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齐[1]2003年在《树状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分子设计与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树状高分子是一类由多官能基内核出发,向外重复生长,高度支化的叁维大分子。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线性高分子相比,树状高分子的外观呈对称球形,结构可以得到精确控制,分子量分布均一,同时表层分布有大量的官能基团。因此,树状高分子具有许多与线性高分子不同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树状高分子作为药物载体、基因载体和医学造影剂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为了研究树状高分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的合成方法和作用机理,我们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端基为酯基的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PAMAM-Me。然后利用叁羟甲基胺基甲烷(TRIS)与PAMAM-Me的端基进行酰胺化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得到了两种新型的水溶性树状高分子PAMAM-OH和PAMAM-K,一种端基为羟基,另一种端基交替为羟基和羧酸盐。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采用滴体积法对端基为酯基的PAMAM-Me和端基为羟基的PAMAM-OH水溶液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测量浓度范围内,二者在水中均不发生分子缔合,并且发现了端基的变化对树状高分子表面活性的影响规律。以苯甲酸、水杨酸和布洛芬叁种难溶药物为模型,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叁种不同端基的树状高分子对难溶药物的增溶规律,发现树状高分子对难溶药物具有显着的增溶效果,这种增溶作用是基于分子形状的识别。叁种药物的溶解度与树状高分子的浓度成正比,在测量浓度范围内不存在临界胶束浓度。说明这种树状高分子在水中可以看作是一种“单分子胶束”,这种单分子胶束具有与普通胶束的相似的性质,但是比普通的胶束稳定,因而非常适合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江琳[2]2011年在《雷帕霉素缓释胶束的制备及其释放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广谱的免疫抑制药物,雷帕霉素具有低的肾毒性和抗排斥反应活性,可以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它的水溶性很差,在每毫升的水中只能溶解2.6微克。无论在临床上还是商业上都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增加其水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树状高分子由于特殊的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载体。本文以嵌段树状高分子为载体,包裹难溶性的药物雷帕霉素,并对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透析法,制备了聚合物空心胶束。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貌的观察,发现它为空心的囊泡结构。通过改变实验的条件,得到了制备胶束的最佳条件。选用疏水嵌段比例不同的树状高分子制备胶束溶液,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胶束。同样采用透析法制备了雷帕霉素缓释胶束,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为40%和91%。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载药胶束同样为中空结构的囊泡;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大大增加;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其有明显的缓释效果;随着疏水嵌段PLLA比例的增大,药物释放速度减慢,可根据需要合成疏水嵌段比例不同的树状嵌段共聚物载体,得到所需的释放速度。对雷帕霉素缓释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运用多种药物释放模型进行了拟合。通过拟合发现最佳的模型都为Gompertz二级函数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雷帕霉素缓释胶束真实的体外释放。本文采用生物可降解树状共聚物制备的雷帕霉素缓释胶束,与文献报道的同类药物缓释胶囊(或胶束)相比,载药量提高了将近一倍,缓释速度更慢,且可通过树状共聚物的结构进行缓释速度调控,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周云[3]2011年在《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药物有效利用率与降低其毒副作用,用于结合小分子药物的高分子载体受到广泛关注。内部含有疏水空腔的生物高分子--白蛋白能够结合小分子化合物,因而被用做疏水性药物的载体。但蛋白质分子有一些缺陷,如稳定性不高、易变质等,限制了其在在生物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囊泡等微结构,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同时,存在释放时间、担载率等问题,制约了其应用。白蛋白与合成高分子可以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组装,形成高分子-白蛋白的聚集体,是改善白蛋白的性质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生物相容性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自组装,制备出白蛋白基高分子微球,以期获得新型生物相容高分子药物载体。第一章,在介绍白蛋白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白蛋白在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对高分子修饰白蛋白,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第二章,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通过非共价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结合,考查了影响结合的几个重要因素,如:嵌段共聚物/白蛋白比例、温度、pH值及交联剂等,获得最佳结合条件,成功制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微球(PLEL/BSA)。