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吸附剂论文_韦厚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涂层吸附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附剂,涂层,肝素,物性,血液,性能,能力。

涂层吸附剂论文文献综述

韦厚良[1](2015)在《肝素化胆红素吸附剂和抗凝血表面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液灌流是临床上去除血液中胆红素等肝衰竭毒素的有效方法之一。血液灌流的核心器件是吸附柱,提高血液灌流吸附柱的抗凝血能力一直是血液净化材料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注射大剂量肝素的方法抗凝血,这一方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且不适于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柱由吸附剂和外壳两部分组成,这两种材料和血液接触时均会发生凝血反应,因此提高血液灌流吸附柱的抗凝血能力需从外壳和吸附剂两部分入手进行研究。为了寻找并建立血液灌流吸附柱的材料抗凝血改性方法,本论文针对血液接触的吸附剂和外壳材料,提出了不同的表面肝素修饰策略。对于吸附剂,为提高对胆红素的吸附能力和效率,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凝胶,并在其表面共价键合肝素,以此提高吸附剂抗凝血能力;对于外壳材料,采取在聚多巴胺修饰的表面构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肝素缓释涂层的策略。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制备具有抗凝血能力的新型碳纳米材料基胆红素吸附剂。为了选择合适的碳纳米材料,首先考察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氧化石墨烯(GO)对胆红素的吸附特性。将MWCNTs和GO分别制备成磁性碳纳米管和自组装水凝胶形式,以方便纳米材料的回收。发现磁性MWCNTs和石墨烯水凝胶对胆红素都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性能,30-C时,饱和吸附量均高于250mg/g。此外,磁性MWCNTs和石墨烯水凝胶对胆红素的吸附量受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胆红素和MWCNTs或GO的作用可能为疏水作用。由于GO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好的分散性以及自组装性能,选择GO作为吸附材料进一步制备胆红素吸附剂。利用壳聚糖和GO在酸性溶液中的自组装特性,将壳聚糖和GO的混合液经过冷冻干燥和碱中和处理,得到大孔的壳聚糖/GO水凝胶(CS/GH),然后在其表面共价键合肝素,得到了肝素改性的壳聚糖/GO水凝胶(hep-CS/GH)。结果表明:1) hep-CS/GH具高度的机械柔性,在经历80%的压缩应变条件下,撤去外力能快速恢复原始形貌;2) hep-CS/GH中的GO在吸附胆红素中起主导作用,当GO含量仅为9.09%时,其吸附量和未含GO的壳聚糖凝胶相比提高了2.7倍;3) hepCS/GH能选择性地从白蛋白溶液中吸附胆红素,并能够有效地从血清中去除胆红素,去除率可达16.9%(胆红素初始浓度305m/L,吸附剂/血清体积比1:16);4)肝素改性能够降低凝胶的蛋白吸附、血小板粘附和溶血率,并将其凝血时间从6.7min延长至23.6min,说明共价键合肝素有效提高了吸附剂的抗凝血能力。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在吸附柱壳表面构建肝素缓释涂层的方法。首先研究了肝素缓释涂层通过聚多巴胺薄层作为粘合剂在表面稳定固定的方法。重点考察多巴胺和左旋多巴在不同亲疏水的材料(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和尼龙)表面通过氧化自聚成膜的特性,以及聚多巴胺(pDA)和聚左旋多巴(poly(DOPA))的稳定性与其所接触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多巴胺和左旋多巴在不同表面成膜有一定差异,多巴胺在上述叁种材料表面都能够显着成膜,而左旋多巴在强疏水的聚丙烯表面基本不成膜。2) pDA和poly(DOPA)薄层在酸、碱溶液中的稳定性也有显着差异,经过0.1MHC16次冲洗处理,不同材料表面pDA的脱落率在30-57%,而poly(DOPA)的低于10%;经0.1MNaOH6次冲洗处理不同材料表面pDA的脱落率在69-95%,而poly(DOPA)的在50%左右;说明在酸性条件下pDA和poly(DOPA)的稳定性均好于碱性条件,而pDA的稳定性好于poly(DOPA)。3)采用NaIO4再次氧化pDA和poly(DOPA)薄层的方法可显着提高其稳定性,如聚丙烯表面新形成的pDA薄层在0.1MNaOH溶液中的脱落率高达95%,而经过NaIO4再次氧化后,pDA的脱落率减少到38%。鉴于pDA具有更宽范围的应用表面,进一步选择经NaIO4再氧化的pDA修饰基底表面制备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复合肝素缓释涂层。采用介孔二氧化硅SBA-15作为肝素缓释载体,利用混有肝素的儿茶酚改性壳聚糖的成型特点,将载有肝素的介孔二氧化硅包埋在壳聚糖中,使涂层固定在pDA修饰的表面。首先通过硅烷偶联剂对SBA-15进行氨基化,当氨基密度为5.3×10-4mol/g时,可将SBA-15对肝素的吸附量从32.9mg/g提高至189.7m∥g,因为氨基化SBA-15能通过静电作用增加其对肝素的吸附量。pDA薄层作为一个粘性的中间层,可以和儿茶酚改性壳聚糖进行反应,从而使肝素缓释涂层稳定固定在基底表面。8h内肝素从涂层释放至表面的速率在15.8到2.1μg/cm2/h之间。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凝血能力,在2h内基本不发生凝血。肝素缓释涂层和直接注射肝素相比,可以大大降低进入血液的肝素量,提高治疗安全性。综上所述,通过制备肝素改性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凝胶,以及构建肝素缓释涂层,能有效提高吸附剂和外壳材料表面的抗凝血能力,并提高吸附剂对胆红素的吸附能力,为减少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肝素用量、提高治疗安全性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9)

