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笑梅[1]2004年在《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论》文中提出余光中是台湾当代着名诗人和学者。从《舟子的悲歌》到《高楼对海》绘成他右手的掌纹,五十余载的耕耘,掷地有声地归之以煌煌18部诗集。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越出台湾,在大陆、香港、澳门乃至整个华文世界,都拥有众多读者。 余光中坚持纵向继承又非固守传统,横向移植又非崇尚西化。以执着而坚实的艺术实践实现其从中国诗的现代化到现代诗的中国化这一理论构想。其诗作题材广阔,情思深邃,风格屡变,技巧多姿,但最突出的乃是浓烈泼洒的色彩和笔挟风雨的节奏融汇而成的壮丽风格。 论文的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为外篇,以期揭示余光中诗歌生成的背景;第五章至第九章为内篇,以期反映余光中诗歌生成的面貌。 第一章 余光中是一个对地理环境极为敏感的作家,他几次创作风格的蜕变,除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强劲的生命力以外,地理环境的改变都是重要的因素。 第二章 余光中是一位有着浓厚儒道家精神的诗人和学者。儒道家精神主要表现在:感时忧国的忧患意识,民胞物与的博爱精神,理想人格的主体追求。 第叁章 主要探讨中西文化对余光中诗歌的影响。余光中的诗歌创作,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走着中西诗学融合的道路,这是与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趋向相一致的。 第四章 从文学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余光中在不同文化空间的传播情况,可以一个新的维度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余光中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地位。 第五章 “乡愁文学”是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离的独特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在台岛众多诗人中,余光中的乡愁诗卓尔不群,同时它们也构成了余光中诗歌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序列,乡愁成为余诗最基本的情感旋律。 第六章 从内容的层面——诗情成分,领略构成余光中诗歌世界的各种要素,余光中的诗歌世界呈现为一个多元化的空间。余光中是一个立体的生命,他能进入多种诗境,因为他有多种生命境界。 第七章 诗是以形式为基础的艺术,而如何完美地表现这些内涵,将捕捉到的情思诗艺化,才是诗人更重要的责任。我们从“外在结构”的层面去研究余光中诗艺的独特性,“外在结构”关心的是诗歌作品的抒情主体、语体、诗体、音韵、句法、章法等。 第八章 将从个性化意象系列、意象结构与心理时空的构造方式等方面对余光中诗艺作进一步的探讨。余光中所开拓的诗歌天地是很广阔的,他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在壮丽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第九章 余光中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结合诗歌创作、品评、研究和教学,写下了大量诗歌理论文章。他的诗歌理论,不仅在海内外诗坛发挥着影响,而且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对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建设以及诗歌美学探讨所作的重要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余光中诗学的总体设计是于中国诗的现代化之后,
梁昱坤[2]2015年在《试论余光中诗学观念的美学外延》文中研究表明余光中丰富的诗学体系不仅包括文学研究,亦兼容其他艺术门类。他挥洒着整体广泛的艺术精神,着意打通诗歌与绘画、音乐的艺术关联。本文就余光中对诗与绘画、音乐的看法探讨其诗学观念的美学外延,指出余光中早年留美的经历以及当时较为流行的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对其诗学观念的影响,并结合其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况分析诗学理念在诗歌实践中的体现,肯定余光中对现代诗歌发展所做出的多样化的探索与贡献。
张靖仪[3]2017年在《余光中诗歌中“江河湖海”的象征美学》文中研究指明余光中的诗歌作品中,有很多和"水"的意象相关,余氏常用"江河湖海"入诗,或起兴,或比喻,或象征,或描摹,而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情感心理不可忽视,这其中既有广阔恣意的想象,又有其浸润内心的中国古典审美元素掺杂,也有贯穿余氏生命的乡愁的依托。本文试从"江河""江湖""海峡""海洋"等"江河湖海"的元素入手,逐一探索余氏诗歌中独特的"江河湖海"象征美学。
