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采取生态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采取生态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龙岗区水务局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前我国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一直存在着一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根据中小河流的自身特点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提升周边环境的生态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南方地区中小型河流河道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介绍当前中小河流河道存在的问题并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其次探究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通过修复河道并连通、创建湿地、生态治理河道护岸、修复中小河流河道的自然形态等措施对中小型河流河道进行生态修复,进而保障中小型河流河道的生态性。

关键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生态修复

我国的中小型河流数量较多,在受到人类活动的作用与影响下使得我国中小型河流陆续出现了退化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山洪灾害的现象,针对中小型河道水出现的问题应对其及时的进行治理,避免为人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对中小型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设生态水利,并不断转向现代化水利,保障河道植物群落具有多样性特点,实现河岸与河流水体的有效连接,并能有效的改善河流河道的生态系统,促使我国中小型河流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1.当前中小型河道现状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天然的河流河道会搬运、侵蚀、堆积泥沙,能够将其冲击成为较为曲折多样的形态,这些多种多样的形态对保护生物、净化、消能、稳定水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洪水的突发性与灾害性[1]。更加具备原有的自然性功能。但是由于人为的向河道内倾倒垃圾,排放污水,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道防洪压力增大,进而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性隐患,也使得河道趋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无秩序的对河道进行挖坑采砂破坏河道的自然景观,这会对河槽疏浚、和河道防洪,以及附近的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本地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

治理中小河流时,应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河流环境以及河水治理。河道的纵断面与横断面是治理中小型合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应对其进行重视,进而达到有效治理中小河流的目的。

2.1做好前期调查

在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河流前应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选择前期设置好的设计方案,应用到工程现场并认真核对,保障设计方案可以合理的应用到工程现场,这样可以确定所设计的生态修复方法的可操作性[2]。在开工前应全面考虑在开展工作时是否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出现问题带来哪些影响则应设计出相关补偿方案,并对施工区域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工程区关键物种的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针对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调查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当前最低、最高或者最高的水位情况,并要全面的掌握当地四季变化情况。在调查工程的实际状况时应按全面了解是否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预防人类或是动物的破坏。此外,在对附近区域的关键物种进行调查时应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植物在进行河流采光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在开展工作时根据预测可能会发生一定问题,应制定出相关应对方案,进而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2配置植物种类

针对整个项目来说,选择合理的植物是一项必要的工作项目,其也是成功的关键内容,在采用植被护岸时,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不同植物会对护岸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而所选择的植物与附近环境以及水位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根据水位环境将河岸坡分成三个或是多个区域,然后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植物种类[3]。第一,流水位置,选择芦苇或是水葱类型的水生类植物,促使水流可以通过较为柔韧的枝叶而可以得到缓冲,可以使得附近的船行坡能够变缓。第二,浅水处,选择水杉或是水紫林等一些具有较强耐水性的植物,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发达根部可以达到护坡固土的效果,同时也能预防河流河道两侧的土方出现坍塌问题。第三,岸坡处,通过一些由野生地的灌木或是植组合而成的复合型的植物群落,可以有效的减弱雨水堤防冲刷问题,较少河道出现表层土层出现流失问题,并能够稳固由堤顶冲刷来的土壤。

2.3作业实施后的评价与检测

在未完成整个项目后,应做好检测与后期的维护工作,在完成工程的一天内,应保障植被的成活率并且要认真观察,提前评估好由于干旱或是洪水天气等一些恶劣天气而为整个工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制定出检测计划,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检测方案、监测队形,以及所检测的目标,并将数据整理和收集工作做好,避免后期出现问题。

3.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措施

3.1修复中小河流河道的自然形态

针对当前还尚存的天然河道来说,应保障这些河流河道的自然形态状况,应保障其可以有效的满足防洪基础上,根据河道的形态,形成水流多样化,河道多形态化[4]。防止破坏河道自身的自然功能,满足附近自然生物在不同时期对河流的实际需求,此外也应保障水系形式的多样性。

