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属论文_任彩婷,王鲁,庞亚琴,徐秋曼

导读:本文包含了芽孢杆菌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芽孢,杆菌,杆菌属,大肠杆菌,枯草,性质,脂肪。

芽孢杆菌属论文文献综述

任彩婷,王鲁,庞亚琴,徐秋曼[1](2018)在《2种芽孢杆菌属细菌对洋葱根系遭受铜胁迫的缓解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芽孢杆菌属细菌对洋葱遭受重金属铜胁迫的缓解作用,分别测试解淀粉芽孢杆菌HM618、枯草芽孢杆菌77、解淀粉芽孢杆菌HM618+枯草芽孢杆菌77这3种发酵液作用下,遭受铜胁迫的洋葱根系生长、生理活性以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情况.结果表明,铜胁迫下,洋葱的根长大幅度下降,根系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着降低,畸变率增加.单独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时,铜胁迫下的洋葱根长增加,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下降,有丝分裂指数升高,畸变率下降,但2种细菌发酵液联合使用时却丝毫不能缓解洋葱遭受的铜胁迫. 2种细菌中,枯草芽孢杆菌对洋葱铜胁迫的缓解效果显着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高嘉心,区晓阳,徐培,宗敏华,娄文勇[2](2018)在《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新型耐有机溶剂脂肪酶的克隆、表达与性质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EC 3.1.1.3)全称为叁酰基甘油水解酶,是一类能够将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成脂肪酸和二甘酯、单甘酯或甘油的酯键水解酶.它除了能够水解脂肪外,还具有催化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酸解反应、醇解反应以及氨解等反应的性质.在脂肪酶催化的反应中,通常用有机溶剂代替水.有机溶剂可以转移合成反应的平衡方向,通过溶剂工程修饰酶的选择性能够提高底物的溶解度、有机相产物的回收率、酶的热稳定性.但有机溶剂对酶活性和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寻找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高活性和稳定性的脂肪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微生物种类多、作用底物专一性强,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分泌到胞外,因此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目前,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地霉属(Geotrichum)、假丝酵母属(Candid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等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菌株.很少有类芽孢杆菌属所产脂肪酶进行相关酶学性质的研究.我们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为出发菌株,在全基因序列草图中得到了一个新型脂肪酶基因lp2252.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并成功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 ET-28a中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脂肪酶lp2252经0.1mmol/L的IPTG诱导后在20°C实现了高水平表达.重组脂肪酶的活性约为野生型的1631倍.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快速、高效地纯化了两端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脂肪酶,回收率为63.5%,纯化因子为10.78.纯化后的脂肪酶最适温度为50°C,在20-40°C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适pH值为7,属于中性脂肪酶,同时在pH 3.0-8.0间具有较高稳定性.在金属离子如钙、镁离子和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其活性有所提高.此外,纯化后的脂肪酶可被一系列水溶性有机溶剂激活,例如一些短链醇.而对某些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其也具有高度的耐受性.综上所述,本文所涉新型脂肪酶在非水相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前景.(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高嘉心[3](2018)在《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脂肪酶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及其催化合成棕榈酸乙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酶(lipase,EC 3.1.1.3)能够催化酯水解、酯合成、酯交换等反应。因其底物类别丰富、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用品的生产,生物制药和生物能源等领域。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应用脂肪酶的主要来源,寻找具有特殊酶学性质的脂肪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为出发菌株,根据全基因草图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到一种潜在的脂肪酶基因,实现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的重组与表达,并研究其相关的酶学性质及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将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的脂肪酶基因lp2252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利用热激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获得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lp2252)。对细胞破碎上清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在45 KDa处存在明显条带,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一致,说明目的基因lp2252已经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利用Ni离子亲和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重组脂肪酶Elp2252,以棕榈酸对硝基苯酚酯(pNPC_(16))为底物,其比活力为456.33 U/mg。对纯化后的脂肪酶Elp2252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发现:其最适温度为50°C,在20~50°C范围内有良好的稳定性;最适pH为7.0,属于中性脂肪酶,在pH 3.0~8.0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Ca~(2+)、Mg~(2+)、Cu~(2+)对该酶具有较大的激活作用。对其底物特异性进行研究,发现Elp2252在催化辛酸对硝基苯酚酯(pNPC_8)水解时表现出最大活力。以pNPC_8为底物研究重组脂肪酶Elp2252的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_m和最大反应速率V_(max)分别为0.12 mmol/L和3.33?mol/min。在有机溶剂耐受性实验中发现,甲醇、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能够明显激活其催化活性。为进一步提高该脂肪酶的活性表达量和酶活,简化分离纯化步骤,进而将lp2252基因克隆至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A中,电击转化入毕赤酵母X33中,成功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X33(pPICZ?A-lp2252)。对发酵液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在51 KDa处存在明显条带,与预期目的蛋白大小一致,说明目的基因lp2252已经在毕赤酵母X33中成功表达。以pNPC_(16)为底物,Ylp2252的酶活力为472.31 U/mg。相较于采用大肠杆菌系统所表达的脂肪酶Elp2252,酶活力提高了15.98 U/mg。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Ylp2252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C和7.0。研究其底物特异性时发现,Ylp2252在催化己酸对硝基苯酚酯(pNPC_6)水解时表现出最大活力。利用纯化的重组脂肪酶Elp2252在非水相体系中催化乙醇和棕榈酸合成棕榈酸乙酯,研究了体系含水量、反应温度等关键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水量4%,棕榈酸和乙醇摩尔比为1:2,酶量0.2 g的条件下,在40°C反应6 h,棕榈酸乙酯的产率达到50.3%。(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0)

