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型分化论文_付雪,叶乐夫,王佳佳,王雪,魏湜

导读:本文包含了翅型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蚜虫,孤雌生殖,激素,趋光性,白蜡,转录,抗病毒。

翅型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付雪,叶乐夫,王佳佳,王雪,魏湜[1](2019)在《拥挤度和杀虫剂对蚜虫翅型分化和生长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面评价田间杀虫剂对害虫的非致死作用,选择了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和种群拥挤作为处理因子,测度了大豆蚜的产蚜量、成蚜寿命、若蚜历期及有翅蚜数量等指标,评价2个因子对蚜虫寄主植株上种群的增殖力和转移扩散风险的影响性质及大小。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对大豆蚜植株上种群有明显降低繁殖率的作用,从而有效减轻本地危害;用药导致有翅蚜的数量显着降低,能降低蚜虫转移为害的风险。拥挤降低了第一代蚜虫种群的繁殖力,对第二代种群繁殖力没有显着影响。拥挤造成有翅蚜数量增加,会增加蚜虫转移为害的风险。药剂和拥挤存在显着交互作用。研究表明: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会降低大豆蚜后代在原植株上的为害和转移为害,拥挤会消减药剂在植株上的控害作用,也会增加蚜虫转移为害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6期)

杨宗霖,王艺,马田田,霍春月,刘晓[2](2019)在《有翅和无翅豌豆蚜中翅型分化信号通路相关微小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期研究发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孤雌蚜有翅和无翅个体中存在很多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 miRNA),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这些miRNA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中发挥作用的发育阶段,探索miRNA调控孤雌蚜翅两型性分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在麦长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中显着差异表达,且靶基因为蜕皮激素、胰岛素信号通路及翅型发育关键基因的5个miRNA(Let-7,miR-92a,miR-92b,miR-92a-1-p5和miR-277),利用qPCR检测这些miRNA及其靶标基因在豌豆蚜3-4龄若蚜和成虫有翅和无翅个体中的表达谱;同时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法对上述miRNA的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达谱分析发现,这5个miRNA在豌豆蚜成虫中表达量均高于其在若蚜中的表达量,而其预测的靶基因在4龄若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成虫中的表达量,表明miRNA对其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可能集中在成虫阶段。分析豌豆蚜有翅和无翅个体中5个miRNA的表达情况发现,在成虫有翅个体中5个mi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无翅个体中的,其中miR-277表达差异最显着,成虫有翅个体中的表达量是无翅个体中表达量的7.5倍;其次为Let-7,表达差异达3倍。而Let-7在3龄有翅若蚜和无翅若蚜中表达差异最显着,有翅个体中的表达量是无翅个体中的37.8倍;其次为miR-277,表达差异达7.6倍。比较5个miRNA与其靶基因在豌豆蚜3-4龄若蚜及成虫有翅和无翅个体中的表达发现,miRNA Let-7和miR-92b的表达趋势分别与其靶基因abrupt和Foxo的基本相反。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Let-7的真实靶标为abrupt,共转染Let-7模拟物后与对照相比,荧光素酶活性下降53%,达极显着水平。其他miRNA与靶标基因的互作不显着。【结论】首次发现miRNA对豌豆蚜孤雌蚜翅型分化相关基因的调控可能发生在成虫阶段。Let-7可能通过调控abrupt基因参与孤雌蚜翅型分化。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RNA参与孤雌蚜翅两型性分化的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胡帅,罗立平,王小艺[3](2019)在《白蜡吉丁肿腿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翅型分化和性比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具有多次产卵习性的寄生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种群参数的变化,从母代效应角度明确寄生蜂在自然栖境中增殖和延续种群的机制。