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秋灯续录论文-吴娜,徐昕蕾,张晓雪

夜雨秋灯续录论文-吴娜,徐昕蕾,张晓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夜雨秋灯续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夜雨秋灯录》,《聊斋志异》,题材比较,原因分析

夜雨秋灯续录论文文献综述

吴娜,徐昕蕾,张晓雪[1](2019)在《《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与《聊斋志异》题材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宣鼎的文言小说集《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通过情爱、神异、世情的描写抒发作者的郁结之情。作为仿作,其题材在继承《聊斋》的基础上,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女性形象的丰富、狐鬼异类的道德符号化、平民形象的生动化以及科举题材的淡化。宣鼎与蒲松龄同以孤愤作为创作的动因,但因两人在社会背景、时代精神、生活经历以及性格心态上的差异,导致了宣鼎之作与《聊斋志异》在题材处理和表达上不尽相同的面貌。(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培培[2](2016)在《宣鼎《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女性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以下简称为《夜雨秋灯录》)是晚清时代诞生的两部文言小说集。作者宣鼎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妇女的生存图景、心路历程、精神诉求,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魅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处于晚清社会转型期的下层文人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追求。绪论部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大量的学术论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夜雨秋灯录》的研究状况。在把握《夜雨秋灯录》的整体研究现状之后,重点梳理、分析有关《夜雨秋灯录》女性形象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而发现学界对于《夜雨秋灯录》的女性问题较少关注,现有的研究也比较零散。第一章“《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概说”,主要是从小说文本出发,梳理、剖析《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第一节“《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的总体介绍”,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夜雨秋灯录》女性形象的描写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勾勒。第二节“《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的身份地位”,一是从人与非人的角度对《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归类;二是从清代社会女性阶层的角度对《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第叁节着重分析《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第二章“《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美”,是论文的核心章节。笔者将《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之美概括为容貌之美,性情之美,品格之美,才义之美,抗争之美五个方面,同时将《夜雨秋灯录》中女性美的特点放置于清代社会尤其是晚清社会转型期的具体语境中予以宏观透视。第叁章“宣鼎的妇女观”,主要阐述宣鼎在《夜雨秋灯录》中表现出来的进步女性观。本章立足于男女平等,着重从反思男尊女卑的道德传统、倡导自由平等的婚恋观念、提出妥协折中的缠足理论叁个方面进行重点解读。与此同时,在肯定宣鼎进步妇女观的同时,也要剖析他的缺点与不足。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归纳主旨。(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0)

范杰[3](2012)在《《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的思想文化价值及其创作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天长县人宣鼎是晚清一位多才多艺的下层文士,他一生热爱文学艺术,在文言小说创作方面更是有着出色表现。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艺术成就极高,堪称清代文言小说的压轴之作,是仿《聊斋志异》作品中之翘楚,有“《聊斋》第二”之誉。本文将通过解读这两部作品,来对宣鼎的文学创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加深读者对宣鼎的认识。本文第一章为作者研究、考察宣鼎的生平思想、时代背景与创作心态、创作概况。首先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和积累前人研究结果,对宣鼎生平做了详细介绍;其次结合宣鼎所处的时代对宣鼎的创作心态进行分析,得出其文学作品的思想根源;最后对宣鼎一生的文学创作情况进行阐述。第二章扶植纲常教化民风——封建末世道德人心的艺术画卷。主要讲述作者将道德劝诫融于故事情节中,寓教于乐,用封建传统的思想来教化世人。展示了宣鼎作为封建末世文人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第叁章《夜录》、《续录》中的进步女性观。通过对两书中众多鲜明女性形象的归纳和分析,体现出作品在女性题材方面的成就。同时,也从这女性题材这一独特视角,将这部异彩纷呈的作品展现给读者。第四章“合说部之众长,作写怀之别调”的创作特色。从情节、人物、想象、等多个层面分析、品评两书的艺术特色和价值。两书在反应当时社会现状以及对文言传奇小说艺术成就的开拓有不俗表现,不愧为晚清文言小说的压轴之作。结语总结了宣鼎文学创作的总体成就,对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他的两种文学作品做出公正评判。(本文来源于《漳州师范学院》期刊2012-06-01)

