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疏水表面获得滴状冷凝进而提高冷凝器传热系数是目前冷凝器强化传热的重要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底,采用光刻技术制备了微方孔结构的梯度能表面,分析了微方孔结构梯度能表面的冷凝液滴生长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由于微方孔边长的梯度变化,冷凝液滴的填孔速率不同,从而造成表面液滴的不同形态。通过冷凝液滴的表面覆盖率特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冷凝液滴成核能垒、成核半径在表面梯度能作用下的规律.此外,分析了孔外平面液滴合并的速度特征,发现在冷凝初期,f=0.5的表面处,液滴的表面覆盖率增长速度最快,归因于梯度张力和表面结构的共同作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费媛媛,贾志海,肖昌昊,张涛,陈梦谣
关键词: 梯度能表面,液滴,滴状冷凝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动力工程
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776128)
分类号: TK124
页码: 926-930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841K
下载量: 162
相关论文文献
- [1].滴状冷凝的实现方法研究进展[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02)
- [2].滴状冷凝传热的多尺度规划与最佳接触角[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2)
- [3].两步电沉积微/纳米结构表面的滴状冷凝的热传递(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05)
- [4].表面纳米结构及其自由能对滴状冷凝传热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10)
- [5].金属基底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发展及滴状冷凝强化传热应用展望[J]. 当代化工 2018(03)
- [6].初始冷凝液滴尺寸分布的分子团聚模型[J]. 化工学报 2010(04)
- [7].滴状冷凝过程中液滴接触角对热流密度的影响[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8].差异化疏水铜表面的冷凝传热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02)
- [9].PVDF中空纤维换热管超疏水表面强化蒸气滴状冷凝传热[J]. 化工学报 2019(04)
- [10].聚四氟乙烯表面滴状冷凝传热的理论模型与计算[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9(05)
- [11].基于遗传算法的超疏水冷凝表面结构优化[J]. 价值工程 2020(01)
- [12].表面形貌对初始滴状冷凝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8(02)
- [13].引入接触角的滴状冷凝分形传热功当量模型[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1(05)
- [14].蒸气在铜表面冷凝的可视化实验[J]. 空间科学学报 2016(04)
- [15].蒸汽冷凝初始液滴形成机理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9(06)
- [16].微米级余弦槽表面疏水性及冷凝传热实验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6(05)
- [17].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03)
- [18].灌注液体型光滑多孔表面制备及应用[J]. 化学进展 2016(01)
- [19].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中液滴脱落滞后效应[J]. 科学通报 2015(Z2)
- [20].气体剪切下液滴临界滑动无量纲准则[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5)
- [21].超疏水材料表面冷凝液滴自移除及液滴尺寸分布规律[J]. 表面技术 2020(05)
- [22].水蒸气在垂直钛板表面的冷凝传热特性[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8)
- [23].非均匀润湿表面强化冷凝换热研究[J]. 化学工程 2020(01)
- [24].倾斜超疏水管外滴状冷凝液滴特性的可视化[J]. 科学通报 2017(10)
- [25].低压蒸汽滴状冷凝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06)
- [26].含氟丙烯酸疏水树脂强化水蒸汽冷凝传热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2(12)
- [27].关于固体表面上液体球冠的平衡条件问题——兼评“冷凝器壁面滴状冷凝的热力学机理及最佳接触角”等文章[J]. 物理学报 2010(10)
- [28].水蒸气在TA2改性表面冷凝传热特性实验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 2010(06)
- [29].基于聚四氟乙烯表面滴状冷凝的传热分析[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9(05)
- [30].疏水表面蒸汽滴状冷凝传热实验分析[J]. 制冷技术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