[方法]室内30℃±1℃,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测定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其成虫寿命期内所有姊妹窝子代产出过程中对麻竖毛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比较各姊妹窝子代中雌蜂数量、发育历期、有翅型雌蜂比例和性比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对寄主幼虫的寄生能力和自身的产雌数量逐渐减低;各姊妹窝子代中雌性有翅率逐次递减,其中第3姊妹窝子代降幅最大,直至为零;各姊妹窝子代的雌雄性比呈抛物线趋势,第3姊妹窝子代雌雄性比接近1:1。[结论]白蜡吉丁肿腿蜂姊妹窝子代间翅的非遗传多型性可能是该蜂在应对林间异质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白蜡吉丁肿腿蜂第3姊妹窝子代的产出可能是其成虫寿命期内调控翅型和性比达到种群适合度最大化的关键节点。(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郜鑫磊[4](2019)在《白背飞虱翅型分化和抗病毒机制的网络分析及其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背飞虱是一种水稻害虫,它不仅直接吸食水稻,还是水稻病毒的传播介体,并且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它是研究植物宿主-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相互作用模式,以及昆虫翅膀表型可塑性的理想模型。为了探究白背飞虱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互作,及其翅型分化的调控机制,我们分别构建了翅型分化和免疫相关的白背飞虱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结合了RNA-Seq和ChIP-Seq数据,来从网络水平揭示基因和信号通路在翅型分化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并鉴定和验证了在其中起到调控作用的新基因。首先,表型可塑性是昆虫中一种常见的高度适应环境的现象,相同的基因型可以响应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表型。白背飞虱的翅二型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之前的研究表明Insullin-PI3K-Akt-FOXO信号通路在飞虱的翅型分化调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通路的其他调控基因以及下游效应基因仍不完全清楚。我们从转录组分析中发现,飞行肌肉基因和能量代谢基因在长翅型翅芽中高表达,而且飞行肌肉基因的转录本在两种翅型中有显着的剪接方式差异,这表明长翅型个体的翅膀有更强大的飞行能力和更活跃的能量代谢。接下来,我们基于FOXO的ChIP-Seq数据,预测了1259个FOXO的靶基因,其中包括翅型分化、飞行肌肉和能量代谢基因。随后我们整合了基于蛋白质同源关系、共表达和GO语义相似性的方法预测的基因相互作用,以及FOXO-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全基因组规模的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MCL聚类方法得到了多个与生理功能高度相关的网络模块。在IIS-PI3K-Akt-FOXO通路相关模块中,我们发现了45个与该通路的基因有直接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被视为可能调控翅型分化的候选基因。我们从中挑选了5个基因通过RNAi敲除实验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这5个基因都能够调节翅型分化。该研究对白背飞虱的翅型分化调控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并且证明了网络分析是鉴定表型调控新基因的有效方法。之后我们又通过类似的生物网络与组学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白背飞虱的免疫相关网络,并利用感染SRBSDV的雄性和雌性白背飞虱的转录组数据,鉴定了白背飞虱受SRBSDV诱导后被激活或抑制的基因、通路和免疫相关网络模块。我们发现白背飞虱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具有性别二态性,包括RNA干扰通路在内的多个免疫通路在雄性和雌性中对病毒的响应不同;内吞相关网络模块的基因表达量随着病毒滴度而发生明显变化;在雌性中与繁殖力相关的卵黄蛋白原的表达量随着病毒滴度的升高而上调,说明SRBSDV可能使雌性白背飞虱的繁殖力增强。最后,我们实验室首次完成了白背飞虱的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白背飞虱多组学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白背飞虱的基因组数据库网站,提供基因组学数据和其他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查询、可视化和下载服务,旨在丰富白背飞虱的研究资源,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明,刘瑞莹,贺静澜,袁锐,万贵钧[5](2019)在《近零磁场对褐飞虱翅型分化、趋光性及飞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和空间时刻变化的。