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功能论文-高宁

游憩功能论文-高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憩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文化旅游,公众享用

游憩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高宁[1](2019)在《基于公众享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国家旅游业正在迎来大众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方位、优质旅游新战略的机遇时期,“景观之上是生活”“最美的风景是人”“品质、便利、善意、公众享用的生活空间”等新时代旅游发展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休闲成为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而游憩则是主要的表现方式,本身是一种创造快乐与幸福的生活方式,对人们享受美好生活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游憩空间几乎涉及了所有重要的生态旅游、历史遗迹、文化艺术等地。因此,如何通过游憩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落实到新时代旅游业发展体系中,是目前旅游业界、学界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之间的一种保护利用模式,发挥科研、教育、游憩的叁大功能是其科学管理和有序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目的地,在文化旅游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全民共享。作为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间,研究其游憩功能发展对于保护遗址资源,促进旅游发展,文物成果惠及民生,提升公众考古教育知识水平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基于公众享用角度如何提升游憩功能需要积极的思考。论文重点关注了首批12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讨其作为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实现游憩功能的意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至今将近十年,作为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体验地,涉及7个省市,4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5A级景区,10处4A级景区。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依据2017年国家文物局编制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及运行管理指南(试行)》和文化和旅游部制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相关要求,分析其在文化传播与公众服务实现过程中,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充分发挥游憩功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公众享用。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形成研究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在解读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的涵义、价值、分类以及游憩系统的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质性文本的分析,获取现阶段基于公众享用方面游憩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游憩功能提升的策略。最后得出本文结论,即游憩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承和共享的重要途径;快乐、学养、创新、发展、和谐是考古遗址公园游憩的核心品质;游憩教育、游憩解说、游憩服务是让公众获得美好体验的重要内容;基于公众享用的游憩活动是文旅融合及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方式。(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08)

邢忠,袁川乔,顾媛媛,乔欣[2](2019)在《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城郊绿色基础设施用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眉山市岷东新区非集中建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郊绿色基础设施兼具城乡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孤立或对立审视此二功能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机械被动保护,有机融合则会促进城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保护与利用。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详细阐释了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一、目标定位,融合资源保护、生态服务、游憩休闲等复合目标;二、现状分析,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要素与空间格局;叁、功能设置环节,因地植入维护要素系统自然生态过程的游憩功能;四、用地组织层面,带动游憩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其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四大生态功能服务水平。(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3](2019)在《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游客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支付意愿》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概念,考察游客作为生态系统服务关键受益人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可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作何选择,并对其投资自然资本保障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中如何优化旅游,促进保护和公益性功能实现。研究结果显示:(1)游客以文化服务为首选,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强的生态旅游、较为抽象的文化体验以及较为单纯的美景欣赏叁方面,在生态旅游具体需求上会出现选择间的相互竞争;(2)除了净化空气,对供给服务和其他调节服务则需求不大;(3)在免门票假设下,具有支付意愿的游客达到90%以上,然而平均支付意愿没有达到现有门票价格;(4)教育水平和职业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最为显着,并与年龄和收入等因子一起形成具有不同支付意愿上的特征人群。因此,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需要积极探索协同多种文化服务供给,大力推动社会参与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受益者对生态系统的认知,从受益者需求入手推进国家公园公益性功能的实现。(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曾真,朱南燕,尤达,兰思仁,李霄鹤[4](2019)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功能评价研究——以叁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叁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在参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公园游憩功能的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游客对如意湖湿地公园游憩功能的满意度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环境、游人体验、基础设施、总体布局、服务设施。根据对这5项指标所包含的20个指标因子的分析研究,提出提升内外交通便捷性、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注重湿地生态教化职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重视游客游憩安全5个优化措施,对如意湖湿地公园的游憩功能优化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9年01期)

程琦,刘蓉霞,柯新利[5](2018)在《基于神经网络的农地景观游憩功能评价及空间异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农地景观游憩功能日益重要。因此,科学评价农地景观游憩功能并认识其空间异质性,对于充分发挥农地景观游憩功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武汉市为例,从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和景观基础设施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确定指标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得武汉市农田景观游憩功能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布图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武汉市中心的周边地区为武汉市农地景观游憩功能供给能力高值集中区;而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南部地区,武汉市农地景观游憩功能供给能力则普遍较低。(2)从整体上来看,武汉市不同行政区都有较好的游憩功能供给潜力。因此,武汉市农地景观规划布局不必拘泥于行政区划,规划布局时应有效利用现有农地景观,游憩功能评价是有效促进农地景观规划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期刊2018年04期)

