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民[1]2004年在《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临床上由于颈椎病变引起的一系列原因不明的头晕、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头痛、颈痛、甚至猝倒等发作性症状,最先由barre和lieou提出,因而被称之为barre-lieou综合征,这些症状的根源是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国内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或颈性眩晕。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仍有争议,以往多考虑颈椎间盘后侧方突出粘连并固定于椎动脉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椎间盘退变使椎间隙和横突间距缩小,导致椎动脉扭曲以及颈椎力学平衡失调等。但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本病的病理因素对椎动脉及其周围神经丛的刺激比对椎动脉的压迫更能够引起椎动脉系统的血流障碍,机械性压迫可能不是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原因,而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受到激惹才是引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但神经是如何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椎动脉周围神经丛是否是交感神经为主导,仍不清楚。头晕和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如心血管疾病、耳源性、眼源性、颅内肿瘤、颈椎疾患等均可引起。按照定义:眩晕是运动的错觉,包括旋转、滚翻、倾倒、摇摆、浮沉等感觉。头晕仅有头脑昏沉、头重、头轻、眼花、发黑的感觉,而无运动的错觉,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涵盖了这两种表现,二者的关系如何,怎样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鉴别,以及如何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医生的一大难题。通过电刺激模拟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受刺激的一个状态,观测椎一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了解颈性眩晕的病理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1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
桑晓文[2]2004年在《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颈性眩晕是骨伤科常见病,由于多种原因,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义,既往文献亦鲜见关于本病诊断和治疗的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论述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诊断,中西医治疗,并对本病的预防简要总结,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及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导师何洪阳教授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第二部分内容中就导师运用中药及手法治疗本病的经验作一概述。
李牧真[3]2016年在《微针刀松解术结合整脊调神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推拿和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并对提取内容进行分析,为本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及临床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提供文献依据。同时,通过观察对比临床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从患者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测指标两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就发病机制、诊疗机理及观察指标设定依据等方面做相关探讨。以期减少颈性眩晕临床诊疗中的盲目性,提高诊断正确率,制定出一个操作安全、起效快、疗效持久的颈性眩晕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及内容分析法对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并参考结果设定课题的相关研究标准与观察指标,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把纳入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平均分为微针刀松解结合整脊调神推拿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结合整脊调神推拿组(对照组)。均治疗2疗程后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L-36)、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的变化;测量颈椎X线片中颈椎曲度、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波潜伏期、波间期的数值变化。并采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文献研究中,统计分析了301篇推拿相关文献及84篇针刀相关文献的各项提取内容。临床研究中,无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67%。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可发现,两组患者主观感受指标中的SL-36与SCL90评分仅部分项目治疗前后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中各项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与疗程结束1月后随访相比,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客观检测指标中,两组治疗前后X线中的颈椎曲度指数与TCD中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BEAP治疗前后变化并不明显,仅在PLⅤ一项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与相关文献研究可发现,本课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两组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且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与各项评价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于患者主观感受指标的观测可发现,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部分改善;在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的治疗效果较显着,且疗效较持久。在客观检测指标方面,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对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起到积极影响,有效调整患者颈椎整体曲度,说明TCD与颈椎X线均可作为颈性眩晕患者较敏感的临床诊疗指标;但患者对于BEAP的检测结果并不敏感,无法获取有效观测结果。本课题为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
