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媛[1]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动因和手段、研究其防范和治理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在从会计学、公司治理结构、政策因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基础上,结合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借助于相关案例,剖析了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及各种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从抑制关联方操纵、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等方面阐述了新准则对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虽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很难做到根除,但依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有效措施而将其危害性限制在最小范围。为此,从加快监管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加大外部审计力度诸方面对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参考,对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刘晓燕[2]2006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话题,但在我国研究的历史并不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有关会计法规的变化,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问题愈来愈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由于我国法规及会计准则体系不够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缺乏力度,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投资者、债权人、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因而,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正基于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建议。这对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净化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和促进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引言:提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主要盈余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本章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2章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为了对盈余管理研究的需要,本部分阐述盈余的含义、盈余管理的含义及其特征、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并对盈余管理的利弊进行了分析。第3章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分析:在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部分主要研究的是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分析。第4章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基于我国特有的盈余管理行为和盈余管理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第5章结论:本文在借鉴前人众多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同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陈雯[3]2007年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盈余的行为。以往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方法等方面。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刚颁布这一时机下,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新动向,本文将视线转向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之一——会计准则。在构建盈余管理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会计准则通过制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规范,有力地约束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会计准则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甚至可能引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盈余管理行为诱发的市场会计信息危机又反过来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从而促进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但由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存在,相关利益集团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通过政治手段(一般表现为游说活动)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施压,使得会计准则不能完全保持中立,而将利益的天平向强势集团偏移。文章还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对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印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基于盈余管理的我国新会计准则作出了评价和建议,从而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而约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言。介绍本文的研究动因、研究方法、主要贡献及框架结构,并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本章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和“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舞弊”等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理论界解释盈余管理利弊的观点主要有有效契约观、信息传递观和机会主义行为观等。采用不同的观点,对盈余管理的看法也就不同。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应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观”,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和控制。另外,本章还对会计准则的性质进行了阐述,认为应该有效结合“技术观”和“非技术观”两种观点。第3章,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本章分别从两方面阐述了这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起防范和制约的作用,但由于会计准则的剩余选择权和制定技术等原因的存在,会计准则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甚至可能激励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盈余管理的存在促使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但相关利益集团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又通过政治手段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施压,使得会计准则不能完全保持中立。第4章,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互动关系的经验研究。本章通过会计选择变更、非经常性损益和资产减值等问题的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印证了理论研究的内容,并得到初步的结论。第5章,基于盈余管理的新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建议。本章评价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在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作出的变动和调整,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刘莲菲[4]2007年在《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盈余管理是中性概念,过度盈余管理将给企业、投资者、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会计准则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日益猖獗的情况下,新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并从中认识到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会计准则制定的会计处理规范,有利的遏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剩余选择权的客观存在,会计准则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甚至会引发企业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而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诱发的会计信息市场危机反过来又为准则制定者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供了实践依据,从而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发展。然后论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动机和手段选择),从新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出发,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在探讨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创新之处的基础上,从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以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叁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新准则虽在控制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准则在制定机制、体系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也同样为盈余管理行为的泛滥提供了机会,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发挥会计准则对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因此,最后一章,论文结合已有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会计准则在盈余管理治理问题上的政策建议。