吕志坤[6](2018)在《街旁绿地游憩功能空间衰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居民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对改善城市微气候、小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其分布广泛、布局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同时规划设计的盲目性、缺乏对市民使用需求的考虑等问题也逐渐凸显。针对问题,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多数研究以现状调查、规划设计方法、空间分布格局、地域文化特色、内部服务设施等研究内容为主,侧重点主要围绕街旁绿地内部本身,而忽略了街旁绿地功能与外部空间环境和设施的关系,以及对人们使用需求的考虑,同时对影响游憩功能的因素并未做太多设计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街旁绿地游憩功能为出发点,通过选取合肥市区范围内的10个街旁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查,掌握街旁绿地的规模、形式、结构、要素等以及周边的餐饮、商业、休闲及娱乐服务设施分布情况和城市道路密度、交通设施等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引入地理学、旅游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分析街旁绿地的使用情况,以到访者距离游园的距离和访问频率以及不同距离内访问者来源的人数作为游憩功能衰减的衡量指标,运用核密度法、SPSS回归分析方法探明街旁绿地游憩功能空间衰减特征规律以及影响游憩功能服务差异的因素,使街旁绿地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主导功能,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街旁绿地的内部游憩空间以及外部服务环境、交通设施特征存在差异。在内部游憩空间方面,游园面积在2650~17800 m~2之间,绿地面积在2920~15500 m~2之间,游园铺装面积在479~4050 m~2之间;园林小品、景观建筑设施、游憩娱乐场所等分布密度在15~242(个/hm~2)之间;在外部服务环境和交通设施方面,四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差异以及道路密度表现为与周边用地类型性质和区位相关。(2)不同街旁绿地的使用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受文化程度以及收入水平呈现多样性,使用时间主要以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00)时段为主,使用需求以锻炼和休息为主要游憩目的,游园主要服务人群为附近居民。(3)街旁绿地游憩功能距离衰减的回归分析表明,游园访问人数与欧氏距离、出行距离变量呈现对数函数曲线关系,关系式分别为:Y=95.566-14.181log(x)和Y=69.783-9.934log(x);游园访问频率与欧式距离、出行距离变量呈现指数函数曲线关系,且均为负相关关系,关系式分别为:Y=104.455e~(-0.004x)和Y=78.401e~(-0.003x),距离游园越远的受访者,在人群数量和访问频率上呈逐渐降低趋势。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受访人群最适宜的访问游园距离在欧几里德距离100-350 m之间、出行距离80-450 m之间。(4)运用核密度分析对街旁绿地游憩功能空间衰减可视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欧几里德距离分析时不同街旁绿地的游憩功能服务能力并不是朝不同方向均匀地传递出来的,而是呈现出向不同方向和不同强度的向外发展特征,超过一半以上的街旁绿地服务距离在400 m之内,服务方向多为居住区密集分布的区域,且不同方向的核密度值存在差异,KDE值强度大小与访问频率有关,频率越高,KDE值越高。(5)SPSS描述性分析发现街旁绿地游憩功能空间衰减规律一般表现为:受访者距离游园的欧几里德与出行距离、访问频率与游园周边的道路密度、服务密度均值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6)通过对影响因子与距离、访问频率之间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影响因素对街旁绿地游憩功能衰减有不同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且影响程度和影响力不同。结果进一步显示:1)以欧式距离作为游憩功能衰减的衡量指标时,对欧式距离影响程度和影响力较大的是游园铺装面积和周边休闲娱乐服务;2)以出行距离作为游憩功能衰减的衡量指标时,对出行距离影响力较大的因素是游园铺装面积、园林小品建筑及游憩娱乐场所、游园面积;3)以访问频率作为游憩功能衰减的衡量指标时,对访问频率影响力较大的因素是周边商业服务、食品餐饮服务、以及游憩者的性别和年龄属性;4)游园外部交通设施、游憩者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对游憩功能衰减的影响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元豪,赖启福,林春恋,白灵[7](2018)在《创新视角下的森林公园游憩功能转型研究——以40家国家森林公园的在线评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网络评论作为创新切入口,从蚂蜂窝旅游网上获取40家国家森林公园的口碑数据,对其游憩功能变化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近些年游客对森林公园的游憩感知和游憩功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需求也更加丰富与复杂。基于此,提出了传统森林公园从景区导向逐步转型为旅游者需求导向,从资源依赖型逐步转型为资源利用型,从观赏为主转型为体验为主的森林游憩活动等发展建议。(本文来源于《海峡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漆建坤[8](2018)在《成都城市公园游憩功能的构建与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也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公园的游憩功能建设成为城市规划中经常讨论的一项建设内容,需要对城市功能设计进行专门研究。鉴于此,本文就成都城市公园游憩功能的构建与优化展开研究,首先确立研究背景,其次展开成都市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研究,最后就城市公园游憩功能建设的优化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对提升城市公园油游憩功能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8年01期)

