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小麦系统论文_舒启豪,孔艳艳,罗坤,李媛,赵惠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小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土壤,氮素,产量,养分,作物,秸秆。

土壤小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舒启豪,孔艳艳,罗坤,李媛,赵惠燕[1](2019)在《干旱与Cd双重胁迫对土壤-小麦-蚜虫系统Cd转移规律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干旱和重金属双重胁迫对土壤-小麦-蚜虫系统内Cd转移规律的影响,为小麦蚜虫的生态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为研究对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土壤Cd含量(100 mg?kg-1、200 mg?kg-1)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无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处理下小麦根茎叶及蚜虫体内的Cd含量。结果表明:土壤Cd含量及干旱单一胁迫均对小麦及蚜虫体内的Cd含量造成了显着影响(P<0.05)。两者交互作用对小麦根部及叶部的Cd含量影响显着,而对小麦茎部及蚜虫体内Cd含量影响不显着。在相同胁迫条件下, Cd在小麦中的积累分布为根>茎>叶。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大,小麦根部Cd含量及土壤-根转移系数降低,茎部Cd含量及根-茎转移系数升高,麦长管蚜Cd含量在土壤Cd含量100mg?kg-1下高于土壤Cd含量200 mg?kg-1;中度干旱胁迫增加了麦长管蚜体内Cd累积量,而重度干旱胁迫则降低了其体内Cd累积量。叶-蚜虫的Cd转移系数明显大于土壤-根、根-茎和茎-叶转移系数且大于1,说明Cd在麦长管蚜体内产生了生物富集作用。综上所述,干旱胁迫促进了Cd从土壤向小麦茎部转移和根部Cd累积,但抑制了Cd从根部到茎部转移和茎部Cd累积;中度干旱胁迫促进了麦长管蚜体内Cd的积累,而重度干旱胁迫抑制了麦长管蚜体内Cd的积累。(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1期)

张洋[2](2019)在《“小麦-土壤”系统耕地安全与小麦籽粒品质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小麦-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耕地质量与农产品安全视角,利用分子环境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借助UPLC-QTOF、GC-QTOF、ICP-MS等检测平台,分别对不同有机肥-氮肥配比条件、不同类型种植模式(有机种植VS常规种植)条件下的耕地重金属动态特征及小麦营养分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出发,提出了耕地休养生息、有机肥-化肥配置、绿肥种植等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耕地重金属的迁移转化速率在N8-N15水平内最低。小麦籽粒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当地人群在膳食N15施氮水平下的小麦籽粒时要承担更多的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在同年龄段人群比较而言,相对于6-17岁以及成年人,0-5岁的儿童面临更高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另外,在致癌风险中,重金属Cr与As是最为重要的污染源,贡献率达到74.72%-83.11%。2、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种养结合模式下的小麦籽粒营养代谢物产生了明显分化,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小麦籽粒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筛选出了种养结合模式下的生物标记物,主要包括7种氨基酸、6种糖类、3种糖醇、6种有机酸、3种脂肪酸、6种其它初级代谢产物,以及6个类黄酮类次级代谢产物。3、与常规种植系统相比,膳食有机系统种植的小麦籽粒要具有更高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0-5岁儿童具有较高的非致癌类风险,而成人具有较高的致癌类风险。在研究的8种重金属中,As与Cr暴露是造成重金属暴露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占非致癌风险贡献比例的64.89%与13.22%,同时Cr对致癌风险的贡献率也超过了 60%。4、基于耕地重金属污染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国民健康的考虑,提出耕地休养生息的制度安排和实施路径,有机肥-化肥配施的技术方案以及发展绿肥种植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7-01)

