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械性痛超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CC趋化因子配体2,骨癌痛,背根神经节
机械性痛超敏论文文献综述
陈雅娟,霍媛慧,洪炎国[1](2017)在《鞘内注射AM_(22-52)对骨癌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和背根神经节CCL2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疼痛多肽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在病理性疼痛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AM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在Sprague Dawley(SD)大鼠胫骨骨髓腔接种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术后15天鞘内插管给予选择性AM受体拮抗剂AM_(22-52),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CC趋化因子配体2(CC chemokine ligand 2,CCL2)m RNA表达变化,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CCL2和AM在DRG中的表达定位。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接种第6至15天,骨癌痛大鼠接种侧后足机械痛阈降低;接种后第15天胫骨骨质明显被破坏、骨密度降低,DRG CCL2 m RNA表达相对对照组增加约3倍(P<0.001)。鞘内注射AM_(22-52)能使后足机械痛阈值回升到正常,并抑制骨癌诱发的CCL2 m RNA增加(P<0.001)。CCL2在正常大鼠DRG神经元有表达,且多与AM分布在相同细胞上。以上结果提示,AM在骨癌痛的产生中发挥作用;DRG中AM活动增加会上调CCL2的表达,可能是继发性骨癌时AM参与诱发痛觉高敏产生的细胞学机制。(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冀洁,宋华园,戴文玲,周丹丽,韩园[2](2013)在《黄芩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Model组,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7、10、14 d应用von Frey法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CCI术后14 d,椎管内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苷,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芪苷对CCI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可明显升高CCI大鼠术侧的MWT值(P<0.05),而对正常大鼠的MWT值没有显着影响(P>0.05)。结论黄芩苷对CCI诱导的机械性痛觉超敏具有显着性的抑制作用,且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于吗啡。(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3年19期)
任应娜,高彦东,李丽,顾楠,计根林[3](2012)在《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HMGB1表达上调参与机械性痛觉超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变化,探索HMGB1在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方法:(1)雄性SD大鼠(180~220)g 12只,随机均分为叁组:NS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A组:鞘内注射HMGB1 1μg;B组:鞘内注射HMGB1 10μg。盲法用von Frey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1 h、1、3、7、14、21、28 d大鼠50%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2)雄性SD大鼠(180~220)g 5只,免疫荧光双标观察HMGB1在脊髓背角的表达定位;(3)雄性SD大鼠(180~220)g 4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6只),SNL模型组(每时间点6只),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脊髓背角HMGB1对照及术后1、3、7、14、21、28 d的表达变化。结果:(1)大鼠脊髓鞘内注射HMGB1后诱发长时程机械性痛敏,A组在鞘内给药后7 d MWT明显下降(P<0.01),B组给药后1 h MWT即显着下降,且持续存在至少28 d;(2)免疫荧光双标显示:HMGB1主要表达于NeuN标记的神经元,而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及OX42阳性的小胶质细胞几乎不表达HMGB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背角HMGB1在SNL模型术后缓慢增高,7 d时增高最为显着,且持续至少28 d。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水平HMGB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2年01期)
胡珊,张辉,李倩,王小微,毛应启梁[4](2010)在《脂氧素及阿司匹林诱导的脂氧素对胫骨癌痛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脂氧素作为炎症过程中的"刹车信号",在炎性反应中发挥着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的功能而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在大鼠胫骨癌痛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炎症",而脂氧素受体特异性分布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上,脂氧素及其受体对癌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动以及癌痛的影响值得关(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06-01)
机械性痛超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Model组,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7、10、14 d应用von Frey法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CCI术后14 d,椎管内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苷,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芪苷对CCI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可明显升高CCI大鼠术侧的MWT值(P<0.05),而对正常大鼠的MWT值没有显着影响(P>0.05)。结论黄芩苷对CCI诱导的机械性痛觉超敏具有显着性的抑制作用,且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于吗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械性痛超敏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雅娟,霍媛慧,洪炎国.鞘内注射AM_(22-52)对骨癌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和背根神经节CCL2表达的影响[J].生理学报.2017
[2].冀洁,宋华园,戴文玲,周丹丽,韩园.黄芩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
[3].任应娜,高彦东,李丽,顾楠,计根林.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HMGB1表达上调参与机械性痛觉超敏[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2
[4].胡珊,张辉,李倩,王小微,毛应启梁.脂氧素及阿司匹林诱导的脂氧素对胫骨癌痛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