目前,动物对磁场变化的响应研究主要集中于迁徙性动物地磁定向导航中的磁感受方面,而迁徙性动物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地磁场强度差异对动物生理和行为潜在的磁场效应尚不明确。【方法】迁飞性昆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试虫采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本文采用亥姆霍兹线圈室内模拟近零磁场(near-zero magnetic field,NZMF)和GMF,调查了褐飞虱成虫在NZMF和GMF下的翅型分化、趋光性和飞行能力。【结果】结果表明,与GMF相比,NZMF显着提高了褐飞虱雄成虫短翅型比例(6. 4%)(P <0. 05),但对雌成虫长翅型比例影响不显着(P> 0. 05);对于长翅雌成虫,NZMF显着提高了其2日龄成虫的上灯比例(55%)(P <0. 05),但显着降低了其4日龄成虫的上灯比例(22%)(P <0. 05),对趋光性的影响总体呈现出随着龄期先增强后减弱的效应。NZMF对长翅雄成虫趋光性的影响也呈现出相同的效应,但对各日龄成虫的影响不显着(P> 0. 05); NZMF显着缩短了2日龄长翅雄成虫的飞行时间(46%)(P <0. 05),并显着提高了长翅雌成虫(65%)和长翅雄成虫(101%)的飞行速度(P <0. 05)。此外,GMF对照组的褐飞虱长翅雄成虫飞行速度显着低于长翅雌成虫(96%),而NZMF处理组中二者无显着差异。【结论】结果说明,近零磁场可提高褐飞虱成虫短翅比例,对长翅成虫趋光性的影响呈现出基于龄期增长先增强后减弱的效应,并在未影响长翅成虫飞行距离的情况下,改变了其飞行策略,即提高飞行速度,同时缩短飞行时间。(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魏长平,杨超霞,李祥瑞,张云慧,朱勋[6](2018)在《蜕皮激素参与蚜虫跨代翅型分化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拥挤度、寄主质量、报警信息素等外界环境因子可以影响蚜虫种群中有翅蚜的比例,孤雌胎生蚜的伪胚胎在母代卵巢内发育时,母代将感知到的外界环境信号传递给体内伪胚胎,尚未出生的蚜虫伪胚胎可对这些信号做出应答,从而决定翅发育或退化。到目前为止,环境信号如何由母代传递给子代伪胚胎的机制仍不清楚,内分泌激素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蜕皮激素信号作为调节昆虫变态发育的重要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蚜虫跨代翅型分化调控。本研究利用饲喂法给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饲喂蜕皮激素(20E),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体内胚胎蜕皮激素信号通路关键基因EcR等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子代翅型比例,在分子水平上初步解释蚜虫翅型分化中的跨代信号传递途径,为蚜虫跨代翅型分化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刘方舟[7](2018)在《稻飞虱翅发育基因对翅型分化的调控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同一种生物可以发育成形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的个体,即发育可塑性。发育可塑性是生物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生存策略。很多昆虫(如蜜蜂、蚂蚁、蝗虫、稻飞虱)具有发育可塑性现象。稻飞虱是水稻重要害虫,翅的发育具有可塑性。成虫具有长翅型和短翅型类型:在寄主营养恶化时,主要产生长翅型个体,长翅型成虫飞行能力强,前翅与后翅均长于身体,且前翅长于后翅,、但繁殖能力较弱;在寄主营养丰富时主要产生短翅型。短翅型个体不能飞行,前翅与后翅均短于身体,、且后翅非常退化,类似果蝇平衡棒,但繁殖能力强。多年来,稻飞虱的翅二型现象吸引了众多昆虫学者的兴趣,取得了大量研究进展。褐飞虱翅型转换的开关基因已经鉴定出来: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 1/2(In R1/2)。然而,In R1/2是非常上游的调控因子,翅发育基因是翅发育调控的具体执行者,翅发育基因是否能够响应In R1/2的信号,启动长翅型或短翅型翅发育的进程,进而调控翅型分化,目前还没有相关相关报道。本论文克隆了Ultrabithorax(Ubx)、Decapentaplegi(Dpp)、Vestigial(Vg)、apterous-A(ap A)4个翅发育基因,利用本室构建的长翅型与短翅型种群,通过同源比对、分子克隆、RNAi、荧光定量、原位杂交、Gal4-UAS转基因果蝇品系等技术研究了以上4个基因对长翅型和短翅型稻飞虱翅发育的调控作用,并初步研究了翅发育基因对In R1/2的应答,取得以下研究结果:褐飞虱Ubx(Nl Ubx)对翅发育及翅型分化的调控作用通过定量PCR、原位杂交实验,发现稻飞虱Ubx的表达模式与已知的昆虫Ubx不同,与甲壳纲动物更为相似。稻飞虱Ubx在前翅与后翅中均有表达,且短翅型种群表达量高于长翅型品系。无论是长翅还是短翅品系,若虫后翅翅芽表达量高于前翅翅芽。而昆虫已知的Ubx只在后翅表达,前翅不表达。稻飞虱Ubx蛋白在结构上也与已知的昆虫Ubx不同,与甲壳纲动物更为相似。稻飞虱Ubx的MXSXFE结构域序列为MMNSYFE,QA结构域序列为QAQAAK,Ploy-Ala结构域序列为AAALAASQAQ。而昆虫已知的Ubx,这叁个结构域的序列分别为:MNSYFE,QAQAQK和AAAAAAAAAA。