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热菌论文_李海娟,徐玲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栖热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藻,无痕,多倍体,密码子,基因,热泉,芽孢。

栖热菌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娟,徐玲玲[1](2019)在《在噬热栖热菌中开发无需筛选标记的基因敲除手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噬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是多倍体,在基因敲除过程中,可形成同时含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在无选择压力下,杂合子会转化成只含有其中一种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利用此原理,在T. thermophilus中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无痕敲除手段,基本方案是:将目的基因的上下游DNA序列克隆到pUC18载体后转化T. thermophilus,将转化混合物涂布在无筛选的平板上;混合池法提取96个单菌落的基因组DNA,PCR鉴定出含有突变型等位基因的菌株;将该杂合型突变菌株在无筛选条件下培养后(使杂合子纯合化)涂板,通过PCR法从单菌落中鉴定出纯合的基因无痕敲除突变株。利用该系统成功敲除了T. thermophilus的TTC0340_0341基因,获得突变体的概率达到了10-2。该方法最显着优点是无需任何筛选标记、能在野生型遗传背景下使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海娟,徐玲玲[2](2019)在《优化噬热栖热菌的遗传转化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噬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方法]将质粒DNA的形态、浓度及转化时间作为变量设计噬热栖热菌T.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以通过直接双交换同源重组法获取Δpyr E突变体的概率为依据判定转化效率。[结果]在转化时间为2 h,使用3.0μg/m L线性质粒DNA,获取表观Δpyr E的概率为3.44×10~(-5);而使用同样浓度的超螺旋质粒DNA,该概率可达1.03×10~(-3);说明超螺旋质粒的转化效率高于线状质粒。质粒DNA的使用浓度及转化反应时间对转化效率亦有影响,但并非完全成正相关。使用浓度为15μg/m L超螺旋质粒DNA,在转化时间为3 h时,获取表观Δpyr E的概率达到最大值(1.36×10~(-2));超过该阈值,转化效率降低。[结论]在T.thermophilus中,通过优化转化体系将基因无痕敲除突变体获取概率提高到10~(-2)。(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韩天赐[3](2018)在《西藏曲才热泉的细菌多样性及栖热菌属比较基因组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热热泉是嗜热微生物的特殊生态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免培养策略和选择性的纯培养方法,对西藏那曲地区部分代表性热泉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此外,我们亦对西藏和腾冲热泉中细菌的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学研究。免培养以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为基础,从西藏曲才热泉中采集的11个样品中筛选出了38门、80纲、154目、302科和789属细菌。优势类群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群落中发现了一些异养类群的存在,如Pseudomonas,Symbiobacterium,Brevundimonas,Thiobacillus,Thermus和Paenibacillus等,并将温度对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细菌群落组成丰度与温度的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在高于80℃的样品中,发现了一些较低丰度的类群,如Bacteroidetes,Deinococcus-Thermus,Cyanobacteria和Chloroflexi。在纯培养研究中,采用了4种不同的分离培养基,分别从中国西藏曲才热泉的11个样品中分离出大量嗜热细菌菌株,并对分离出的220个菌株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从属于3门、4纲、7目、12科和22属,包含2个潜在新属和6个新种,门以上分类单元主要为Firmicutes,Deinococcus-Thermus和Proteobacteria,属以上分类单元主要为Thermus和Geobacillus。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从腾冲和西藏热泉中分离得到的17株Thermus属菌株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旨在分析它们的系统发育相关性以及其地理分布的关系。将本研究分离获得的17个菌株的基因组与21个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以评估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超矩阵和系统发育相关关系。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揭示出地理隔离对栖热菌基因组差异无影响,也显示出栖热菌属受到来自高温影响的趋同进化。尽管该属中同一个钟的菌株,我们还是发现了它们之间精细的差别,本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Thermus菌株中的新型金属蛋白酶;只在腾冲热泉分离得到的Thermus antranikianii菌株中发现了该酶的相关基因,而西藏热泉该种菌株未发现。同时,也分析了Thermus所有基因组中的CRISPR位点,并发现该系统广泛存在于Thermus属菌株的基因组中,这些数据显示Thermus属菌株已经发展出了完善的对抗外源病毒的防御体系和相似的生存适应性。此外,我们还对Thermus属细菌基因组中的感受态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这些编码用于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异戊二烯)、色素(类胡萝卜色素)、叶酸和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蛋白。这些结果均有助于其在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疗领域。在Thermus中发现的CRISPR/Cas系统可能是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在基因组编辑方面是一个潜在的新工具。(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范晓光,贾子樊,李国梁,韩洪军,高立栋[4](2018)在《利用重组嗜热栖热菌尿苷-胞苷激酶生产尿苷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尿苷-胞苷激酶(Uridine/cytidine kinase,UCK)作为生物体核苷酸代谢补偿途径中的重要催化剂,可以催化尿苷和胞苷磷酸化成为尿苷酸(5'-uridine monophosphate,5'-UMP)和胞苷酸(5'-cytidine monophosphate,5'-CMP)。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分别成功克隆表达了来源于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以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的尿苷-胞苷激酶。对比分析了不同重组尿苷-胞苷激酶的催化特性发现,来源于嗜热栖热菌的尿苷-胞苷激酶能以鸟苷叁磷酸(Guanosine 5'-triphosphate,GTP)或者腺苷叁磷酸(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作为磷酸供体催化尿苷生成尿苷酸,而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尿苷-胞苷激酶只有以GTP作为磷酸供体时的催化效果较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使用来源于嗜热栖热菌的尿苷-胞苷激酶,6 h可催化10 mmol/L的尿苷和10 mmol/L的ATP生成8.74 mmol/L尿苷酸。研究结果表明,以ATP作为磷酸供体的尿苷-胞苷激酶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用于尿苷酸的研制与生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8年01期)

