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市场完备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市场完备性,投资组合约束,投资者情绪,期权定价
市场完备性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富[1](2017)在《市场完备性、投资者行为与期权定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的期权理论由于建立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之上,其定价模型未能及时准确地对现实市场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涵盖和度量,使得这些模型在用于实践时经常发生与经典理论相悖的现象。常见的期权市场异象包括波动率微笑、波动率偏斜、资产收益隐含分布的左偏以及叁者的期限结构等。经典理论不仅难以对上述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同时也无法给暴露于这些市场风险中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准确的参考标准。如何找出被传统模型所忽略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加以改进,从而使模型能够对市场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并获得经验上的支持,这既是现有相关理论研究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期权等衍生产品市场后续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做出了如下创新性的工作:从市场完备性视角确定经典模型所忽略的因素时,通过考察完备市场条件下和存在投资组合约束时的可转债价值差异,发现国内股票市场上的买空限制较弱,不足以引发认购期权价格的系统性偏离;而卖空限制则相对较强,是认沽期权价格被系统性高估的关键原因之一,但高估幅度不能完全为卖空限制所解释。为验证投资者行为与期权价格异常表现之间的潜在关系,分别考察了个体投资者情绪、机构投资者情绪、理性情绪以及非理性情绪与期权隐含风险中性偏度之间的关系。经验数据显示,个体投资者情绪、非理性情绪都是隐含分布偏离正态性的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情绪和理性情绪则有使其回归正态性的微弱趋势,并且,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之间呈现出显着的反周期特征。可见,个体投资者行为与(或)非理性行为是国内期权市场隐含分布出现左偏的重要力量。引入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从国内市场的现实出发,将股票市场参与者划分为非理性交易者、聪明的投机者以及基本面交易者;将期权市场的参与主体设定为理性套利者。经研究发现,当股市存在卖空限制时,非理性交易者的参考价格效应和股票投机者的再售期权效应会导致认沽期权价格高估。其中,卖空限制和再售期权以及心理账户和再售期权对于推高期权价格有显着的协同效应,卖空限制与再售期权之间的协同效应则相对不显着。基于上述经验证据,引入卖空限制和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构建了一个与现阶段本土市场相适应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从理论上揭示市场的卖空限制效应、非理性投资者的参考价格效应与投机者的再售期权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叁种效应对于期权价格影响机理,也能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在该模型下,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异常偏离将趋于缓解甚至消失。(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9-01)
李文龙[2](2014)在《旨在提升市场信息完备性和运作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11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透露,将扎实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土地调查监测,建立统一登记机构,建好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在经过广泛热议后,不动产统一登记终于清晰地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人们的关注点无疑集中在其对房地产市场(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4-01-14)
陈强,郑旭,林小强[3](2013)在《中国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对冲表现及市场非完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理论模型和数据实证两个角度考察了在市场非完备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与股指期市的对冲表现.在理论上,建立了市场非完备性与市场微观噪声及考虑噪声的对冲效果之间的关系.在实证上,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估计的分析方法,然后利用5分钟高频数据验证了模型假设的合理性及模型结论的正确性.理论与实证都表明当一个市场非完备性程度越高时,利用股指期货对冲股市风险就越应考虑市场微观噪声的影响.实证结果还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间存在较高的非完备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非完备性存在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11期)
薛冬妮[4](2013)在《我国债券市场监管不完备性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依然处于初步阶段,市场监管的不完备性影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从而为我国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3年06期)
王飞[5](2011)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论文的结论是:尽管存在非完备性,但围绕效率建设目标,创设并实施合意制度,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论文的展开逻辑是:首先是考察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生发展历史,从理论上论证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及其实现;其次分析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完备性;再次是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论述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非完备性的深层原因;最后是设计合意制度,促使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改进。第一章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文献综述,包括衍生品市场公平性与合法性、资产组合理论、定价与交易策略等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重点所形成的理论成果。论文也综述了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相关的金融创新、与基础市场关系、风险管理、监管相关理论。第二章论述全球金融衍生品发生发展概况。作者对金融衍生品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金融衍生品实质上是基于货币、债券、股票、外汇、价格、指数等基础资产波动性之上的金融买卖合约,并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了分类。论文在考察了全球金融衍生品漫长的发生发展的历程后,从交易场所、标的资产、产品类型、国家和区域发展四个角度论述了当代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状况和特点。第叁章论述、证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帕累托最优存在性及与实现有关的叁个问题。第一,作者论述了为什么要把帕累托最优作为衡量金融衍生品市场完备性的标准的理由,指出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与实体经济市场效率具有同质性,其效率对实体经济具有正的外部性,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衍生品效率作用的领域也具有时变性。第二,阐释了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内涵,在定义了帕累托最优、竞争均衡、完备性市场后,作者从如下两个角度论证了叁者是等价的:市场能通过完全的自由价格竞争实现瓦尔拉斯均衡和帕累托最优、完备的资本市场能够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交易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在这一部分,作者也论述了帕累托最优的生产条件、交换条件、生产—交换条件和竞价实现的相关理论。第叁,作者把帕累托效率理论运用到金融衍生品领域,定义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帕累托最优概念,在本章第一节回顾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社会福利函数、阿罗不可能定理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只要创设出合意性的制度规避掉效率标准中偏好完全相反的第3和第7项、采用能形成社会个人偏好完全一致状态或大多数一致状态的政策措施,金融衍生品市场便会形成社会无差异曲线,因而金融衍生品市场能无限地逼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最优的实现问题,作者构建了“叁叶草”模型,围绕效率建设目标,搞好叁个系列的制度安排:规范公开透明的公平制度、风险可控的安全制度、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协整发展制度。第四章是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深化及非完备性表征。