稻飞虱Ubx不但在前翅表达,而且对前翅的发育也承担着重要功能,并调控前翅与后翅的大小。通过RNAi干扰,降低稻飞虱Ubx表达量之后,产生以下表型:长翅和短翅成虫的前翅和后翅畸形且短翅型成虫前翅和后翅刚毛增多,长翅和短翅成虫后翅前翅化且短翅型成虫后翅变大程度尤为明显。稻飞虱Ubx在长翅种群与短翅种群中,对其靶标基因的调控模式不同。根据前人的研究,Nl Dpp,Nl Vg,Nlap A,Nl ASH等基因是Ubx的靶标基因。通过定量PCR,检测了褐飞虱长翅、短翅种群中Ubx被干扰之后,这些靶标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Nl Ubx在长翅和短翅品系的前翅和后翅中对靶标基因的调控作用均有不同。考虑到Nl Ubx在短翅型、长翅型种群若虫翅芽表达量不同,且Ubx对翅的大小有调控作用,推测Ubx可能通过剂量效应调控褐飞虱翅的大小。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本文利用Gal4-UAS转基因果蝇品系使褐飞虱Ubx(Nl Ubx)、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Ubx(Dm Ubx Ia)、丰年虾(Acanthokara kaputensis)的Ubx(Ak Ubx)在果蝇前翅(Ubx空背景组织)异位表达,并通过叁种不同强度的启动子(Nub-Gal4(强),Sd-Gal4(中);C765-Gal4(弱))使转基因果蝇前翅表达不同剂量的Ubx。结果表明:Dm Ubx Ia在前翅表达高、中、低3个剂量下,果蝇的前翅仍然是平衡棒,而Nl Ubx与Ak Ubx在中等剂量下,果蝇前翅变成一个较小的翅,在低剂量下,果蝇前翅转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翅。因此,Dm Ubx Ia剂量效应不明显,而Nl Ubx与Ak Ubx剂量效应明显,通过剂量的变化,可以使翅的大小灵活变化。同时也说明Nl Ubx与Ak Ubx对翅形成基因的压制作用弱于Dm Ubx Ia。通过点突变技术使果蝇前翅表达突变后的Dm Ubx Ia、Nl Ubx、Ak Ubx,证明Nl Ubx负责抑制翅形成相关基因的结构域的压制能力显着弱于Dm Ubx Ia,压制能力与Ak Ubx相似。因此,稻飞虱Ubx蛋白保留或者半保留了原始物种Ubx结构,这是其存在灵敏的剂量效应的分子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发现营养丰富的分蘖期水稻诱导稻飞虱In R2表达量上升,营养贫乏的黄熟期水稻诱导稻飞虱In R1表达上升。Ubx对寄主营养也存在响应,即营养丰富的分蘖期水稻诱导稻飞虱Ubx表达量上升,营养贫乏的黄熟期水稻导稻飞虱Ubx表达量下降。褐飞虱ap A(Nlap A)对翅发育的调控作用apA在褐飞虱二龄和四龄短翅种群若虫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长翅种群。Nlap A被干扰之后,造成成虫前翅刚毛消失,翅卷曲,翅长变短。进一步研究发现,ap A RNAi导致稻飞虱翅刚毛变少的原因是由于ap A的表达量降低致使控制刚毛发育的关键基因Achaete-scute homolog(Nl ASH)表达量降低。Nlap A是Nl ASH的上游调控因子。褐飞虱Dpp(Nl Dpp)和Vg(Nl Vg)对翅发育的调控作用Dpp和Vg在长翅和短翅稳定遗传系若虫中的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在长翅若虫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短翅。干扰长翅和短翅稳定遗传系叁龄若虫Dpp和Vg表达,发现Dpp被干扰后成虫翅的翅脉完全消失;Vg被干扰后,长翅型成虫的前翅和后翅臀田域顶角区出现水泡;但是短翅成虫的前翅臀田域顶角区并无水泡(后翅为翅芽状,无臀田域顶角区)。本论文以Ubx、Dpp、Vg、apA 4个翅发育基因为对象,比较这些基因在长、短翅型种群中的表达差异,揭示翅发育基因对翅发育、翅型分化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将丰富不完全变态昆虫翅型分化分子机制理论,对揭示褐飞虱灾变的内在原因、实现褐飞虱虫源迁出时间的精细化预测、在褐飞虱迁出地进行源头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宋丽梅[8](2018)在《蚜虫翅型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ftiva L.)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蚜虫是其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刺吸或传播病毒造成危害,导致苜蓿产量及营养价值下降。此外,还会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污染牧草。蚜虫的危害、扩散与其翅多型密切相关。关于蚜虫翅型分化的问题至今尚未研究清楚。对翅二型蚜虫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蚜虫翅型分化的分子机制,还可以为研究其他昆虫的翅多型现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本研究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研究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Harris)孤雌胎生蚜的有翅型和无翅型分别在4龄若虫期和成虫期的蛋白表达,筛选出不同翅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翅二型蚜虫中差异表达的参与蚜虫化学感知的基因(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进行了荧光定量表达谱分析。