赖本山[4](2017)在《两株典型芽孢杆菌属细菌对AZ31B镁合金的腐蚀影响及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微生物的存在能够对金属的腐蚀造成一定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对微生物腐蚀进行研究,微生物腐蚀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根据调查,由微生物引起的金属腐蚀约占金属总腐蚀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微生物腐蚀涉及的学科较多,且交叉性强,有复杂性;微生物腐蚀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晰,因此人们在这方面难以取得统一的认识。镁合金凭借着其诸多优秀的性能日渐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汽车制造、军工、航空航天、化工和火箭等重要行业。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极差,这就极大阻碍了镁合金的应用。镁合金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镁合金发生微生物腐蚀也就不可避免,所以研究微生物对镁合金的腐蚀很有必要。本文选取了环境中两株广泛存在的芽孢菌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分别进行培养,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两株菌的生长曲线,再根据生长曲线选取实验测量点,在选取的时间点对海水介质中接种两株菌的AZ31B镁合金进行了电化学测量(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动电位极化和循环极化),并测定各实验组人工海水的pH值,利用荧光和扫描电镜对金属表面进行表征,利用红外和紫外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方法探究其腐蚀行为。具体结果如下:(1)无菌的人工海水中,镁合金腐蚀速率先增后减。没有接种菌的人工海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有轻微的下降,其可是CO2的微量溶解导致的;AZ31B镁合金的加入使pH则升高,说明镁合金的腐蚀中发生了部分析氢腐蚀。前期因有氧化膜的存在,腐蚀速率较低,随着氧化膜的消失腐蚀速率加快,而后因腐蚀产物在表面的积累,溶液成分变化和pH的升高,腐蚀速率减慢。电化学测量中极化曲线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拟合的腐蚀电流icorr表现为先增后减。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镁合金表面有较大的裂纹,即镁合金发生了部分龟裂。(2)两株芽孢杆菌的代谢物和胞外多糖类在AZ31B镁合金表面形成生物膜,这层生物膜较为致密,阻碍了人工海水中的离子对镁合金的侵蚀,相比于形成的氧浓差极化作用,菌株形成的生物膜对腐蚀的抑制作用更大一些。总体上来看,两株菌在生物膜形成期间对AZ31B镁合金保护作用占主导地位。(3)对比含有两株菌试样的实验结果,两株菌在镁合金的腐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似。两株菌在前期均对腐蚀有加快影响,可能与该菌前期产酸使溶液pH值降低有关;中期随着生物膜的形成,AZ31B镁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致密的生物膜覆盖在镁合金表面对腐蚀产生了抑制作用;后期由于生物膜从镁合金表面脱落,腐蚀抑制效果消失。蜡样芽孢杆菌比枯草芽孢杆菌使pH上升的值更高;蜡样芽孢杆菌的icorr比枯草芽孢杆菌的小,蜡样芽孢杆菌的Rt值比枯草芽孢杆菌的大;说明蜡样芽孢杆菌对镁合金的腐蚀抑制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郭潇潇,徐培,宗敏华,娄文勇[5](2017)在《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碱性甲壳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壳素,又名几丁质(chitin),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多糖,有第六生命要素之美称.其主要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真菌细胞的细胞壁以及一些昆虫的外壳中,每年自然界中约有100多亿吨甲壳素生成.甲壳素是由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二元线性聚合物,分子链中分布许多羟基、氨基及乙酰氨基,形成大量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致使其结晶度较高,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直接利用较为困难.甲壳素不溶于稀酸、稀碱以及一般有机溶剂,工业上常用强酸强碱法处理甲壳素,以制备壳寡糖类产品,但该方法具有产品结构不单一,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缺点.甲壳素酶可特异性水解甲壳素链中β-1,4糖苷键,得到甲壳寡糖和乙酰氨基葡萄糖.酶解法降解甲壳素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为出发菌株,以蟹壳粉末为培养基唯一碳源及氮源,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发酵液经离心、硫酸铵(80%饱和度)盐析、透析除盐后得到粗酶液.再利用HiTrap DEA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HiLoad 26/600Superdex 200pg凝胶过滤层析对该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以得到电泳纯甲壳素酶.所制备甲壳素酶比活力为10.28U/mg,最终纯化倍数为5.3,酶活得率为15.7%.SDS-PAGE结果表明,该甲壳素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9 kDa.后经MALDI-TOF-MS鉴定,该酶部分肽段和来源于另一株Paenibacillus pasadenenss的甲壳素酶(accession No:gi655151624)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一步证实所纯化蛋白为甲壳素酶.