作者首先论述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所历经过的蓬勃发展、清理整顿、规范发展、快速发展四个创新演进阶段,在总结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利率类、外汇类、权益类、资产支持类结构衍生产品结构改善特点后,作者创设、定义了衡量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深化的两个重要指标——金融衍生化率、金融衍生相关率,并运用现有数据计算出2008年中国金融衍生化率为0.0797、金融衍生相关率为0.3984。其次,与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作者指出中国金融衍生品存在四大非完备性表征:机构保守,产品单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的理性启蒙、形成机理、计量模型理解不深不透;金融衍生品尚未成为各行业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的金融利器;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效率不高。第五章分析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效率缺失,并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在总结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正常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初见成效、投资效应初步显现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宏观经济功能发挥尚不充分叁个方面。紧接着,作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造成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完备性:一是毕竟中国衍生品市场制度演进过程不长;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叁是中国衍生品市场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均高;四是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政府手中有碍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第六章是论述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帕累托改进的路径选择。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产业集群,增进规模效应。因为机构投资者在价值链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非金融企业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在产业集群建设中尤其是要培育中国本土的投行、对冲基金和CTA;注重金融人才等保健因子建设,形成上、下游产业良性互动的格局。二是遵照“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产品开发路径,开发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衍生工具。叁是引进并斟酌使用灵敏度(希腊值)度量模型和风险价值度(VaR)度量模型,强化风险管理。四是制定《衍生品交易法》,发挥各类监管主体的作用,按照风险预留、信息披露、全面系统、符合法律与公共利益、注重监管效率等五个原则对衍生品市场发展适度和审慎监管。五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强化开放合作,促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1-04-01)
侯广辉,孔小伟[6](2011)在《基于市场完备性的资产证券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市场完备性而言,资产证券化相对于其他权证工具在信息透明、正确定价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资产证券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过程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市场完备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条件对资产证券化的约束,深入分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可供实践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和途径。(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1 V5)》期刊2011-03-19)
刘白兰[7](2011)在《法律不完备性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不完备是法律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建设的不完备性主要表现在处罚力度不足、民事赔偿制度薄弱、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整、对内幕信息的规定不具体和法律性质不明确等多方面。需要通过分配剩余立法权和执法权给监管机构来加强证券执法力度,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来缩小信息不对称状况,与此同时,还要设计制约机制对监管者进行监管从而达到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周艳,韩文龙[8](2010)在《建立我国完备性和竞争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基于对比分析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随之演化出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成为了新兴的竞争性市场。为了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取得议价权,分享其中的交易收益,我国必须建立健全自己的碳交易体系。本文应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状况,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完备性和竞争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制度性建议。(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0年08期)
屈田兴[9](2010)在《关于半鞅市场的完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是金融数学中的基本结果。利用半鞅可料表示性与半鞅向量随机积分的Girsanov定理获得了半鞅市场完备的特征(定理2.1),它扩展了[3]中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模糊系统与数学》期刊2010年02期)
李庆峰[10](2008)在《市场不完备性、机制设计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一个全新的理论与实证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期权分解定价模型,本文论证了完备市场上基金按净值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而通过宏、微观两个层面的对比,揭示了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机理在于现实金融市场的不完备性以及微观机制设计的不足。模型中动态修正因子的进一步引入,可以合理地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的诸多谜团。基于我国的一个面板数据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较好地验证了本文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文章最后提出了降低折价率的宏、微观对策建议,初步探讨了本文分析框架和现有理论假说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当前投资封闭式基金的机会所在。(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08年04期)
市场完备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月11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透露,将扎实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土地调查监测,建立统一登记机构,建好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在经过广泛热议后,不动产统一登记终于清晰地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人们的关注点无疑集中在其对房地产市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场完备性论文参考文献
[1].程志富.市场完备性、投资者行为与期权定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7
[2].李文龙.旨在提升市场信息完备性和运作效率[N].金融时报.2014
[3].陈强,郑旭,林小强.中国股市与股指期市的对冲表现及市场非完备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
[4].薛冬妮.我国债券市场监管不完备性及改进[J].商业时代.2013
[5].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6].侯广辉,孔小伟.基于市场完备性的资产证券化研究[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edSocialScience(ICASS2011V5).2011
[7].刘白兰.法律不完备性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启示[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
[8].周艳,韩文龙.建立我国完备性和竞争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基于对比分析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0
[9].屈田兴.关于半鞅市场的完备性[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0
[10].李庆峰.市场不完备性、机制设计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一个全新的理论与实证框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