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在
〔摘要〕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地理教师责无旁贷。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初中地理
1创设良好地情境点亮智慧的火花
我最喜欢听课的时候关注一个老师的导入设计,每次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推敲着选择最好的导入方法,良好地情境导入就像给孩子们敞开了一扇求知的大门,总会一下子吸引住孩子们好奇的眼睛,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正所谓: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如;在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时,我设计了美景一网打尽,地理环境大发现,美食文化大比拼等板块,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和发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差异,并且寻根求源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为什么东北二人转要边唱边跳?为什么四川人喜欢吃辣吃火锅?学生的求知欲空前活跃,积极参与探究学习中,集思广益,提出很多有创见的观点,也点亮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
2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良好创新地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那种不苟言笑,陈旧呆板的课堂氛围是激发不出孩子们创新的意识的。我喜欢微笑着走进教室,宽容的面对每一个学生,喜欢用赞赏的语言评价孩子们的每一次细小的发现和个性的观点,更喜欢鼓励的目光激励孩子们去发现问题,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目随从,要敢于表现自己,要敢于去质疑,去探求真知。例如,去年日本海啸,我国某些地区发生抢购食盐的闹剧,我问学生们,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相信?有没有自己的观点?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辩论会,在争执和辩论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经常还在课堂上随机展开一些小辫论,小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如,关于黄土高原的治理,如果你是当地的一位县长,一位农业专家,一位环保专家,一位农民,你有什么样的好点子?鼓励每一个孩子勇敢的表现自己,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中肯的严谨的予以评价和鼓励,这对学生们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3培养创新型人才
3.1激发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与欲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和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等。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如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2启迪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较有几个特点,即流畅性、灵活性、求异性、综合性、图像性。因此,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对地理图像的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以及对地理图像的理解、记忆与知识迁移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加强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是创造发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当从正面难以突破时,如果能反过来思考,或颠倒过来考虑,那就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新想法、新发明。地理科中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促进思维的流畅性。教师如果能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的设计一些超乎寻常、进行假设性推测的例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练习,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对正面事物的理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培养创新能力
4.1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善于质疑问难、发现问题,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品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出新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思考与探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2让学生去感受过程。学习科学知识,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和背诵结果,还是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是能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再次发现人类积累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4.3让学生去总结结论。在学习“长江”一节时,关于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提前向学生布置学习目标:自然原因有哪些?人为原因有哪些?你认为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原因中自然原因为主还是人为原因为主?由于学生做了大量准备,所以课堂发言异常热烈,甚至形成了“自然派”和“人为派”两军对垒的激烈场面。两派引用实例,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经过争辩,最后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人类活动使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不断加剧。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固献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