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川县老隆镇官坑小学517300
摘要:想方设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心态起到积极的影响,有助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不仅利于语文教学如火如荼地顺利进行,还可以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让学生在宽松和谐且富有趣味的气氛中进行语文学习,使其语文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将自己作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主体地位有所忽略,对于学生的能动意识有所忽视,不注重为学生提供活动时空条件等,使学生的思想因惧怕老师、因语文学习呆板枯燥而处于封闭、僵硬状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对于新课改的精神都有所感悟,发现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而是应当将小学语文课堂的中心目标集中在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将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真正发展的天地。要做到这一点,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激发,才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才可以使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氛围中顺利且高效地进行,且对于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语文教学的目标极其有利。
下面提出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教师要更新语文教学观念,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扮演着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宽松、接纳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学过程中要展现微笑的面容、使用亲切的话语,要对学生表示尊重、理解,对于出错的学生,不任意训斥、惩罚,而是给予耐心的指导。对于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其肯定和鼓励,多对他们说“你真棒”“你做得真好”等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在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戴有色眼镜对待他们,不厌恶和指责他们,而是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包容、理解和鼓励下不断取得进步。当宽松的学习氛围得以形成时,学生对语文教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就会慢慢打消,他们的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会慢慢得以激发,他们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师组织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语文学习,使语文课堂一片祥和、生机勃勃,这样语文教学任务也就会顺利完成。
二、加强趣味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再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加强趣味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掌握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力求教学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
三、提供参与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还要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主动性得以增强,让他们的才华在主动参与中得以施展,使他们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某次听课时,笔者对于某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受颇深,也认为其做法符合新课改精神和上述所说。这位教师在进行《雨点》一课的教学时,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这位教师没有剥夺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并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等重点词语加以体会,并鼓励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在讨论过后,学生在上述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上还欠佳。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重点词语的理解,这位教师还组织学生以表演来对这些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和体会。在进行动作表演的过程中,对于动作表扬不到位、动作过于僵硬的学生,这位教师还给出了相应的点评,鼓励并引导这类学生重新进行体会。
整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充满活力,并始终在这位教师自然顺畅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以及自主感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中加深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切入口对课文内容加以深入的理解,对课文所描摹的生活场景进行感受,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使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使沉闷的语文课堂得以改变,使每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活”了起来,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了学生发展的天地。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以激发,让他们形成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让他们真正在语文课堂中“活”起来,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