王珂[4]2018年在《一首兼顾个人家国的乡愁型诗疗诗——《乡愁》的诗疗解读(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愁》是乡愁型诗疗诗中的精品,个人家国多方发挥,是通过个体的乡愁抒情来表达群体的政治诉求的抒情政治诗,具有抒情性和政治性,颇能呈现出中国诗人及中国文人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写作和阅读这首诗都可以产生高级情感,尤其是爱国情感,可以让人获得道德愉快,既给浪迹天涯却无法落叶归根的游子以心灵的安慰,又给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却有些爱莫能助的浪子以思想的启迪。
裴彧[5]2015年在《论余光中的翻译对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翻译与创作的关系,中外都曾予以讨论,其中不乏埃文·佐哈儿和鲁迅等名家,然而这些讨论全都集中于宏观层面,缺少大量的微观证据进行支持。本文研究在微观层面上翻译对创作的影响,并集中于一个样本文学家身上,这个文学家就是着名且多产的余光中,他在诗歌的创作和翻译上都颇有成就,正是本研究的理想样本。本文通过数据及其分析发现,余光中的翻译确实影响了他的创作,但是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也会因为其所影响的内容和技巧不同而不同。为了查明翻译对创作的影响的细微变化,本文采用了量的研究方法作为对质的研究的补充。本文运用了SPSS软件,回答两个问题:(1)余光中的翻译是否对其创作中的文体学特征产生了影响?(2)如果有影响,这个影响有多大?(3)这些影响表现在哪方面?本文共研究了余光中文本的九个方面,包括内容所受的四种影响和形式所受的五种影响。这九个方面包括了他的翻译对死亡主题的创作影响、对自剖诗的影响、对时间观念的影响、对乌托邦观念的影响、对民谣体的影响、对跨行修辞的影响、对诗行长度的影响、对主语省略技巧的影响以及对“的”字的使用的影响。尽管这些方面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出结论:余光中的翻译对创作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方面会随着时间有各不相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中形式的方面影响更为直接,比如说在余光中进行了翻译活动之后,他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于生死、爱情以及时间的理解具有更多的西方色彩,而且作品的题材也出现了一定的西化,例如自剖诗数量的增加;再如他的作品中的跨行修辞出现了显着的增加,诗行长度更加灵活多变,这些原本都是西方诗歌的特色,如今被余光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来了;再如他有了翻译的经验以后,反省中文的特性,从而更加有意识地把中文的优点发扬光大,比如对主语的省略以及使用“的”字时小心谨慎,都是在他具备了翻译的背景之后反省中文所得来的进步。同时,以上翻译对创作的影响中有一部分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离翻译高潮不远的年代创作显着受到翻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翻译对创作的影响论增添了一个比较详实的个案证据,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领域研究中微观证据不足的遗憾。
史记[6]2012年在《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用一生心血写作而成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在美国文学中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闪烁着民主精神的光彩。他的诗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自由诗体的先河,他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草叶集》从第一版到第九版,经历了太多曲折和坎坷,也引起了文学界的激烈争论。到19世纪下半叶,尽管仍然有人反对惠特曼,但已经出现了众多惠特曼的忠实追随者。1868年,英国批评家威廉·罗塞蒂(William Rossetti,1829-1919)发表了《惠特曼的诗》一文,对惠特曼的诗歌做了很高评价,同时在伦敦出版了《惠特曼诗选》,这预示着惠特曼开始走出美国,进入了世界文学界。到20世纪初期,惠特曼同他的《草叶集》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很多文学家关注惠特曼,有一些还受到他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最早能够查到有关惠特曼及其诗歌的文献资料是1919年7月15日田汉在《少年中国》的创刊号上发表的《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一文,由此,惠特曼诗歌开始进行广泛传播,从“五四”运动时期始,惠特曼的诗歌和他的思想被众多爱国诗人推崇。惠特曼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评介和接受经历了“五四”运动时期、叁四十年代的战争时期、建国以来这叁个大的时间跨度,始终一如既往的吸引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的诗人、文学家和研究者。惠特曼不光是美国文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作家,同时也是比较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我们首先介绍了惠特曼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成就。