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论文_王丽芳,张兴夫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花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花,提取物,土壤,活性,免疫,效应,仔鸡。

黄花蒿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芳,张兴夫[1](2019)在《黄花蒿醇提物对奶牛乳腺细胞中共轭亚油酸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试验,研究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乳腺上皮细胞中与共轭亚油酸(CLA)合成相关酶的基因SC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乳脂肪合成相关酶ACACA和FASN基因以及与脂肪转运相关酶LPL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从乳腺层次探明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乳中CLA合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采自于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用保温盒带回实验室,在无菌条件选取腺泡较多的深层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乳腺上皮细胞,放于37℃,CO2浓度为5%的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试验所用的细胞是经过复苏的第二代细胞,待细胞复苏后,以3×104个/mL的密度接种细胞到24孔板中,分别置于37℃的5%CO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台盼蓝计数法每天进行一次计数,设3个重复,连续7 d,未计数组每2天换液一次,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另外,待细胞生长至对数增殖期,更换新鲜培养液,随机分为4组,即培养液中黄花蒿提取物的浓度为0、3.0、6.0、12.0 mg·L-1,提取物作用时间均为48 h,检测不同浓度黄花蒿提取物对与脂肪酸合成相关酶SCD、ACC、FAS、LPL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乳腺上皮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在3×104个/mL的接种密度下,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在1—2d乳腺上皮细胞为潜伏期,3—6d为指数增长期,之后进入平台期,符合一般细胞生长曲线规律,说明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具有正常的增殖能力,可以用于后续的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有增加SCD酶基因表达量的趋势,其中3mg·L-1组显着增加了SCD酶的基因表达量(P<0.05),而6 mg·L-1组和12mg·L-1组虽然增加了SCD酶的基因表达量,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有增加乳腺上皮细胞中ACACA基因表达量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可以增加乳腺上皮细胞中FASN基因表达量,呈剂量依赖型增加,且12mg·L-1组可以显着增加乳腺上皮细胞中FASN基因表达量(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有降低乳腺上皮细胞中LPL基因表达量的趋势,呈剂量依赖型降低,且6 mg·L-1组和12mg·L-1组显着降低了乳腺上皮细胞中LPL基因表达量(P<0.05)。【结论】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可以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CD、ACACA和FASN酶基因的表达,有利于调控CLA和乳脂肪的生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马佳欣,邢媛媛,郭世伟,史彬林[2](2019)在《黄花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花蒿是传统中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暑和治疗疟疾等功效。近些年,黄花蒿及其提取物因其显着的抑菌、促生长、调节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等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黄花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将黄花蒿提取物应用在畜牧业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世伟,邢媛媛,王俊丽,金晓,徐元庆[3](2019)在《黄花蒿水提物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脾脏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花蒿水提物(Artemisia annua L. aqueous extract,AAE)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脾脏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半)。6个处理组是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00、1 000、1 500 mg/kg和2 000 mg/kg的AAE及50 mg/kg金霉素配制而成。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 500 mg/kg AAE显着提高了肉仔鸡后期胸腺指数(P<0.05),且胸腺指数随AAE添加量的增加呈显着的二次曲线升高效应(P<0.05);饲粮中前期添加1 000 mg/kg和后期添加500、1 000 mg/kg AAE显着提高了肉仔鸡脾脏IgA、IgG、IgM和IL-4的含量(P<0.05),且前、后期IgG和IL-4的含量及后期IgA和IgM的含量随AAE添加量增加呈显着的二次曲线升高效应(P<0.05);添加1 500 mg/kg AAE显着提高了后期脾脏IgA和IgM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500 mg/kg和1 500 mg/kg AAE显着降低脾脏前期IL-1β和后期NF-κB/p65的基因表达量(P<0.05);添加500 mg/kg和1 000 mg/kg AAE显着降低脾脏后期IL-1β的基因表达量(P<0.05);且后期脾脏IL-1β(P<0.05)和NF-κB/p65(P=0.052)的基因表达量随AAE添加量增加呈显着的二次曲线降低效应。