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信论文-朱予辰,冯冬芹,褚健

流通信论文-朱予辰,冯冬芹,褚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PA,多业务,多媒体,调度算法

流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朱予辰,冯冬芹,褚健[1](2012)在《基于EPA的块数据流通信调度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音视频向工业实时以太网(EPA)控制总线的业务融合,针对音视频传输特点,结合控制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EPA的通信调度算法.通过定义"块数据流",给出数学模型和网络约束条件,并将块数据流视为周期数据,以控制数据延时、块数据流自由周期和块数据流延时抖动为约束,规划宏周期调度;为了充分利用带宽,将同一数据块分割至多个宏周期以规划时间片.算法可保证EPA网络稳定性和控制实时性,且满足块数据流的流畅性需求.实际应用中将视频流与控制数据复合传输,结果表明,在不干扰控制数据传输的同时,延时抖动满足系统要求,算法有效性得到验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王蒙[2](2008)在《迁移工作流通信研究及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迁移工作流是基于移动计算范型提出的工作流管理研究的新方向。工作流业务过程根据业务目标的复杂程度被映射为一个或多个迁移实例(MI),迁移实例是工作流的执行主体,每个迁移实例执行一个目标相对独立的子业务过程,它可以在某个工作位置上利用本地资源和服务执行一项或多项任务。多个迁移实例在停靠站服务器的支持下通过迁移和协作实现总的业务目标。如果当前工作位置不再满足其执行任务的要求,迁移实例可以携带任务说明书和当前执行结果迁移到另一个能满足其要求的工作位置上继续执行。本文根据迁移工作流的概念模型和迁移工作流系统参考框架,提出了实现迁移工作流系统的一种可行性系统框架,并据此实现了一种可扩展、可定制和可重配置的协同产品商务系统。此系统由迁移实例,停靠站服务器,工作机网络以及应用需求定制客户端几部分构成,采用了微内核模式体系和组件技术思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以上四部分部署在相同或不同的服务器上,可以在不影响原有应用程序的运行前提下,在系统运行期间添加、删除或替换服务组件,适应环境和工作流应用本身的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服务的组织模式,适应应用需求的动态变化。由于迁移实例的迁移导致位置不定以及网络条件的多变给迁移实例的通信带来了难题,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迁移实例间的消息通信机制。该通信机制简化了寻址步骤,解决了邮件的失效处理以保证了邮件的可靠,而且通信阶段不再限制MI的自主移动。同时其支持MI邮件的保序,并基于邮箱分离策略,实现了MI迁移状态邮件的异步处理,而且在对邮件进行正确性及完整性验证的基础上支持错误邮件的重新传送。本文最后针对迁移工作流系统的四部分给出了实现方案,对系统结构作了相应的改进与创新,在总体上给予迁移工作流系统流程一个详细的规划,使系统各部分结构可以相互协调合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4-05)

赵飞[3](2006)在《BSS系统控制流通信协议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网络的全IP化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3GPP2组织已经提出了基于全IP技术的CDMA2000扩频移动通信网。在IP技术和移动通讯网络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TCP/IP协议栈中的某些协议进行改进,以保证系统的电信级要求。中兴通讯ZXC10-BSS是CDMA2000标准的一种具体实现,ZXC10-BSS软件系统是一个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大型分布式系统,它由多个模块所组成,模块之间通过特定的协议来进行通信,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构成一个整体。 本文重点研究了传统TCP/IP协议栈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传输层协议的选择问题,这也是CDMA2000系统在全IP化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网元内部通信的特点和网元内部一般采用局域以太网的情况,对传输层协议TCP和UDP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最后选择了UDP协议作为控制流通信的底层承载协议,但是仅仅依靠UDP协议并不能保证控制流通信的可靠性传输,因此,本文提出了RUDP(Reliable UDP)协议来实现控制流的可靠性传输。RUDP就是在原TCP/IP协议的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加入了一层为保证可靠数据传送而形成的一个五层体系结构,利用UDP协议实现一种基于消息的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递机制,它兼顾有TCP的可靠性与UDP的高效性。整个模块的运行依靠两个任务实现,一个是UDP驱动任务,一个是协议处理任务,两个任务共同完成每个连接的状态机的维护和消息的收发。 根据系统控制流传输特点,设计并实现了控制流通信测试工具,对RUDP协议模块在ZXC10-BSS系统中的运行进行了多次测试,有力的推动了RUDP模块的不断优化。最近的测试数据表明,RUDP协议技术能够保证系统内部信令数据的传输性能要求,完全可以满足移动通信网络对可靠性和高效性的要求。目前,中兴通讯ZXC10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海外各商用系统之中。(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6-04-01)

流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迁移工作流是基于移动计算范型提出的工作流管理研究的新方向。工作流业务过程根据业务目标的复杂程度被映射为一个或多个迁移实例(MI),迁移实例是工作流的执行主体,每个迁移实例执行一个目标相对独立的子业务过程,它可以在某个工作位置上利用本地资源和服务执行一项或多项任务。多个迁移实例在停靠站服务器的支持下通过迁移和协作实现总的业务目标。如果当前工作位置不再满足其执行任务的要求,迁移实例可以携带任务说明书和当前执行结果迁移到另一个能满足其要求的工作位置上继续执行。本文根据迁移工作流的概念模型和迁移工作流系统参考框架,提出了实现迁移工作流系统的一种可行性系统框架,并据此实现了一种可扩展、可定制和可重配置的协同产品商务系统。此系统由迁移实例,停靠站服务器,工作机网络以及应用需求定制客户端几部分构成,采用了微内核模式体系和组件技术思想,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以上四部分部署在相同或不同的服务器上,可以在不影响原有应用程序的运行前提下,在系统运行期间添加、删除或替换服务组件,适应环境和工作流应用本身的变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服务的组织模式,适应应用需求的动态变化。由于迁移实例的迁移导致位置不定以及网络条件的多变给迁移实例的通信带来了难题,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迁移实例间的消息通信机制。该通信机制简化了寻址步骤,解决了邮件的失效处理以保证了邮件的可靠,而且通信阶段不再限制MI的自主移动。同时其支持MI邮件的保序,并基于邮箱分离策略,实现了MI迁移状态邮件的异步处理,而且在对邮件进行正确性及完整性验证的基础上支持错误邮件的重新传送。本文最后针对迁移工作流系统的四部分给出了实现方案,对系统结构作了相应的改进与创新,在总体上给予迁移工作流系统流程一个详细的规划,使系统各部分结构可以相互协调合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朱予辰,冯冬芹,褚健.基于EPA的块数据流通信调度与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

[2].王蒙.迁移工作流通信研究及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3].赵飞.BSS系统控制流通信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6

标签:;  ;  ;  ;  

流通信论文-朱予辰,冯冬芹,褚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