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意境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境,效果,山水画,语体,理论,水法,汉语。
意境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廖春萍[1](2015)在《基于关联理论的广告语言的意境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门用语言说服人的艺术。作为广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广告语言在广告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吸引消费者、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已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广告语言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的特性,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之下分析其内容和功能。之前的研究主要以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体学和语用学角度出发。本文选取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希望能对广告语言的理解和欣赏提出更多的启示。为了研究广告语言在认知语用角度的深层含义,从而对广告语的创作和欣赏提供认知依据,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视角,借鉴斯波伯和威尔森在他们的作品《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阐释的关联理论,探究广告语言的意境效果,试图找出广告语篇的认知阐释。根据关联理论,在交际过程中,受话者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付出比理解表面含义更多的认知努力,而正是这种额外的努力使受话者在话语的理解中产生了一些依赖于弱隐含而实现的语境效果,即本文的研究重点——意境效果。正是由于这种意境效果的产生,才使得语言本身更好地实现最佳关联,从而达到语言的正确理解甚至使人产生深刻印象。本文对广告语篇中意境效果的研究,主要是以语篇中的特殊语体为切入点,侧重分析一些语体,如紧接反复、轭式修饰、仿拟、双关等。广告的创作者正是通过有效利用这个意境效果产生的过程,而使创作出的广告语篇更有吸引力,令受众印象深刻,从而更好地发挥宣传和推广产品、机构或服务的作用,实现广告的预期效果。本文首先假定“关联性”就是实现话语理解的深层原因;其次,在此理论基础上研究具体文本广告语篇的特性,分析其内部意义的关联,并探讨关联理论提出的意境效果对广告语篇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即广告语言预期效果的达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在一系列情景假设的启用与链接之中,通过语篇的弱隐含实现其话语的意境效果,最终获得最佳关联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11-20)
袁文婷[2](2015)在《从关联理论视角下讨论隐含意义和语体相关的意境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Sperber&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原则重点阐释了自然话语当中的隐含意义和不同语体产生的相关意境效果,通过列举实例证明关联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理解日常话语。(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26期)
李世明[3](2012)在《基于地形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意境效果表达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园林景观当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种不易觉察,抽象却极富思想情趣与思想哲理的美,若能引起人内心的共鸣,便能达到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的效果,这就是中国园林景观所要表达的意境效果。具有良好意境效果的景观环境能够舒缓人们的性情,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园林环境的意境效果进行研究在园林实践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生态学、园林设计和鉴赏美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相关园林理论和实践成果,对园林景观创造中的地形设计和植物配置的类型和在景观意境表达中的形式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为创造具有良好意境效果的景观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和归纳了在景观意境表达中地形和植物配置的一些基本的形式,并对各种表达形式作了分析;2、阐述了各种形式的地形设计在景观意境表达中产生的作用,其作用特点可归纳为地形设计在意境效果表达中主要起控制景观视线的作用,如开阔、封闭、压抑等。3、阐述了植物配置的各种形式在景观意境表达中产生的作用,其作用特点可归纳为植物配置在意境效果表达中主要起控制视觉效果的作用,如形态美、色彩美等。4、阐述了地形设计和植物配置在意境效果表达过程中能够相互补充与影响,丰富景观效果。5.、通过对华发生态庄园中景观案例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其主要的景观意境特点为:自然生态与园林美学相结合,展现了一个融合生态、艺术、文学与人性特点的现代人类居住小区。(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王丹,李现云[4](2012)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码转换的意境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认知交际观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意境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和产生条件,认为意境效果产生依赖一系列确定性不同的隐含,可选择的弱隐含越多,听者的责任就越大,意境效果就越明显。并在此基础解释语码转换的意境效果,语码转换以语言形式上的转变开启弱隐含,鼓励听话人付出认知努力,改变认知环境,获得一系列不确定隐含,进而取得意境效果。(本文来源于《文学界(理论版)》期刊2012年05期)
胡悦晗,王公瑾[5](2010)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与意境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按照与墨的搭配深浅关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墨融合使用类型,包括水墨一体、先水后墨、水墨相撞叁种表现方式;第二类是主要用水的类型,包括润水、泼水、配水叁种表现方式。水法在绘画上的意境效果主要有"润含春雨"、和谐统一与虚实交错叁种类型。(本文来源于《外语艺术教育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胡悦晗,王公瑾[6](2010)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与意境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按照与墨的搭配深浅关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墨融合使用类型,主要有水墨一体、先水后墨、水墨相撞叁种表现方式;第二类是主要用水的类型,主要有有润水、泼水、配水叁种表现方式。水法在绘画上的意境效果主要有"润含春雨"、和谐统一与虚实交错叁种类型。(本文来源于《湖北叁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胡悦晗,王公瑾[7](2010)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与意境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按照与墨的搭配深浅关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水墨融合使用类型,主要有水墨一体、先水后墨、水墨相撞叁种表现方式;第二类是主要用水的类型,主要有润水、泼水、配水叁种表现方式。水法在绘画上的意境效果主要有"润含春雨"、和谐统一与虚实交错叁种类型。(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陈海燕[8](2009)在《数字在汉诗中的意境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用于诗中,表示松散的用法,对创造特别的意境效果具有以下作用:提供恰当、宽泛的语境,给百科条目搜索指引方向;创造鲜明的印象、优美的意境,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体验;创造特别语境效果,调动读者情感,引起读者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分析数字在诗中所创造的意境效果,使我们对数字在语言使用中的表现力和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马艳丽[9](2009)在《意境效果的多维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关联理论中,意境效果是通过一系列弱隐含的实现取得最佳关联而获得的言语的特殊效果。在意境效果的实现过程中,弱隐含、最佳关联和追加的认知努力叁个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理解意境效果概念的基础上,还需深入理解意境效果与弱隐含、最佳关联和追加的认知努力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意境效果对语用现象的解释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李佐文,马艳丽[10](2008)在《意境效果观照下的公益广告言语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意境效果是通过一系列弱隐含的实现取得最大关联而获得的言语的特殊效果。本文在解释意境效果的基础上,对听话人理解公益广告语,进行认知语用推理,通过一系列弱隐含的实现,寻求关联从而获得其特殊效果的过程进行分析,证实了意境效果为听话人理解公益广告语提供的以认知为基础的语用模式。(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意境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Sperber&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原则重点阐释了自然话语当中的隐含意义和不同语体产生的相关意境效果,通过列举实例证明关联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理解日常话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境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廖春萍.基于关联理论的广告语言的意境效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袁文婷.从关联理论视角下讨论隐含意义和语体相关的意境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5
[3].李世明.基于地形设计与植物配置的意境效果表达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
[4].王丹,李现云.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码转换的意境效果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
[5].胡悦晗,王公瑾.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与意境效果[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
[6].胡悦晗,王公瑾.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与意境效果[J].湖北叁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7].胡悦晗,王公瑾.中国山水画中的“水法”运用与意境效果[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
[8].陈海燕.数字在汉诗中的意境效果[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马艳丽.意境效果的多维阐释[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
[10].李佐文,马艳丽.意境效果观照下的公益广告言语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