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黄花蒿水提物对肉仔鸡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马玉楠[4](2019)在《黄花蒿和丁香挥发油抑制叁七病害发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叁七属喜阴植物,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容易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又因其需求量巨大,人工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其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叁七病害主要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病害,其严重地影响叁七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植物源农药是解决叁七病害,提高叁七品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黄花蒿、公丁香、母丁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粗提物和挥发油对引起叁七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叁七病害的生态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测定黄花蒿叶甲醇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率、孢子活力、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2.测定黄花蒿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叁七根腐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3.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挥发油并检测其对引起叁七病害的病原菌抑制作用。4.通过GC-MS分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5.通过96孔板法测定挥发油及其单体化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6.通过棋盘法测定精油与化药恶霉灵联用后对病原菌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1.黄花蒿叶的甲醇粗提物能降低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和孢子活力,抑制其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增加,且随着黄花蒿叶甲醇粗提物浓度的增大,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变强。2.采用不同浓度的甲醇分别提取黄花蒿的根、茎、叶并做相关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黄花蒿叶的甲醇粗提物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显着。对黄花蒿叶进行不同极性组分的提取并做相关抑菌实验,发现黄花蒿叶低极性组分挥发油的抑制效果最显着。盆栽试验结果显示,黄花蒿石油醚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侵染叁七植株的发病率有一定的防控作用。3.离体实验测定结果表明,公丁香、母丁香挥发油对引起叁七病害的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且在供试条件下,同一种精油对不同的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不同。当精油浓度为50 mg/mL时,公丁香挥发油对瓜果腐霉、灰葡萄孢菌、胶孢炭疽菌、立枯丝核菌等病原菌的抑制率是100.00%,母丁香挥发油对瓜果腐霉、胶孢炭疽菌的抑制率是100.00%。4.通过对公丁香、母丁香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并确定其挥发性组分和相应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公丁香挥发油中丁香酚的含量最高为57.95%,其次是乙酸丁香酚酯(16.49%),石竹烯(15.89%)。母丁香挥发油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2',3',4'-叁甲氧基苯乙酮(50.45%)和丁香酚(39.26%)。5.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公丁香和母丁香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均具有显着抑菌作用,且不同挥发油及其单体化合物对病原菌的MIC值是不同的。丁香酚和乙酸丁香酯对病原菌的MIC值范围是0.04~0.42 mg/mL和0.01~0.34 mg/mL。2′,3′,4′-叁甲氧基苯乙酮对病原菌的MIC值范围是0.01~1.36 mg/mL。6.为了进一步探讨挥发油与化药恶霉灵的协同增效作用,测定了挥发油与恶霉灵复配后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公丁香挥发油与恶霉灵复配后,对瓜果腐霉、灰葡萄孢菌、胶孢炭疽菌的抑制表现出协同作用,对毁坏柱孢霉的抑制表现出加和作用。母丁香挥发油与恶霉灵复配后,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表现出协同作用;对腐皮镰刀菌、瓜果腐霉、灰葡萄孢菌的抑制表现出加和作用。7.叁七叶片活体试验结果表明,在公丁香最小抑菌浓度的处理浓度下,公丁香挥发油与恶霉灵复配后,可显着降低叁七灰霉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效果。结论:黄花蒿粗提物对叁七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当黄花蒿石油醚提取物浓度是0.50 mg/g时,处理一段时间后叁七的发病率仅为25.00%,与对照组相比,发病率降低了42.22%,表明黄花蒿石油醚提取物对叁七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公丁香和母丁香挥发油在离体条件下对引起叁七地上和地下病害的病原菌有显着的抑制活性,通过GC-MS分析丁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丁香酚、乙酸丁香酯和2′,3′,4′-叁甲氧基苯乙酮。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丁香酚对病原真菌的MIC范围是0.04~0.42 mg/mL,恶霉灵对病原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0.04~0.31 mg/mL,说明丁香挥发油的主要单体化合物丁香酚的抑菌效果与化药恶霉灵相当。