此外,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 Monell)触角上感器的类型、结构以及气味结合蛋白在触角感器上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iTRAQ技术共筛选出846 DEPs,在4龄若虫期和成虫期分别有569和500个,翅型蚜在两个发育阶段中共同上调的蛋白有170个,共同下调的有44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DEPs在4龄若虫期和成虫期分别显着富集在33和38条通路上,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和蛋白参与的氨基酸生物合成及代谢的相关通路上。另外,两个发育阶段的DEPs均在PPAR信号通路中显着富集。(2)通过qRT-PCR验证了 29种翅成蚜中差异高表达的蛋白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其变化趋势与iTRAQ结果相似,验证了 iTRAQ结果的可信。(3)利用q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参与蚜虫化学感受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和化学感受蛋白进行(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进行有翅蚜和无翅蚜在不同发育期及不同组织的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OBPs和CSPs基因表达量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存在明显差异。2个OBPs(OBP6与OBP10)和1CSP(CSPORF2)在翅成蚜触角中显着高表达,表明在翅蚜嗅觉识别及寄主定位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2个翅蚜中高表达的CSPs(CSPORF1和CSPORF5)特异地表达在足和翅上。1个CSP(CSP1L)在蚜虫腹部高表达,且在无翅蚜表达量显着高于翅蚜,推测参与无翅蚜的发育及繁殖。(4)采用免疫定位研究了 OBPs在蚜虫触角的分布。明确了苜蓿斑蚜触角上感受器的种类和主要嗅觉感器——板形感器和星型感器的超微结构。在此基础上,对OBP6及另外4种OBPs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OBP6和OBP8在苜蓿斑蚜触角次生感觉圈上特异性较强,同时,2个OBPs在星型感器上也特异性标记,表明OBP6和OBP8具有感知苜蓿斑蚜报警信息素香叶烯A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旭娜,黄新动,白晓拴[9](2018)在《温度对巨膜长蝽翅型分化的影响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初步探究温度对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翅型分化的影响,分别在4个温度梯度(18,21,24,27℃)下培养巨膜长蝽若虫,进行温度对巨膜长蝽翅型分化的影响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线性相关性及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经转换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8,21,24,27℃4个温度梯度下,羽化出的长翅型与短翅型成虫的个体数量在各梯度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温度对巨膜长蝽的翅型分化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郭圆,李昭,刘勇,王小平,朱智慧[10](2017)在《7种抗病毒制剂对蚜虫翅型分化等生物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抗病毒制剂使用对田间蚜虫的影响,采用微虫笼法评价了7种抗病毒制剂在推荐浓度下对蚜虫有翅蚜产生等生物学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抗病毒制剂对桃蚜和萝卜蚜成蚜无杀伤作用。7种抗病毒制剂对桃蚜F.代翅型分化无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20℃,氨基寡糖素处理后的萝卜蚜F_1代中有翅蚜比例显着增加,而寡糖·链蛋白则是显着降低了子代中有翅蚜的比例。在25℃下,宁南霉素和盐酸吗啉胍均降低了萝卜蚜F_1代有翅蚜的比例。在20℃下,氨基寡糖素和寡糖·链蛋白均缩短了桃蚜的发育历期,而在25℃条件下,寡糖·链蛋白和盐酸吗啉胍延长了桃蚜的发育历期。20℃下,盐酸吗啉胍延长萝卜蚜发育历期,25℃,宁南霉素、香菇多糖显着缩短萝卜蚜发育历期,而盐酸吗啉胍则延长萝卜蚜发育历期。在20℃下,吗胍·乙酸铜增加了桃蚜的产仔数,而葡聚多糖则减少了桃蚜的产仔数。在25℃下,宁南霉素减少了桃蚜的产仔数。在20℃下,7种抗病毒制剂均显着减少了萝卜蚜的产仔数,而25℃,氨基寡糖素、吗胍·乙酸铜、宁南霉素、香菇多糖、盐酸吗淋胍则是增加了萝卜蚜的产仔数。(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7年00期)