针对会计准则的滞后性,我们应该在会计准则的指定中更加注重准则的预测性和前瞻性,让会计准则充分起到一个防范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亡羊补牢:针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我们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程序中需要重视其他利益集团的意愿表达,吸收其他利益集团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增强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针对会计准则的对盈余管理的约束功能和剩余选择权,我们需要把握职业判断和准则约束的平衡点,尽可能制定出内容全面、体系完善的会计准则将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行为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减少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经济环境的危害。此外,我们应该处理好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只有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更加关注中国特色,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准则。最后,我们还应该关注会计准则的执行,只有在准则充分、规范的被执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刁莉[5]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大量涌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成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新课题。盈余管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滥用,它的负面作用也越发突出,成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2007年新实施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盈余操纵的空间,但要想根除盈余管理,我们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本文正基于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研究。本文在介绍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必然性,中外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比较、盈余管理的手段,并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盈余管理的研究意义,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盈余管理的含义、特征、与利润操纵的区别及存在的原因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比较。第二部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形式,简单说明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后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第叁部分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最终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如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小盈余管理空间;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证券市场建设。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它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因此,如何防范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过度盈余管理已成为当前国家监管的重点。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1.对盈余管理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纠正理论界对盈余管理认识的偏差;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既可以增加信息含量也可以降低信息含量,只是我们更关注它降低信息可靠性的一面。2.在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3.结合我国2007年新实施的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也不断更新出台。受笔者水平及资源限制,尽管笔者尽量收集相关问题的最新资料,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的最新发展的关注在文中依然显得不够,本文仍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王芳[6]2008年在《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作为利润的“蓄水池”,历来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五种动机,即:夸大亏损动机、防止亏损动机、扭亏为盈动机、配股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然后用实证研究方法,依据2005年和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针对每种动机分析具有此动机的上市公司在2005年和2007年资产减值计提情况的差异,以判断执行新准则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是否受到了抑制。研究表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李海燕[7]2009年在《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大,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成为投资者等利益关系人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它的真实性、公允性直接关系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决策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但在我国由于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不当使用,它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它降低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可靠性,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成为阻碍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会计准则是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愈演愈烈的情况下,2006年新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在介绍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以及对盈余管理有意识的抑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客观上扩大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比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新准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对此本文提出了以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作为考量对象,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总体和样本选取范围,通过定量分析和验证,对于异常的比例,可以进行重点追踪和怀疑,可能存在利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新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最后,在总结前面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并就基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给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具体建议,如: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内容;健全会计准则解释机制、推行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并重机制等等。尤其在论文的结尾部分,笔者指出,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是一种长久博弈的关系。由于会计规则自身的限制,给管理者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提供了机会,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基本前提。基于这样的原因,盈余管理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会计规则的制定者要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如何争取博弈中的主动地位控制好盈余管理,并力求把盈余管理控制在一个满意的范围内,也即人们可以“忍受”的范围内,而不是徒劳地力求消除这种现象。
芦笛[8]2015年在《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文中指出因涉及会计和税务领域中的交叉问题,所得税会计准则较之其他会计准则而言,更为专业,且难度也更大。与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现如今仍基本处于引进、修改与模仿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和体系。目前,企业会计人员视为圭臬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业已实施八年之久,鉴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改革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从会计准则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本质属性,并结合财务报告目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参照系,构建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以及盈余质量四个维度作为检验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与效果的评价标准。第二,从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层面,以理论角度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合理性。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剖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会计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DTA)与递延所得税负债(DTL)的价值相关性。首先,把DTA按照价值相关性进行细分成两类后发现:由资产减值准备和可抵扣亏损作为典型项目所构成的第二类递延所得税资产(DTAⅡ),是价值无关的。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收益确认于应税收益之前,然而却由于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导致通常在资产处置时才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考虑到时间价值等因素,该类递延所得税资产(DTAⅡ)自身折现的价值近乎于零,且可提供未来税收支付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很低;对于可抵扣亏损,却成为企业确认大额的DTA为虚增资产,增加企业净利润,进而增加净资产的工具。其次,通过对DTL构建理论模型和相应的数理推导的结果表明:DTL的最大组成部分是与折旧有关的第二类递延所得税负债(DTLⅡ),它是价值无关的。