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害痕量元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痕量,元素,有害,豫东,露天矿,地球化学,选煤。
有害痕量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朱振武[1](2017)在《脱硫石膏中有害痕量元素再释放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会捕集燃煤烟气中的痕量元素,这些痕量元素最终会部分存留在脱硫石膏中。在脱硫石膏后续的利用处理过程中,其中的有害痕量元素可能会再释放进入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本文以中国七个典型燃煤电厂的脱硫石膏为分析对象,研究了其中As、Be、Cd、Co、Cr、Hg、Mn、Ni、Pb、Sb和Se等11种有害痕量元素在自然条件和工业条件等处理场景中的再释放特性。程序升温分解法的结果显示脱硫石膏中的Hg主要以HgS的形式存在,七个样品中该形态Hg的平均占比为87.8%,同时部分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比例的HgCl_2、Hg_2Cl_2和Hg_2SO_4。Bloom连续提取法的结果则显示脱硫石膏中Hg主要以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七个样品中该形态Hg的平均占比为90.79%,HgS在12 M的HNO_3提取液中的溶解导致了Hg主要以强结合态的形式被提取出来。BCR连续提取法的结果显示脱硫石膏中的Cd、Co和Mn主要以醋酸可溶态的形式存在,As、Pb、Sb和Se主要以可还原态的形式存在,Be、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脱硫石膏中的Hg在自然条件下会缓慢向大气挥发释放,所研究的叁个样品在室温黑暗条件下180天Hg总的释放率平均为1.15%。Hg的释放主要来自于脱硫石膏中汞化合物自身缓慢的分解以及被还原生成的Hg~0。温度、紫外线、固体水含量和空气湿度均能促进Hg的挥发释放,但固体水含量过高时促进作用会减弱。这些因素均能促进脱硫石膏中Hg~0的生成以及Hg~0向大气的扩散。工业条件下的煅烧也会导致脱硫石膏中Hg显着的挥发释放,所研究的叁个样品中Hg的释放率平均为12.10%。我国2013年脱硫石膏中Hg向大气的挥发释放量约为6.56±0.52吨,其中自然条件下处理释放0.65±0.05吨,工业条件下处理释放5.91±0.47吨。采用TCLP和HJ/T 299-2007方法的浸出实验均表明,从11种有害痕量元素来看,脱硫石膏并不具备浸出毒性特征。不同pH值下的浸出实验表明Cd和Mn的浸出浓度随pH值的增大而单调减小,As、Hg和Sb在强酸性和pH值为10左右时浸出浓度较高,Be、Co、Cr、Ni、Pb和Se的浸出浓度在酸性碱性条件下较高,在中性pH值附近则较低。这些痕量元素在pH<4和pH>10时有较高的浸出释放率。Cr、Hg和Pb的浸出浓度随液固比的增加并没有明确的变化规律,其它元素的浸出浓度则均随着液固比的增大而单调减小,而11种痕量元素的浸出率则均随着液固比的升高而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4-01)
朱振武,禚玉群[2](2016)在《煤炭洗选中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与脱除》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个大型洗煤厂的原煤和相应的洗选产物进行了现场采样分析,通过测定原煤和各洗选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研究了As,Be,Cd,Co,Cr,Hg,Mn,Ni,Pb,Sb和Se等11种有害痕量元素在洗煤过程中的迁移与脱除规律。结果表明,常规物理洗选能有效脱除煤中的无机矿物组分,在降低精煤灰分和硫分含量的同时,精煤中有害痕量元素也得到一定的脱除,除Se的脱除率较低以外(13.3%),其他元素的脱除率都在2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痕量元素随着伴生的无机矿物被脱除;洗选后Be,Cd,Co,Cr,Hg,Mn,Ni主要向矸石中富集,Se则主要在中煤里富集,As,Pb和Sb在不同洗选产物中的分布则较为复杂。(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张双虎[3](2010)在《有害痕量元素排放清单:为控污治污提供科学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10月8日,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组织公布的科研报告显示,我国13个卷烟品牌被检测出含有重金属(砷、镉、铅等),其含量与加拿大产香烟相比,最高超出叁倍以上。据《重庆商报》报道:香烟中的重金属可能来自烟草产区土壤中。相关研究表明:生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级富集,并通过食物等形式进入人体,引发人体某些器官和组织产生病变。(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发展》期刊2010年04期)
冯翔[4](2010)在《豫东地区煤中有害痕量元素的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豫东地区主要煤层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和分析了豫东地区4个矿区煤样中As、Cr、Pb、Cu、Mn、Se等14个痕量元素含量,并结合现有资料和文献给出了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Pb、Hg、Cr、Mo、Mn和Cu含量的平均值是美国煤的1.5~5倍,除Hg外,其它的元素含量均低于全国土壤中含量的平均值;Se高于全国平均值而仍低于美国平均值,且远高于全国土壤的平均值;Co的含量比全国和美国的平均值都高,但仍低于全国土壤的平均值;Th的平均值接近于美国平均值,几乎分别占全国平均值和土壤平均值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所有痕量元素都比世界范围的值低;豫东地区原煤中As和P的含量低,基本属于一级含As煤和特低P煤层;在原煤的利用中应关注这些痕量元素所导致的污染。为豫东地区的综合开发和洁净煤炭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期刊2010年10期)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5](2006)在《马家塔矿煤层中有害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仪器中子活化(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对神华集团马家塔露天矿2-2#煤层中Hg、As、Se、Pb、Be、Cr、Cd、N i、Th、U、Mn、Mo、Co、Sb和B r共15种有害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明显低于中国煤中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只有Hg和Mn的质量分数偏高,其中Hg的质量分数异常高;通过分析痕量元素在煤层垂向剖面上的质量分数变化特性,揭示出痕量元素在煤层中分布的非均一性,分析了影响痕量元素分布与富集的因素;通过痕量元素之间以及与黄铁矿硫、Fe、A l、Ca、P的聚类分析,研究了痕量元素之间以及与煤中不同矿物组分之间的亲和特性。(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6](2006)在《西部煤中有害痕量元素的洗选脱除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仪器中子活化(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我国西北部安太堡、乌达、大武口和太西4个选煤厂原煤、精煤、尾煤和煤泥中A s,Pb,C r,Hg,Cd,Co,N i,Se,M n,U,Th,Be,M o,Sb和B r等15种有害痕量元素的含量,结合实验室对安太堡和乌达2个选煤厂原煤样的洗选试验,分析了常规洗选方法对有害痕量元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A s,Hg,C r,Co,M n,Th等元素的脱除效果最好;Pb,U,Cd,Se,N i,M o,Sb等元素具有一定的脱除效果;Be,B r这2种元素脱除效果最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王占岐,庄新国,朱志彬[7](2006)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中含有多种痕量元素,这些痕量元素随着煤炭的采掘、煤矸石的堆放、洗煤废水的排放等过程进入环境。