王娟娟[3](2019)在《鲁北平原引黄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土壤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并对土壤及农作物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安全,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鲁北平原12个典型引黄灌区的小麦种植地作为采样点,分别测定了土壤中重金属Cu、Zn、Cd、Cr、Ni和Pb的全量、TCLP法提取的有效态含量及BCR连续浸提法提取的四种化学形态含量,同时测定小麦根、茎、叶和籽粒中重金属Cu、Zn、Cd、Cr、Ni和Pb的含量,结合土壤的理化性质,探究了土壤及小麦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研究区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得到的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壤两土层中重金属Cu、Zn、Cd、Cr、Ni和Pb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积累,其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农用地标准值,但高于鲁北平原土壤背景值,尤其是Cd的含量高于其背景值含量高达3倍,积累最为明显,这可能是由农药喷施,施用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通过对比不同土层的重金属含量状况发现,随着土层的加深,各重金属含量均有降低。(2)通过研究区重金属总量与灌溉年限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发现,除Cu与灌溉年限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5)外,其余重金属均与灌溉年限无显着相关关系;Cd、Ni和Pb与土壤pH和粉砂粒含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与砂粒含量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通过对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分析发现,Cd、Ni和Pb具有同源性,其他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同源性的可能性较低,可能来自不同的污染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一步得出影响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因子1来源于化肥的使用、道路交通等外在因素,主要是Cd、Ni和Pb;因子2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包括Zn和Cr和Cu。(3)通过化学形态分析可以看出,各种金属在两土层的四种化学形态所占比例的大小次序总体表现为残渣态含量最高,其次为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HOAc溶解态的含量最低。Zn、Cd和Ni的残渣态受总量影响显着,重金属的各化学形态间的相关性不显着。研究区Cu、Zn、Cd、Cr、Ni和Pb的有效态含量均未超过其对应的标准值,土壤pH、CaCO_3、有机质、碱解氮和总氮对两土层中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大,灌溉年限对其影响作用较小。(4)小麦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程度不同,Cu、Cd和Ni的富集系数在小麦根部和叶部较大,说明小麦的根部和叶部对这叁种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强。除了Zn和Cr,其余四种重金属在小麦植株的根部、茎部和叶部两两间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小麦植株各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与土壤重金属总量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说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升高并不能直接提高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使小麦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增加。(5)研究区两土层土壤中重金属Cd和Ni的累积指数最大,超标率也最高。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发现,研究区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Cd,小麦籽粒中Cu的累积指数已经高于警戒线,开始受到污染。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发现,研究区土壤属于轻度污染等级;小麦籽粒的污染指数高于警戒线但处于尚清洁水平,存在发生轻度污染的风险。TCLP法评价发现土壤中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小麦摄入各项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身体造成健康风险(非致癌风险)的排序均为Cu>Zn>Pb,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值(HI)均大于1,说明食用研究区小麦所摄入的重金属有很大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重金属Cd、Cr和Ni存在可能引发癌症的风险,其健康风险指数均在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以上。(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蔡琼瑶[4](2019)在《土壤—小麦系统铅的生物有效性及预测模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铅(Pb)是典型的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会随着工业排放、农业生产等活动进入农田土壤环境,造成土壤铅污染,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铅的环境与健康风险与铅的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铅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对控制土壤铅污染和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1种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提取、梯度薄膜扩散技术(DG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探究外源铅在典型土壤中的老化特征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考察铅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转运、富集和分布特征,构建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外源铅在典型土壤中老化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老化的6个月内,EDTA和CaCl2提取态铅含量整体上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慢慢趋于稳定,酸性土壤降低最快。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表达EDTA和CaCl2提取态铅在老化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在0.99和0.83以上。老化6个月后,CaCl2提取态铅含量的变化最大,最多降低91%,之后依次是DGT有效态、水溶态和EDTA提取态铅含量,HNO3提取态铅含量的变化最小,最多降低26%。