吴娜[4](2009)在《皖籍文言小说家宣鼎《夜雨秋灯录》及《续录》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皖籍文言小说家宣鼎所作《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是晚清两部优秀的仿《聊斋》作品,但学界对其研究一直有所欠缺。文章分叁个时期,对清末至今有关宣鼎及《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的相关研究做一扼要介绍,以期有利于对其研究的深入。(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09年04期)

毛成坤[5](2007)在《宣鼎《夜雨秋灯录》(《续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宣鼎是一位值得进行系统研究的晚清下层文言小说作家,其《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以下分别简称《正录》、《续录》,合称《夜录》)是清代《聊斋志异》之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唐人小说之流亚,《聊斋志异》之嫡传”,堪称清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鉴于此,对宣鼎和《夜录》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共分五部分,对宣鼎和《夜录》进行系统研究,涉及宣鼎生平家世、版本真赝、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后世影响、小说史定位等方面。第一章为宣鼎考述,重点考察宣鼎的生卒年、家世和生平。该章对宣鼎的生卒年进行考述,对宣鼎的家世作了简单介绍,对宣鼎一生的主要经历进行了阶段性勾勒。第二章为《夜录》的版本考述与辨伪。该章对《夜录》的真赝版本系统进行了考述,对《夜录》的众版本进行了辨伪。第叁章为《夜录》的主题研究。该章先对宣鼎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进行考察,进而对《夜录》的思想主题进行分类探讨。第四章为《夜录》的艺术性研究。该章对《夜录》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浪漫色彩、象征主义等艺术上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章考察《夜录》对后世的影响。该章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夜录》影响问题的论述,又考察了《夜录》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结语在前面五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宣鼎和《夜录》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为《夜录》在中国小说史和中国文学史上重新定位。(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吴娜[6](2006)在《宣鼎《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皖天长宣鼎所作《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是晚清广受欢迎的两部文言小说集。作为仿《聊斋》之作,多年来两书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对其研究一直呈现出零散性、简介性的状态,不利于全面、充分地揭示出两书的成就和价值。因此,本文拟从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叙事艺术以及两书与《聊斋志异》和其他仿《聊斋》作品比较这几方面入手,力图对两书予以整体的把握。绪论部分,通过搜集相关材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地勾勒了从清末至今学界对《夜录》、《续录》的研究状况。针对这两部小说集研究较薄弱处,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即:结合叙事学探讨两书的叙事艺术;从宏观上观照两书,将其与《聊斋志异》和其他仿《聊斋》作品进行比较。这都是前人未曾论及的。第一章“宣鼎生平、着述与《夜录》、《续录》的创作动因”。首先介绍了宣鼎生平,指出其坎坷的人生经历造成了他愤世嫉俗的孤愤之情;在着述情况中,先梳理了两书的版本情况,指出鲁迅先生认为《夜录》“狐鬼渐稀,而烟花粉黛之事盛矣。”的说法不确,而版本的误差是造成其观点有误的重要原因。再说明在宣鼎所有的着述中都贯穿着他愤世嫉俗的孤愤之情;最后指出抒孤愤是《夜录》、《续录》重要的创作动因,这种心态影响了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方式。(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杨士钦[7](2006)在《《聊斋志异》与其后的传奇小说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同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在研究过程中,《叁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名着受到了普遍的青睐。像《叁国演义》开启了我国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先河,《水浒传》引发了英雄传奇小说创作的浪潮,同这两部文学名着一样,在中国文言小说的扛鼎之作《聊斋志异》诞生后,也引起不少作者竟相追随仿作,使文言短篇小说创作出现了再度蔚兴的局面。这些作品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其中以《夜谭随录》、《谐铎》、《萤窗异草》、《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为代表。 本论文对《聊斋志异》和受其影响的以后诸传奇小说的比较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内容的比较。 (一) 从暴露社会政治黑暗角度看。 (二) 从对封建科举制度弊端和危害的抨击看。 (叁) 从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广度,特别是对下层民众的关注程度看。 二、艺术成就的比较。 (一)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 (二) 从行文的曲折生动上看。 (叁) 从语言艺术成就上看。 (四) 题材相同或构思相似篇章的比较。 叁、其余诸书较《聊斋志异》的创新和发展。 《聊斋志异》以后的四部传奇小说,由于产生时间较晚,在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加之作者个人的努力,出现了一些《聊斋志异》中没有出现过的思想和艺术。(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06-04-01)