俞洁琼,王洪成,何正文,乐易林,邵蔚蓝[5](2015)在《红色亚栖热菌耐热木聚糖酶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自主分离的Meiothermus.rubber菌株的基因组中克隆到木聚糖酶基因,并进行了超量表达、重组酶的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木聚糖酶Mru是热稳定性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能够有效降解木聚糖产生木糖和木二糖。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木聚糖酶Mru与数据库中来自亚栖热菌的木聚糖酶的同源性为60%~100%。在木聚糖酶Mru的结构模型中,GH10木聚糖酶的保守位点大多位于β折叠,α螺旋保守性很低。本研究揭示,木聚糖酶Mru代表一类新型热稳定性GH10木聚糖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宿玲恰,张悦,吴敬[6](2015)在《嗜热栖热菌海藻糖合酶的分子改造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前期获得的Thermus thermophilus海藻糖合酶进行了分子改造以提升其催化制备海藻糖的性能。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第251位Pro突变为Leu,得到突变体P251L,并于E.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重组菌在摇瓶中发酵酶活为6.9 U/m L。以突变体催化制备海藻糖的研究表明,当以0.3 g/m L麦芽糖为底物,初始反应p H为7.5,温度为50℃,加酶量为20 U/g麦芽糖时,转化率达到最高值62.0%,比天然酶高出13.0%。(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5年12期)

宿玲恰,张悦,吴敬[7](2015)在《重组嗜热栖热菌海藻糖合酶制备海藻糖的工艺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多种行业应用广泛。海藻糖合酶能够专一性催化麦芽糖一步生成海藻糖。本文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来源于Thermus thermophilus ATCC33923的海藻糖合酶基因Tre S,构建了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 ET-24a(+)-Tre S。工程菌在摇瓶中发酵28 h时,胞内海藻糖合酶酶活达到最高值为6.4 U/m L。进一步研究了该重组酶制备海藻糖的影响因素,发现当以10%麦芽糖为底物,初始反应p H 7.5,加酶量为15 U/g麦芽糖,40℃,150 r/min反应24 h,转化率达到最高值,为49.0%。当底物浓度提高至20%~40%时,转化率为45.4%~46.2%。(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5年07期)