对上述纯化的甲壳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20-35℃内有较好的稳定性,50℃及以上热稳定性较差;最适pH为5.0,在pH4.0-11.0间具有较高稳定性,表明该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金属离子对该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表明该甲壳素酶是非金属酶.同时,对该酶的底物特异性进行研究,发现该酶对胶体甲壳素和甲壳素水解能力较强,对淀粉和纤维素无水解能力,对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的水解程度随脱乙酰度不同而变化,表明该酶只能特异性识别并降解GlcNAc-GlcNAc之间的糖苷键;以胶体甲壳素为底物时,米氏常数K_m为4.41 mg/mL,最大反应初速度为1.08 mg/min.利用薄板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酶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甲壳素酶对胶体甲壳素的降解产物主要是(G1cNAc)_2.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涉甲壳素酶在甲壳二糖的酶法制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钮成拓[6](2016)在《芽孢杆菌属来源1,3-1,4-β-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3-1,4-β-葡聚糖酶,以下简称β-葡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β-葡聚糖酶通过专一性切割1,4-β-糖苷键可以有效降解禾本科植物细胞壁中的高分子量β-葡聚糖。在啤酒酿造行业中,外源添加β-葡聚糖酶可以有效加快麦汁过滤速度,提高麦汁浸出率和成品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在饲料行业中,添加外源β-葡聚糖酶可以消除β-葡聚糖的“抗营养因子”效应从而提高禽畜对麦类饲料的吸收效率,同时维护禽畜的肠道健康。然而目前β-葡聚糖酶依然存在热稳定性差、催化效率低等问题,其在麦芽制备、麦汁糖化和颗粒饲料制备过程中完全失活。因此,提高β-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本论文通过表面赖氨酸改造、二硫键引入和突变热点区域分析法等理性/半理性手段成功提高了芽孢杆菌来源β-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并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实现表达,最后将高热稳定性β-葡聚糖酶在麦汁协定糖化过程中进行应用。主要结论如下:(1)对芽孢杆菌来源β-葡聚糖酶表面赖氨酸在其热稳定性中作用进行分析。首先采用亚硝酸对β-葡聚糖酶表面赖氨酸进行化学修饰,发现赖氨酸ε-氨基基团的修饰有效提高了酶热稳定性。和野生酶相比,修饰酶的T50值提高了2.5℃,在50℃和60℃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56%和76.8%。基于化学修饰研究,将特基拉芽孢杆菌来源β-葡聚糖酶表面赖氨酸选择性突变为丝氨酸。以蛋白质总能量值、氢键数量和比活力值为标准对热稳定性有利突变进行筛选,发现突变酶K20S、K117S和K165S的热稳定性优于野生酶。经过组合突变,组合突变酶K20S/K117S/K165S的最适温度和T50值和野生酶相比分别提高了15℃和14℃,而其在50℃和60℃的半衰期分别延长了170.9%和81.5%。与此同时,组合突变酶的催化性质优于野生酶。蛋白质结构分析发现在组合突变酶中形成了更多有序二级结构及更多氢键,这可能是赖氨酸突变后β-葡聚糖酶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2)采用基于蛋白质结构分析及柔性分析的叁步筛选法对β-葡聚糖酶热稳定性有利二硫键引入位点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在β-葡聚糖酶中引入二硫键N31C-T187C和P102C-N125C可以降低β-葡聚糖酶整体/区域柔性且不影响酶催化性质。结果显示,引入二硫键后突变酶N31C-T187C和P102C-N125C的溶解温度和野生酶相比分别提高1.4℃和2.3℃。组合突变酶N31C-T187C/P102C-N125C的溶解温度和野生酶相比提高了4.1℃,而其在60℃的半衰期也明显延长。组合突变酶的催化性质并没有改变,而其最适p H值从p H6.5降至p H6.0。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预期二硫键的引入及突变区域内新氢键的形成可能是组合突变酶热稳定性提升的原因。(3)采用基于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构空间区域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突变热点区域分析法对微生物来源β-葡聚糖酶热稳定性关键位点进行预测。结果显示,β-葡聚糖酶中钙离子结合区域和酶热稳定性有较高相关性。将钙离子结合区域中6个非保守氨基酸残基进行改造,发现40位、43位、46位和205位氨基酸的突变有效提高了β-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采用迭代饱和突变法对该四个位点进行突变,得到突变酶E46P/S43E/H205P/S40E的最适温度、T50值和溶解温度和野生酶相比分别提高了20℃、14.5℃和13.8℃。突变酶在60℃和70℃的半衰期是野生酶的3.86倍和7.13倍。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突变酶的钙离子结合区域带有更多负电荷,其与钙离子结合更为紧密。与此同时,突变酶整体结构有序性和野生酶相比有大幅度提高,这可能是突变酶热稳定性提升的原因。(4)将理性/非理性方法得到的β-葡聚糖酶热稳定性有利突变进行组合突变,并在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实现表达。组合突变酶的最适温度、T50值和溶解温度为70℃、81.7℃和56.2℃,和野生酶相比分别提高了25℃、19.7℃和15.9℃。组合突变酶在60℃和70℃的半衰期达到153.2 min和99.6 min,分别是野生酶的4.71倍和9.05倍。组合突变酶的最适p H值和野生酶相比降低了0.5个p H,而其在酸性环境下的稳定性也有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组合突变酶的比活力值和kcat值和野生酶相比分别提高72.4%和37.5%。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分泌β-葡聚糖酶最高酶活达到4840.4U·m L-1,是野生酶酶活和重组大肠杆菌发酵酶活的3.31倍和2.03倍。将组合突变酶添在麦汁协定糖化过程中进行应用,发现其能将麦汁过滤时间和麦汁黏度分别降低29.7%和12.3%,效果优于两种市售酶。(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12-01)