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光散射(DLS)等对结合体PLEL/BSA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采用圆二色谱(CD)、荧光光谱等对其自组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BSA主要通过内部疏水空腔和PLA-PEG-PLA末端的疏水链段通过疏水作用进行结合,形成了以BSA为核,PLA-PEG-PLA为壳的微球。第叁章,以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PLEL/BSA)微球为载体,用盐酸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并且对载体的包封率,载药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聚乳酸嵌段共聚物/BSA微球载药量达到58%,与两亲性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EL)相比,在载药量大幅度提高(从30%提高到58%);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微球在体外具有很好的释放作用,并且释放时间都可以达到240小时以上。第四章,制备了以钙离子、牛血清白蛋白作为内核,PLA-PEG-PLA作为壳的新型阳离子药物载体(PLEL-Ca-BSA)。分别考察了钙离子、pH、温度对PLEL- Ca -BSA的粒径和PDI的影响,获得最佳条件。用TEM、AFM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们制备的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第五章,用PEL-Ca-BSA微球为载体,阳离子药物(盐酸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放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载体可以更好地担载阳离子药物, PLEL-Ca-BSA与PLEL/BSA相比,具有更高的担载率。载药量最大可以达到78%。能够在100小时内的具有很好的释放效总结果。总之,我们所制备的PLEL-BSA微球制备方法简单,在体外有很好的释放效果,具有高担载率,对进一步研究新型的高分子-白蛋白药物载体开拓了范围,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龚圣, 宋光泉[4]2011年在《树状高分子的计算机分子模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树状分子具有规整、精致的结构,其体积、形状、功能基以及相对分子质量都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可以代替以往的化学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检测等,以适应树状大分子设计和合成的迅速发展.作者介绍了目前分子模拟的主要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曹中林[5]2007年在《新型树枝状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提出新型药物控制释放用高分子载体的合成与表征作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环境响应性高分子能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明确或显着的应答,将其应用于功能载体的制备中,可使高分子载体具有智能响应性,是实现药物控制释放的有效途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是一种典型的温度及pH敏感性的高分子,而树枝状高分子、超支化聚合物和环糊精等都是具有空腔结构的分子,可与各种客体化合物(如小分子药物)形成超分子包合物。本文在总结了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尝试将PDMA与具有包裹药物能力的树枝状高分子和β-环糊精结合起来,合成出一类新型的环境敏感性药物控制释放载体,并将其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研究中;另外合成了可用于超支化缩合的新型AB_x型反应性环糊精单体。 首先,采用发散合成法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多次重复麦克尔加成和酯的酰胺化两步反应得到支化代为0.5~5.0的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对β-环糊精(β-CD)采用磺酰化和氨化两步改性反应得到单氨化的β-CD衍生物(β-CD-6-E);利用酯的胺解反应,首次将β-CD-6-E接枝到半代的PAMAM表层,得到环糊精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衍生物(PAMAM-β-CD)。通过FT-IR、NMR、元素分析、DSC、TGA、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等方法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步的合成产物与预想的结构相同;产物的粒径分布都具有单峰分布的特征,PAMAM的粒径随着代数的增加逐渐向大粒径的方向移动,PAMAM-β-CD的粒径与反应前的PAMAM相比明显增大。用苯酚-硫酸法测定3.0代和5.0代PAMAM-β-CD中β-CD的含量分别为80.5%和77.8%。 其次,对不同代PAMAM-β-CD进行端基的氯乙酰化改性,再以改性产物PAMAM-β-CD-Cl为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具有环境敏感性的以PAMAM-β-CD为核的PAMAM-β-CD-DMA星形高聚物,并用FT-IR、NMR、元素分析、GPC、DSC、动态激光光散射粒度仪等对两步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其组成及分子形态与设计的分子一致。采用氧瓶燃烧滴定法测定3.0代和5.0代PAMAM-β-CD-Cl的平均酰化度分别为27.7和86.8;星形高分子PAMAM-β-CD-DMA的分子量具有单分散性,通过控制单体DMA的加入量,可得到具有不同支链长度的星形高聚物,并确定了不同星型聚合物支链的平均聚合度;随着星型高分子支链长度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粒径分布逐渐向大粒径的方向移动。 第叁,用目测、热台偏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了
