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对肝胆同治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胆囊炎半胆石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消炎利胆片,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症状总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同治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效果明显,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结石症也有所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胆同治法;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临床疗效;排石溶石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胆囊慢性炎症疾病,主要诱发因素包括细菌感染、胆固醇代谢紊乱以及结石等[1]。在临床上,接近3/4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伴有结石,容易导致胆囊壁的损伤,导致胆绞痛,造成胆汁排泄异常。考虑到慢性胆囊炎与结石同时存在,互为因果,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肝胆同治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以我院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肝胆同治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胆囊炎半胆石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3:5,年龄平均值为(47.58±9.56)岁,治疗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年龄平均值为(46.78±9.01)岁,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给予对照组的消炎利胆片方法,给予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
1.2.1对照组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消炎利胆片,由广东罗浮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Z44021422。具体服用方法为400mg/次,3次/d,连续用药,以4周为一个疗程。
1.2.2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自拟方,方剂的构成为柴胡15g、玄参20g、黄岑8g、香附10g、枳实10g、鸡内金15g、制半夏10g、金钱草20g、白芍25g、金银花15g、郁金10g、陈皮10g、元胡10g、青皮15g、木香6g、蒲公英15g,水煎服,150ml/次,2次/d,以4周为一个疗程。
1.3疗效性指标观察一方面,需要对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另一方面,需要通过B超,检查患者结石大小以及胆囊壁厚度,并叮嘱患者随时观察在冲洗大便时有无结石排出。
1.4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判定主要包括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是指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总积分值减少超过95%;显效是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总积分减少超过70%;有效是指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总积分减少超过30%;无效则表示总积分减少不明显,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
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接受卡方检验。
2结果
2.1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对比通过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下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胆病的发病机理在于气滞、热郁、淤血、沙石、湿阻,从而导致肝胆气郁,胆失通降。为此,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应该以疏通为顺,而胆病往往与肝病相伴,肝与胆相表里为治。肝胆分别为阴阳,治胆应该以疏肝为达[2]。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胆囊慢性炎症疾病,主要诱发因素包括细菌感染、胆固醇代谢紊乱以及结石等。在临床上,接近3/4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均伴有结石,容易导致胆囊壁的损伤,导致胆绞痛,造成胆汁排泄异常。
关于慢性胆囊炎伴结石症的西医治疗方法,往往采用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的对症治疗方法,不能很好地根治疾病,而且还会容易出现复发问题,再加上,药物毒副作用大,患者承受着多重痛苦[3]。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也可以治疗胆囊炎,但是,手术风险大,费用高,并发症多,尤其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和胆囊癌的发病几率大大提升[4]。
本次研究中,通过中医辩证施治,采用肝胆同治法,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治疗方法为中药自拟方,方剂的构成为柴胡15g、玄参20g、黄岑8g、香附10g、枳实10g、鸡内金15g、制半夏10g、金钱草20g、白芍25g、金银花15g、郁金10g、陈皮10g、元胡10g、青皮15g、木香6g、蒲公英15g,水煎服,150ml/次,2次/d,以4周为一个疗程。经过本次研究,肝胆同治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经过B超检查,壁毛糙、壁增厚、胆汁透声差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肝胆同治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效果明显,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结石症也有所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剑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3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1):104-105.
[2]刘敏,赵亚伟,高星亮,等.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22-24.
[3]杨维建,李娟,汪佳明,等.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1,24(12):95-97.
[4]黄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