梁宝东,魏海香,姜淑喆,杨永涛[7](2016)在《大蒜皮降解芽孢杆菌属细菌J-5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属细菌J-5菌株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CMCase)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氮源、碳氮比、初始pH值、料水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辅助碳源等对产CMCase酶活性的影响,再此基础上选择料水比、碳氮比、初始pH值叁因素进行响应面设计,考察各因素对CMCase酶活性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为碳氮比25∶1(m/m)、初始pH 3.2、料水比1∶3.25(m/V)、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144 h、辅助碳源1 g/100 g,此条件下,CMCase酶活力预测值为58.15 U/g,实测值为57.996 U/g。该菌株可产生较高酶活力的CMCase,可有效地降解大蒜皮。(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6年21期)

赵雅平,张生栋[8](2015)在《γ辐照对芽孢杆菌属细菌吸附锶的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离辐射粒子在微生物体内沉积能量后,会发生各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细胞膜、DNA和蛋白质的损伤,这将直接影响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工作的目的是在不同辐照剂量条件下,利用~(60)Coγ源对4株芽孢杆菌属细菌进行的辐照实验,通过对辐照前后菌体样品的形态观察、辐照后菌株的生长曲线和对Sr2+的吸附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5年00期)

刘婷,冯守帅,辛瑜,王武,杨海麟[9](2015)在《微板核酸杂交检测芽孢杆菌属的方法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酒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菌株,针对具有高保守性及特异性的16SrRNA设计一组核酸探针,建立了对芽孢杆菌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型的微板核酸杂交检测方法,优化了关键检测条件。结果表明,当S1酶反应温度为42℃时,芽孢杆菌属检测探针能分开目标序列仅差一个碱基的近缘属。当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工作浓度均为5nmol/L,与分析探针杂交温度都为50℃,杂交时间分别为60min和15min时,检测信号的强弱与细菌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实现定量检测,灵敏度高达1.33×102cells/mL。本方法提供了一个快速定性定量的检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于白酒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属实时监测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商永梅,包怡红[10](2014)在《类芽孢杆菌属β-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重组表达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β-葡萄糖苷酶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重组表达时容易形成无活性的包涵体。通过传统诱导条件优化无法完全解决包涵体积累问题,需探索新的策略。方法:从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基因组中克隆获得了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构建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 ET28a获得重组质粒p ET-bgl,转化大肠杆菌宿主细胞BL21(DE3)获得重组菌BL-ETbgl,并进行诱导条件优化。进一步通过复制起始位点替换,构建了新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 ACYT-bgl,转化大肠杆菌宿主细胞BL21(DE3)后得到改进型重组菌BL-ATbgl。结果:BL-ETbgl经诱导表达后,所表达重组蛋白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经诱导条件优化后,仍有40%蛋白以包涵体存在。而BL-ATbgl经诱导表达后,可溶性的重组β-葡萄糖苷酶约占80%。自诱导培养基中β-葡萄糖苷酶产量可达2.31×106U/L。结论:通过降低质粒拷贝数、优化培养条件等手段,可以大幅度提高类芽孢杆菌β-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4年23期)

