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启蒙理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性,马克思,康德,极权主义,国民性,启蒙运动,主体性。
启蒙理性论文文献综述
谢燕红[1](2019)在《从现代启蒙理性退守古典伦常信念——论《古炉》的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叙事与人性拷问在《古炉》"后记"中,论及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内在"欲望",贾平凹坦露心迹:"我不满意曾经在‘文革’后不久读到的那些关于‘文革’的作品,它们都写得过于表象,又多形成了程式。"此言表达出超越既往的自我期许,"不满意"隐含一份创作雄心。贾氏一再强调其少年记忆与历史内容之间的关联:"我的记忆更多的回(本文来源于《翠苑》期刊2019年04期)
孙莉,郑一明[2](2019)在《阿多诺的启蒙理性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阿多诺的启蒙理性批判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他不仅直接受到德国启蒙哲学家的影响,更与苏格兰启蒙传统一脉相承。从讨论启蒙与神话的关系入手,阿多诺揭示了启蒙理性沦为工具理性的根源,探究了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文化工业霸权以及极权主义统治。对启蒙理性的批判以及对非同一性逻辑的贯彻,也正是阿多诺对启蒙理性的拯救方式和对理性反思维度的希冀所在。(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19年07期)
宋清华,唐永博[3](2019)在《对批判理性的批判——反思18世纪法国的启蒙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学术界,一些学者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经过启蒙思想的洗涤才能真正实现。启蒙思想固然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全世界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有自身的问题和缺陷:它的无限权力欲、抽象性的理论和缺乏对至善的形而上理想的敬畏等;还有它如何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融洽,这些都是挑战。西方的启蒙真的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文化必修课吗?在此借助对法国启蒙理性的反思尝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吕春初[4](2019)在《启蒙、理性与神话—《启蒙辩证法》主题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本意是“光明”,人们选择启蒙是因为现实的黑暗只有用理性之光才可以驱散,从而把人类引向光明,提倡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试图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的满足和自由。但是,社会现实却是启蒙在取代神话的地位之后反而不断退化,进一步发展为一种新的神话,在此种时代背景当中,人们不断地经受着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奴役和压迫。而马克斯·霍克海默同西奥多·阿多诺一同创作的着作——《启蒙辩证法》,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着作,是他们的批判理论和思想的源泉之一,既是对之前理论研究的总结,更是批判理论思想转变的起点,从社会批判转向对理性的批判。通过对启蒙与神话辩证关系的分析和阐释,得出了“神话就是启蒙,而启蒙倒退为神话”的观点,启蒙走向自我毁灭,给人类带来不幸,深层次地揭示了启蒙思想中所蕴含的焦虑、恐惧的思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结合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重新审视启蒙的意义所在,对启蒙的反思并不是走到启蒙的对立面,而是站在合理的立场来把握启蒙理性的积极价值以及消极影响,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启蒙精神及其路径。本文对《启蒙辩证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启蒙辩证法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概括性地解读和思考,分析其所造成的现实困境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以便立足于全新的时代背景和内含的理论基础而实现对启蒙实质的把握,让人类在启蒙精神的指引下寻找有益于人类发展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康庄大道。(本文来源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期刊2019-06-01)
田熙泽[5](2019)在《马克思对启蒙理性传统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理性作为欧洲重大历史变革的思想理论先导,带领欧洲走入新的时代。而结局却并不美好,马克思在认识到启蒙理性由于逻辑困境所造成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积弊时,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以叁个维度对启蒙理性展开批判,实现了从继承到批判到超越的过程,并阐发了新世界观——唯物史观。当代中国的建设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回顾马克思对启蒙的超越历史思想,从中汲取精神资源,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5期)
王伞伞[6](2019)在《马克思对康德启蒙理性批判的现实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运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向人类昭示了其理性之内核,理性被置于崇高的地位。然而,在努力追求理性至上和自由的过程中,康德却提出了"什么是启蒙运动"的元问题,这无异于给沉醉于理性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别样的风景。康德通过对理性的审慎反思以及对理性的批判厘清了人类理性的界限,并指出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它不能超越经验和现象界达到对超验世界的关照。马克思则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力求达到的理性自由只是停留于观念上的自由,康德对于理性的批判并未触及现实社会的根基,康德只是在认识论上对人类的理性进行了限制。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把对理性的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其实践哲学实现了对理性批判范式的转变。(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伞伞[7](2019)在《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实践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的本意是人类凭借自己的理性可以在人间实现自身的解放,从而拒斥上帝为人类提供的天国解放之路。经过启蒙运动,启蒙理性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哲学家们也以“理性”为根基,试图在理性领域中找到启蒙理性得以完成的道路。马克思以“实践”为根基,将人类的现实解放置于人类的物质生产领域,最终找到了人类通向自由解放的现实之路,从而意味着启蒙理性中蕴含的“为人类寻求现实解放之路”的真正完成。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主旨。“启蒙理性”的建立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古希腊哲学充满着爱智慧的逻各斯和努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西方哲学具有了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思维特质。