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现象论文_郭舒婷,陈敏诚,张宇宏,吴柳乐,叶明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振现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噪声,回音壁,谐振器,阈值,神经元,寓教于乐。

共振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郭舒婷,陈敏诚,张宇宏,吴柳乐,叶明勇[1](2019)在《单个回音壁微腔中Fano共振现象的观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香肠状回音壁光学微腔,测量了单个微腔的光学传输谱线.实验结果表明,当从两端拉伸香肠状微腔的时候,观测到的光学模式的共振波长会随着拉伸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且不同模式的共振波长减小的速度存在差异.通过拉伸香肠状微腔的方法,实验观察到了单个香肠状微腔中的Fano共振现象.另外,实验上也观测到了与Fano共振现象相关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实验所涉及到的回音壁模式的品质因子高达10~8.(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徐标,丁慧敏,唐修卿[2](2019)在《某星载电子设备长螺杆共振现象分析及改进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某星载电子设备在随机振动试验中发出嗡鸣,经排查确认是由于设备上的长螺杆共振引起的。为了找出长螺杆共振现象的原因,对某星载电子设备进行了PSD响应测试和有限元分析。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X方向上整机的二阶固有频率与长螺杆的一阶固有频率很接近,在该频率附近长螺杆的振幅被整机放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措施,并且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为后续各型加固电子设备的研发和故障排除提供了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刘赵凡[3](2019)在《小世界神经元网络中的随机多共振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噪声在在非线性系统中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系统是随机的,而不是确定性的。并且在神经系统中,阈下信号只有在噪声的协助下才能诱发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随机共振现象,因此随机共振可能成为大脑能够高效地检测到信息的一种机制。此外,在信号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系统响应达到最优的噪声强度,这种现象被称为随机多共振现象。李慧妍等人发现在由FHN神经元构成的小世界网络中存在着随机多共振现象。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研究了耦合强度引起的多重随机共振现象。通过数值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当噪声强度固定在中等强度时,系统响应会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强产生多次共振行为。我们通过神经元网络的放电模态及其统计特性来研究神经元网络产生多次共振的原因。数值结果表明:随着网络内部耦合强度的增加,放电模态会有一个转迁过程。此外,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耦合强度下网络拓扑对信号检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是弱耦合的情况下,网络的拓扑对信号检测能力的影响微乎其微;当系统处于中等水平的耦合强度下,信号检测的能力会随着网络的重连概率和网络间的连边个数的增加而增强,通过计算神经元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我们发现信号的检测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元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最后,当神经元网络处于强耦合状态时,神经元网络中存在最优的特征路径长度,即神经网络的信号检测能力会在最优的特征路径长度时得以提高。此外,本文研究了时延和噪声对小世界神经元网络检测阈下信号能力的共同作用。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得到叁个重要信息。首先,当噪声强度取最优值时,时滞可以使得神经元网络对于阈下信号的检测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也可以破坏神经元网络对阈下信号的检测能力;其次当噪声强度不是最优的情况下,适当的时滞可以增强神经元网络对阈下信号的检测能力;最后,当噪声达到一定强度时,神经元网络对阈下信号的检测能力可以在时滞很小的情况下得到提高。随机共振广泛地存在于神经系统中。例如,在鲨鱼的多感神经元细胞中,噪声可以诱导多感神经元在阈下振荡的作用下产生动作电位,进而传输信息。众所周知,脑电图是记录神经元活动的常用技术。脑电信号的机制是:在一定的噪声的情况下,神经系统的同步性可以得到提高,进而检测仪器更容易地检测到神经元网络中的振荡行为。因此噪声的存在对神经元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时延、耦合强度和网络拓扑在神经系统信号处理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可以对神经元网络高效传输信息提供一些内在机制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7)

刘赵凡,孙晓娟,李慧妍[4](2019)在《噪声诱使模块化神经元网络产生随机多共振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研究了噪声在多模块神经元网络中诱导的随机多共振现象.随机多共振现象是指存在不同的噪声强度,系统在这些噪声强度下对阈下信号的响应达到局部最优.其次,以FitzHugh-Nagumo神经元构成的模块化神经元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神经元网络的系统响应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多次达到局部最优,即产生随机多共振现象.同时,通过分析神经元网络平均膜电位的时序图,发现噪声通过诱导神经元网络在一个周期内产生多次发放进而诱导多次共振.最后,我们分析了两个子网络中加入不同强度的噪声时,噪声诱导神经元网络中的随机多共振现象.结果显示,当两个子网络加入不同强度的噪声时,随机多共振现象也会产生.(本文来源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Ya-qiong,GUO,Ning-xin,LIU,Lai,CAI,Wei-rong,HONG[5](2019)在《波纹板薄膜流体共振现象的数值及实验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薄膜流体共振现象的内在机理。创新点:1.提出薄膜流体共振区的概念。2.提出共振现象与雷诺数的范围有关、而不是与某一特定的雷诺数有关的观点。方法:1.使用有限体积法对薄膜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2.为了验证模拟的准确性,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法进行实验测量。结论:1.薄膜流体共振可以使自由表面的振荡最大化。2.共振现象与雷诺数的范围有关,而不是与特定的雷诺数有关。3.在共振区域中,薄膜表面的振动增强,底部涡流被抑制,并且这些都有利于传热传质效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02期)