此外公丁香挥发油与恶霉灵联用后对叁七灰霉病的防控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丁丹丹[5](2019)在《黄花蒿中四种青蒿素类化合物含量的时空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来源于菊科蒿属植物黄花蒿A.annua.,作为当前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1],青蒿素解决了喹啉类药物对恶性疟原虫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抗疟一线药物。近几年全球青蒿素用量在180吨左右[2],且主要是从黄花蒿叶片中提取得到,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直接影响其提取成本,是制约青蒿素下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对青蒿素合成前体物质青蒿酸、青蒿乙素、双氢青蒿酸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还未见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检测法(UPLC-ESI-QQQ-MS)对不同产地、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植物器官间的黄花蒿进行综合含量检测。本文选用UPLC-ESI-QQQ-MS对不同产地、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植物器官间的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及双氢青蒿酸的含量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以上四种青蒿素类化合物在产地、时间、植物器官间的含量变化情况,为黄花蒿的规模化育种、高效采收及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本实验利用UPLC-ESI-QQQ-MS多反应监测MRM和SIM模式对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和双氢青蒿酸进行含量测定。定量方法经过线性、精密度(RSD:2.07%、2.85%、3.09%、3.27%)、重复性(RSD:5.45%、5.40%、6.73%、5.69%)稳定性(RSD:7.85%、6.86%、2.84%、2.68%)回收率(RSD:1.83%、2.82%、1.65%、2.80%)等验证。对不同产地、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植物器官的样品采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本实验将9份野生种源和3份人工选育种源在2018年3月10日播种于北京怀柔实验基地,同时在7月30日采收不同来源黄花蒿样品;6月28日至9月23日采收不同发育时期样品;10月12日、19日与11月27日采集不同植物器官样品。结果显示:在12个不同来源的黄花蒿样品中,人工选育种源的青蒿素含量明显较野生种源高,均在1%以上,最高YQ7含量达到1.55%。野外黄花蒿种源青蒿素含量均在1%以下,在地域上由北到南青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青蒿乙素含量均在0.2%以下,且南方地区青蒿素含量高的种源青蒿乙素含量非常低,大部分都在0.1%以下。青蒿酸含量在12个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差异不显着,吉林、北京、河南、云南、YQ2和YQ1的青蒿酸含量均在0.1%以上,其余均在0.1%以下。双氢青蒿酸在不同来源的种质中差异显着,且青蒿素含量高的种质中双氢青蒿酸也较高。通过四种青蒿素类化合物与生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青蒿素含量与纬度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经度显着负相关(P<0.05),其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分别达0.908和0.714,且青蒿素与双氢青蒿酸极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绝对值达0.927,二者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在本次实验所检测的9个野外地域下,由北向南青蒿素和双氢青蒿酸含量大致呈增加趋势。黄花蒿在不同发育阶段下的青蒿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中,6个来源的黄花蒿内,除吉林外,来源于湖北、海南、YQ2、YQ1、YQ7的青蒿素含量在不同时间下具有显着差异,青蒿素含量与时间正相关。青蒿素的含量均在9月份含量达到最高,来源于吉林、湖北、海南、YQ2、YQ1、YQ7的黄花蒿中含量最高分别为 0.09%、1.02%、2.08%、2.08%、2.07%、2.94%。除了来源于吉林的黄花嵩在8月份之后双氢青蒿酸含量最高,为0.02%,其余5个种源双氢青蒿酸含量均在初次检测的6月底达到最高,湖北、海南、YQ2、YQ1、YQ7双氢青蒿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42%、0.48%、0.77%、0.71%、0.75%,之后均为不同程度的降低。青蒿乙素与青蒿酸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在黄花蒿不同植物器官间,叶片中青蒿素含量普遍高于花内含量。吉林的叶片和花中青蒿素含量均为0.02%,茎0.01%,根和种子几乎检测不到。其余广西、海南、YQ2、YQ1和YQ7的黄花蒿叶片中,青蒿素含量均高于其它植物器官,分别为0.97%、1.20%、1.78%、1.93%、2.42%。其次是花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分别为0.11%、0.26%、0.30%、0.24%、0.21%。茎中也有少量青蒿素存在,青万素含量分别为0.03%、0.04%、0.03%、0.02%、0.04%。根和种子内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及双氢青蒿酸几乎检测不到,来源于吉林的黄花蒿叶和花中,青蒿乙素和青蒿酸所占比例较大,其余五个来源中则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酸所占比例较大,此外在六个黄花蒿种源间茎中双氢青蒿酸含量远高于其它叁种化合物,吉林、广西、海南、YQ2、YQ1和YQ7茎中双氢青蒿酸含量分别为0.06%、0.50%、0.47%、0.73%、0.18%、0.96%。基于上述研究,得到了黄花蒿在不同来源、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植物器官间四种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基于该基础数据理论,以期为黄花蒿育种、采收及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9-05-31)