外源铅添加会降低土壤pH,但对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无明显影响;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土壤pH升高,CEC无明显变化,DOC显着降低。(2)考察了铅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累积分布特征。外源铅添加浓度为125~350 mg/kg时,80%以上的处理组小麦的株高、鲜重、穗重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小麦各部位铅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谷壳>籽粒,对照组的小麦籽粒铅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标准中的规定(0.2 mg/kg),125~175 mg/kg铅处理组约一半超标,250~350 mg/kg铅处理组有83.33%超标。小麦籽粒铅含量与土壤pH呈显着负相关,表明土壤pH是影响铅在小麦体内累积的关键因素。FTIR结果显示,外源铅主要与土壤中的羟基(-O-H)、羰基(C=O)发生相互作用,小麦根的羟基(-O-H)或C-O参与了铅的吸附,小麦茎的羟基(-OH)或氨基(-NH2)、羧基(COO-)、C-O和叶片的羰基(C=O)参与了和铅的相互作用。(3)构建了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预测模型。老化1个月的土壤EDTA提取态铅含量可以用土壤总铅含量、pH和土壤质地来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57;土壤总铅含量、总磷、有机质和土壤质地可作为种植小麦前的土壤EDTA提取态铅含量预测模型的因子,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31,涉及的预测因子的不同可能与老化时间有关。土壤总铅含量和pH作为预测因子解释了 83.8%小麦籽粒铅含量的变异,而土壤EDTA提取态铅含量和pH解释了 78.0%小麦籽粒铅含量的变异。利用建模数据和文献研究数据验证发现,当土壤铅含量在拟合数据范围内时,小麦籽粒铅含量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较为接近,表明小麦籽粒铅含量的预测模型较可靠,基于该预测模型反推出的土壤铅安全临界值可为我国土壤铅风险评价及土壤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来,高鹏翔,仲崇高,刘滨,侯琳[5](2018)在《核桃-小麦复合系统土壤碳密度动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渭北黄土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间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讨论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不同土层有机碳(SOC)密度的动态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小麦复合系统0~100cm土层SOC密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第11年时复合系统显着高于小麦单作,但与核桃单作差异不显着。细分各土层,除了20~40cm土层,其他各土层复合系统SOC密度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浅层土壤(0~20cm)复合系统从第3年开始显着低于核桃单作,从第7年开始显着高于小麦单作;在较深土层(40~60、60~100cm)复合系统从第5年和第7年开始分别显着高于核桃和小麦两单作系统。SOC积累速度方面,复合系统0~100cm土层的SOC密度积累速度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1a观测期内的平均积累速度为0.071 1kg·m~(-2)·a~(-1),分别是小麦单作和核桃单作的4.90倍和1.06倍。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小麦单作相比可以同时提高浅层土壤(0~20cm)和较深土层(40~60、60~100cm)的SOC密度,与核桃单作相比最大优势是将SOC积累在较深土层。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两单作系统相比均有较高的固碳潜力。(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艳妮,马臣,于昕阳,梁路,翟丙年[6](2018)在《基于不同降水年型渭北旱塬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平衡的氮肥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渭北旱区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对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规律,以实现作物稳产、平衡土壤氮素携出、避免过多氮肥残留累积为目标,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探讨渭北旱区冬小麦稳产增效的最佳氮素投入量。【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降水量为710.1 mm,高于年均降水量23.1%,属于丰水年;2012年7月—2013年6月降水量为391.4 mm,低于年均降水量32.2%,属于欠水年;2013年7月—2014年6月降水量为603.8 mm,高于年均降水量4.6%,属于平水年。本研究设置5个氮肥水平N 0、75、150、225、300 kg/hm~2,分别以N0、N75、N150、N225、N300表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吸氮量、氮素表观平衡及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通过保证土壤氮素的输入和携出平衡确定氮肥用量,并通过该施氮量下吸氮量、产量及收获后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加以验证。【结果】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降水量条件下,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年小麦产量均在N225水平达到最大值,但N225与N150水平之间差异不显着,小麦地上部吸氮量与籽粒产量有相似的规律;小麦收获后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50.8%~75.5%的集中在0—40 cm,并且随着年限的延长逐渐减少,3年平均值分别为63.8%、66.1%和53.6%,而4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逐年升高且有向下淋溶的趋势;3种降水年型,土壤氮素盈余量(土壤氮素输入–输出)为0kg/hm~2的氮素盈余指标下的氮素投入量有所不同: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量分别为127、54和103kg/hm~2;在考虑到维持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而允许氮素表观盈余指标为N 40 kg/hm~2时,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量分别为170、99和150 kg/hm~2。此时的作物吸氮量(130、59、110 kg/hm~2)和产量(6267、2309、4502kg/hm~2)均能保持在较高水平,与理论最高吸氮量和最高产量值接近,而施氮量与理论最高吸氮量和产量时的施氮量相比有不同程度降低,分别减少了4.7%、142%、21.3%和5.3%、120%、30.7%。小麦收获后1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01.4、104.2和113.7 kg/hm~2,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氮库的稳定,还能将残留硝态氮基本维持在安全阈值内(N 90~100 kg/hm~2)。