张静秋[8](1997)在《唐人小说之流亚 《聊斋志异》之嫡传——略评《夜雨秋灯续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每读《聊斋》,都难免不为“少赢多命,长病不犹。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的蒲松龄扼腕长叹,为纪以来,却寂寂落寞,鲜为人知,几令人有嵇叔夜《广陵散》绝弦之憾!(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1997年02期)

宋欣,杨蒲[9](1987)在《《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岳麓书社1985年10月出版了清末宣鼎着《夜雨秋灯录》的新校点本。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校点本所依据的十二卷本,并非《夜雨秋灯录》的初版,而是经书商篡乱的伪本。因此,有必要对咳夜雨秋灯录》的版本加以考辨,去伪存真,还其本来面目。宣鼎的《夜雨秋灯录》,据作者《自序》,是他四十岁那年,即同治十年(1871)开始创作的,叁年之后,即在同治十叁年(1874)完成,共一百一十五篇。光绪叁年(1877)《夜雨秋灯录》由上海申报馆以仿聚珍版印行。全书八卷,一百一十五篇,书前有蔡尔康的《序》和(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1987年01期)

曹光甫[10](1986)在《《夜雨秋灯录》和《夜雨秋灯续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夜雨秋灯录》(以下简称《夜录》)八卷、《夜雨秋灯读录》(以下简称《续录》)八卷,共二百叁十篇志怪、传奇故事,是晚清问世的两部脍炙人口的文言小说集。(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1986年02期)

夜雨秋灯续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以下简称为《夜雨秋灯录》)是晚清时代诞生的两部文言小说集。作者宣鼎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妇女的生存图景、心路历程、精神诉求,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魅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处于晚清社会转型期的下层文人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追求。绪论部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大量的学术论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夜雨秋灯录》的研究状况。在把握《夜雨秋灯录》的整体研究现状之后,重点梳理、分析有关《夜雨秋灯录》女性形象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而发现学界对于《夜雨秋灯录》的女性问题较少关注,现有的研究也比较零散。第一章“《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概说”,主要是从小说文本出发,梳理、剖析《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第一节“《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的总体介绍”,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夜雨秋灯录》女性形象的描写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勾勒。第二节“《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的身份地位”,一是从人与非人的角度对《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归类;二是从清代社会女性阶层的角度对《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第叁节着重分析《夜雨秋灯录》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第二章“《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美”,是论文的核心章节。笔者将《夜雨秋灯录》中的女性之美概括为容貌之美,性情之美,品格之美,才义之美,抗争之美五个方面,同时将《夜雨秋灯录》中女性美的特点放置于清代社会尤其是晚清社会转型期的具体语境中予以宏观透视。第叁章“宣鼎的妇女观”,主要阐述宣鼎在《夜雨秋灯录》中表现出来的进步女性观。本章立足于男女平等,着重从反思男尊女卑的道德传统、倡导自由平等的婚恋观念、提出妥协折中的缠足理论叁个方面进行重点解读。与此同时,在肯定宣鼎进步妇女观的同时,也要剖析他的缺点与不足。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归纳主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夜雨秋灯续录论文参考文献

[1].吴娜,徐昕蕾,张晓雪.《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与《聊斋志异》题材之比较[J].皖西学院学报.2019

[2].李培培.宣鼎《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女性形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3].范杰.《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的思想文化价值及其创作特色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

[4].吴娜.皖籍文言小说家宣鼎《夜雨秋灯录》及《续录》研究概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5].毛成坤.宣鼎《夜雨秋灯录》(《续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6].吴娜.宣鼎《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7].杨士钦.《聊斋志异》与其后的传奇小说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

[8].张静秋.唐人小说之流亚《聊斋志异》之嫡传——略评《夜雨秋灯续录》[J].明清小说研究.1997

[9].宋欣,杨蒲.《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J].社会科学战线.1987

[10].曹光甫.《夜雨秋灯录》和《夜雨秋灯续录》初探[J].明清小说研究.1986

标签:;  ;  ;  ;  

夜雨秋灯续录论文-吴娜,徐昕蕾,张晓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