赵雪[6](2019)在《黄花蒿中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功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蒿素是由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于1971年首次从药用植物黄花蒿叶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内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5H22O5,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疾病方面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靶向铁离子含量远高于正常细胞的肿瘤细胞,通过铁离子催化青蒿素的过氧桥断裂产生自由基,进而诱导癌细胞死亡。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表现出的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同时可以逆转当前许多抗肿瘤药物已产生的多种耐药性,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现象等特点,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青蒿素难溶于水,因其水溶性极差,生物利用度低,会通过血液循环被迅速排出体外,严重阻碍了青蒿素在临床上的研究与应用。因此,目前开发青蒿素成为新型植物广谱抗癌药物的主要途径是对青蒿素的官能团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一系列糖基化和盐基化后获得的衍生物,如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新的衍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蒿素的水溶性,但其对人体在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的作用往往存在安全性隐患。因此,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制备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通过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多孔淀粉作为药物载体,利用载体多孔连通网络结构的空间限制效应,将难溶性药物以微晶态高度分散于载体的体系之中,从而改善青蒿素的溶出速率,是提高青蒿素生物利用度的关键。而后本论文对成功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理化性质的表征、生物利用、组织分布、体外安全性、抗疟活性及抗肿瘤活性分别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制备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ART-PS)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青蒿素原药的最佳投药浓度为80 mg/mL;每1g多孔淀粉中最多可以吸附312.5 mg的青蒿素原药;多孔淀粉吸附青蒿素原药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0 min。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载药量为20.37%±0.61%,包封率为81.86%±3.06%,因而具有吸附量大、载药量多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特征。2.通过扫描电镜检测(SEM)、比表面积的测定(BET)、红外光谱检测(FTIR)、X射线衍射检测(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量分析(TG)检测分别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检测到多孔淀粉已成功负载青蒿素原药,被吸附在多孔淀粉微球孔隙中的青蒿素,可以在多孔淀粉被体内胃肠道酶降解后释放,从而发挥药效,提高了青蒿素原药的水溶性,具有化学结构没有变化、晶体结构为无定形态的理化性质特征。3.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饱和溶解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饱和溶解度较青蒿素原药显着提高。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118.12 μg/mL、64.58 μg/mL和46.38g/mL;而青蒿素原药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31.27 μg/mL、39.42 μg/mL和26.94 μg/mL;物理混合物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25.65μg/mL、32.45μg/mL和18.90 μg/mL;青蒿素哌喹片在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46.82 μg/mL、59.71 μg/mL和41.15μg/mL,具有饱和溶解度高的水溶性特征。4.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体外溶出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叁种溶出介质中,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释放效果较青蒿素原药,物理混合物都有明显改善,与青蒿素哌喹片的溶出效果基本相当。青蒿素原药、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物理混合物和青蒿素哌喹片在水中的最终释放累积量分别24.45%、98.67%、29.17%和85.38%;在人工胃液中的最终释放累积量分别为25.72%、92.21%、27.68%和49.46%;在人工肠液中的最终释放累积量分别为23.14%、88.41%、26.09%和84.74%,具有最终释放累积量高的水溶性特征。5.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明显高于青蒿素原药和青蒿素脉喹片,在给药后2 h左右,大鼠体内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值199.74 μg/mL,而青蒿素原药和青蒿素哌喹片在给药4 h后,血药浓度才达到最高值68.77 μg/mL和72.63 μg/mL,具有血药浓度高的生物利用度特征。6.在对98只大鼠给药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组织分布的研究中,分别检测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脑,6个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结果表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在各器官中的药物含量均高于青蒿素原药,并且比青蒿素原药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更久,具有较好的组织分布特征。7.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体外安全性的研究中,本论文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蒿素无毒,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抑制效果非常低,因而具有自身无毒的体外安全性特征。8.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抗疟活性研究中,本论文采用SYBR Green Ⅰ法分别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恶性疟原虫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肠液(ART-PS-c)、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水溶液(ART-PS-h)及青蒿素哌喹片水溶液(APT-h)的 IC50 值分别为 9.23 nmol/L、13.99 nmol/L 和 15.74 nmol/L,而青蒿素原药水溶液(ART-h)由于在水中溶解度极低,经检测统计结果表明,其对疟原虫无任何杀伤作用。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比青蒿素哌喹片和青蒿素原药具有更好的抗疟活性特征。9.在对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中,本论文采用肝癌细胞HepG2进行探讨。MTT结果表明,联合转铁蛋白后,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抑制效果显着强于青蒿素原药,相比青蒿素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肿瘤活性特征。(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霍鸿浩,罗世琼,杨占南,张曲玲,韦小芳[7](2019)在《黄花蒿浸提液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土壤连作障碍的变化规律,为黄花蒿的友好栽培及其次生代谢组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小白菜和萝卜种子,探讨其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增加,对其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越大;黄花蒿根、茎、叶不同浓度浸提液处理,对小白菜和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存在差异,对其幼苗叶片的POD、SOD和CAT活性具有浓度效应,而MDA含量随黄花蒿浸提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黄花蒿根、茎、叶水浸提液中含有化感抑制物质,其化感效应超过小白菜和萝卜体内POD、SOD和CAT活性的调节能力,幼苗体内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潘丽梅,付金娥,何丽丽,韦莹,冀晓雯[8](2019)在《黄花蒿新品种“桂蒿1号”性状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新品种"桂蒿1号"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为其区域布局和生产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利用性状平均值、变异系数、显着性分析等方法对黄花蒿新品种"桂蒿1号"9个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该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性状变异。结果表明,黄花蒿新品种"桂蒿1号"在不同地域有很好的适应性,各地生长的各性状变异系数都较小,且不同年份生长的各性状变异系数也较小,特别是关键性状——青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只有0.643 1%。因此,黄花蒿"桂蒿1号"新品种在不同地方不同年份其各性状均有较好的适宜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关键性状——青蒿素含量和产量均达到任务值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铖,罗世琼[9](2019)在《野生黄花蒿土壤特征对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影响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累积的土壤特征因素,测定贵州省叁穗县和剑河县野生黄花蒿的总多酚、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D、猫眼草黄素、青蒿素、青蒿酸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pH值、土壤酶活性,利用SPSS软件对土壤特征与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土壤特征对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不同样地黄花蒿的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差异显着。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大多存在差异。野生黄花蒿样地中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相对较低。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碱解氮含量与青蒿素、青蒿酸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全钾含量和pH值与青蒿素、青蒿酸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速效钾含量与青蒿酸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总多酚、猫眼草酚D和青蒿素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综上,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能够提高黄花蒿的青蒿素、青蒿酸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可以提高黄花蒿的青蒿酸含量,降低土壤全钾、有效磷含量和p H值有利于黄花蒿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曲玲,杨占南,罗世琼,霍鸿浩,赵铖[10](2018)在《黄花蒿水浸液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轻黄花蒿的化感危害,提高土地生产力,以赤豆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法,用不同部位(根、茎、叶)不同浓度黄花蒿水浸液(aqueous extracts from Artemisia annua L.,简称AEA)处理,研究AE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AEA对赤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部位和浓度差异,除根AEA浓度为10 mg/mL时,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外,其余各部位不同浓度对赤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各部位AEA对赤豆的化感效应强弱表现为叶>茎>根,当叶片AEA浓度为40 mg/mL时,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茎长、鲜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22. 81%、68. 25%、68. 67%。各部位随AEA处理浓度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相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除根AEA浓度为10、20 mg/mL处理的赤豆幼苗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外,其他各处理浓度的赤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暗示AEA改变了赤豆幼苗的生理活性,从而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田间地头有黄花蒿聚集,可能会抑制周围作物生长,须注意加强防范。(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3期)