翅型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孤雌蚜有翅和无翅个体中存在很多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 miRNA),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这些miRNA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中发挥作用的发育阶段,探索miRNA调控孤雌蚜翅两型性分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在麦长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中显着差异表达,且靶基因为蜕皮激素、胰岛素信号通路及翅型发育关键基因的5个miRNA(Let-7,miR-92a,miR-92b,miR-92a-1-p5和miR-277),利用qPCR检测这些miRNA及其靶标基因在豌豆蚜3-4龄若蚜和成虫有翅和无翅个体中的表达谱;同时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法对上述miRNA的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达谱分析发现,这5个miRNA在豌豆蚜成虫中表达量均高于其在若蚜中的表达量,而其预测的靶基因在4龄若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成虫中的表达量,表明miRNA对其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可能集中在成虫阶段。分析豌豆蚜有翅和无翅个体中5个miRNA的表达情况发现,在成虫有翅个体中5个mi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无翅个体中的,其中miR-277表达差异最显着,成虫有翅个体中的表达量是无翅个体中表达量的7.5倍;其次为Let-7,表达差异达3倍。而Let-7在3龄有翅若蚜和无翅若蚜中表达差异最显着,有翅个体中的表达量是无翅个体中的37.8倍;其次为miR-277,表达差异达7.6倍。比较5个miRNA与其靶基因在豌豆蚜3-4龄若蚜及成虫有翅和无翅个体中的表达发现,miRNA Let-7和miR-92b的表达趋势分别与其靶基因abrupt和Foxo的基本相反。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Let-7的真实靶标为abrupt,共转染Let-7模拟物后与对照相比,荧光素酶活性下降53%,达极显着水平。其他miRNA与靶标基因的互作不显着。【结论】首次发现miRNA对豌豆蚜孤雌蚜翅型分化相关基因的调控可能发生在成虫阶段。Let-7可能通过调控abrupt基因参与孤雌蚜翅型分化。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RNA参与孤雌蚜翅两型性分化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翅型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1].付雪,叶乐夫,王佳佳,王雪,魏湜.拥挤度和杀虫剂对蚜虫翅型分化和生长繁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杨宗霖,王艺,马田田,霍春月,刘晓.有翅和无翅豌豆蚜中翅型分化信号通路相关微小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差异[J].昆虫学报.2019

[3].胡帅,罗立平,王小艺.白蜡吉丁肿腿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翅型分化和性比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19

[4].郜鑫磊.白背飞虱翅型分化和抗病毒机制的网络分析及其基因组数据库的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张明,刘瑞莹,贺静澜,袁锐,万贵钧.近零磁场对褐飞虱翅型分化、趋光性及飞行能力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9

[6].魏长平,杨超霞,李祥瑞,张云慧,朱勋.蜕皮激素参与蚜虫跨代翅型分化调控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7].刘方舟.稻飞虱翅发育基因对翅型分化的调控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8].宋丽梅.蚜虫翅型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9].王旭娜,黄新动,白晓拴.温度对巨膜长蝽翅型分化的影响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郭圆,李昭,刘勇,王小平,朱智慧.7种抗病毒制剂对蚜虫翅型分化等生物学的影响[J].华中昆虫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不同寄主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与白背...1.3不同的环境刺激对蚜虫翅型分化1 恒定光周期对长颚斗蟋翅型分化...3 趋短的光周期变化对长颚斗蟋翅型分5 25 ℃、LD 12 h∶12 h 及 LD 16 h∶8...2 不同时期自 LD 12∶12 h 向 LD 16∶8...

标签:;  ;  ;  ;  ;  ;  ;  

翅型分化论文_付雪,叶乐夫,王佳佳,王雪,魏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