罗贵聪[4]2012年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 traumatic brain syndrome简称PTBS)系指头部损伤后遗留的诸多主观不适症状。这类患者多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但头痛、头晕及某些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耳鸣、心悸、血压波动、多汗、性功能下降等),还有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容易激动等表现。目前较统一的看法认为是在轻微脑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再加上患者身心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但近几年来在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损伤;患者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与颈椎损伤有着密切关联性。损伤的颈椎出现关节错位、小关节紊乱,引起颈椎失稳,从而导致局部炎症、水肿而使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到压迫、牵拉、刺激,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类似颈性眩晕、颈性头痛等系列症状。因此在治疗脑部损伤的同时,对损伤的颈椎一并处理,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目的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的归纳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病因、病理、治疗及预防上的认识。采集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存在颈椎损伤的症状。通过颈椎X线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从而证实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有相关性。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最终我们提出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的立论。方法选取来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高压氧科病房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口服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传统药物治疗;1次/天,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功能评估量表及TCD检查结果,然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实际进入研究的病例共计60例。治疗组(n=30),治愈1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n=30),治愈7例,显效15例,无效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3.33%、2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及功能评估表和TCD检查相互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部分存在颈椎损伤,并有明显的类颈性眩晕、头痛等症状,X线和TCD检查可发现明显颈椎(小关节)错位和血流速度减慢等表现。2、龙氏正骨手法和口服传统药物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均有效果,但龙氏正骨手法治疗PTBS效果明显优于口服药物。龙氏正骨手法治疗PTBS(只针对颈椎小关节),具有定位准确,操作更安全规范、疗效更显着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3、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此立论,有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但仍需进一步系统性探讨与研究论证。
刘斌[5]2013年在《颈部血管与颈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头晕和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如神经内科疾病、心血管疾病、耳源性、眼源性、颅内肿瘤、颈椎疾患等均可引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增加,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趋于年轻化。目前把与颈有关的以眩晕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称为颈性眩晕,归因于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国外最先由barre和lieou提出,因而被称之为barre-lieou综合征。而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insufficiency type, CSA)被认为是引起颈性眩晕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病,在颈椎病发病率中占第二位。但关于CSA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国外鲜见报道,国内于1993年召开的第四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肯定了这一诊断。就其发病机制早期一些学者认为颈椎间盘后侧方突出粘连并固定于椎动脉(vertebra artery, VA)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椎间盘退变使椎间隙和横突间距缩小,导致椎动脉扭曲以及颈椎力学平衡失调机械性压迫刺激是导致VBI的主要原因。但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证明椎动脉周围神经丛受到激惹才是引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交感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由于颈椎不稳刺激颈部的交感神经,交感缩血管兴奋导致的局部椎动脉收缩而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供血不足,尸体解剖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发现交感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人椎动脉外膜,临床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此类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也有很多专家将椎动脉外膜剥离术和颈椎稳定手术运用于临床,亦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椎动脉被认为在脑部供血中起重要作用,很多学者报道椎动脉损伤常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迟发出血、血栓、栓塞、脑出血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手术中损伤椎动脉也是手术医生比较担心的问题,对诸如椎弓根螺钉植入等手术方法产生很多顾虑。然而在临床中发现大量以非眩晕就诊的患者在检查中发现一侧椎动脉变细或闭塞,但并无眩晕的症状,而很多眩晕的患者却并无椎动脉的变化。在由于外伤或手术操作损伤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的患者也并未表现出脑及延脊髓缺血的症状。那么椎动脉型颈椎病又如何解释?面对如此相驳的临床现象,我们该认真的思考究竟椎动脉在脑部供血中到底起多大作用?为什么单侧椎动脉闭塞或外伤致椎动脉损伤的患者没有脑缺血的临床表现?而临床确实存在大量的眩晕患者,而且根据目前理论治疗有效。从理论上讲椎动脉缺血后Willis环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颅底脑部循环代偿,由颈内动脉发出的后交通动脉实现再循环,不过临床资料表明,Wills环存在很大变异,且早被神经科医生重视,认为与脑梗和动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否可以推断如Willis环变异,椎动脉末端的基底动脉所形成的大脑后动脉起主要供血作用时,任何因素引起的椎动脉缺血都会导致脑缺血,引发眩晕等临床症状。如Willis环结构完整或椎动脉不起主要供血作用时椎动脉缺血甚至断裂均不会影响脑部供血。提示我们是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定义和手术操作损伤椎动脉的危险性以及颈性眩晕的真正原因进行重新评估。