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中的思考

估算教学中的思考

(安庆市大观区公园小学,246001)

摘要:“估算”从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仅作为“选学内容,不作为考试项目”到至今在《新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在各个年级适当加强估算”,说明估算越来越受到数学课程改革的关注,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忽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现象,本人从亲身教学工作中领悟到,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和价值取向,才能真正把估算教学落地实处。

关键词:估算意识;情境结合;教学策略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位老师执教的是北师大版本四年级上册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乘法》,教师在教学计算“114×21”时,先让同学们进行估算,这时我看见有的孩子是先算出了乘积再来估计,还有的孩子并没有动脑筋,是乱估一气,而这位老师在这个环节上的处理也是轻描淡写地走过场。对此,我对估算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估算教学,把估算教学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自觉进行估算呢?针对这些现象,我在估算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体验价值,有意识培养估算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低年级阶段,教材就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些估算内容,例如在一年级第二册“认识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中,引导学生发现并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然后提出“如何描述多的程度”这样的问题,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通过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学会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定量刻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估算的好习惯,还应该通过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必要性。比如在“小小商店”、“旅游中的数学”等活动课上,让学生考虑怎样租车最省钱?对所带的钱估一估能买哪些货物?花去多少钱?剩下多少钱;在上学路上,凭借以往的经验,估一估到学校需要几分钟?会不会迟到?还可以测量自己一步的长度,用“步测法”量一量家跟学校的距离;做作业时知道自己一分钟写几个字?可以估一估做完作业要几分钟等等;如果学生能这样考虑了就表明学生在学估算,应用估算。在实际应用中加强各种类型的估算练习,让学生学会主动地用估计的眼光去观察数学问题。

二、把估算与口算、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能力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估算与口算互为基础,互相促进。估算与口算笔算有机配合,能有效提高精确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而且估算对精确计算又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例如,上题中的“114×21”,如果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那么110×20=2200;如果把114看成120,把21看成20,那么120×20=2400;由于114在110和120之间,所以1142×12的积肯定在2200和2400之间,这时的估算对后面的计算结果起到了预测作用。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试商时感到非常困难,究其原因,即不会正确运用估算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1)、在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30×()<243、60×()<215(2)、不用计算比较大小:263&pide;27○10、602&pide;31○20。通过这些训练,使同学们的估算意识增强了,也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掌握技巧,提高估算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估算活动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使他们愿意去学,快乐地学,还要教会学生估算的方法技巧,使他们知道怎样估算比较合理、准确。例如:(1)、不计算,判断结果的对错:①58×18=4534()②88×34=318()③350×70=2450()。方法交流:第一题,把算式看成60×20=1200,结果是多估了,而4534却比1200大的多,所以积是错误的;第二题判断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可能是三位数,所以也是错误的;第三题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零,那么积的末尾也应该有2个零,所以积也是错误的。

(2)、估计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550月、550周、550时、550分。交流方法:生1:550分不到10时,与自己的年龄不符合。生2:550时不够1个月,也与自己的年龄不符合。生3:一年有12个月,550月大概有50年,比我的年龄大了很多,所以也是不符合的。生4:我把一个月看成4周,一年就是52周,那么550周大概是11周,与我的年龄差不多了。孩子们的回答令人喝彩,他们能在相互交流中,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了数学问题,估算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在具体的情境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提高估算能力。

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在第一学段“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进行估计。”估算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场合都可能用到估算,让学生在不同数学内容、不同问题情境中尝试使用估算,可以增强他们的估算灵活性,提高学生估算技能的实际应用水平。我借下题来阐明观点。(出示一张从北京到广州的简易地图)“小丽一家三人从北京到广州旅游去啦!”解决问题一:北京与广州间的铁路长是2294千米,火车平均每时行驶110千米,已经行驶了18小时,现在火车在哪个城市附近?交流结果:我把火车速度估成每时行驶100千米,行驶时间估成20时,大约行驶了2000千米,所以我估计火车现在在韶关附近。解决问题二:每节硬座车厢有118个座位,这列火车有12节硬座车厢,估一估,这列火车的硬座车厢能容纳1200名乘客吗?交流结果:我把车厢座位看成120个,把12节车厢估成10节,这样估少一些都有1200个座位,那么肯定能容纳1200名乘客。解决问题三:计划全家每天的住宿费是190元,如果住宿5天,1000元够吗?交流结果:我认为在外旅游要把每天的住宿费估多一些,看成200元,那么5天要花1000元,所以带1000元是足够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有关估算的经验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参与其中。

总之,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和完善,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做个估算教学的有心人,善于利用生活和教材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估算能力,使让估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魏张玉艳.有效备课(小学数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标签:;  ;  ;  

估算教学中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