张佳,高宁,钱嘉怡[9](2017)在《郊野绿道游憩功能开发和运营管理的国内外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郊野绿道是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向城郊自然和乡村地区有机拓展的一种多赢方案,游憩功能是多赢的基础,但游憩功能的开发和运营管理恰恰是郊野绿道建设运行全过程中的难点。从游憩角度对英国、美国、香港和国内珠叁角的郊野绿道进行对比,发现基于自然保护和游憩开发两种不同思维的郊野绿道开发管理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针对国内郊野绿道的发展现状,基于比较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游憩开发和运营管理提升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7年36期)

王铭槿[10](2017)在《西安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城市绿地景观的需求也逐渐升高。市民对城市绿地景观的需求早已超出了仅仅对绿量感的追求,更多的是对景观美感与游憩功能的需求。城市公共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城市公共绿地绿化水平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幸福感与城市的形象好坏。因此,深入探讨城市公共绿地中景观植物的配置与绿地游憩功能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西安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是由曲江新区管委会投资兴建的中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景区位于大雁塔脚下,由大雁塔南北广场、大雁塔西苑(陕西民俗大观园)、大雁塔东苑(陕西戏曲大观园)与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组成。是中国唯一开放的AAAAA级景区。该景区具有定位高,设计理念新,建设起点高等特点,景区内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景区内现有植物群落的配置情况与市民对植物配置的游憩功能满意程度,探索出兼顾生态种植、地方特色与满足游憩功能的植物群落配置方式,使城市公共绿地更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满足市民的需求。同时也希望本文中一些有关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的实例分析,能够为今后城市公共绿地在景观植物配置时提供参考与借鉴。笔者首先通过对西安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树种组成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该景区植物种类丰富,共有常见种类115种,分别为常绿乔木14种,落叶乔木47种,常绿灌木18种,落叶灌木29种,多年生草本植物3种,竹类植物2种,藤本植物2种。其次详细记录了该景区植物群落的群落数量、群落结构,分析了现有植物群落的配置形式与游憩功能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100份该景区绿地景观与游憩功能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市民对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植物群落游憩功能的满意程度与改善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游憩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郊绿色基础设施兼具城乡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孤立或对立审视此二功能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机械被动保护,有机融合则会促进城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保护与利用。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详细阐释了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用地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一、目标定位,融合资源保护、生态服务、游憩休闲等复合目标;二、现状分析,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要素与空间格局;叁、功能设置环节,因地植入维护要素系统自然生态过程的游憩功能;四、用地组织层面,带动游憩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其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四大生态功能服务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憩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高宁.基于公众享用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憩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邢忠,袁川乔,顾媛媛,乔欣.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城郊绿色基础设施用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眉山市岷东新区非集中建设区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

[3].何思源,苏杨,王蕾,程红光.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游客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支付意愿[J].自然资源学报.2019

[4].曾真,朱南燕,尤达,兰思仁,李霄鹤.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功能评价研究——以叁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9

[5].程琦,刘蓉霞,柯新利.基于神经网络的农地景观游憩功能评价及空间异质性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

[6].吕志坤.街旁绿地游憩功能空间衰减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

[7].黄元豪,赖启福,林春恋,白灵.创新视角下的森林公园游憩功能转型研究——以40家国家森林公园的在线评论为例[J].海峡科学.2018

[8].漆建坤.成都城市公园游憩功能的构建与优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

[9].张佳,高宁,钱嘉怡.郊野绿道游憩功能开发和运营管理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中国商论.2017

[10].王铭槿.西安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植物配置与游憩功能的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游憩功能论文-高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