本研究通过临床患者的椎动脉MRA、CTA以及彩超资料以及不同方法治疗临床颈性眩晕的患者的效果,同时结合动物实验结扎兔左侧椎动脉后颈部血管代偿性血流量变化及脑组织病理改变情况来探究椎动脉与脑部供血的关系,希望能够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目的:1.从动物基础实验角度——通过结扎兔左侧椎动脉,检测兔颈部血管代偿性血流变化以及脑组织病理改变,来验证椎动脉与脑缺血的关联性。2.从临床角度——通过评估不同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患者来发现颈性眩晕的病因构成比例及诊治方法。3.从影像学角度——1)通过临床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超资料来明确颈部血管情况和血流情况以及颈部血管病变的构成;2)通过总结患者MRA及CTA资料来评判椎动脉缺血与临床颈性眩晕的关系;3)通过患者CTA检查集合MRA检查来明确椎动脉变异及损伤情况,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治提供指导依据;4)通过患者Willis环CTA的分型来评估“椎动脉—Willis环—脑缺血”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1.建立兔结扎左侧椎动脉模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检测实验组16只日本大耳兔在椎动脉结扎前后及8只空白对照假手术前后颈部血管的血流变化情况;利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观察结扎椎动脉后脑部缺血、坏死情况。2.对临床确诊为颈性眩晕的147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设立30例高位硬膜外组和30例枕颌带牵引组对交感型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进行治疗效果评价。3.统计分析临床200例眩晕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资料来得出颈部血管的指标和颈部血管病变的构成。4.统计分析200例眩晕组与200例非眩晕组患者椎动脉MRA变化的情况来间接推断椎动脉与眩晕的情况。5.随机设计临床行椎动脉CTA的100例患者,明确椎动脉变异情况及损伤情况,指导手术方案。6.对临床行头部CTA检查的200例患者行Willis环分型,观察其脑部供血的分区,间接评价椎动脉与脑供血的关系。结果:1.为响应动物保护法尽量减少实验动物数量,我们选择16只日本大耳兔作为实验组单纯结扎兔流速较快的左侧椎动脉来造模,选8只假手术作为空白对照,术后测量均选代表性的1个时段来测量术后变化,选择术后23小时测血流,术后24小时做病理。结果发现:1)椎动脉、搏动指数及最大流速、阻力指数左侧明显高于右侧,管径左侧大于右侧;结扎左侧椎动脉后右侧椎动脉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速和阻力指数均高于结扎前;管径术后大于术前。2)左侧颈总动脉管径大于右侧;颈总动脉在左侧椎动脉结扎后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术高于术前。3)左、右侧颈内动脉无差别;右侧颈内动脉在左侧椎动脉结扎后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均高于术前,左侧颈内动脉在左侧椎动脉结扎后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术后高于术前。4)病理结果HE染色显示术后脑组织无缺血坏死表现。2.建立1个评分标准,供临床参考。对147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交感型90例,对于此类患者行高位硬膜外阻滞见效快,优良率高;椎动脉病变所致11例,4例为钩椎关节压迫,5例为颈椎不稳,2例为椎动脉狭窄,45例颈部血管因素患者其中仅2例为椎动脉粥样板块,硬化所致,颈总动脉病变占46.7%。3.200例眩晕组和200例非眩晕组患者椎动脉变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临床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200例眩晕患者,存在病变的73例(36.5%),病变是眩晕的重要原因,病变患者颈部血管血流存在明显异常。4.椎动脉存在很多变异,但不影响脑部供血,单侧椎动脉损伤一般不会引起脑部缺血改变,但可正确指导手术方案,防止医源性椎动脉损伤。5.根据椎动脉和脑供血的关系我们可将Willis环分为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意义的几型:类型Ⅰ型——完整型:Willis结构完整,椎动脉的病变对脑供血的影响很小。类型Ⅱ型——前循环完全替代型:此型Willis结构不完整,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分出2支形成Willis环的前交通及大脑前动脉,2支经后方支配小脑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脑部供血,由前方替代了椎动脉后方的供血,如椎动脉发生损伤断裂,即使是双侧断裂也不影响脑部供血。类型Ⅲ——前循环部分替代型:此型患者由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分出2支形成Willis环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1支经后方支配一侧小脑区域,另一侧小脑区域由椎动脉供血,如椎动脉发生损伤或供血不足可引起一侧脑部缺血症状。类型Ⅳ——前后分离型:此型未形成完整的Willis环,颈内动脉发出分支供应前部血供,椎动脉供应后部血供,分离供应脑部血运,中间无交通动脉,此时椎动脉起主要供血作用,椎动脉损伤或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后部脑供血不足。
常刚, 韩建龙, 邱思强, 左金良[6]2016年在《颈性眩晕病因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颈性眩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普及,其发病率有所上升并出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临床上,颈性眩晕虽然较常见,但其诊断较为笼统。且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也没有确切的诊断标准,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颈性眩晕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加强对其病因和治疗的认识。
王业广[7]2008年在《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提出寰枢关节不完全损伤所致的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假说,丰富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诊断病名;2、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证明此临床假说成立,并进行相关指标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3、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拟出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同时阐述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鉴别诊断及要点;4、探讨此类疾病的相关机理。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的“颈椎有症状或由颈椎问题引发症状”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375例称为颈椎组,其中X线关于寰枢关节影像学阳性并怀疑有寰枢关节不完全损伤,包括寰枢关节半脱位和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患者82例,其中64例患者进行了MRI检查,据寰枢关节的MRI检查影像学表现分阴性组7例、阳性组57例,再在阳性组中依据是否有寰枢关节相关韧带、关节囊部分撕裂和严重松弛状态分为半脱位组13例和紊乱组44例;选取我院骨伤科病区既往和现在均无颈部症状和颈性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腰椎病变、骨折、筋伤、骨病等)的住院患者100例称为无症状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拟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上述病例并进行相关病史、症状学、相关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诊治随访记录(附录一)。