从照群,从然[6](2019)在《共振现象的课堂教学设计——一个由玻璃杯子破碎引发的争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迫振动与共振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其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属于中高等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课堂上大多惯用经典的共振例子来理解共振现象的本质,本文则以一期娱乐节目为素材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以一个玻璃杯子的故事展开一堂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其深刻理解共振现象的物理学本质,尤其适合在中高等教育教学中推广.(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洪欣,衣宝龙[7](2018)在《索道设备共振现象分析及消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振对机械设备平稳运行有很大影响,索道出现共振将严重影响其安全运行。通过分析共振现象的产生机理,总结出共振产生的原因。共振状态中包含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最大响应及振型等信息。通过分析几个共振案例,介绍共振现象成因的排查方法以及相应的消除措施。(本文来源于《起重运输机械》期刊2018年S1期)

王曾赟[8](2018)在《电梯共振现象的案例分析与改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小区一起电梯共振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措施。考虑曳引机曳引轮回转、电梯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其他偶然激励等激振因素,并结合电梯系统的固有频率对电梯共振进行探究,提出了对钢丝绳、减振垫、电梯运行速度、导靴导轨润滑等方面的改善措施,寻求电梯共振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В.С.КОССОВ,宋忠明[9](2018)在《用有限元模型研究机车轮对的共振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机车轮对的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固有频率和振动形状的计算,说明了扭转振动频率(电传动装置中的齿轮参与其中)与走行轮的弯曲(鞍形)振动频率是相似的。这种振动频率的相似性将加快车轮上疲劳裂纹的萌发与发展的过程。本文还讨论了进行类似计算的方法问题以及结构要素振动频率相似性所造成的危险程度的评估问题。(本文来源于《国外机车车辆工艺》期刊2018年06期)

李恒[10](2018)在《阈值阵列系统中TCM编译码的随机共振现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些非线性系统中,当输入信号和噪声与系统之间达到某种“匹配”关系,噪声、系统及信号之间表现出协同作用,使噪声的能量转移到信号上,出现了噪声对信号的增强效果,这种现象即为“随机共振”。基于随机共振,利用噪声改善信号处理效果,这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多阈值阵列系统,研究了TCM编译码中的随机共振现象,分别从误比特率和互信息两种测度对随机共振功效进行了探讨,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以误比特率为测度,研究在高斯白噪声作用下TCM码通过多阈值阵列系统的译码性能,展示了高斯白噪声的随机共振功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阈值阵列单元数量和阈值间隔的变化对随机共振现象的影响,发现当多阈值阵列单元数量越多随机共振现象越明显,最小误比特率越低;适当的阈值间隔能诱导随机共振现象发生,改善TCM码的译码性能,而阈值间隔在某些范围内则不存在随机共振现象。其次以互信息为测度,计算多阈值阵列系统输入、输出端TCM信号的互信息,并探讨了高斯白噪声作用下互信息的变化情况。在不同多阈值阵列单元数量和不同阈值间隔情况下,研究了随机共振的发生情况及其功效。此外,在不同的参数下(多阈值单元数量、阈值间隔),对比了误比特率测度与互信息测度下的噪声功效,发现两种测度下都存在随机共振现象,但对应的具体参数不同。最后以误码率为测度,在基于阈值阵列的TCM编译码系统中研究英文文本信息的传输效果,利用噪声的随机共振功效改善文本传输性能。进一步在不同多阈值阵列单元数量与不同阈值间隔情况下给出文本的传输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多阈值阵列单元越多,误码率越低甚至接近于零;较大或较小阈值间隔下的文本传输误码率较大,而适当阈值间隔下,随机共振功效较优,文本传输误码率较低。这些结果展现了随机共振功效的可应用性。(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共振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某星载电子设备在随机振动试验中发出嗡鸣,经排查确认是由于设备上的长螺杆共振引起的。为了找出长螺杆共振现象的原因,对某星载电子设备进行了PSD响应测试和有限元分析。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在X方向上整机的二阶固有频率与长螺杆的一阶固有频率很接近,在该频率附近长螺杆的振幅被整机放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措施,并且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为后续各型加固电子设备的研发和故障排除提供了参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振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1].郭舒婷,陈敏诚,张宇宏,吴柳乐,叶明勇.单个回音壁微腔中Fano共振现象的观测(英文)[J].光子学报.2019

[2].徐标,丁慧敏,唐修卿.某星载电子设备长螺杆共振现象分析及改进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2019

[3].刘赵凡.小世界神经元网络中的随机多共振现象[D].北京邮电大学.2019

[4].刘赵凡,孙晓娟,李慧妍.噪声诱使模块化神经元网络产生随机多共振现象[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9

[5].Ya-qiong,GUO,Ning-xin,LIU,Lai,CAI,Wei-rong,HONG.波纹板薄膜流体共振现象的数值及实验研究(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9

[6].从照群,从然.共振现象的课堂教学设计——一个由玻璃杯子破碎引发的争议[J].物理通报.2019

[7].王洪欣,衣宝龙.索道设备共振现象分析及消除措施[J].起重运输机械.2018

[8].王曾赟.电梯共振现象的案例分析与改善措施[J].自动化应用.2018

[9].В.С.КОССОВ,宋忠明.用有限元模型研究机车轮对的共振现象[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18

[10].李恒.阈值阵列系统中TCM编译码的随机共振现象及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在不同的无量纲泥深d下,衰减率某单车辆工况墩顶顺桥向位移响应某多车辆工况墩顶顺桥向位移响应线性响应Q随高频信号幅值B的变化曲线刺激信号频率(a)和(b)取不同值条件下...光纤表面增强拉曼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共振现象论文_郭舒婷,陈敏诚,张宇宏,吴柳乐,叶明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