段谆谆[6]2008年在《一种新型两亲性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以及抗肿瘤前药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药物控制释放用高分子载体的合成与表征作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点。具有疏水性表面的纳米粒,易被蛋白质吸附和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因此作为药物载体,两亲性聚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种高度支化、有叁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具有粘度低、高溶解性、不易结晶、大量的末端官能团以及强的化学反应活性等特点,制备分离和纯化相对简单,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超支化聚合物至少在两个方面作为潜在的药物输送载体而被应用:(1)药物分子能够被物理俘获在超支化树枝状结构内部;(2)药物分子共价结合在超支化聚合物表面或其他基团上,形成超支化聚合物—药物结合物。为解决抗癌药物的水溶性问题,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本文设计制备了以两亲性超支化聚酯为载体的聚合物胶束给药体系。由于亲水段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无毒无免疫原高度的水溶性及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大大降低了前药体系的毒性;通过控制亲油段的结构精确的羟基乙酸齐聚物降解行为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使在载体内所包载的药物分子持续释放出来。具体内容摘要如下:1.采用基团保护的方法成功合成了结构精确可控的羟基乙酸齐聚物,其中以叔丁基作为羧基保护基团,芴甲氧羰基作为羟基保护基团。并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将合成的羟基乙酸齐聚物在4,4′-二甲胺基吡啶(DMAP)与叁乙基硅烷(Et_3SiH)的存在下脱去芴甲氧羰基,得到端羟基的羟基乙酸齐聚物,再与二羟甲基丙酸(DMPA)在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然后在叁氟乙酸的存在下脱除叔丁基,得到超支化聚酯的单体。在100℃的温度下,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超支化聚酯单体与聚乙二醇单甲醚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两亲性超支化聚酯,并采用质子核磁共振(~1H NMR)以及凝胶色谱仪(GPC)对其进行表征。3.喜树碱与3-(叔丁氧基甲酰甲氧基)甲酰丙酸在缩合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在叁氟乙酸的存在下脱除叔丁基得到羧基化的喜树碱,再将羧基化的喜树碱与两亲性超支化聚酯发生酯化反应得到聚合物前药,用质子核磁共振(~1H NMR)对得到的产物将结构进行表征。用荧光探针法测定了超支化聚酯前药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由于其亲水性较强,所以得到的CMC值较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粒子形貌进行表征,由于其结构的关系,得到的粒子尺寸较大在120nm以上,但能形成很好的球状胶束。
张寒[7]2015年在《聚氨基酸类抗肿瘤纳米载体的制备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肿瘤治疗手段正在快速的发展,其中,纳米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有两个目的:制备一种简单低毒的高分子药物载体,并将其应用于肺部给药,为肺部肿瘤的治疗手段提供一种新型的简单的药物治疗手段;尝试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基因载体,并通过体外表征对其在细胞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为基因治疗提高一种可供参考的高分子基因载体。主要的实验结果如下:以聚-γ-谷氨酸为材料,通过静电作用与阿霉素(DOX)进行复合,得到了γ-PGA-DOX药物传输体系。透射电镜证实我们得到的材料粒径在100 nm左右;释放实验说明材料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释放效果;通过毒性测试证实了材料本身的无毒性,而复合阿霉素之后对癌细胞具有很好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与共聚焦实验说明了细胞对于材料具有良好的内吞效果;动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肺部给药方式给药后,大部分药物集中在肺部,且对其它脏器几乎没有毒副作用。以改性聚乙二醇(mPEG-NH2)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出mPEG-PLL-PPhe(聚乙二醇-聚赖氨酸-聚苯丙氨酸)与m PEG-PLL-PAla(聚乙二醇-聚赖氨酸-聚丙氨酸)两种基因载体体系。电子透射电镜(TEM)与粒度仪(Zeta-Pals)证明了我们的材料的粒径在纳米级别,电位测试说明了材料的正电性,具有与带负电的基因结合的能力。通过材料本身的转染测试,得到了不同材料各自的最佳的转染比,通过与被称为基因转染黄金标准的PEI-25k进行对比,我们得到以下的结论:(1)转染测试证明材料在siRNA沉默实验中具有比PEI更好的沉默抑制效果;(2)毒性实验证明材料在不同细胞中都有比PEI-25k更低的毒性。结果说明了材料作为siRNA载体在基因转染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李翠勤[8]2004年在《树枝状丙烯酸酯的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大分子化合物,它的特点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子的大小、形状、功能基团的设计。根据树枝状大分子结构本身的特点,系统地开展分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研究。