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乡镇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乡镇,空间,总体规划,平谷,土壤,肥力,指标。
乡镇域论文文献综述
周楚军[1](2019)在《北京十四个区级国土空间规划获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周楚军)近期,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顺义、昌平、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共13个区的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在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分区规划作为区级(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11-27)
李菁华[2](2017)在《近十年来山东省村庄分布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村庄分布状况是一个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在当前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整合优化村庄布局、推进小城镇发展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逐步展开,农村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村庄分布变迁趋势是实现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对村庄分布变迁过程的梳理是判断其变迁趋势的前提,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乡镇域空间尺度,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乡镇及村庄情况,从村庄密度、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村庄分布特征、分布变化,归纳影响乡镇域村庄分布变化的相关因素,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指导差异化村庄发展优化提供参考。论文共分叁个部分,五个章节:论文第一章为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对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进行综合分析。论文第二、叁章为主体研究部分,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采取数理分析与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从村庄密度、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四个方面综合研究山东省乡镇域村庄分布特征、2005—2015年乡镇域村庄分布变化特征,并根据其分布变化,对影响变化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论文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近十年来山东省村庄分布特征、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反思研究创新、不足之处,通过科学把握村庄分布情况,为我国村庄分布变化研究提供参考。在乡镇域村庄分布特征及变化研究中,根据2005、2015年调研乡镇村庄分布现状,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结合的方式,从村庄密度、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在空间分析上利用Arcgis工具,通过标准差椭圆、泰森多边形、局部自相关,空间邻近度等方法量化描述乡镇域空间尺度村庄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在乡镇域村庄分布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中,结合村庄分布特征及分布变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定性定量的从村庄密度、规模变化影响因素,村庄人口变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相互影响、关联情况。其中,在村庄密度、规模变化影响因素探究上,着重研究了地理属性、经济属性、资源属性的具体影响;在村庄人口变化影响因素探究上,着重从人口增长型、人口减少型村庄两种类型分析其社会属性、地理属性、经济属性、资源属性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7-04-01)
邢宗海[3](2015)在《北京新时期乡镇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进入后奥运时期,规划正在经历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转型阶段。北京近远郊乡镇受城市辐射、重点功能区带动、房地产市场走向等因素影响,已成为北京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前沿阵地。但该地区受"重城轻乡"等传统规划观念的影响,存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发展路径受阻、集体建设用地政策缺失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新时期北京乡镇的发展策略,需以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前提,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业升级为抓手,以集体土地使用新政策的创新完善为保障,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的原则,转变规划编制理念,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才能真正促进近远郊乡镇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共同的繁荣稳定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5年04期)
姚国祥[4](2012)在《当前乡镇域规划编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乡镇域规划是国家《城乡规划法》中最基层的一级宏观层面上的规划,它是落实省、市、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等总体规划重要的载体,也是引领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协调各类资源保护利用与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更是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生产资料永续利用和实现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规划。(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2年03期)
张姗姗[5](2011)在《乡(镇)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矛盾的加剧,土地问题也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作为我国两大法定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龙头”和依据。但“两规”在指导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规划地位、相关数据的采用以及规划实施情况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出现许多问题,如土地违法现象较为普遍、建设用地规模屡屡突破规划的限制、土地用途管制实施不到位、耕地面积快速减少、开发区随意布局、规划变动频繁等。“两规”的不协调为城乡土地资源开发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诸多矛盾,协调好“两规”的关系,严格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通过介绍当前“两规”的现状,分析当前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两规”存在的不协调之处,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必要性。而后又从“两规”协调的角度,概括性地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其次,介绍了“两规”整合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并从“两规”的概念、编制原则、内容等方面对“两规”分别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两规”的区别及关系,及其与相关规划的关系。第叁,从规划体系、规划技术层面及其他相关方面介绍了“两规”不协调现状及存在的焦点问题,指出“两规”的不协调的根本原因是指导思想和管理目标上的不一致。第四,提出“两规”在乡镇级层面进行整合的原因及整合思路,并详尽的研究了如何在技术方面实现“两规”整合。参考反映当前我国“两规”协调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和理论依据,对管理机构、及管理规划实施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以延陵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包括基础数据的获得,“两规”现状分析,两规整合过程,及借助Arcgis等软件在技术上实现“两规”一张图。并完善相应政策,提出对乡镇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之处重新进行整合,建立一个精简的、可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两规”不协调的根本原因是指导思想和规划方法不同;(2)“两规”整合在乡镇级规划较易实现;(3)“两规”整合有待相应政策和制度安排。(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12-01)