芽孢杆菌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脂肪酶(EC 3.1.1.3)全称为叁酰基甘油水解酶,是一类能够将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成脂肪酸和二甘酯、单甘酯或甘油的酯键水解酶.它除了能够水解脂肪外,还具有催化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酸解反应、醇解反应以及氨解等反应的性质.在脂肪酶催化的反应中,通常用有机溶剂代替水.有机溶剂可以转移合成反应的平衡方向,通过溶剂工程修饰酶的选择性能够提高底物的溶解度、有机相产物的回收率、酶的热稳定性.但有机溶剂对酶活性和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寻找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高活性和稳定性的脂肪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微生物种类多、作用底物专一性强,且微生物来源的脂肪酶一般分泌到胞外,因此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目前,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属(Mucor)、地霉属(Geotrichum)、假丝酵母属(Candid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等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菌株.很少有类芽孢杆菌属所产脂肪酶进行相关酶学性质的研究.我们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为出发菌株,在全基因序列草图中得到了一个新型脂肪酶基因lp2252.以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目标序列进行扩增,并成功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 ET-28a中得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脂肪酶lp2252经0.1mmol/L的IPTG诱导后在20°C实现了高水平表达.重组脂肪酶的活性约为野生型的1631倍.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快速、高效地纯化了两端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脂肪酶,回收率为63.5%,纯化因子为10.78.纯化后的脂肪酶最适温度为50°C,在20-40°C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适pH值为7,属于中性脂肪酶,同时在pH 3.0-8.0间具有较高稳定性.在金属离子如钙、镁离子和一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其活性有所提高.此外,纯化后的脂肪酶可被一系列水溶性有机溶剂激活,例如一些短链醇.而对某些水不溶性有机溶剂,其也具有高度的耐受性.综上所述,本文所涉新型脂肪酶在非水相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芽孢杆菌属论文参考文献

[1].任彩婷,王鲁,庞亚琴,徐秋曼.2种芽孢杆菌属细菌对洋葱根系遭受铜胁迫的缓解作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高嘉心,区晓阳,徐培,宗敏华,娄文勇.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新型耐有机溶剂脂肪酶的克隆、表达与性质研究(英文)[J].催化学报.2018

[3].高嘉心.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脂肪酶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及其催化合成棕榈酸乙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赖本山.两株典型芽孢杆菌属细菌对AZ31B镁合金的腐蚀影响及机理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7

[5].郭潇潇,徐培,宗敏华,娄文勇.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碱性甲壳素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英文)[J].催化学报.2017

[6].钮成拓.芽孢杆菌属来源1,3-1,4-β-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6

[7].梁宝东,魏海香,姜淑喆,杨永涛.大蒜皮降解芽孢杆菌属细菌J-5发酵条件优化[J].食品科学.2016

[8].赵雅平,张生栋.γ辐照对芽孢杆菌属细菌吸附锶的行为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5

[9].刘婷,冯守帅,辛瑜,王武,杨海麟.微板核酸杂交检测芽孢杆菌属的方法建立[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5

[10].商永梅,包怡红.类芽孢杆菌属β-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重组表达的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4

论文知识图

合成与分解代谢途径Fig.1-2Anab...芽孢形成过程σ因子合成、激活调控网...土壤柱在正常状态下菌株的16SrDNA序...叁个组不同肠道部位芽孢杆菌属所...依据16SrRNA序列建立的芽孢杆菌属叁个组不同时间点芽孢杆菌属所占...

标签:;  ;  ;  ;  ;  ;  ;  

芽孢杆菌属论文_任彩婷,王鲁,庞亚琴,徐秋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