惠特曼的一生是坎坷的,他以几十年时间创作的《草叶集》也和他的人生一样经历了起起伏伏。几个不同版本的《草叶集》内容差异很大,我们对此进行了说明。惠特曼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这部诗集中。他崇尚民主和自由,他的诗篇不仅表现出浓厚的民主气息,而且散发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惠特曼的诗歌在形式上,打破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诗歌那种老旧的格律束缚,开创了自由奔放的诗风,他不但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风靡世界的现代自由诗的开创者。在诗歌艺术上,他还表现出浓厚的个人色彩,他所采用的意象是独特的,包括宇宙意象、大海意象、城市意象等等。其次,惠特曼及其诗歌引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新诗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以对惠特曼及其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为主要内容,以时间为主线,分别对“五四”时期、叁四十年代、建国以来这几个时期惠特曼的译介情况以及当时的主要接受诗人进行了阐述。在“五四”时期,惠特曼不仅仅是中国某个人崇拜敬仰的诗人,田汉、郭沫若、胡适是“五四”运动时期文人的典型代表。诗歌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感情的载体和工具,也可以说,情感是诗歌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而诗人对于情感的表达则与诗风密切相连。中国古代的诗歌审美文学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诗人的情感大部分都是被压抑的情感,或者说他们在情感表达上往往过于含蓄,缺乏直接性和勇敢性,情感的表达是有节制的,不是淋漓尽致的。致使许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悲痛和不被理解,消极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更多。中国的诗歌似乎更加缺乏积极向上、乐观、勇敢创新的东西。惠特曼不受传统束缚、强烈表达炽热情感的叛逆诗风撞击着中国一大批诗人的灵魂深处。对于中国诗歌界来说,惠特曼的诗歌所带来的是崭新的精神元素,是一种新的情感表达方式。第一批深受惠特曼影响的中国诗人要数以郭沫若、闻一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20世纪叁十年代,中国文学界关于惠特曼的诗歌翻译以及有关惠特曼诗歌的评价和研究呈现出数量多、范围广、覆盖面全的特点。此段时期,惠特曼在中国逐渐被广泛地接受,这意味着惠特曼在中国诗坛的地位逐渐得以巩固和确定。这一时期,惠特曼仍然以他恢宏而慷慨的长诗感染着中国的一代诗人——依然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中国文人们。这一时期,中国诗歌界的突出代表包括艾青、蒲风、何其芳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55年惠特曼《草叶集》诞生一百周年以来,有关惠特曼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承便越来越普遍。在《草叶集》诞生一百周年之际,中国文学界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众多文人志士再次掀起了惠特曼热,对惠特曼及其诗歌给予了一致的认可和接纳。有关惠特曼的诗歌评价逐渐增多,其中还包括一些辩论等。有关文革时期新诗发展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文革时期的新诗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由于完完全全的充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以至于诗歌所倡导的真正灵魂或者本质被一些热情颂扬的“假大空”所取代。改革开放时期惠特曼在中国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两类群体对其的关注上。这种关注首先体现在热心介绍和研究惠特曼的专家上。例如赵萝蕤、荒芜、周珏良、李野光、楚图南等。此外,与西方诗歌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80年代的朦胧诗的发展并不像西方诗歌的发展那样,他们并不是从一个简单的流派到另外一个流派,至80年代,中国的新诗便已经呈现出西方各个诗派包括象征派、意象派的显着特点。最后,在上述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做进行一步思考。我们的思考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视域出发,来分析惠特曼在中国接受和影响的历史;它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此揭示出一些对中外文学影响和交流的有意启示。其次,由于我们的整个研究比较关注惠特曼诗歌对中国新诗写作者的影响,我们试图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的自由诗及其译介,对中国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和成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认为对惠特曼诗歌风格的进一步认识,尤其是对它独特的格律形式的认识,能够促进中国格律体新诗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惠特曼诗歌创作在介入社会和个人化写作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这对于中国当代新诗的创作不无参考价值。