研究这些元素与环境之间相关关系及迁移速度对污染源调查及污染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别对六盘水市大河边、那罗、大湾、老鹰山、汪家寨等5个矿区煤炭及矿区废水中Li、Be、Cr等37种痕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将这37种痕量元素的关系分为关联性强、较强和弱3种,其中关联性强的痕量元素迁移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Zn、Cr、Be、Cd、Cu、Gd、Sm、Ho、Yb等9种。(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06年01期)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郑楚光[8](2005)在《上湾电厂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释放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原子荧光光谱(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我国西北部上湾电厂的原煤、底灰以及飞灰中Hg,As,Se,Pb,Cr,Cd,Mo,Ni,Co,U和Th等11种有害痕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燃煤过程中底灰和飞灰的产率,结合痕量元素在底灰和飞灰中的含量计算了电厂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的挥发性.在实验室内通过对底灰和飞灰在酸性介质下的淋滤实验,研究了底灰和飞灰中痕量元素在60 h内4个时间段的迁移释放行为.根据痕量元素的挥发和淋滤释放特性建立了元素的释放分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挥发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9期)
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9](2005)在《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有害痕量元素的淋滤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我国西北部上湾与石嘴山电厂原煤、底灰和飞灰中As、Pb、Cd、Se、Mo、Co和U等有害痕量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淋滤实验,采用原子荧光光谱(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痕量元素在2套(6个)样品、3种淋滤介质、4个不同时间段获取的淋滤液中的浓度,对比不同元素间淋出率、60h的最大淋出率和淋滤强度的差异性,分析痕量元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淋滤特性;通过对比元素在原煤和燃煤产物中的含量、60h的最大淋出率以及淋滤液中元素的浓度,参考相关地下水的环境质量标准对痕量元素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As与Se的淋滤性较差,淋滤液中的最大浓度较低,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Pb与Cd在淋滤液中的最大浓度较高,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Mo与Co的淋出性好,淋出率高,同时淋滤液中的最大浓度是叁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5~10倍,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最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5年09期)
孟韵,张军营,钟秦[10](2005)在《煤燃烧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真实煤质数据预测了煤燃烧过程中国内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有害易挥发性痕量元素As和Se的化学形态分布。计算中考虑了痕量元素和卤素(如氯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痕量元素与主量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煤级、不同产地的煤中痕量元素As的化学形态分布有较大差异。As的热力学平衡计算中,数据库中是否忽略AsO形态对结果影响非常显着,忽略AsO形态的限制性模拟结果似乎更能反映真实煤燃烧过程中As的化学形态分布。煤级和煤的产地对Se的化学形态分布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有害痕量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3个大型洗煤厂的原煤和相应的洗选产物进行了现场采样分析,通过测定原煤和各洗选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研究了As,Be,Cd,Co,Cr,Hg,Mn,Ni,Pb,Sb和Se等11种有害痕量元素在洗煤过程中的迁移与脱除规律。结果表明,常规物理洗选能有效脱除煤中的无机矿物组分,在降低精煤灰分和硫分含量的同时,精煤中有害痕量元素也得到一定的脱除,除Se的脱除率较低以外(13.3%),其他元素的脱除率都在2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痕量元素随着伴生的无机矿物被脱除;洗选后Be,Cd,Co,Cr,Hg,Mn,Ni主要向矸石中富集,Se则主要在中煤里富集,As,Pb和Sb在不同洗选产物中的分布则较为复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害痕量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1].朱振武.脱硫石膏中有害痕量元素再释放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7
[2].朱振武,禚玉群.煤炭洗选中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与脱除[J].煤炭学报.2016
[3].张双虎.有害痕量元素排放清单:为控污治污提供科学依据[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
[4].冯翔.豫东地区煤中有害痕量元素的分布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
[5].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马家塔矿煤层中有害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特性[J].燃料化学学报.2006
[6].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西部煤中有害痕量元素的洗选脱除特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
[7].王占岐,庄新国,朱志彬.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
[8].宋党育,秦勇,张军营,郑楚光.上湾电厂有害痕量元素的迁移释放行为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宋党育,秦勇,张军营,王文峰,郑楚光.煤及其燃烧产物中有害痕量元素的淋滤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
[10].孟韵,张军营,钟秦.煤燃烧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