根据不同情况和需要进行分组,并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和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为主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临床意义研究、各项相关指标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其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鉴别诊断及要点研究和寰枢关节不完全损伤的相关机理研究(具体研究方法见正文)。结果:1、提出了关于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假说;2、初步证明此临床假说是成立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相关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各项指标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并与寰枢关节不完全损伤是相关联的;3、初步确立了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相关诊断标准体系;4、并能与寰枢关节半脱位相鉴别,拟出了鉴别诊断要点,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相关鉴别诊断体系,同时拟出了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标准,解决了当前诊断方面的混乱局面,利于学术交流,降低误诊漏诊率,保证临床疗效;5、总结出寰枢关节半脱位和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理病机区别,为进一步进行细化其标准,研究其各自机理打下基础;6、初步进行了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和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相关疾病机理研究,得出其临床症状的偏向与X线影像学齿状突的偏向是一致的结论,为今后关于中医手法在其中的治疗机理的研究打下基础。结论:“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此病名是成立的,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病名的提出有利于我们认清寰枢椎关节损伤的不同程度所带来的不同临床表现,对我们解决当前的学术混乱局面,开展学术交流,降低误诊漏诊率,保证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其完全能与寰枢关节半脱位相鉴别,作为两个单独疾病,它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阳性体征、影像学改变以及疾病转归均有所不同。我们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证明假说成立,拟出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同时阐述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鉴别诊断,为今后其各自相关机理的研究打下基础,为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制定全面、细致、明确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张欣琦[8]2016年在《通督调任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为主要评估手段,通过对比通督调任法针刺与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通督调任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拟为颈性眩晕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符合该课题纳入要求的颈性眩晕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实际完成课题实验共59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以通督调任法为指导,通督取穴位风府、脑户、大椎、后溪(双),调任取穴位气海、中脘、列缺(双),结合辨证取穴。对照组按常规取穴法取颈椎夹脊(C4-7)、天柱(双)、风池(双)、百会、悬钟(双),辨证取穴同治疗组。两组皆留针0.5h,每隔lOmin以平补平泻捻转法运针。每天治疗1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开始第二个疗程。共进行两个疗程。采用《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及第2疗程结束时进行评分,其结果运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以验证通督调任法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及《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进行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病例具有可比较性。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实际完成病例数30例,治疗前《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20.5分的有11例,20.5-30分的7例,>30分的有2例;治疗后分别为2例、2例、26例。使用Ridi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分析,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及生活心理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实际完成病例数29例,治疗前《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20.5分的有9例,20.5-30分的13例,>30分的有7例;治疗后分别为1例、9例、19例。使用Ridi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分析,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及生活心理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分,其中提高<7分的有5例,提高7-14分的有9例,提高>14分的有16例;对照组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其中提高<7分的有8例,提高7-14分的有20例,提高>14分的有1例;使用Ridi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较对照组大,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4.疗效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经Ridit检验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任法针刺能改善颈性患者的眩晕情况及眩晕对其生活心理的影响,与常规取穴法相比,通督调任法针刺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
顾韬[9]2009年在《颈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在伴颈性眩晕颈椎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伴颈性眩晕颈椎病一直是临床难以有效诊治的常见病。现有理论学说与临床现象的矛盾引起广泛争论和分歧,主要原因是确切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我们在前期实验中发现:颈后纵韧带上分布有丰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且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和形态学特征。因此,我们认为颈后纵韧带上的交感神经是接受以椎间盘退变为基础的病理刺激的生理学基础,可能在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存在一定的作用。本课题则进一步通过两部分实验内容分别对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的分布来源以及与颈部供脑血管的功能学联系进行研究,期以更好阐述颈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因素在该疾患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对该疾患的全面认识以及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理论依据。