李淑芳[6](2011)在《关于宋集乡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宋集乡概状宋集紧靠涟水,是楚州的北大门,黄河故道环绕全乡37华里,235省道和234省道纵横全境,宁连高速、同叁国道的入口处离宋集仅10公里,水路交通也很便捷。全乡总面积57.2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场圃,人口3.8万,共有2个集镇,分别是乡政府所在地宋集集镇,以及和涟水相邻的桥头集镇,之间相隔3公里,其中桥头镇与涟水县城紧紧相邻,区位优势独特。近年来,宋集乡以特色中心城镇为中心,狠抓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和特色农业,镇域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2009年宋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144万元。农民人(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1年17期)
党丽娜,贺立源,黄魏[7](2011)在《乡镇域测土施肥分区创新实验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当前正在全国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设计并实施了乡镇级测土施肥分区创新实验。实验引导学生综合应用G IS和GPS技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作物施肥等专业知识,面向乡镇、面向作物,为农户提供具体作物的施肥指导。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服务"叁农"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应用交叉学科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李广,王振营,刘作新,武玉峰,司鹏飞[8](2011)在《辽西乡镇域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西阜新县建设镇为研究区域,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耕地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克立格空间插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Zn元素变异系数最大,为70%,Ca和Cu居中,变异系数分别为58.81%和56.36%,Mn变异系数最小,为10.78%;高程与土壤各养分均呈负相关性,其中Mg、Fe和Mn、Zn、Cu元素分别与高程表现为显着和极显着的负相关;除Zn以外,其余各元素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皆小于0.25,分别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和高度空间相关性;插值结果表明,Cu在东南部富集,Zn由东北向西南呈现明显的阶梯变化趋势,其它个元素空间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1年02期)
刘丽华[9](2010)在《乡镇域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主导因子的筛选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筛选和确定乡镇域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4个主导因子,分析表明,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铅含量这四个因子能代表所评价的研究区土壤肥力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的信息,可作为龙海市东园镇和角美镇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主导因子。(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钟鑫[10](2010)在《辽宁省乡镇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宁省乡镇域基础设施建设是辽宁省村镇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在辽宁省乡镇域基础设施实际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按其全面性、协同性以及可操作性对六大系统的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乡镇域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对辽宁省乡镇域村镇进行评价。乡镇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方法在验证评价体系可行性的基础上,对于实现城乡之间、村镇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基础设施的效益最大化,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现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乡镇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村庄分布状况是一个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在当前积极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整合优化村庄布局、推进小城镇发展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工作逐步展开,农村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村庄分布变迁趋势是实现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对村庄分布变迁过程的梳理是判断其变迁趋势的前提,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乡镇域空间尺度,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乡镇及村庄情况,从村庄密度、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村庄分布特征、分布变化,归纳影响乡镇域村庄分布变化的相关因素,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指导差异化村庄发展优化提供参考。论文共分叁个部分,五个章节:论文第一章为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对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进行综合分析。论文第二、叁章为主体研究部分,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采取数理分析与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从村庄密度、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四个方面综合研究山东省乡镇域村庄分布特征、2005—2015年乡镇域村庄分布变化特征,并根据其分布变化,对影响变化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论文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近十年来山东省村庄分布特征、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反思研究创新、不足之处,通过科学把握村庄分布情况,为我国村庄分布变化研究提供参考。在乡镇域村庄分布特征及变化研究中,根据2005、2015年调研乡镇村庄分布现状,采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结合的方式,从村庄密度、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在空间分析上利用Arcgis工具,通过标准差椭圆、泰森多边形、局部自相关,空间邻近度等方法量化描述乡镇域空间尺度村庄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在乡镇域村庄分布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中,结合村庄分布特征及分布变化,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定性定量的从村庄密度、规模变化影响因素,村庄人口变化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索自变量与因变量相互影响、关联情况。其中,在村庄密度、规模变化影响因素探究上,着重研究了地理属性、经济属性、资源属性的具体影响;在村庄人口变化影响因素探究上,着重从人口增长型、人口减少型村庄两种类型分析其社会属性、地理属性、经济属性、资源属性因素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镇域论文参考文献
[1].周楚军.北京十四个区级国土空间规划获批[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2].李菁华.近十年来山东省村庄分布变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3].邢宗海.北京新时期乡镇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若干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5
[4].姚国祥.当前乡镇域规划编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小城镇建设.2012
[5].张姗姗.乡(镇)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整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6].李淑芳.关于宋集乡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知识经济.2011
[7].党丽娜,贺立源,黄魏.乡镇域测土施肥分区创新实验设计与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
[8].李广,王振营,刘作新,武玉峰,司鹏飞.辽西乡镇域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分析[J].土壤通报.2011
[9].刘丽华.乡镇域耕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主导因子的筛选与分析[J].福建热作科技.2010
[10].钟鑫.辽宁省乡镇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