开发具有新型末端基的功能大分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树枝状大分子的表面末端基都可以进行功能基转化,目前已报道的功能基有胺基、羟基、羧基、酯基、酰胺基、金属螯合物等;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的中心以及内部存在活性点,在药物输送、催化反应、基因治疗、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膜材料等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在对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系统地回顾了树枝状大分子在合成和功能化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树枝状大分子末端基转化的方法,通过分子设计将具有功能性的基团经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及酰胺化缩合反应接枝到树枝状大分子上,合成了一系列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设计并首次成功地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心的一类新型的树枝状丙烯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实验对新型的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合成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与设计目标分子的结构相符。 本论文根据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对首次合成的树枝状大分子的性能作了初步探索。通过滴体积法对半代的聚酰胺—胺和0.5代树枝状十二酯在丙酮中的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半代聚酰胺—胺和0.5代树枝状长链酯在70℃时对稠油的降粘效果,发现这两类大分子在丙酮中都不具有表面活性,半代聚酰胺—胺和0.5代树枝状长链酯对稠油都具有降粘性能,在浓度为0.6%时降粘性能最佳,0.5代、1.5代和2.5代PAMAM的降粘率分别为24.5%、26.0%和28.2%,0.5代辛酯、十二酯和十八酯的降粘率分别为26.2%、28.3%和32.4%。此外,还对1.5代树枝状丙烯酸长链酯对稠油的降粘性能作了初步探讨,在浓度为0.6%时降粘性能最佳,降粘率为30.6%。根据树枝状大分子对稠油降粘性能的评价,探讨了稠油的降粘机理与降粘剂分子结构的关系,为设计和合成具有新型结构的单一原油降粘剂奠定基础。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首次将树枝状大分子应用于降粘领域,拓宽了新型树枝状大分子的应用领域。
张桂龙[9]2016年在《特异性响应药物载体与新型磁共振纳米造影剂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20年多中,纳米技术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并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当前,癌症仍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5年我国有280多万人死于癌症,成为位列榜首的健康问题。近年来科学家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起来,试图作为解决癌症这一难题的新的突破口。这种结合主要是在纳米尺度上将化疗药物与成像剂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治疗—检测”的模式,该模式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本论文主要选择了多孔纳米材料和功能化的磁性氧化物作为药物载体,以铁基磁性纳米材料与钆基螯合物或氧化物作为磁共振成像剂,将药物载体与磁共振造影剂结合在一个纳米体系上,形成多功能化的药物传输与成像系统,并利用肿瘤组织特殊的微环境,设计并制备“智能”的纳米药物释放系统来改善病变部位的治疗与成像效果。通过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引发自身的物理或化学反应,逐渐释放出所装载药物,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由于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生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如pH值、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等)来设计相应的敏感型纳米医药,能够达到药物定向输送和可控释放的需求。选择多孔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主要利用其拥有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与孔容等特点,能够装载更多的药物。本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工作部分:1.已有研究认为多孔纳米二氧化硅包裹氧化铁纳米颗粒作为药物传输系统和成像剂有较高的应用前景,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表面多孔硅的存在会极大影响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磁共振成像效果。本论文的第二章中,我们制备了酸敏感的网状二氧化硅包裹氧化铁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磁共振造影剂。首先通过溶剂热分解方法制备了超顺磁性的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包裹上二氧化硅形成核壳结构,再用硼氢化钠还原表面的二氧化硅壳,形成具有酸性响应的纳米网状结构。这种具有酸性响应的纳米网状结构与磁性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巧妙地结合,使这种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磁共振成像与酸控释放抗癌药物的功能。在酸性条件下,其表面的二氧化硅会脱落,但不影响磁性氧化铁的成像效果。另外由于复合材料中磁性纳米粒子的存在,通过外加磁场诱导,可以使复合纳米材料到达理想的目的区域,达到磁靶向的功能。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能在靶向治疗癌症的同时提高磁共振成像信号,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2.纳米材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被认为是阻碍多种优秀的纳米医药应用于临床的最关键问题之一。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用亲水性有机物改性纳米材料,将使纳米医药获得更好的水溶性,增加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在论文第叁章中我们制备了以纳米多孔硅为基础框架的纳米药物载体,载入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阿霉素后,将聚乙烯亚胺通过静电作用包裹在多孔硅表面,形成酸响应的智能纳米医药,再将叶酸靶向配体和能够提高磁共振成像(MRI) T1信号的Gd-DTPA接枝在多孔硅表面的聚乙烯亚胺上,制备出靶向纳米诊疗系统。