].电子世界.2019

[2].高雅,王璐.可调微波滤波器专利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9

[3].左小英.新型平面高性能微波滤波器、滤波集成功率分配器和陈列天线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张景辉.高带外抑制微波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江南大学.2019

[5].吴兴宏.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型化平面无源微波滤波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6].张晨.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太赫兹波导及微波滤波器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7].张亭.射频微波滤波器的小型化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8].李陆坪.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平面微波滤波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9].李芙蓉.基于DGS的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10].徐晨阳,肖中银.微波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方法改进[J].电子设计工程.2018

论文知识图

文献[153]中给出的波导功率分配器结构...谐振器结构示意图磁电滤波器[52]上变频UWB信号产生(a)调制的UWB信号...微波光子滤波器(a)基于游标效应和波...滤波器等效电路图

标签:;  ;  ;  ;  ;  ;  ;  

微波滤波器论文_刘季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