张悦[8](2015)在《嗜热栖热菌海藻糖合酶的表达、分子改造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糖合酶(Trehalose synthase,简称Tre S,EC 5.4.99.16)是一种分子内转糖苷酶,专一性以麦芽糖为底物,将α-1,4-糖苷键转化为α,α-1,1-糖苷键,一步生成海藻糖。海藻糖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是医药业、化妆品业、农业、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应用广泛的添加剂。本论文重组表达了Thermus thermophilus ATCC 33923来源的Tre S,并通过定点突变对海藻糖合酶进行分子改造提高了酶催化制备海藻糖的转化率。将Tre S突变体进行密码子优化,进而构建了重组表达该酶的基因工程菌,通过对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实现了海藻糖合酶的高效表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获得来源于Thermus thermophilus ATCC33923的海藻糖合酶基因Tre S,将其与表达载体p ET-24a(+)连接后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成功构建了重组菌E.coli BL21(DE3)/p ET-24a(+)-Tre S。重组菌在摇瓶中发酵28 h后,胞内酶活达到最高值为6.4 U?m L-1。对该重组酶制备海藻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当以30%麦芽糖为底物,初始反应p H 7.5,加酶量为15 U?g-1麦芽糖,40°C,150 r?min-1反应24 h,转化率达到最高值,为49.0%。(2)为了提高海藻糖合酶催化制备海藻糖的转化率,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海藻糖合酶第251位Pro突变为Leu,得到突变体P251L,并于E.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重组菌在摇瓶中发酵28 h,胞内酶活达到最高值,为6.9 U?m L-1。通过加热处理,离心过滤以及DEAE阴离子交换柱对天然酶和突变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经测定,两者比活分别为87.8 U?mg-1和137.9 U?mg-1,而最适温度、温度稳定性、最适p H以及p H稳定性均没有明显差异。以突变酶催化制备海藻糖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以30%麦芽糖为底物,初始反应p H 7.5,加酶量20 U?g-1麦芽糖,50°C,150 r?min-1反应14 h,突变酶转化麦芽糖制备海藻糖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值62.0%,比天然酶高出13.0%。(3)根据宿主菌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对突变酶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经摇瓶发酵26 h胞内酶活达到最高值,为34.6 U?m L-1。进而用该重组菌在3 L发酵罐开展了高密度发酵优化研究。获得的最优发酵条件为:p H控制在7.0左右,溶氧维持在30%左右,生长阶段以37°C培养,当OD600达到50后,以0.2 g?L-1?h-1速率补加乳糖,并降温至32°C诱导产酶,当发酵35 h时胞内海藻糖合酶酶活达到最高,为472.8 U?m L-1。进而采用该条件,在30 L发酵罐中进行了小试实验,发酵39 h酶活达到最高,为356.2 U?m L-1。由于该海藻糖合酶耐热性好,因此尝试了高温处理破碎E.coli细胞以释放海藻糖合酶,结果表明,经过80°C热处理30 min,海藻糖合酶的得率可达72.3%,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06-01)

张磊[9](2014)在《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的4-α-糖基转移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超量表达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作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多糖类物质,在人们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多种相关的酶参与作用。4-a-糖基转移酶(EC2.4.1.25)(4-a-glucanotransferase或者Amylomaltase)是一种多功能酶,主要催化a-1斗糖苷键的断裂,催化α-葡聚糖残基在分子内或者分子间的转移,完成转糖基反应。a-葡萄糖苷酶(a-glucosidase EC2.4.1.20),它能水解麦芽糖和麦芽低聚糖分子结构中α-1,4糖苷键,一定程度上,也有转糖基的作用。本文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T.thermophilus HB8的4-a-糖基转移酶和T.thermophilus HB27的α-葡萄糖苷酶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得到它们的基因片段,分别将4a GTase和Agla连接到新型热激载体pHsh上得到重组质粒pHsh-4a GTas和pHsh-agla。将重组质粒Hsh-4a GTas和pHsh-agla电转化到E. coli DH10B内得到表达,通过热处理和通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两步纯化,得到纯酶样品,可以用于酶学分析。通过改造Hsh-4a GTas的mRNA二级结构,构建得到优化重组质粒Hsh-4a GTas-Y,该质粒与pHsh-4a GTas相比,释放出了核糖体RNA结合位点,降低核糖体RNA与核糖体RNA结合位点结合反应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提高重组蛋白在原核宿主中的表达量。对纯化得到的纯酶Agla,进行酶学性质的分析:得知该酶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85℃,中性偏酸性的pH条件下,酶的稳定性比在碱性条件下要好,热稳定性非常出色,在90℃条件下半衰期大约1.5h,80℃条件下保存一小时,残余酶活可达80%,95℃条件下保存1小时,残余酶活力仍能达到40%以上。没有金属离子明显地促进其活性,Ca2+, Co2+对酶活性有微弱的促进作用,Ni+,Cu2+, Fe2+, SDS对酶活性有显着的抑制作用,Sr2+, Li+,EDTA对酶活性有微弱的抑制作用,Mg2+, Mn2+, Zn2+, Triton-x100对酶活性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4-03-20)