张晓[2](2001)在《涂层型吸附剂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和吸附循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对氟利昂的限产和禁用促使人们中快开发新型固体—蒸汽吸附式制冷技术,然而时至今日,固体吸附式制冷仍处于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近年来美国UOP公司开发的基于表面涂层工艺的新型吸附剂SC—9/水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有望将吸附制冷技术推向实用。 为全面衡量涂层吸附工质对的性能,使该技术最终能够成功应用于吸附制冷循环,本文遵循“涂层吸附剂SC-9吸附性能实验研究—涂层吸附剂SC—9热物性实验研究—先进循环方式研究—涂层床热质传递过程数值模拟”这一思路,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对吸附式制冷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对基于涂层技术的新型吸附剂SC—9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将其吸附性 能与普通分子筛13X/水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BET理论和吸附量测试数 据推导出吸附剂材料的比表面特征;从吸附速度曲线推导出材料的质量扩 散系数;采用平板热流计法测试吸附剂材料干燥状态下的导热系数,进而 推导材料吸湿状态下的含湿导热系数。2.选进循环方式对提高系统性能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吸附基本循环的热力过 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回热型吸附循环、“热波”循环以及有 质量迁移和能量传递的新型回热循环方式的热力特性,以13X/水工质对 为例计算并比较了叁种循环的优劣,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3.对载热流体加热涂层床体的热质传递过程建立一维叁方程模型,详细模拟 了涂层床床体传热传质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对 强化床体热质传递过程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4.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吸附制冷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设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期刊2001-06-21)

涂层吸附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世界范围内对氟利昂的限产和禁用促使人们中快开发新型固体—蒸汽吸附式制冷技术,然而时至今日,固体吸附式制冷仍处于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近年来美国UOP公司开发的基于表面涂层工艺的新型吸附剂SC—9/水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有望将吸附制冷技术推向实用。 为全面衡量涂层吸附工质对的性能,使该技术最终能够成功应用于吸附制冷循环,本文遵循“涂层吸附剂SC-9吸附性能实验研究—涂层吸附剂SC—9热物性实验研究—先进循环方式研究—涂层床热质传递过程数值模拟”这一思路,从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对吸附式制冷进行了探索和研究。1.对基于涂层技术的新型吸附剂SC—9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将其吸附性 能与普通分子筛13X/水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BET理论和吸附量测试数 据推导出吸附剂材料的比表面特征;从吸附速度曲线推导出材料的质量扩 散系数;采用平板热流计法测试吸附剂材料干燥状态下的导热系数,进而 推导材料吸湿状态下的含湿导热系数。2.选进循环方式对提高系统性能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吸附基本循环的热力过 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回热型吸附循环、“热波”循环以及有 质量迁移和能量传递的新型回热循环方式的热力特性,以13X/水工质对 为例计算并比较了叁种循环的优劣,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3.对载热流体加热涂层床体的热质传递过程建立一维叁方程模型,详细模拟 了涂层床床体传热传质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对 强化床体热质传递过程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4.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吸附制冷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设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涂层吸附剂论文参考文献

[1].韦厚良.肝素化胆红素吸附剂和抗凝血表面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2].张晓.涂层型吸附剂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和吸附循环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1

论文知识图

堇青石形状Fig.4Theshapeofcordierite基...一11吸附剂涂层强化传热[65〕Figurel一...沸石的晶格结构内全反射荧光技术用比色皿(A)吸附时间对LDH、PP@TA和LDH-PP@T...

标签:;  ;  ;  ;  ;  ;  ;  

涂层吸附剂论文_韦厚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