对制备的靶向纳米诊疗系统进行体外癌细胞活性测试,发现它能显着提高抗癌药物对于癌细胞的治疗效果。通过细胞磁共振成像测试,证明了该纳米医药能够很好地提高细胞的T1信号,呈现出优异的磁共振图像。该纳米医药不仅可以实现对于癌细胞的靶向药物治疗,而且能够通过磁共振成像对药物的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监控。3.将双模式成像剂与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结合起来,制备出靶向双模式成像纳米医药,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药物治疗的及时评价,提高肿瘤的治疗效率。在论文第四章中,我们通过溶剂热降解反应合成了钆掺杂四氧化叁铁的磁性纳米颗粒GION,该纳米颗粒展现了优良的横向与纵向磁共振弛豫效能,适合做T1和T2双模式磁共振造影剂。随后通过一系列化学接枝改性,在GION表面修饰上叶酸靶向配体以及抗癌药物阿霉素生成FA-GION-DOX。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显示,阿霉素从FA-GION-DOX纳米粒子上的释放量及释放速率是pH敏感所依赖的。细胞毒理实验结果显示它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在裸鼠体内的磁共振成像实验显示,该纳米粒子可以显着增强裸鼠肿瘤部位的MRI信号对比度。在活体动物实验中,FA-GION-DOX展现了良好的肿瘤抑制效应,明显提高了阿霉素对于肿瘤的作用。可以预计这个纳米药物传输与成像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与MRI诊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细胞内部刺激响应的药物传输系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论文的第五章中,我们描述了一种酶响应的药物控制释放系统。首先利用3-氨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获得正电荷表面,氨基化的介孔硅装载进药物后,天然食用植物的单链DNA将药物封装在介孔硅的孔道里,包裹修饰后的多孔硅作为药物载体。在这个实验过程中,DNA双链在高温下会解链形成柔性负电荷单链,包裹在氨基化后的介孔硅表面,单链DNA扮演类似于“门卫”的作用。该系统的体外释放实验展现了其优异的DNase I酶刺激响应释放性能。5.开发高性能磁共振造影剂,有利于多种疾病的精确诊断,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在论文的第六章,我们通过氧化石墨烯接枝叶酸和钆标记的树状高分子,合成了一种高效的T1造影剂,并进行了多项活体成像测试,包括肝脏成像、肿瘤成像以及血管造影等。本研究主要利用的是氧化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特性,能够较大的负载钆化合物,并且延长水分子与钆化合物的接触时间,从而能够明显提高T1造影剂的弛豫效能,增加图像对比质量。与商业造影剂相比,造影剂在老鼠体内具有更长的血液滞留时间、更高效的弛豫效能以及更高的信噪比,在血管造影过程中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造影图像和清晰的血管网络,有益于实现血管疾病的精确诊断。6.近些年,食品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论文的第七章中,我们开发了一种高性能的纳米氧化铁磁共振造影剂,利用其磁性弛豫开关实现了对于硼酸或硼酯化合物的检测。所谓磁性弛豫开关,即氧化铁纳米粒子在高度分散状况下拥有较高的T2值,但其团聚体的T2值将会变低,利用这个弛豫时间变化实现化合物的检测。在实验中,添加硼酸或硼酯会诱导PVA@NMIO纳米粒子团聚,从而导致其T2弛豫时间降低。在检测硼酸和硼酯过程中,这个磁性弛豫开关系统展现了非常好的特异性以及高的敏感性。由于磁共振成像仪扫描区域大,利用磁性弛豫开关系统可实现对硼酸和硼酯的高通量检测,明显提高了检测效率。
韩巧荣[10]2004年在《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共分五章,包括树状大分子的研究进展;树状大分子PAMAM-FCD的合成与应用;树状大分子PAMAM-AND的合成与应用;树状大分子PAMAM-BPA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工作的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为绪论,评述了树状大分子在现代生物医学和催化、纳米、以及光电材料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及该领域中已经取得的一些令人激动的研究成果。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树状大分子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从八个方面介绍了树状大分子在生物医学领域、催化、纳米、光电材料、膜材料、液晶、涂层、表面活性剂、作为容纳小分子的主体以及其它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合成方法、性质研究和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第二章主要研究树状大分子PAMAM-FCD的合成与应用。该章的研究成果拓宽了树状大分子的应用范围,对发展树状大分子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和主客体方面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本章分为两节。 第一节首次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2-芴醛(FCD)修饰的1-5代树状大分子PAMAM-FCD。树状大分子PAMAM是一种末端(外围)带有多个官能团(氨基)的聚酰胺-胺。我们对其外围进行了小分子2-芴醛的修饰,得到一系列外围是西夫碱的树状大分子PAMAM-FCD。未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为粘稠体,而修饰后的产物为固体粉末,我们可以方便地通过红外、核磁、飞行质谱以及紫外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未经修饰的PAMAM微溶于二氯甲烷、叁氯甲烷中。而修饰后的产物可溶于这些溶剂中,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其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解性研究该系列树状大分子PAMAM-FCD的性能。