钟丽阳[7]2003年在《在永恒里结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从分析余光中的乡愁诗文入手,以确立其乡愁诗文的独特价值。其乡愁诗文思想内涵博大精深、高远广阔,是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高度理解和自觉感悟,表达了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思考和探索;并以饱满鲜明的艺术形象,“传统”与“现代”高度契合的艺术形式印证其现代诗歌散文的理论构想,在实现中国诗歌、散文的现代化转换的问题上做了前承传统,后开新河的重要贡献。
林美强[8]2014年在《台湾前行代诗歌的庄禅时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庄禅的时空意识插入研究台湾前行代诗歌的意蕴和技巧,挖掘这些诗歌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本文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庄禅时空意识的主要内涵及其诗学意蕴;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台湾前行代诗歌受庄禅思想影响的原因;第叁部分主要阐述庄禅时空意识在台湾前行代诗歌意蕴中的呈现;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台湾前行代诗歌创作技艺中展现的庄禅时空世界。本文的创新之处概括为以下叁点:第一、在宏观的角度上将台湾前行代诗歌和庄禅思想进行互动式的阐述,具有一定的新意。第二、本文试图揭示台湾前行代诗歌中的庄禅因素在现代诗歌中的生成和变异,并且进行较有特色的鉴赏。第叁、对台湾前行代诗歌所呈现的美学特征作出总结,并运用美学的思维方式抽象出台湾前行代诗歌的创作特征。本文的主要观点主要有:第一、庄子的“逍遥”的宇宙意识、齐物意识和物化思维对台湾前行代诗歌产生极深的影响。禅宗对台湾诗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无常意识,以及圆融的时空观在他们诗歌中的潜在渗透和诗意转化;第二、台湾前行代诗人喜欢用庄禅式的观物方式取思,也喜欢进行虚化的叙述以达成玄妙神奇的诗境。
杨君宁[9]2017年在《夜凉苦绿:游历与诗艺之途——以温健骝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香港诗人温健骝在当今诗坛已成陌生的名字。诗人因鼻咽癌早逝,得年仅叁十二岁。身后较为整全的作品辑录,只有《温健骝集》一种。本文尝试从温健骝的诗文作品中透露的线索,譬如他与大陆叁十年代诗人之私淑渊源、台湾现代诗坛的关系等入手探讨其美学风格的形成与文学观念的建立。其经历行迹都划出他与文学史上的不同时间阶段、地域经验与流派脉络之交互、融合与对话。而他爱荷华创作硕士的修读和《今日世界》的任职经历,亦反映了冷战年代美国与台港间的文化交流与扶助政策之种种关系。温健骝以其在台在美的所学所得,熔炼出怎样的眼光,又如何以之应对香港的现实,其审美观念和社会理念之间的参差错落带来了何种启示,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姜云[10]2012年在《强化诵读体悟 有效诗歌教学》文中指出古人云,"叁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不仅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且因其句精词粹、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意境优美、易读易记等特点而被大家所喜爱与诵读,尤其特别适合学生
参考文献:
[1]. 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论[D]. 梁笑梅. 苏州大学. 2004
[2]. 试论余光中诗学观念的美学外延[J]. 梁昱坤. 华文文学评论. 2015
[3]. 余光中诗歌中“江河湖海”的象征美学[J]. 张靖仪. 华文文学评论. 2017
[4]. 一首兼顾个人家国的乡愁型诗疗诗——《乡愁》的诗疗解读(下)[J]. 王珂. 名作欣赏. 2018
[5]. 论余光中的翻译对创作的影响[D]. 裴彧.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6]. 惠特曼诗歌在中国的评介与接受研究[D]. 史记. 吉林大学. 2012
[7]. 在永恒里结晶[D]. 钟丽阳.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8]. 台湾前行代诗歌的庄禅时空研究[D]. 林美强. 暨南大学. 2014
[9]. 夜凉苦绿:游历与诗艺之途——以温健骝为中心的考察[J]. 杨君宁. 华文文学. 2017
[10]. 强化诵读体悟 有效诗歌教学[J]. 姜云. 新课程导学. 2012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余光中论文; 诗歌论文; 乡愁论文; 艺术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草叶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