方法:①运用顺行神经束路追踪技术,于新西兰家兔颈上、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分组注入HRP和BDA,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动物存活一定时间后行灌注固定,切取颈后纵韧带并行冰冻切片后进行显色反应,光镜下观察叁个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在颈后纵韧带上的分布情况,以明确两者间的解剖学联系。②对新西兰家兔颈后纵韧带进行电刺激和注射利多卡因后再刺激,记录刺激前、刺激后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量、心率、心功能、外周动脉压的变化,以明确颈后纵韧带在受刺激后所产生的功能效应。结果:①实验组中几乎所有后纵韧带切片均在光镜下观察到了阳性反应产物,他们在椎间盘区的分布较椎体区密集,叁个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在颈后纵韧带上的分布存在重迭。对照组切片中,未见阳性产物。②在电刺激颈后纵韧带后,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量呈现迅速降低然后升高的变化;心脏出现心率不变但LVP、dp/dtmax迅速升高;外周动脉压出现迅速升高变化,停止刺激后均逐渐降至刺激前基础状态,于颈后纵韧带上注射利多卡因后再刺激,以上指标均未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①颈交感神经节与颈后纵韧带上存在直接的投射关系,颈后纵韧带上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是直接来源于颈交感神经节。②颈椎后纵韧带在受到即刻刺激后会迅速引起颈部供脑血管(颈内动脉、椎动脉)的缩血管效应和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使得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量出现突然下降再升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这种快速而短暂的血流量降低是引起内耳系统供血不足的基础,而颈部或颅内代偿动脉的失代偿可能是最终导致眩晕等症状发生的关键因素。
谢琪[10]2017年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中国版SF-36健康评测量表在颈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生活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2.颈性眩晕明显累及生活质量,采用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的手段,评价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一)连续性选取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中国版SF-36量表测评,评价量表在该疾患中的应用信度、效度等性能。(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筛选入组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疗法并手法治疗组和单纯手法治疗组。单纯手法组进行颈椎手法治疗,1次/日,5次/周,连续2周;针刀并手法组采用相同治疗人员和手法治疗方案,在每5次手法治疗后进行1次针刀治疗,即针刀/周,连续2周。在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6个月后进行评价。临床评价包括颈性眩晕症状量表的眩晕各子项及相关症状分项目等,椎动脉彩超检测指数、疗效等级、不良反应等;生活质量评价采用中国版SF-36量表的主成因和总分测评指标等。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一)1.自2013年1月,纳入140例颈性眩晕患者参与测评,收集问卷140 份。2.信度评价: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842;同质性信度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82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六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7,活力和社会功能两个维度系数也均>0.6,提示该量表应用于颈性眩晕患者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3.结构效度评价:Bartlett检验P<0.001。因子分析KMO=0.805,接近于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生理类和心理类两个主成分为合理。(二)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初筛患者102名,其中2组各40例完成全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针刀联合手法组的颈性眩晕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分项值、椎动脉超声指数、以及SF-36量表生理类、心理类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均p<0.01);单纯手法组除椎动脉超声血流速度值(p=0.136),其它指标治疗后也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间对比,眩晕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分项分值、血管超声椎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每分血流量指数、临床疗效测评等临床相关指标,以及SF-36测评的生活质量生理类、心理类和整体分值方面,针刀结合手法组的改善均较单纯手法组显着(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近(p>0.05)。结论1.中国版SF-36量表应用于颈性眩晕患者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较全面准确反映该病症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刀疗法结合手法治疗明显促进颈性眩晕患者临床和生活质量的恢复,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的探讨[D]. 孙建民. 山东大学. 2004
[2]. 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D]. 桑晓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
[3]. 微针刀松解术结合整脊调神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D]. 李牧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4].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罗贵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5]. 颈部血管与颈椎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D]. 刘斌. 重庆医科大学. 2013
[6]. 颈性眩晕病因及其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常刚, 韩建龙, 邱思强, 左金良. 医学综述. 2016
[7].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研究[D]. 王业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8]. 通督调任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张欣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9]. 颈后纵韧带交感神经在伴颈性眩晕颈椎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 顾韬. 第二军医大学. 2009
[10]. 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D]. 谢琪. 南方医科大学. 2017
标签:外科学论文; 颈性眩晕论文; 颈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椎动脉论文; 颈椎错位论文; 骨关节疾病论文; 眩晕综合征论文; 推拿手法论文; 韧带损伤论文; 交感神经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