3.2生态治理河道护岸

河岸是连接水生态与陆地生态的纽带,其边缘效益较为显著,因此河流的变化情况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方面的修复是整个河流修复的重点内容。传统水利修复中,护坡工程、河道护岸应全面考虑整个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因此在修复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会适应混凝土、砌石,或是钢筋混凝土等一些相对较硬的一些材料,这种方法会将陆地生态与水生态系统隔断,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会使得生态系统通过人为强制性的方式将其破坏,进而导致河流的恢复能力与自身净化能力下降,并且水体会受到严重的污染,并且使得鱼类等一些水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自然生态修复的目的,可采用生态护岸的方式。首先可以将河道的岸坡出修成一定的形状,之后再采用格宾网来护岸,具体操作是,将金属丝编成六角形状的网络,在内部填充块石,其具有较好的耐水抗腐、抗冲刷、透水性,也可以在网眼内种植植物,然后将这些种植的植物,通过岩石与土体的相互作用防护与加固边坡的表面,促使其不仅可以满足保障边坡表面的稳定性,也能将附近遭到破坏的自然生物坏境恢复,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固坡、护坡方式。在网眼内可以种植水竹、芦苇等一些水生类的植物,在正常水位标准之上种植池杉、簸箕柳等一些乔灌木。在河岸边种植一些水松、水杉、杨树、柳树等互岸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有效的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可以有效的改善环境问题、控制水土流失、截留降雨,同时也能将一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到较好的状态下,并能降解有机污染物,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同时也能有效的护坡的直、硬、光的现象,为人们创造出较为柔和、绿色、多样化的景观。

3.3创建湿地

湿地是河道河岸的核心部分,其能够起到对河道植被保护的作用,创建湿地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重建生物技术,更好的保障河岸植被可以达到一定规模。通过创建湿地可对河流水系起到缓冲性。

3.4修复河道并连通

针对中小河流河道存在堵塞的河道,可以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疏浚治理。针对由于人为形成的私挖乱采以及河道堵塞等现象,而产生的河道堵塞问题,则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埋汰修复。针对所存在的自然河道位置,可以通过自然环境系统治愈的方式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此外,在修复河道断面的过程中,针对已经出现变化灾的河道,应将其进行拓宽处理,一般可以将河道的断面分成梯形、U型、复式型、矩形等类型。在选择河道断面的过程中,应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选择,应尽量选择最佳的断面。此外,还应定期对河床的表面进行清理,促使河床的泥沙能正常的出露。河底的纵坡的确定应安全河道的天然纵坡将其确定下来。

针对本区域可以进行连通又能为人们带来方便的河流进行连通。将河流进行连通后应保持河流河道的连续性与流动性,保障其能够发挥湿地生态效益与调蓄水的能力,实现河流水体健康可持续的丽影,促使河流能够长期健康的存在,并能达到良性水循环的目标,造福人类。

4.总结

综上所述,治理中小河流对有效的改善河流附近的生态坏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理中小河流的过程中,应根据所要治理河流的实际情况,以及水利要求进行充分研究,同时也应全面掌握周围生态要素。保障治理中小河流后,可以种植多样性的植物,增强生态因子的异质性。此外,还应优化水环境,改善水质,并促使水文化内涵与水内景观使其更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进而有效提升对中小型河流的治理效果,达到人与水资源能够和谐共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立强.以河北省泜河为例谈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质量控制[J].中国防汛抗旱,2017(3)144-145.

[2]郭丽峰等.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效益评估体系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v.34;No.161(05):93-99.

[3]邢岩,姜伯乐,马殿光.适用于中小河流受损岸坡修复的楔形丁坝群水力特性初探[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8,35(9):80-85.

[4]周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融入生态理念的思考[J].珠江水运,2018(2)155-156.

标签:;  ;  ;  

在中小河流治理中采取生态修复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