DTLⅡ的转回是由应税收益或费用在会计上的确认所触发的,并没有带来任何现金流的变化,所以DTLⅡ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负债,更准确地将之应称为“未获得的税收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于费用和亏损先从应税收益扣减后,再从会计收益中扣减的项目的DTLⅡ的价值被高估,实际的折现率应为:税收折旧率/(税收折旧率+资本成本)。第叁,从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层面,分别以会计信息供给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阐述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现状与效果。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供给者进行调查。调研结果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总体执行现状不佳。约有62.3%的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并不了解,对准则的改革结果也不甚满意,且接近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准则不易理解与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增加了财务工作的复杂程度,对企业财务体系原有的运作方式带来了冲击,这些均说明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与可靠性受到影响。其次,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并未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且我国的税会差异逐渐呈分离之势。随着总的税会差异(BTD)与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的扩大,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也随之增加。该结果说明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影响了盈余质量,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第四,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特点,本文提出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具体改革路径。首先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其次建议应设立会计准则的执行机构,并且依据现有实际情况,加大税会之间的协调,构建多元税会模式。具体而言,现阶段建议在不改变原有框架下,仅在多元税会模式框架下对现有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相关改良,但是未来建议仍需承认税会两大系统的客观差异性,分别披露税务报表与财务报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总体上阐明了涵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以及盈余质量四个维度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判定标准。一个“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必须达到会计准则中各方所满意的通解,即兼顾财务报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为之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第二,理论上重点剖析了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核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之处。按照其价值相关性细分后发现DTAⅡ与DTLⅡ实为价值无关的DTA与DTL。本文揭示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DTA与DTL在理论上与其价值相关性存在着相抵触之处,突破了以往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局限,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第叁,研究视角上从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角度剖析了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与效果。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了总的税会差异(BTD)、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与盈余管理(EM)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t回归模型发现负的总税会差异(BTD-)和负的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EM)正相关。这对税会差异的演化规律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四,研究结论上为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具体方向提出了两条路径,即依据现阶段框架进行具体细化、改良,以及未来承认税会差异的客观性,分别披露财务与税务报告。这对于推动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郭希夷[9]2005年在《盈余管理及会计准则对其产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实证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并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造成很大的压力。国内学者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及其规模问题所进行的统计研究比较充分,但对会计准则在盈余管理行为中的作用问题,缺乏透彻的论述。本文着重从会计准则角度研究盈余管理,意在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完善会计准则提供决策依据。以此为宗旨,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构建盈余管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及其制度成因,论证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所具有的矛盾影响。全文共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第二章界定盈余管理的内涵,并总结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并通过分析盈余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及其产生的原因,说明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诱导作用;作为本文重点,第四章论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矛盾作用——它既是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又是盈余管理的诱因。根据以上研究,本文第五章在辨证分析盈余管理利弊基础上,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对策,其中强调了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规范作用以及建立投资者保护体系的重要性;作为结论,第六章归纳了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政策建议。
张涵[10]2008年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使用。在准则颁布之后,公允价值的运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引起了比较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增加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增大了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利润操纵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由于缺乏数据的原因大部分均停留在理论阶段。由于在采用新会计准则之后,投资收益和其它会计科目相比产生了更显着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2006年和2007年剔除了银行、保险类的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表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截面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几类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分别进行了研究。在变量的选择上我们以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共同关心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而将短期投资损益和营业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并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选择了其它四个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通过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了在使用公允价值前后上市公司使用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在使用了公允价值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使用证券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有了比较显着的改善,但是深入到对具有强烈盈余管理目的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微利和亏损的上市公司均有通过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而证券投资损益并不能成为收益平滑类企业平滑其收益的工具。同时研究还指出,对公司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上市年限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依据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会计准则的角度为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 彭新媛. 中国石油大学. 2007
[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 刘晓燕. 四川大学. 2006
[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D]. 陈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 刘莲菲. 四川大学. 2007
[5].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 刁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6]. 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 王芳. 吉林大学. 2008
[7].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 李海燕. 华东交通大学. 2009
[8]. 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D]. 芦笛. 西北大学. 2015
[9]. 盈余管理及会计准则对其产生的影响[D]. 郭希夷. 天津大学. 2005
[10]. 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 张涵. 浙江大学. 2008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 会计准则论文; 会计论文; 资产减值论文; 基础资产论文; 会计职业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基本面分析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财会论文;