【结论】综合考虑不同降水年型氮肥用量下冬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平衡的变化,建议在渭北旱区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量分别为170、99和150 kg/hm~2,以保证作物稳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Abdul,Ghaffar,Shar[7](2018)在《长期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双茬系统土壤氮平衡、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肥对粮食增产具有举足轻重的贡献,但过量投入不仅不能保持粮食产量同步增长,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过量投入现象普遍;同时,麦玉秸秆还田利用率较低。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及配合减氮措施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氮素平衡、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对于提升农田氮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田间定位试验开始于2008年,设置小麦、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模式,以及不同氮肥减量措施;本研究于2015-2016年小麦、玉米生长季,分析了该体系土壤氮素平衡、氮磷钾养分吸收及产量,结果如下:(1)与双季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不一致,但小麦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深松还田处理或粉碎还田处理(WH-MC或WH-MM)显着增加了小麦和玉米籽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经过小麦-玉米两季轮作后,麦玉秸秆粉碎还田处理以及双季不还田处理0-200 cm土壤剖面中累积了大量硝酸盐;然而,WH-MC或WH-MM处理土壤剖面中硝酸盐残留较少,尤其是下层土壤中,表明WH-MC或WH-MM处理中土壤硝酸盐淋溶损失较少。从土壤表观氮素平衡结果来看,双季秸秆不还田处理氮素盈余为负值,即土壤中氮素缺乏。上述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小麦秸秆高留茬还田处理能够增加作物产量,以及降低硝酸盐淋溶损失,是相对较优的还田方式。(2)在小麦高留茬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基础上,与常规施氮量相比,减氮15%未降低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而减氮30%处理,小麦、玉米产量明显降低。减氮30%处理显着降低了籽粒、秸秆中氮素吸收量;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籽粒氮、秸秆氮和钾吸收量分别降低了13.4%、43.4%和19.4%。减氮15%-30%处理中0-200 cm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量也明显降低,尤其是0-120 cm土层。此外,30%减氮处理在小麦-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壤剖面中N盈余最低,小麦收获时仅为9.9 kg ha~(-1),表明氮素投入不足。总体来看,与传统施肥相比,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用量至少可以减少15%,即施氮量分别为127.5和159.4 kg ha~(-1)。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高留茬还田-玉米深松还田或粉碎直接还田处理能够减少氮素损失,促进植株养分吸收。在小麦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基础上,该体系氮肥用量至少可以减少15%。因此,综合考虑氮素平衡、氮素利用及产量等因素,推荐关中地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在秸秆还田基础上的施氮量为:小麦和玉米季分别为127.5和159.4 kg ha~(-1)。(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聂胜委,张巧萍,李向东,张玉亭,王二耀[8](2018)在《施用不同菌渣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小麦季施用不同菌渣、牛粪配比的菌渣肥(JZA(纯菌渣)、JZB(菌渣∶牛粪=1∶2)、JZC(菌渣∶牛粪=1∶1)、JZD(菌渣∶牛粪=2∶1))在3 000(JZ1),6 000(JZ2),9 000(JZ3)kg/hm~2这3个施用量水平上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不施菌渣肥为对照(CK-JZ0)。结果表明,与CK-JZ0相比,在菌渣肥施用量为3 000 kg/hm~2或6 000 kg/hm~2时,JZA,JZB,JZC,JZD配比的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提高不明显,甚至减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也较差;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养分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影响不显着;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对耕层土壤养分逐渐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规律不明显。菌渣肥施用量为9 000 kg/hm~2时,JZB,JZC配比菌渣肥对小麦、玉米产量以及轮作系统总生产力的提高较大,可持续性和施用效果较好;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当季小麦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小,能提高玉米季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当季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下茬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或提高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施用次数和时间的增加,施用JZB,JZC菌渣肥能显着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氮含量(P≤0.05);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趋势变强,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P≤0.05);能够明显提高或改善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崔江辉,崔福柱,薛建福,郝建平,杜天庆[9](2018)在《化肥减施对小麦-高粱系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户的肥料施用量已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所造成的土壤退化问题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我国肥料施用量已经迫在眉睫。研究肥料减施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设置农户常规用量(CK)、常规用量的75%(UA_(75%))、常规用量的50%(UA_(50%))、常规用量的25%(UA_(25%))4个处理,通过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分析得出:短期化肥减施对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几乎无影响,但显着增加了水稳性大团聚体(粒径>0.25mm)的数量。