PAMAM-FCD各代厦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产物的叁氯甲烷溶液在紫外光激发时可发射蓝色荧光。对其各代产物进行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荧光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向各代产物的叁氯甲烷溶液中分别滴加亚锡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钻离子、镍离子等金属离子后,发现这些金属离子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强PAMAM一FcD溶液的荧光。而通常情况下,铁、铜、钻等离子都是常见的荧光物质的荧光碎灭剂。对亚锡离子滴定实验的荧光分析结果表明,亚锡离子与 PAMAM一FCD溶液中的N原子是按1:1的方式配位的。并且通过滴定过程中荧光强度的规律性升降现象进一步证明了亚锡离子与N原子的配位过程是由树状大分子的外围的N原子开始逐渐向树内部的N原子进行的。因此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滴加量可以得到精确控制结构和投料比的金属/有机树状大分子杂化材料。该系列杂化材料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杂化材料。而对铁离子、铜离子等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的荧光分析中未发现明显的络合顺序。 第二节首次对树状大分子PAMAM一FCD作为小分子客体的主体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对PAMAM一FCD容纳染料小分子曙红B和荧光桃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MAM一FCD对这些小分子的吸附性能与树状大分子的代数、浓度以及染料小分子的浓度和酸碱度有关。随着PAMAM一FCD代数的增加,其中容纳的染料小分子的浓度也随着增大。对于同一代产物而言,被容纳的小分子的浓度随着树状大分子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也随着染料小分子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不论是曙红B还是荧光桃红,PAMAM一FcD对其容纳的能力都与这些染料分子的水溶液的pH值有关。酸性条件下,都有利于这些小分子被封装到树状大分子中。由于人体胃液的pH值为酸性,利用这种酸性条件下的染料小分子被封装到树状大分子中的性能,这些树状大分子有望作为医学上的药物载体。‘对吸附了染料分子的PAMAM一FcD的叁氯甲烷溶液的缓释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被吸附到树状大分子中的染料小分子都可被缓慢释放出去。因此利用这种缓释性能,有望将PAMAM一FCD作为小分子药物的缓释剂。中文摘要 第叁章首次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9一葱醛(AND)修饰的1一4代树状大分子PAMAM一AND,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各代产物都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材料。该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亚锡离子与PAMAM.AND中的N原子杂化过程进行证明。不仅通过荧光分析的方法,而且通过紫外分析的方法对亚锡离子与各代产物中的N原子的络合过程(由外逐渐向内)进行了进一步证明。紫外分析结果表明,当[Sn勺l[RAMAM一 AND]的值小于或等于每代产物外围所含的N原子数时,都会出现紫外等吸收点,这是对Sn2+与PAMAM~AND中的N原子按从外到内络合过程的进一步证明。各代产物的叁氯甲烷溶液对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同样表明此系列树状大分子有望作为药物载体。对缓释性能的研究表明PAMAM.AND树状大分子对染料的缓释时间较短。在24小时内几乎所有被吸附的小分子均可被释放出去。因此该系列树状大分子也有望作为小分子药物的缓释剂。 第四章在第二章和第叁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外围小分子的结构对树状大分子PAMAM性能的影响,首次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联苯甲醛(BPA)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一BPA,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该系列产物也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材料‘各种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的荧光分析结果表明,亚锡离子与PAMAM一BPA中的N原子的络合过程同样是由树外围的N原子开始逐渐向树内部的N原子进
参考文献:
[1]. 树状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分子设计与性质研究[D]. 万家齐. 大庆石油学院. 2003
[2]. 雷帕霉素缓释胶束的制备及其释放行为的研究[D]. 江琳.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 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D]. 周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4]. 树状高分子的计算机分子模拟研究进展[J]. 龚圣, 宋光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 新型树枝状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的合成与表征[D]. 曹中林.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6]. 一种新型两亲性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以及抗肿瘤前药的制备[D]. 段谆谆. 湘潭大学. 2008
[7]. 聚氨基酸类抗肿瘤纳米载体的制备与研究[D]. 张寒. 长春理工大学. 2015
[8]. 树枝状丙烯酸酯的分子设计与性能研究[D]. 李翠勤. 大庆石油学院. 2004
[9]. 特异性响应药物载体与新型磁共振纳米造影剂的构建[D]. 张桂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10]. 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和应用研究[D]. 韩巧荣. 厦门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