黄花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花蒿是传统中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暑和治疗疟疾等功效。近些年,黄花蒿及其提取物因其显着的抑菌、促生长、调节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等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黄花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好地将黄花蒿提取物应用在畜牧业中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花蒿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芳,张兴夫.黄花蒿醇提物对奶牛乳腺细胞中共轭亚油酸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马佳欣,邢媛媛,郭世伟,史彬林.黄花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9

[3].郭世伟,邢媛媛,王俊丽,金晓,徐元庆.黄花蒿水提物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和脾脏免疫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

[4].马玉楠.黄花蒿和丁香挥发油抑制叁七病害发生的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

[5].丁丹丹.黄花蒿中四种青蒿素类化合物含量的时空动态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6].赵雪.黄花蒿中青蒿素多孔淀粉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功能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9

[7].霍鸿浩,罗世琼,杨占南,张曲玲,韦小芳.黄花蒿浸提液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西南农业学报.2019

[8].潘丽梅,付金娥,何丽丽,韦莹,冀晓雯.黄花蒿新品种“桂蒿1号”性状变异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9

[9].赵铖,罗世琼.野生黄花蒿土壤特征对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

[10].张曲玲,杨占南,罗世琼,霍鸿浩,赵铖.黄花蒿水浸液对赤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黄花蒿-图58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内生菌胞壁酸解物B各组分对黄花蒿黄花蒿生根培养和种质离体保存培...黄花蒿-图825 黄花蒿Artemisia annu...青蒿-黄花蒿1-2黄花蒿世界分布尽管#~

标签:;  ;  ;  ;  ;  ;  ;  

黄花蒿论文_王丽芳,张兴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