郑志强,李华钟,邵蔚蓝[10](2013)在《嗜热栖热菌热稳漆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漆酶成熟肽编码序列的N端(G1n~2-Val~(84))及中部一富含GC碱基区域(Gly~(278)-Pro~(303)进行密码子优化,成功实现嗜热细菌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27胞内产极耐热漆酶在大肠杆菌宿主内的超量表达,热激诱导表达后细胞提取液中漆酶活性从(20.7±1.5)U/L升高到(1790.2±81.6)U/L,重组蛋白表达水平提高了86倍。利用全蛋白的极端耐热性,采用两步纯化方法(85℃热预处理和疏水柱层析),获得电泳纯的重组酶蛋白,比酶活为14 U/mg,最终收率为62%。这是首次报道采用pHsh热激表达系统实现该极耐热性细菌漆酶在大肠杆菌宿主体内的高效表达。(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13年04期)

栖热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优化噬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方法]将质粒DNA的形态、浓度及转化时间作为变量设计噬热栖热菌T.thermophilus的转化体系,以通过直接双交换同源重组法获取Δpyr E突变体的概率为依据判定转化效率。[结果]在转化时间为2 h,使用3.0μg/m L线性质粒DNA,获取表观Δpyr E的概率为3.44×10~(-5);而使用同样浓度的超螺旋质粒DNA,该概率可达1.03×10~(-3);说明超螺旋质粒的转化效率高于线状质粒。质粒DNA的使用浓度及转化反应时间对转化效率亦有影响,但并非完全成正相关。使用浓度为15μg/m L超螺旋质粒DNA,在转化时间为3 h时,获取表观Δpyr E的概率达到最大值(1.36×10~(-2));超过该阈值,转化效率降低。[结论]在T.thermophilus中,通过优化转化体系将基因无痕敲除突变体获取概率提高到10~(-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栖热菌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娟,徐玲玲.在噬热栖热菌中开发无需筛选标记的基因敲除手段[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2].李海娟,徐玲玲.优化噬热栖热菌的遗传转化体系[J].生物技术.2019

[3].韩天赐.西藏曲才热泉的细菌多样性及栖热菌属比较基因组学[D].云南大学.2018

[4].范晓光,贾子樊,李国梁,韩洪军,高立栋.利用重组嗜热栖热菌尿苷-胞苷激酶生产尿苷酸[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

[5].俞洁琼,王洪成,何正文,乐易林,邵蔚蓝.红色亚栖热菌耐热木聚糖酶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5

[6].宿玲恰,张悦,吴敬.嗜热栖热菌海藻糖合酶的分子改造及其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

[7].宿玲恰,张悦,吴敬.重组嗜热栖热菌海藻糖合酶制备海藻糖的工艺条件优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

[8].张悦.嗜热栖热菌海藻糖合酶的表达、分子改造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5

[9].张磊.嗜热栖热菌Thermusthermophilus的4-α-糖基转移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超量表达及性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郑志强,李华钟,邵蔚蓝.嗜热栖热菌热稳漆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工业微生物.2013

论文知识图

栖热菌目中已知16S rDNA的各种...栖热菌目中已知16S rDNA的各种群...栖热菌发现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红色亚栖热菌海藻糖合酶基因部...栖热菌属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栖热菌属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

标签:;  ;  ;  ;  ;  ;  ;  

栖热菌论文_李海娟,徐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