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进(栖霞市松山街道卫生院265307)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监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08-01
疾病监测是了解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分布及消长规律,长期动态趋势的重要方法,是为制定,改进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完整地将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高血压上报,是基层监测点一项仔细而责任性极强的工作。
1.高血压监测与管理
我院慢性病科是负责2处卫生院23处卫生室高血压的监测与管理。对高血压的监测由1名主任医师主管,3名医师具体负责高血压监测的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信息传播。要求各单位慢性病专业(兼职)人员,做到1年4次(每个季度1次)上门随访,健康教育,指导用药等服务,其中必须测量血压,酌情调整防治方案,并记录在卡。每年由慢性病科提供高血压等防治宣传资料,在上门随访时给高血压监测对象学习了解一些基本高血压防治小常识,受到患者的欢迎,理解与支持,也方便了病员与医生的配合,收效较好。日常工作中,除慢性病科经常派员到各单位对慢性病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的业务指导与关心外,为切实了解慢性病专业人员对高血压监测的情况,采取每年中期、年终分别予以测评与反馈,效果满意。
2用药指导
血压对疗效的判断更全面、详细、可靠。动态血压监测反映的血压水平,昼夜节律状况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程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目前学者认为,评估血压升高的程度与波动状况要比单纯诊断高血压更为重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正确评价治疗过程中休息和活动状态下昼夜节律及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然后根据血压高峰、低谷的发生时间,选择作用时间不同的降压药物,做到个体化用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服用降压药,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有的因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好转后不坚持长期服药,让患者了解服用降压药物是治疗的基础,必须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加量,以免发生严重的副作用,也不可随意停药。此外,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3.体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和社会的老龄化等社会因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表明,全球高血压病人已经超过6亿人。是继肿瘤之后的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病在所有国家中已经成为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公共性问题。
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一级预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对已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的治疗,预防其病情加重或发生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正规治疗高血压,减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是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治疗。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抢救,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居民及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逐步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知识,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高血压病是一组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别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特征,伴有头晕头疼等症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可影响心脏、大脑等多个器官功能。高血压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证良好情绪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对已经发病的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无论对医务人员还是社区居民,甚至是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正确合理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获取高血压病防与治的基本知识,使得患者配合治疗的一种途径,也是其它一切治疗的基础。
从2008~2013年共系统定向监测4527例,通过干预实验,卫生院及卫生室高血压、脑卒中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此项工作曾得到卫生局、疾控中心、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尤在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对各医院加强了高血压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学习与认识。并针对高血压病的监测与管理的需要,及时组织慢性病专业人员在职业务培训,从而提高了专业队伍的素质。6年来对高血压监测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及健康教育的深入,进一步提高了慢性病专业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得监测质量逐年提高。
但是,依然存在着对高血压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血压监测工作的有效与管理。由于编制的不落实,人员配备有难度,活动资金来源不足,更谈不上列入类似传染病防治的法度来开展高血压监测的特殊工作,与当今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概念尚存一定差距。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探索一套在人群中防治高血压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我区在高血压抽样调查后进行高血压监测点的基础上,已进一步开展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防治对策的研究。着重抓好高血压的防治对策,即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检出人群中将来可能发生的高血压患者,提倡减轻体重、少食、少坐、多体育锻炼和卫生意识的自我教育,禁烟,限饮或不饮酒的好习惯,重视高血压二级预防,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检出和管理,加强高血压的登记报告随访制度,采取包括非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充实人力、物力、有计划地开展长期防治,不断提高高血压的管理率及血压控制率。加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对现症病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和死亡。
总之,高血压防治工作是一个艰巨而庞大的系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多部门合作与支持,要树立防治高血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级医疗网的协调作用,依靠监测的力量,加强高血压的监测。进一步开展高血压防治和科研工作,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梁万年.慢性病家庭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2]北京市卫生局.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3]孙建萍,牛建华,王爱红,等.改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45.
[4]AbeK,TsunodaK,SatoT.Measurementandevaluationof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withparticularemphasisonevaluatingantihypertensiveeffectsusingahomebloodpressuredistributiondiagram[J].NipponJinzoGakkaiShi,2006;48(4):354-64.
[5]BastosJM,BertoquiniS,SilvaJA,etal.Relationshipbetween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valuesandfutureoccurrenceofischemiccerebrovascularandcoronaryeventsinhypertensivepatients[J].RevPortCardiol,2006;25(3):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