短期化肥减施对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均无显着影响。UA_(25%)和UA_(50%)处理增加了水稳性团聚体的MWD和GMD,降低了D值和团聚体破坏率(PAD),提高了稳定率(WSAR)。肥料减施显着降低了冬小麦产量,而UA_(50%)和UA_(75%)处理对夏高粱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综上所述,UA_(50%)处理能提高小麦-高粱系统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保证夏高粱产量,但肥料减施显着降低了冬小麦产量。(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张莉,王婧,逄焕成,张珺穜,郭建军[10](2018)在《短期秸秆颗粒还田对小麦-玉米系统作物产量与土壤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直接还田易造成土秸混合度差、秸秆腐解慢和幼苗群体质量差等问题,不利于作物稳产和增产.秸秆颗粒具有还田性能好、还田质量高的优点,但还田后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碳排放特征的影响仍不清楚.通过田间微区试验,以秸秆不还田和常规粉碎还田为对照,分析了秸秆颗粒还田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产量、还田一年内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为改进秸秆还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颗粒还田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产量,其周年作物产量较秸秆不还田和常规粉碎还田分别显着提高14.0%和5.8%.秸秆颗粒还田促进土壤碳排放,其小麦生长季和玉米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和碳累积排放量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与常规粉碎还田相比,秸秆颗粒还田显着提高了冬小麦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和碳累积排放量15.2%和8.9%,但夏玉米生长季两者无显着差异.此外,秸秆颗粒还田降低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指数(Q_(10)),提高了土壤碳排放效率.与秸秆不还田和常规粉碎还田相比,秸秆颗粒还田土壤呼吸敏感指数显着降低22.6%和10.1%,周年土壤碳排放效率提高2.3%和1.9%.可见,秸秆颗粒还田短期内显着促进土壤碳排放,但由于较高的作物产量,其碳排放效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黄淮海粮食主产区,秸秆颗粒还田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秸秆还田方式,但其土壤碳排放的长期效应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土壤小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小麦-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耕地质量与农产品安全视角,利用分子环境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方法,借助UPLC-QTOF、GC-QTOF、ICP-MS等检测平台,分别对不同有机肥-氮肥配比条件、不同类型种植模式(有机种植VS常规种植)条件下的耕地重金属动态特征及小麦营养分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出发,提出了耕地休养生息、有机肥-化肥配置、绿肥种植等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耕地重金属的迁移转化速率在N8-N15水平内最低。小麦籽粒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当地人群在膳食N15施氮水平下的小麦籽粒时要承担更多的致癌与非致癌健康风险。在同年龄段人群比较而言,相对于6-17岁以及成年人,0-5岁的儿童面临更高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另外,在致癌风险中,重金属Cr与As是最为重要的污染源,贡献率达到74.72%-83.11%。2、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种养结合模式下的小麦籽粒营养代谢物产生了明显分化,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小麦籽粒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筛选出了种养结合模式下的生物标记物,主要包括7种氨基酸、6种糖类、3种糖醇、6种有机酸、3种脂肪酸、6种其它初级代谢产物,以及6个类黄酮类次级代谢产物。3、与常规种植系统相比,膳食有机系统种植的小麦籽粒要具有更高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0-5岁儿童具有较高的非致癌类风险,而成人具有较高的致癌类风险。在研究的8种重金属中,As与Cr暴露是造成重金属暴露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占非致癌风险贡献比例的64.89%与13.22%,同时Cr对致癌风险的贡献率也超过了 60%。4、基于耕地重金属污染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国民健康的考虑,提出耕地休养生息的制度安排和实施路径,有机肥-化肥配施的技术方案以及发展绿肥种植等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小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舒启豪,孔艳艳,罗坤,李媛,赵惠燕.干旱与Cd双重胁迫对土壤-小麦-蚜虫系统Cd转移规律影响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2].张洋.“小麦-土壤”系统耕地安全与小麦籽粒品质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王娟娟.鲁北平原引黄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蔡琼瑶.土壤—小麦系统铅的生物有效性及预测模型初探[D].浙江大学.2019

[5].王来,高鹏翔,仲崇高,刘滨,侯琳.核桃-小麦复合系统土壤碳密度动态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

[6].刘艳妮,马臣,于昕阳,梁路,翟丙年.基于不同降水年型渭北旱塬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平衡的氮肥用量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7].Abdul,Ghaffar,Shar.长期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双茬系统土壤氮平衡、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8].聂胜委,张巧萍,李向东,张玉亭,王二耀.施用不同菌渣肥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养分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8

[9].崔江辉,崔福柱,薛建福,郝建平,杜天庆.化肥减施对小麦-高粱系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8

[10].张莉,王婧,逄焕成,张珺穜,郭建军.短期秸秆颗粒还田对小麦-玉米系统作物产量与土壤呼吸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麦田生态系统呼吸与气温的关系2-3土壤-小麦系统中砷的行为特征研...2-2土壤砷污染调査评价部分采样点分...不同轮作系统中土壤淋溶液对玉米芽鲜质...3-9小麦不同部位的铅含量Fig....各样点土壤、麦苗和籽粒重金属含量

标签:;  ;  ;  ;  ;  ;  ;  

土壤小麦系统论文_舒启豪,孔艳艳,罗坤,李媛,赵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