中世纪基督教时期,理性沦为了神学的工具,失去了主体性的人类只能在彼岸的天国中寻得一丝心灵的安慰。经过1000多年的基督教统治的“黑暗时代”,伴随着文艺复兴对人的发现、近代科学对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启蒙运动迅速在整个欧洲展开。经过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社会洗礼,“启蒙理性”被确立起来,也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它让理性再次回归到人本身,人类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完成自我解放的尘世之路。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我们可以发现启蒙理性的实现有两种路径:在理性领域对启蒙理性的“形上”完成和在实践领域对启蒙理性的现实完成。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启蒙理性在理性领域得以实现,康德首先提倡人们要勇于运用给自己的理性,摆脱自己招致的不成熟状态。而且其先验哲学让人们认识到人类理性自身的有限性,人类理性只能认识到现象界,而非物自体,所以在现象界人的认识只具有形式的自由,真正自由的获得只能是在道德实践领域,这就是康德找到的人的自由解放的实现路径。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则让启蒙理性在理性领域达到了绝对的高度,理性成为一个本体性的存在,绝对精神通过将自身外在化并返回自身的过程来实现自身,而整个人类的自由解放之路也被蕴含在绝对理性的完成之中,人类的自我解放与绝对精神的实现走的是同一条道路。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理性,其思辩形而上学的本性必然导致其对理性的启蒙无法深入到社会现实之中,更不能为人的自由解放之路找寻到切实可行的路径。马克思深感德国古典哲学在理性领域对理性启蒙完成的不彻底性,从而立足于实践,将对理性的启蒙方式由理性转向实践之域。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实践转向使得理性从德国古典哲学那种无人身的理性回归到人自身上来,让主体的实践能动本性替代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能动性,让人从精神领域各种形式的“天国”解放转向人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的“尘世”解放,从而让启蒙理性通过实践进入人们的实践领域,共产主义的联合体就是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启蒙理性的实践完成。面对启蒙开启的现代性进程,随着现代性危机的出现,在马克思之后,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哲学家福柯都从社会现实出发,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并在不同的视域下对启蒙理性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为启蒙理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启蒙理性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启蒙理性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启蒙理性展开进一步的反思。我们处于一个启蒙的时代,理性在今天可以说是经过启蒙的,但是并不能说是彻底启蒙了的。启蒙是一个开放的场域,只要理性自身还存在着问题,只要人类的自由解放尚未得到完全实现,启蒙就仍然需要在场。(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贯峰[8](2018)在《在宗教世俗化与启蒙理性之间——现代性之争的隐喻学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的正当性是否来自基督教神学的世俗化是西方现代性之争的焦点之一。德国哲学家布鲁门贝格既不认可施米特的政治哲学把现代国家学说的一切重要观念都转换为世俗化神学概念的着名论断,也未采取启蒙主义的历史进步论立场。他运用"隐喻学"方法将施米特的政治神学解构为隐喻神学,在此基础上把现代性的根源诠释为人的"自我主张"通过重新占据上帝的身位来对抗"灵知主义"的过程。由此,他在政治神学和启蒙哲学之间重构了古今之争的思想脉络。(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8年12期)
梁苗[9](2018)在《启蒙理性退化与文化沉沦》一文中研究指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着的《启蒙辩证法》,批判了西方社会因启蒙理性退化为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所导致的文明倒退和文化退化。文化工业作为启蒙理性退化在文化上的表征,清楚地显现出其作为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扩张的产物的特征,即由原来独立自律的发展路向转变为服从于资本和技术的逻辑,成为发达工业社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得力推手。在强大的文化工业体系规制下,文化工业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标准塑造社会大众,大众没有逃脱的自由,只能被迫或主动接受文化工业所提供的内容上几乎完全雷同的文化产品,并且在这些文化产品所描绘的虚假自由社会中编制虚假幸福的美梦。(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11期)
李化敏[10](2018)在《布林顿对文化史启蒙理性多向性视域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自然科学与文化智识等近代多元因素的勃兴,启蒙理性呈现出与时代本色最为相契的多向性,基于此,布林顿提出了多向性的思想认识向度。布林顿的多向性视角对理性发展的过程和作用给出了有价值的理解,看到了理性多层次的历史发展,包含了多向度的内容诠释,显示了科学与理性的多向互动。多向性的认知维度不仅反映了理性的本质与内在统一性,也折射了近代欧洲思潮变革互动的一个思想史面相。(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启蒙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启蒙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阿多诺的启蒙理性批判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他不仅直接受到德国启蒙哲学家的影响,更与苏格兰启蒙传统一脉相承。从讨论启蒙与神话的关系入手,阿多诺揭示了启蒙理性沦为工具理性的根源,探究了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文化工业霸权以及极权主义统治。对启蒙理性的批判以及对非同一性逻辑的贯彻,也正是阿多诺对启蒙理性的拯救方式和对理性反思维度的希冀所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启蒙理性论文参考文献
[1].谢燕红.从现代启蒙理性退守古典伦常信念——论《古炉》的价值取向[J].翠苑.2019
[2].孙莉,郑一明.阿多诺的启蒙理性观探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9
[3].宋清华,唐永博.对批判理性的批判——反思18世纪法国的启蒙理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吕春初.启蒙、理性与神话—《启蒙辩证法》主题思想探析[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9
[5].田熙泽.马克思对启蒙理性传统的批判[J].时代报告.2019
[6].王伞伞.马克思对康德启蒙理性批判的现实超越[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王伞伞.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实践转向[D].辽宁大学.2019
[8].李贯峰.在宗教世俗化与启蒙理性之间——现代性之争的隐喻学维度[J].理论月刊.2018
[9].梁苗.启蒙理性退化与文化沉沦[J].文化学刊.2018
[10].李化敏.布林顿对文化史启蒙理性多向性视域解读[J].宜宾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